丹波元珍
马云:别。如字。此乃五脏之别是一论。故名篇。吴同。
方士 文选七发。方术之士。李善注。孔安国论语注云:方。道也。
女子胞 张云:子宫。是也。简按汉外戚传。善臧我儿胞。师古注。谓胎之衣也。此即胞衣。又仓公传。风瘅客脬。正义。脬。亦作胞。此即膀胱。而其为子宫之义者。史传无所考。然胞衣每儿化成。膀胱不限女子。明是子宫矣。质疑录云。阴阳别论云。女子胞。气厥论云。胞移热于膀胱。五味篇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凡此胞字。皆www.med126.com音包。以子宫为言也。灵枢云。膀胱之胞薄以懦。音抛。以溲脬为言也。
奇恒之腑 高云:奇。异也。恒。常也。言异于常腑也。
其气象天 张云:转输运动。象天之气。高云:传导水谷。变化而出。犹之天气之所生也。从上而下。故其气象天。从上而下。故泻不藏。
魄门 魄。粕通。庄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已夫。音义。司马云:烂食曰魄。一云。糟烂为魄。本又作粕。盖肛门传送糟粕。故名魄门。王注恐凿矣。
气口 张云: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经脉也。
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
故曰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一耳。简按仓公传。太阴之口。亦谓寸口。
为五脏主 经脉篇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经脉别论曰。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之分。难医学全.在线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
寸口者。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六腑之大源也 灵五味篇云。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玉版论云。胃者。水谷气之海也。甲乙林亿等注云:称六腑。虽少错于理。相发为佳。
气口亦太阴也 马云:五味入口藏于胃。而得脾以为之运化。致五脏之气。无不藉之资养。则是脾者足太阴也。肺者手太阴也。其气本相为流通。而气口亦手太阴耳。张云:气口属肺。手太阴也。布行胃气。则在于脾。足太阴也。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然则胃气必归于脾。
脾气必归于肺。而后行于脏腑营卫。所以气口虽为手太阴。而实即足太阴之所归。故曰气口亦太阴也。简按马张所解。其理虽详备。而考之经文。似不太明。李中梓诊家正眼。删亦字。
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吴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熏蒸于肺。肺得诸脏腑之气。转输于经。故变见于寸口。高云:五脏六腑之气味。始则五味入口藏于胃。继则脾气转输气味。皆出于胃。循经脉而变见于气口。简按出字。全本作入。而王注亦云。谷入于胃。然据吴高注意。不必改入字。其义自明。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 张云:上文言五味入口藏于胃者。味为阴也。此言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者。气为阳也。鼻为肺之窍。故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观此两节。曰味曰气。皆出于胃。而达于肺。既达于肺。亦必变见于气口。故气口独为五脏主。简按吴云:风暑湿燥寒。天之五气也。误。
察其下适其脉 吴云:下。谓二便也。张云:适。测也。简按当从太素。补上字候字。下文其病下。补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