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金匮玉函经二注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 上课笔记
    

金匮玉函经二注教程:呕吐哕下利病脉证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衍义〕上卷肺痈证,必先咳而久久吐脓如米粥。桔梗汤白散皆主之,而此不言痈之所在。知其非肺痈可知。经曰: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壅。胃脘属阳明经。阳明气逆则呕,故脓…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第十七

(论一首脉证二十七条方二十三首)

夫呕家有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衍义〕上卷肺痈证,必先咳而久久吐脓如米粥。桔梗汤白散皆主之,而此不言痈之所在。知其非肺痈可知。经曰: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壅。胃脘属阳明经。阳明气逆则呕,故脓不自咳出。从呕而出。脓亦不似肺痈之如米粥者也。出胃脘。从湿化而聚结。若如结痰蛤肉者,谓不可治。不必治其呕。呕自脓之瘀。熏蒸谷气,故呕。若脓出则呕自愈。夫痈之在胃脘上口者则然。若过半中。在肺之下者,脓则不从呕出,而从大便出矣。

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衍义〕伤寒言呕多有因。因热因寒因水因饮。皆属胃家病。此独以水饮者,分三节言之。初一段先呕却渴者,为饮而呕。呕则饮去。饮去则阳气回。津液犹未布。故渴耳。虽渴。终以邪去正回而必解也。第二段先渴却呕者,即前痰饮条中。小半夏茯苓汤主之。第三段本渴。今反不渴。亦痰饮条中。小半夏茯苓汤主之。

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今脉反弦,故名曰虚。

〔衍义〕凡脉以候病。阳盛则数。阴盛则迟。今言阳微而脉数。数而复胃中冷,其理安在。盖脉病不可以概论也。此数由药之遗热所客。胃中冷。由阳不足而致。何也。中焦者阴阳之界。汗剂必用辛温发散。不当汗而汗。损其中脘阳分。致令阳微。膈气虚。药之遗热。从阴分而变。遂成数脉。古云客热。非阳盛也。虽有客热。胃中之阳气不足,故曰胃中虚冷也。医反以寒剂泻之。复损阴分之阳,故脉变弦。上下之阳俱不足。虽当日暮行阴之时。阳亦不能入于下,则糟粕不能输。大小肠不能输将。亦不能安于中,必吐而复出也,故曰胃气无余。朝入而暮吐也。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衍义〕此条叙脉不叙证何也?上条以脉数为客热。此独言气血虚又何也?亦承上条而言也。上条以汗下之过而致病脉之若是。此条以上焦荣卫之不逮。亦致反胃之证,故不复叙。惟言脉之本象。阳脉动而健。阴脉静而翕。两者和合。不刚不柔。不疾不迟。今微而数。微乃失阳之象。数乃失阴之体。奚止客热而已。胸中。荣卫之海。荣卫虚而不充于中,故胸中冷矣。夫荣卫之气。出入脏腑。健运周身。本生于谷。复消其谷。荣卫非谷不实。谷非荣卫不化。所以胸中冷者,亦必致胃不纳谷也。王冰释内经曰:食入反出,是无火也。虽然谓之冷,当以正气不足论之。正气者,阴阳之精。非寒非热。冲和纯粹。不宜以之为冷。与寒邪同治。若以热治寒。不惟反助客热,且复耗其气。损其阳矣。所谓客热者,不独以上条药之所遗。若五脏厥阳之火。乘克于中土者,皆足以客之。况多得于七情郁发之所致欤。夫膏粱之变。皆足成客热。安可复投之以热乎。吁世人治是病。非丁、附则、桂。孰知正气果何如则复也哉。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能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衍义〕趺阳者,胃脉之所过,故候胃脉必于是焉。脾与胃以膜相连。皆属于土。土有阴阳。胃为阳土。脾为阴土。阳主气。主动。阴主血。主静。今谓脾伤不能磨。何哉?此阴阳互为体用之义也。盖阳参于阴,则阴能动而不为凝结。阴参于阳,则阳能固而不为飞扬。斯脾动则脉不涩。胃固则脉不浮。若浮则胃家虚,而谷不能腐熟。涩则脾血伤,而谷不得消磨。所以在朝当阳时食入者,至暮行阴时反出。在暮当阴时食入者,至阳时亦出。以其两虚不能参www.med126.com合。莫得转输于大小肠也。河间云。趺阳脉紧为难治。胃之上脘血亡,则并膈间皆涩不利。食不下入。脾统血。血亡。并大小肠皆枯,而糟粕不化。食虽入,必反出也。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衍义〕欲吐。以其邪在阳也。若下。不惟逆其治阳。又反伤其无过之阴。岂独反胃 而已,其为害可胜言哉。 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

〔补注〕哕者,无物有声之谓也。腹满为实。实则气上逆而作哕,故必审其证。视其前后何部以利之,则满去而哕自止矣。

呕而胸满者,茱萸汤主之。

茱萸汤方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伤寒以是方治食谷欲呕阳明证。以中焦反寒也。吴茱萸能治内寒降逆。人参补益阳气。大枣缓脾。生姜发越胃气,且散逆止呕。逆气降。胃之阳行,则腹痛消矣。此脾脏阴盛逆胃。与夫肾肝下焦之寒。上逆于中焦而致者,即用是方治之。若不于中焦,其脏久寒者,则以本脏药化之。如厥阴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内有久寒者,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是也。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

〔衍义〕此证伤寒厥阴证中。成注干呕吐涎沫者,里寒是也。头痛者,寒气上攻也。 用是温里散寒。与上条呕而腹满者,病异药同。盖同是厥阴乘于土故也。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
半夏(半升) 黄连(一两) 人参(三两) 干姜 甘草(各三两) 黄芩(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伤寒论。呕而心下痞者,有属半表半里。亦有属里。半表半里者,泻心汤治属里者,则以十枣汤柴胡汤。如心下痞。腹中鸣。有水气不利,则以生姜泻心汤治。有下利完谷不化,则以甘草泻心汤治。治痞恶寒汗出者,用附子。关上脉浮者,用大黄。心下痞又不独泻心汤治。或用解表。或用和里。或吐或下。或调虚气。随所宜而施治。自今观之,是证由阴阳不分。塞而不通。留结心下为痞。于是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为呕。下走则为肠鸣,故用是汤分阴阳。水升火降,而留者去。虚者实。成注,是方连、芩之苦寒入心。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热。以走气而分阴行阳也。甘草、参、枣之甘温。补中而交阴阳。通上下也。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 芍药(各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伤寒论。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若呕。有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成注。

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太阳少阳合病。为半表半里,则以是汤和解之。论方药主治,则曰黄芩之苦。芍药之酸。以敛肠胃之气。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肠胃之弱。半夏、生姜散逆也。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衍义〕呕吐谷不得下者,有寒有热不可概论也。属热者,王冰所谓谷不得入,是有火也。此则非寒非热。由中焦停饮气结而逆,故用小半夏汤。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猪苓散方
猪苓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衍义〕伤寒论。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欲得水者,少少与之。令胃中和则愈。若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不可与。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盖呕吐犹汗之走津液。膈上犹表也。何用药不同。盖二方以邪内连下焦,故不用泽泻滑石阿胶、猪苓之味淡。从膈上肺部渗其积饮。又防水入停腹。白术和中益津。使水精四布。去故就新。奚必味多。但用之得其当尔。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半) 甘草(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衍义〕谷入于胃。长养于阳。脉道乃行。今胃不安于谷。以致呕,故其气不充于脉,则脉弱。下焦虚,则小便自利。迫阳于表则微热。经脉虚则寒厥。夫阳者,一身之主。内外三焦虚寒如此。诚难治矣。苟有可回之意,必以四逆回阳却阴也。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衍义〕伤寒论。出太阳证。又出厥阴证。小柴胡汤。本少阳半表半里药也。何为太阳厥阴亦治之。盖太阳传里而未尽入。厥阴受传而未尽受。二者俱在半表半里之间,故呕而发热。病同方亦同也。自此而言。病之半表半里。岂独伤寒有哉。故更集要略。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

大半夏汤方
半夏(二升洗) 人参(三两) 白蜜(一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扬之二百四十遍。煮取二升半。分温再服。

〔衍义〕阳明燥金也。与太阴湿土为合。腑脏不和,则湿自内聚。为痰为饮。燥自外款。为胃脘痈。玄府干涸,而胃之上脘尤燥,故食难入。虽食亦反出也。半夏解湿饮之聚结。分阴阳。散气逆。人参补正。蜜润燥。以扬水之者,内经云。清上补下。治之以缓。水性走下,故扬以缓之。佐蜜以润上脘之燥也。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大黄甘草汤方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论曰:胃气生热,其阳则绝。盖胃强则与脾阴相绝。绝则无转运之机,故食入即吐也。用大黄泻大热。甘草和中耳。

王宇泰先生曰: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又用大黄、甘草。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者,其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而逆之使下,则必抑塞愤乱而益以甚,故禁之。 若既已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则当逆而折之。引令下行。无速于大黄,故取之也。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

茯苓泽泻汤方
茯苓(半斤) 泽泻(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桂枝(二两) 生姜(四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内泽泻再煮。去滓。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

〔衍义〕胃反吐。津液竭而渴矣。斯欲饮水以润之。更无小便不利,而用此汤何哉?盖阳绝者,水虽入而不散于脉。何以滋润表寒解其燥郁乎。惟茯苓之淡行其上。泽泻之咸行其下。白术、甘草之甘和其中。桂枝、生姜之辛通其气。用布水精于诸经。开阳存阴,而洽荣卫也。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文蛤汤方
文蛤(五两) 麻黄 甘草 生姜(各三两) 石膏(五两)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汗出即愈。

〔衍义〕是汤即大青龙去桂枝盖文蛤也。大青龙主发散风寒两受。此证初无外邪而用之何哉。夫天地之气。人之饮食之气。分之虽殊。合之总属风寒湿热之气化耳。足太阳膀胱。本寒水之经也。先因胃热而吐。用竭其津。遂渴欲饮水。饮多则水气内凝,其寒外应,而腠理闭矣,故将文蛤散水寒。麻黄、杏仁开腠理。利肺气。甘草、姜、枣发荣卫。石膏解肌表内外之郁热也,而又谓主微风脉紧头痛者何?盖风热循膀胱。上入巅。覆其清阳,则为头痛,而肾邪亦从而泛溢,故同一主治也。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 干姜(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煮取七合。顿服之。

〔衍义〕干呕吐涎沫者,由客邪逆于肺。肺主收引。津液不布。遂聚为涎沫也。用半夏干姜之辛热。温中燥湿。浆水之寒。收而行之。以下其逆,则其病自愈矣。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方
生姜汁(一升) 半夏(半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内生姜。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夜一。呕止停后服。

〔衍义〕夫阳受气于胸中。布气息为呼吸。胸中心肺之分。清气之道也。阴邪闭之,则阻其呼吸往来。令气或促或搏或逆。有似喘呕与哕也,且心舍神者也。聚饮停痰,则神不宁,故彻心愦愦然无奈也。用半夏之辛温燥其湿饮。生姜之辛热散寒折逆,则阳得以布。气得以调。斯病可愈耳。○按此方与小半夏汤相同,而取意少别。小半夏汤宣阳明之气上达,故用半夏为君。生姜为佐。半夏汤通阳明之经,故用姜汁为君。半夏为佐。取其行于经络,故用汁也。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橘皮汤方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
橘皮(二升) 竹茹(二升) 大枣(三十枚) 生姜(半斤) 甘草(五两) 人参(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衍义〕中焦者,脾胃也。土虚则在下之木得以乘之,而谷气因之不宣。变为哕逆。用橘皮理中气而升降之。人参、甘草。补土之不足。生姜、大枣。宣发谷气。更散其逆。竹茹性凉。得金之正。用之以降胆木之风热耳。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衍义〕六腑主表为阳。五脏主里为阴。阳为卫。阴为荣。六腑绝。卫先不行于外,故手足寒。阳主升、在息为呼。外绝则气上出。出而不返,则下绝。下绝则筋急,故脚蜷缩也。五脏绝。荣先不行于内,则阴气去。大便属阴,故下利不禁。甚则血离于外,故手足不仁。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衍义〕仲景伤寒论厥阴证中注云。沉为在里。弦为拘急。里气不足主下重。脉大则病进。为利未止。脉弱数者,邪气微而阳气复。为欲自止。虽发热。正由阳胜。非邪逆也。成注如此。然弱阴不敌所回之阳。发热甚者,亦必治之。但不死而已。恐亦不宜大热。内经曰:下利发热者死。虽然。不惟厥阴。少阴下利亦然。伤寒论谓脉紧下利。脉暴微。手足温。利自愈。又谓下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是皆少阴下利者说也。非滞下之利。滞下则多热。若更发热,必难治。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衍义〕手足诸阳之本。十二经脉之所由起也。论曰:脉者血之府。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是气司脉之动息。血充脉之形体也。血不自至,必气以运之。气即阳也。火也。若阴寒之气盛,则阳火之气衰。不能布散通于经脉。津液亦不行。聚而下利。所以脉无而手足冷矣。若残阳尚根于中。未竭于脏者,则以艾灸接引孤宿之火。布散经脉。手足温则生,其阳已绝于脏。止息呼吸之息。用艾灸之。无根之阳。反从艾火上炎。奔迫为喘而脱矣,故死。夫趺阳胃脉。土也。少阴肾脉。水也。负者,克也。若少阴受负于趺阳,是后天之阳尚存。阴寒犹可回也。仲景谓下利脉不出者属少阴。灸少阴穴。此虽不言所灸之处。系厥阴证中,则必当灸厥阴之穴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衍义〕此条亦在厥阴证中。以上条发热下利观之。若同而异。以脉弱数为阳复而阳胜。惟言不死耳。此脉独弱。乃阴退阳复。在表作微热。在里作渴。终不与热甚更胜者同,故曰自愈。虽然。病在乎审察毫厘。不惟热有微甚。渴亦不可一途论也。如少阴伤寒五六日。自利而渴。小便白者,则为肾虚。引水自救。病之变端。岂一言可尽乎。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衍义〕厥阴证中。注谓下利阴证也。脉数阳病也。阴病见阳脉者生。微热汗出。阴气得通也。虽然。本经亦自有阴阳退复之义,何也?内经曰:厥阴之下。中见少阴厥阴者,两阴交尽而阳乃复。阴是其本。阳是其标。从本则寒。从标则热。所以厥阴不治标本。从乎中治。此下利者,是其本之阴寒过也。微热是其标之阳火复也。复则内之阴邪。从而之表。发热汗出而散。散则标本和。不治自愈。设脉紧。为寒胜,故未解。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衍义〕仲景少阴证中下利便脓血者,悉属虚寒。以花汤主治。留聚者刺之。此厥阴圊脓血者何?盖为脉数而有热也。少阴桃花主者,脉必不数也。此数非先有热。初因阴盛而后阳复胜之,故数。脉数而渴。令自愈。以阳复而可退其阴寒也。更不瘥,则是复之过。更胜其阴。逐阳热而圊脓血也。非若上条微热而渴。脉弱者,脉弱则热不甚。不甚则不能更胜。惟与阴和而已。脉数下利又不止,故成协热也。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自愈。

〔衍义〕此脉初不弦。后乃弦,故曰脉反弦。弦者,必轻虚。春脉也。见少阳之气升发矣。阳气久为阴寒所覆。下陷聚液成利。一旦得升发之。攻其阴邪。从而之表。发汗而散,故利自愈。与上条脉数微热汗出不同,其自表而解之义则同也。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衍义〕下利气者,气与邪俱下也。由气不化。以致水谷不分。并于下焦而成利。然阴前通则阳气行。气行则水谷分而利止矣。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衍义〕此证伤寒厥阴篇中云。寸以候阳。尺以候阴。阳为气。阴为血。下利本属阴寒之病,当脉沉。今反寸脉浮数,则是阳盛于上,而下不与阴和。阴血也。血不得与气和,则不荣经。不藏于肝,则散入肠胃,故尺脉涩。血积为脓也。须用利而出之。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衍义〕成注下利者,属胃虚也。胃为津液之府。发汗亡液,故胃愈虚,必胀满。固也。何仲景不叙阳明太阳病中,而叙于厥阴证。盖有说焉。清谷非飧泄欤。内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阳之气。即苍天之气。自肝木而生。少阳主生气者也,其气当升发于上。若反入于下,则谷气升转不得举矣,故食入则完出。清阳下陷。即少阳伏于厥阴之中。今不从厥阴起其少阳。乃反攻无辜之表。强发胃中谷气之津液,故虚其胃而作胀满也。

〔补辩〕厥阴下利。与竟下利有别。何以名厥阴。以邪传是经耳。经何以下利。以厥阴经虽非藏。由里行,故厥阴必下利也。厥阴下利。有本经现证。何谓不叙于太阳阳明病中。如二阳经亦有下利。此为协热。乃先救里之说在。何先生亦昧此。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衍义〕成注。下利清谷。脉沉而迟。里有寒也。面少赤。身有微热。表未解也。病患以下虚渐厥。表邪欲解。临汗之时。以里气先虚,必郁冒然后汗出而解。以余观之。仲景叙六经形证。未尝不由表而入里。岂可便以身微热为表邪未解乎。宁知不因邪入厥阴也。厥阴气化为里寒。格阳于外而然也。里寒则下利清谷,必微厥。阳格于外,则身微热。格于上则面赤,故曰面戴阳而下虚。下虚者,为下无阳也。然阳欲复,必深入与阴争。阴虽不得拒格。然犹散走发其阳,而阳不得宣通。怫热神昏,故为郁冒。郁冒然后阳胜,而阴出为汗矣。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衍义〕亦在厥阴证中。脉者气血之候。下利脉绝。不惟无阳。亦且无阴。气血养神者也。气血亡,其脉亦绝。 时复还。手足温。此可见气血暂息耳,故生。脉不还,则亡矣,故死。所谓生者非不治自生。救其气血。止其利也。如前条无脉而厥。灸之者,亦是治之而生。又少阴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以通脉四逆治。利止脉不出。加人参补正。以救其亡血。病有二经之异。然厥而无脉则一。此证利止。手足温。脉还。始可治。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衍义〕出厥阴证中。盖内有虚寒,故下利腹胀满。表邪未解,故身体疼痛。以下利为重。先治其里。后治其表者,若伤寒论。太阳证。以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身疼痛者,当先以四逆治其里。清便自调。然后以桂枝救其表。即此意。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衍义〕伤寒论。坚作硬。注曰:下利脉当微。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下利三部脉平。此非和平之平。气下泄矣。或有宿食寒热结于中焦,故硬则邪甚也。宜大承气下之。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行义〕成注。脉迟者,食干物得之。滑者谷气实。脾胃不消水谷。以致下利者,与大承气去宿食。利自止矣。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衍义〕下利、虚证也。脉滑、实证也。以下利而反见滑脉者,当有所去也。上章以内实而阻经气,故兼迟。此乃滑动而欲去,故惟见滑。然皆有形之实证,故并用大承气。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衍义〕因四时之气所感而为积者,必有所合之脏蓄之。病下利已。去不尽。非其时,则所感之脏气不旺,故积伏而不动。再遇其时,则乘旺而动。动则下利自作。肠胃病积聚不尽,故当下之。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衍义〕伤寒论。凡谵语燥屎。悉在阳明。此独出厥阴病。成注谵语燥屎为胃实。下利为肠虚。不言厥阴之由何也?尝考阳明证无下利论。惟与少阳合病者有之。少阳木克土而下利也。若自利,则为阳陷下,必死。然则伤寒以阳明无下利者,阳明乃两阳合明属热,其手经更属之燥金。经主合。于是燥热易于闭结。津液易于耗竭。更遇邪热入腑。热甚为谵语。燥甚为屎结,故阳明无下利病也。今下利多出厥阴者,乃两阴交尽之极而复升。如邪热传入于阴。屈而未得伸者,遂从其阴降而为下利矣,故下利证多少阴厥阴也。盖阳明燥金屈其木。不得升。遂为厥阴下利之证。厥阴尽而变升者,又是苍天之气清净。清气贵乎发越。内经清气在下,则飧泄也。在伤寒邪热所传言之。阳明无下利证。若经气可属者言之,则阳明病下利亦多矣。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尽属于湿。经曰:湿胜则濡泄。阳明又属燥金。一脏一腑。亦常更胜。太阴胜则内外俱湿,故身重而泻。阳明胜则燥热郁甚。亦宜有燥屎焉。不必外之传热而后有也,故宜下。岂独伤寒已哉。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半筛半锉)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渣。内方寸匕。日三服。一服愈。止后服。

〔衍义〕此少阴证。少阴肾水也。肾寒则水盛。与血相搏。渗入肠间。积久化腐。遂成便脓。成注。下焦不约而里寒。用赤石脂寸匕。日三服。一服愈。即止。涩以固肠胃虚脱。干姜散寒。粳米补胃。然赤石脂在血理血。在水理水。在脱则固。在涩则行。所以知其行泣也。本草用治难产胎衣不下。干姜非惟散寒,且能益寒止血。欲诸药入肠胃,必粳米引之也。虽然。有不可固者,如云便脓血者可利。利非行气血乎。然气血欲行者不可温。温者不可行。二者实相反。仲景两出之。后人不可不审也。若成注阳明下利便脓血者,协热也。岂阴经病尽属脏寒,而不有其邪热蓄之者乎。病邪相乘。不可一言穷矣。仲景不过互相举例。以俟后人之消息处治耳。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汤方
白头翁(二两)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

〔衍义〕此亦厥阴证中。成注。热伤气。气虚不利,则后重。下焦虚。以绝苦之味坚之。虽然。后重不可概论。前条有下利沉弦者,下重。为气虚寒不能升举也。然亦有热伤为气滞闭塞者,有血虚者,有血泣者,大孔痛亦然。不独气虚不能升也。大率皆固燥气外郁束敛所致。刘河间谓下利。由燥郁肠胃之外。湿聚肠胃之内。又谓血行则粪自止。气行则后重除。解燥郁必分寒热之微甚。热微用辛温以行气。热甚用苦寒以治热。张子和歌曰:休治风。休治燥。治得火时风燥了。血虚补之。泣者行之。血调则气和。气和则郁解。用苦寒以治燥。宁独坚其下焦之虚乎。要略。于下利一证。独引伤寒少阴厥阴二论为多。然其论中又先指何经。今则去其经与各部所病之原。将谓伤寒有传变之故。杂病则不问其传否。随所病处而云故耳。产后下利虚极。亦用白头翁汤者,可概见矣。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炒) 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汤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进一服。得吐则止。

〔衍义〕伤寒论。太阳病。用药下后而虚烦者,仍叙太阳证中。此必自下利虚烦。不由他故。注故叙厥阴证中。虽有二经之异。然热乘虚入客。病烦则一。皆用栀豉 汤之苦。吐其客热也。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甘草(二两) 干姜(三两) 附子(一枚生用) 葱白(四茎)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衍义〕里寒外热。格阳于外也。阳不得内和,故下利清谷。阴不得外和,故发身热。凡汗出于阴。阳气和则热解。此出于相格,故热不去而阳气反虚。不能布于手足,而厥不止者死。发热汗不止者亦死。此二证兼之。犹可治者,为其厥未至阳绝。汗未至阴脱也。方见解明理论矣。然尚有可言者,附子之热。走而不止。通行经脉。自里达表。以至手足。汗止治厥也。干姜之热。止而不走。内守腑脏。消谷养正。温补中气。以和阴阳。解其拒格。更调二药之走止。合适其用也。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紫参汤方
紫参(半斤) 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三服。

〔衍义〕下利。肠胃病也。乃云肺病何哉。此大肠与肺合故也。大抵肠中积聚,则肺气不行。肺有所积。大肠亦不固。二害互为病。大肠病,而气塞于肺者痛。肺有积者亦痛。痛必通用。紫参。本草谓主心腹积聚。疗肠胃中热积。九窍可通。大小肠可利。逐其陈。开其道。佐以甘草。和其中外。气通则愈。积去则利止。注云非仲景方。以紫参非仲景常用也。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诃黎勒方

诃黎勒(十枚煨国家医学考试网)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衍义〕治病有轻重。前言气利。惟通小便。此乃通大便。盖气结处。阴阳不同。举此二者为例。六经皆得结而为利。各有阴阳也。诃黎勒有通有涩。通以下涎。消宿食。破结气。涩以固肠脱。佐以粥饮引肠胃。更补虚也。


点击查看:<<金匮玉函经二注>>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