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首脉证二十一条方十九首)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衍义〕水性走下,而高原之水。流入于川。川入于海。塞其川,则洪水泛溢,而人之饮水亦若是。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今所饮之水。或因脾土壅塞而不行。或因肺气涩滞而不通。以致流溢。随处停积。水入肠间者,大肠属金主气。小肠属火。水与火气相搏。气火皆动,故水入不得流走肠间。沥沥有声,是名痰饮。然肠胃与肌肤为合。素受水谷之气。长养而肥盛。今为水所病,故肌肉消瘦也。水入胁下者,属足少阳经。少阳经脉从缺盆下胸中。循胁里。过季胁之部分,其经多气。属相火。今为水所积,其气不利。从火上逆胸中。遂为咳吐。吊引胁下痛,是名悬饮。水泛溢于表。表阳也。流医学招聘网入四肢者,四肢为诸阳之本。十二经脉之所起。水至其处。若不胜其表之阳,则水散当为汗出。今不汗,是阳不胜水。反被阻碍经脉荣卫之行,故身体疼重,是名溢饮。水流入肠间。宗气不利。阳不得升。阴不得降。呼吸之息。与水迎逆于其间。遂作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荣卫皆不利,故形如肿也,是名支饮。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
〔衍义〕心属火。火、阳也。阳主动。肾属水。水、阴也。阴主静。静则坚。今水在心下。水克火。水守于外,故坚。火内郁不宁,故筑筑然动而短气。水既外停,故恶水不欲饮也。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衍义〕仲景凡出病候。随其脏气变动而言之。不拘定于何邪也。如吐涎沫。属肺脏。在肺痿证中者,上焦有热者,肺虚冷者,皆吐涎沫。今水在肺亦然。盖肺主气。行荣卫。布津液。诸邪伤之。皆足以闭塞气道,故荣卫不行。津液不布。气停液聚。变成涎沫而吐出之。若咳若渴者,亦肺候也。皆无冷热之分。但邪与气相击则咳。不击则不咳。津液充其玄府则不渴。燥之则渴。随所变而出其病。亦不止于是也,而在他证。方后更立加减法。便见仲景之意。
水在脾。少气身重。
〔衍义〕脾居中焦。与胃为表里。受谷化精。输于五脏百骸。脾实则中气强盛。体质强健。今水在脾而脾病矣。中虚则少气。肌肉不得所养。唯受水气。水阴也,故身重。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衍义〕肝有两叶。布在胁下。经脉亦循于是。与少阳胆为表里。今水客于肝。表里 气停,故支满。嚏者,气喷出也。少阳属火。火郁则有时而发。邪虽发动。不得布散。 惟上冲于鼻额,故作嚏。吊引胁下所结而痛。原病式曰:嚏以鼻痒而作声。鼻为肺窍。痒为火化。火干阳明。痒为嚏也。
水在肾。心下悸。
〔衍义〕心属火而宅神。畏水者也。今水在肾。肾水愈盛。上乘于心。火气内郁。神灵不安,故作悸动。筑筑然惧也。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衍义〕心之俞出于背。背、阳也。心有留饮,则火气不行。惟是寒饮注其俞。出于背。寒冷如掌大。论其俞之处。明其背之非尽寒也。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
〔衍义〕胁下为厥阴之支络。循胸出胁下。足厥阴脉布胁肋,而缺盆是三阳俱入。然独足少阳从缺盆过季胁。饮留胁下。阻碍厥阴少阳之经络。不得疏通。肝苦急。气不通故痛。少阳上引缺盆,故咳嗽则气攻冲,其所结者通,而痛辄已。(一作转甚)如上条咳而痛同也。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衍义〕胸中者,肺部也。肺主气以朝百脉。治节出焉。饮留胸中。宗气呼吸。惟以布息,故短气。气不布,则津液不化而膈燥,是以渴也。足厥阴肝脏主筋。束骨而利关节,其经脉上贯于膈,而胆之经亦下胸中贯膈。夫饮者,即湿也,其湿喜流关节。从经脉流而入之。作四肢历节痛。留饮。水类也。所以脉亦沉也。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 剧,必伏饮。
〔衍义〕膈上表分也。病痰满喘咳。乃在表之三阳。皆郁而不伸。极则化火。冲动膈上之痰吐发。然膈间之伏饮,则留而不出。因其不出,则三阳之气虽动。尚被伏饮所抑。足太阳经屈而不伸。乃作寒热。腰背疼痛,其经上至目内 ,故目泣自出。足少阳经气。属风火之化。被抑不散。并于阳明。属在肌肉之分,故振振身而剧也,是条首以痰言。末以饮言。二者有阴阳水火之分。痰从火而上。熬成而浊,故名曰痰。饮由水湿留积不散而清,故名曰饮。亦是五行水清火浊之义。
夫病患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虚。脉偏弦者饮也。
〔衍义〕饮水多留于膈。膈气不行则喘满。食少胃气虚。复多饮。胃土不能运水。水停心下。心火畏水。甚则神不安。为怔忡惊悸。微者阳独郁,而为短气。夫脉弦者,为虚为水。若两寸皆弦,则是大下之后。阳气虚寒所致。若偏见弦,则是积水之处也。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衍义〕脉弦为水为饮。今肺饮而曰不弦,何也?水积则弦。未积则不弦。非谓肺饮尽不弦也。此言饮水未积。犹得害其阳。虽不为他病。亦适成其苦喘短气也。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行义〕脉平当无病。何以有病而反平也。正与上条不弦意同。明其虽有支饮,而饮尚不留伏。不停积。以其在上焦。未及胸中。不伤经脉,故脉平。然终碍其阴阳升降,故喘不能卧短气耳。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衍义〕痰饮由水停也。得寒则聚。得温则行。况水行从乎气。温药能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也。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衍义〕心胞络循胁出胸下。灵枢曰:胞络是动,则胸胁支满。此痰饮积其处而为病也。
目者心之使。心有痰水。精不上注于目,故眩。本草茯苓能治痰水。伐肾邪。痰、水类也。治水必自小便出之。然其水淡渗手太阴。引入膀胱,故用为君。桂枝乃手少阴经药。能调阳气。开经络。况痰水得温则行。用之为臣。白术除风眩燥痰水。除胀满。以佐茯苓。然中满勿食甘。用甘草何也?盖桂枝之辛。得甘则佐其发散。和其热而使不僭也。复益土以制水。甘草有茯苓,则不支满而反渗泄。本草曰:甘草能下气。除烦满也。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见上)肾气丸亦主之。(方见妇人杂病中)
〔衍义〕微饮而短气。由饮水停蓄。致三焦之气升降呼吸不前也。二方各有所主。 苓桂术甘汤主饮在阳。呼气之短。肾气丸主饮在阴。吸气之短。盖呼者出心肺。 吸者出肾肝。茯苓入手太阴。桂枝入手少阴。皆轻清之剂。治其阳也。地黄入足 少阴。山萸入足厥阴。皆重浊之剂。治其阴也。一证二方。岂无故哉。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方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 芍药(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
〔衍义〕仲景尝谓天枢开发。胃和脉生。今留饮之堵塞中焦。以致天真不得流通。胃气不得转输。脉隐伏而不显。留饮必自利。自利而反快者,中焦所塞暂通也。通而复积。续坚满,必更用药尽逐之。然欲直达其积饮。莫若甘遂快利。用之为君。欲和脾胃。除心下坚。又必以半夏佐之。然芍药停湿。何留饮用之乎。甘草相反甘遂。何一方兼用之。盖芍药之酸。以其留饮下行。甘遂泄之。本草谓其独去水气也。甘草缓甘遂之性。使不急速。徘徊逐其所留。入蜜亦此意也。然心下者,脾胃部也。脾胃属土。土由木郁其中而成坚满。非甘草不能补土。非芍药不能伐木。又可佐半夏和胃消坚也。雷公炮炙法。有甘草汤浸甘遂者矣。
脉浮而细滑。伤饮。
〔衍义〕脉之大小。皆从气血虚实变见者也。伤于饮,则气虚而脉浮。血虚而脉细。 阳火被郁,则微热而脉滑也。
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衍义〕此言其脉邪之不相应也。寒饮反见数脉。数是内经有用热远热。有用寒 远寒之戒。在夏用热药治饮,则数脉愈增。在冬用寒药治热,则寒饮愈盛。皆伐天和。所以在冬夏 难也。在春秋。或可适其寒温而消息之。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捣筛。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枣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 钱匕。羸人服半钱。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
〔衍义〕脉沉病在里也。凡弦者为痛为饮为癖。悬饮结积在内作痛,故脉见沉弦。 此条言病脉而不言药。后出一条。言药而不言病脉。可知悬饮之痛。不止上条。 伤寒中悬饮。亦用是汤,则知十枣汤之治悬饮之证最多也,故将下条粘连上 条。成注谓芫花之辛以散饮。甘遂、大戟之苦以泄水。大枣之甘以益脾而胜水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取微似汗。汗多者,温粉粉之。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三两) 芍药(三两) 干姜(三两) 五味子(半升) 甘草(三两炙) 细辛(三两) 桂枝(去皮三两) 半夏(半升汤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衍义〕伤寒论寒邪伤荣。麻黄汤。风邪伤卫。桂枝汤。风寒两伤荣卫者,大青龙汤。 稍迫心肺证。小青龙汤。今溢饮亦是荣卫两伤治之,何也?出方不出证。又何也? 盖溢饮之证。已见首篇,故不重出。水饮溢出于表。荣卫尽为不利。犹伤寒荣卫 两伤,故必发汗以散水,而后荣卫行。经脉行,则四肢之水亦消矣。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 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汤方
木防己(三两) 石膏(十二枚鸡子大) 桂枝(二两) 人参(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汤方
木防己(三两) 桂枝(三两) 人参(四两) 芒硝(三合) 茯苓(四两)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温再服。微利则愈。
〔衍义〕心肺在膈上。肺主气。心主血。今支饮在膈间。气血皆不通利。气为阳主动。血为阴主静。气不利,则与水同逆于肺而为喘满。血不利,则与水杂揉。结于心下而为痞坚。肾气上应水饮。肾气之色黑。血凝之色亦黑,故黧黑之色亦见于面也。脉沉为水。紧为寒。非别有寒邪。即水气之寒也。医虽以吐下之法治。然药不切于病,故不愈。用木防己者,味辛温。能散留饮结气。又主肺气喘满。所以用为主治。石膏味辛甘微寒。主心下逆气。清肺定喘。人参味甘温。治喘。破坚积。消痰饮。补心肺气不足。皆为防己之佐。桂枝味辛热。通血脉。开结气,且支饮得温则行。又宣导诸药。用之为使。若邪之浅。在气分多而虚者,服之即愈。若邪客之深。在血分多而实者,则愈后必再发,故石膏是阳中之治气者则去之。加芒硝味咸寒。阴分药也。治痰实结。赖之去坚消血癖。茯苓伐肾邪。治心下坚满。佐芒硝则行水之力益倍。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方
泽泻(五两) 白术(二两)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衍义〕明理论。眩为眼黑。冒为昏冒。伤寒之冒眩。以阳虚。中风亦有眩冒。乃风之旋动也。原病式以昏冒。由气热冲心也。目暗黑。亦火热之气郁。二论曰虚曰风曰火,各一其说。三者相因。未始相离。风火不由阳虚,则不旋动。阳虚不由风火,则不冒眩。盖伤寒者以寒覆其阳。阳郁化火。火动风生故也。
〔衍义〕风火之动。散乱其阳,则阳虚。湿饮者,亦如伤寒之义。虽然。阳虚风火所致。然必各治其所主。寒者治寒。湿者治湿。察三者之轻重。以药佐之。此乃支饮之在心者,阻其阳之升降。郁而不行。上不充于头目。久则化火。火动风生而作眩晕,故苦冒眩也。利小便以泄去支饮。和其中焦,则阳自升而风火自息矣。泽泻能开胃关。去伏水。泄支饮。从小便出之。佐以白术和中益气。燥湿息风。药不在品味之多。惟要中病耳。
支饮胸满者,浓朴大黄汤主之。
浓朴大黄汤方
浓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衍义〕凡仲景方。多一味。减一药。与分两之更重轻,则易其名。异其治。有如转丸者,若此三味加芒硝,则谓之大承气。治内热腹实满之甚。无芒硝,则谓之小承气。治内热之微甚。浓朴多,则谓之浓朴三物汤。治热痛而闭。今三味以大黄多。名浓朴大黄汤。上三汤皆治实热而用之。此支饮胸满。何亦以是治之。倘胸满之外。复有热蓄之病。变迁不一。在上在下。通宜利之耶。胸满者下之。然此水饮也。不有热证。况胸满未为心下实坚,且胸中痞硬。脉浮。气上冲咽喉者,则半表半里和解之。至有医误下。为心下硬痛。名结胸者,以大陷胸汤下之。不甚痛。犹不可下。以小陷胸利之。今支饮之胸满。遽用治中焦实热之重剂乎,是必有说。姑阙之。
〔衍义〕支饮留结。气塞胸中,故不得息。葶苈能治结利饮。大枣通肺气补中。此虽与肺痈异,而方相通者,盖支饮之与气。未尝相离。支饮以津液所聚。气行则液行。气停则液聚而气亦结。气阳也。结亦化热。所以与肺痈热结者同治。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小半夏汤方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衍义〕呕家为有痰饮动中而欲出也。饮去尽而欲解矣。反不渴,是积饮所留。由气不畅。结聚津液而成耳。半夏之味辛,其性燥。辛可散结。燥可胜湿。用生姜以制其悍。孙真人云生姜呕家之圣药。呕为气逆不散,故用生姜以散之。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己椒苈黄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
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衍义〕肺与大肠合为表里。肺本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今不输膀胱。仅从其合。积于肠间。水积则金气不宣。 郁成热为腹满。津液遂不上行。以成口燥舌干。用防己、椒目、葶苈。皆能利水行积聚结气,而葶苈尤能利小肠。然肠胃受水谷之气。若邪实腹满者,非轻剂所能治,必加芒硝以泻之。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www.lindalemus.com/shouyi/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衍义〕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阳气必不宣散也。经云以辛散之。半夏、生姜皆味辛。本草。半夏可治膈上痰。心下坚呕逆者,眩亦上焦阳气虚。不能升发。所以半夏、生姜并治之。悸则心受水凌。非半夏可独治,必加茯苓去水。下肾逆以安神。神安则悸愈也。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 猪苓(三分去皮) 茯苓(五分) 白术(三分) 桂(二分去皮)
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衍义〕人瘦有禀形。有因病瘦者,金土水形之人肥。火木形之人瘦。今云瘦人者, 必非病瘦。乃亲形也。朱丹溪云。肥人多虚。瘦人多热。盖肥人由气不充于形,故虚多。瘦人由气实,故热多。肥人不耐热者,为热复伤气。瘦人不耐寒者,为寒复伤形。各损其不足故也。巢氏病源。为邪入于阴则癫。瘦人火木之盛。为水邪抑郁在阴。不得升发。鼓于脐下作悸。及至郁发。转入于阳。与正气相击。在头为眩。在筋脉为癫。为神昏。肾液上逆。为涎沫吐出,故用五苓治之。茯苓味甘淡。渗泄水饮内蓄,故为君。猪苓味甘平。用为臣。白术味甘温。脾恶湿。水饮内蓄,则脾气不治。益脾胜湿,故为佐。泽泻味咸寒为阴。泄泻导溺,必以咸为助,故为使。桂枝辛热。肾恶燥。水蓄不利,则肾气燥。以辛润之,故亦为使。多饮暖水。令汗出愈者,以辛散水气。外泄得汗而解也。
外台茯苓饮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而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三两) 人参(三两) 白术(三两) 枳实(二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三两)
上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衍义〕此由上中二焦气弱。水饮入胃。脾不能转归于肺。肺不能通调水道。以致 停积为痰为水。吐之则下气因而上逆。积于心胸,是谓虚。气满不能食。先当补 益中气。以人参白术下逆气。行停水。以茯苓逐积消气满。以枳实调诸气。开脾 胃,而宣扬推布。发散凝滞。赖陈皮、生姜为使也。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方见上)
〔衍义〕脉经以弦为水气。为厥逆。为寒。为饮。风脉亦弦。若咳者,如水气。如厥逆。如寒。如风。皆能致咳。欲于弦脉而分诸邪。不亦难乎。设或水邪之弦稍异。果何象乎。前条悬饮者沉弦。别论支饮者急弦。二者有沉急之不同。而咳脉之弦。岂一字可尽。仲景尝论水蓄之脉曰沉潜。今谓为水,其弦将仿fo有沉潜之象乎。将有沉急之象乎。凡遇是证是脉,必察色闻声。问所苦。灼然合脉之水象。然后用是方下之。独据脉。恐难凭也。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方见上)
〔衍义〕心肺在上。主胸中。阳也。支饮乃水类属阴。今支饮上入于阳。动肺则咳。动心则烦。搏击膈气则痛。若阳虚不禁其阴之所逼者,则荣卫绝而神亡。为之卒死矣。不卒死犹延岁月,则其阳不甚虚。乃水入于肺。子乘于母所致也。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衍义〕三脉固为支饮之咳。然诸邪之病。皆不越此。内经曰:久病脉弱者生。实大者死。又脉大则病进。盖弱脉邪气衰。实大邪气盛。久病者正气已虚。邪气亦衰。 虽重可治。若邪盛加之脉数。火复刑金。岂不死乎,其脉虚苦冒者,盖胸中乃发 越阳气之地。支饮停积。阻其阳气。不得升于上。又不得充于下与阴接。惟从支 饮浮泛眩乱。头清道,故苦冒也。治其饮,则阳气行而可愈矣。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五味子(半升)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五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故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 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二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半升)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五味(半升) 干姜(三两)细辛(三两)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
〔衍义〕此首篇支饮之病也。以饮水。水性寒下。应于肾。肾气上逆入肺。肺为之不利。肺主行荣卫。肺不利则荣卫受病。犹外感风寒。心中有水证也,故亦用小青龙汤治。服后未已。为水停未散,故多唾。津液未行,故口燥。水在膈上,则阳气衰。寸口脉沉。麻黄发阳,则阴血虚,故尺脉微。尺脉微则肾气不得固守于下。冲任二脉相挟。从小腹冲逆而起矣。夫冲任二脉。与肾之大络。同起肾下。出胞中。主血海。冲脉上行者至胸。下行者至足少阴。入阴股。下抵足 上,是动则厥逆。任脉至咽喉。上颐循面,故气冲咽胸。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不通。手足不仁而痹。其面翕然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水在膈间。因火冲逆。阳气不得输上。故时复冒也。内经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又曰:冲脉为病。气逆里急,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先治冲气与肾燥。桂味辛热。散水寒之逆。开腠理。致津液以润之。茯苓、甘草行津液。渗蓄水。利小便。伐肾邪。为臣。甘草味甘温。补中土。制肾气之逆。五味酸平以收肺气。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服此汤。冲气即止。因水在膈不散,故再变,而更咳胸满。即用前方去桂加干姜、细辛。散其未消之水寒。通行津液。服汤后咳满即止。三变而更复渴。冲气复发。以细辛、干姜乃热药。服之当遂渴。反不渴。支饮之水。蓄积胸中故也。支饮在上。阻遏阳气。不布于头目。故冒,且冲气更逆,必从火炎而呕也。仍用前东加半夏。去水止呕。服后水去呕止。四变水散行出表。表气不利,其人形肿,当用麻黄发汗散水。以其人遂痹,且血虚。麻黄发其阳。逆而内之必厥,故不内。但加杏仁。杏仁微苦温。肾气上逆者,得之则降下。在表卫气得之,则利于行,故肿可消也。服后五变。因胃有热。循脉上冲于面。热如醉。加大黄以泄胃热。盖支饮证,其变始终不离小青龙之加减。足为万世法也。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茯苓汤主之。(方见上)
〔补注〕云渴未有不饮水者,渴饮水,则渴为水解,而水亦为渴消矣。乃复作呕者何哉为水不为渴消,而且不得下归于胃。下趋膀胱。致停于心下也。虽然。就下性也。水又何以停。因上脘本有痰饮。阻抑上升之津,故先为渴。然后知先能为上阻者,亦即后能下阻者也。心下去上未远。为清华之位。岂得容水少刻。势必呕出,故仍以小半夏茯苓汤主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