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 06 上课笔记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教程:06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与要求 (2) 怎么学?词释句,弄通本意熟读默记,娴熟于心分析病机,加深理解上考《内》与《难》,旁参《金》《本》归纳总结、鉴别对比学以致用,验于临证阅读诸注,深入研习汲取众长,不断进取大家好,我们接着还讨论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第二点…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与要求

(2) 怎么学?

  1. 词释句,弄通本意
  2. 熟读默记,娴熟于心
  3. 分析病机,加深理解
  4. 上考《内》与《难》,旁参《金》《本》
  5. 归纳总结、鉴别对比
  6. 学以致用,验于临证
  7. 阅读诸注,深入研习
  8. 汲取众长,不断进取

大家好,我们接着还讨论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第二点,怎么学?我们上次课谈到学习的最开始阶段,在学习原文的过程中,要注意弄通本义。进一步就要求大家能够记一些重要的原文,做到这两点。意思也明白了,原文也记住了,可是你问他几个病机,问他为什么这个方子可以治疗这个证候,那么就不懂,这样的话,也还是不行。

所以第三点,我们就要求能够“分析病机,加深理解”。有一句话是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常常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的感觉它”。像我上次课所举的病例之中,抓病机,活用经方的这种思路,那就是必须在你理解这些证状的病机的基础上,你才能够活用经方。所以我们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对于每一条,每一证候,每一证状的基本病机,我们都应当进行分析,都应当弄懂、弄明白。

在分析病机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去参考《内经》《难经》、去参考《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因为《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和《内经》、《难经》是非常相关的。所以有些病机的解释呢,我们就是应用内经的理论,之后我们在讲原文的时候,会具体的谈到,用了《内经》和《难经》的理论。《金匮要略》和《伤寒论》是姊妹篇,它们都是伤寒杂病论这一本书,在流传过程中不得已被分为了两部著作。所以有些内容在《伤寒论》里比较详细,在《金匮要略》里就比较简略,有些内容在《伤寒论》里比较简略,在《金匮要略》里就比较详细。比方说大青龙汤的适应症,它是治疗外有寒邪闭表,内有阳郁化热,郁热扰心出现的不汗出而烦躁的症候,大青龙汤是《伤寒论》中发汗力量最强的一张方子。用了这张方子以后,有时候汗出太多,不容易控制,在《伤寒论》中,提供了用温粉爽身止汗的方法。而在《金匮要略》里,虽然也有大青龙汤,但是对大青龙汤吃了以后,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它就没有进一不步救治的措施。小青龙汤,治疗外有表寒,内有水饮,水寒射肺的咳喘。 由于小青龙汤本身,麻黄桂枝细辛、干,这些药物它都在用,辛温燥烈有余,尽管它也芍药五味子这些养阴、敛营、护正的药物,毕竟辛温燥烈偏盛,所以不能够长期的用。长期的用之后就会有伤阴、耗血的弊病,但是这一点在《伤寒论》里并没有提到,而在《金匮要略》里却说得比较详细。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要经常相互参照。这里所说的本是指的《神农本草经》,伤寒论中的用药,有些解释它的药理的时候, 我们会用到《神农本草经》的一些观点,比方说,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里,它保留了芍药,芍药在这里干什么用?《神农本草经》说芍药有“利小便”的功效。因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它是治疗脾虚水停,水邪阻遏太阳经气,水邪阻遏太阳腑气,这时候把桂枝去掉,而保留芍药干什么?就是用芍药来利小便,祛水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借助借助《神农本草经》的内容,来解释《伤寒论》中用药的道理。

在学习方法上,第五点,要求“归纳总结、鉴别对比”,由于《伤寒论》是一条条写的,有的详于前而略于后,有的详于后而略于前,有一个方证可能分布在各篇。比方说吴茱萸汤证,
在阳明病篇有“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在少阴病篇有“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在厥阴病篇还有“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你要想把握吴茱萸汤的全部适应证的话,你必须把三篇的内容,涉及要吴茱萸汤的内容,都联系起来看,所以要归纳、要总结。

又比方猪苓汤的适应证,在阳明病篇有,在少阴篇有,你也必须把这两条方证总结起来。

真武汤的适应证,在太阳病篇有,在少阴病篇也有,这样的话,你把两条概括起来,你才能够知道伤寒论中用真武汤的全貌。

另外还要鉴别对比:有许多方证的临床表现相类似,或者基本病机相类似,或药物组成相类似。你在临床上怎么进行区别使用,这也是需要进行鉴别对比的问题,以上这几个步骤,原文弄明白了,病机弄懂了,理论问题解决了,好像都明白了,但是充其量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因为你没有在临床上用过,这些知识可能还是书本知识,你的印象并不深刻,这就像郑板桥所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你要想把伤寒论中的知识,真正的变成自己的知识,你必须“学以致用,验于临证”。

有一年,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的工农兵学员,在北京京西门头沟矿区开门办学,我说开门办学的这句话,现在的同学,可能不大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那个时候,我们上课就是到乡下去上,到基层去上,是这么一种形式,我们经常送医送药到矿工的家里,有一家矿工的年轻的媳妇坐月子,生完小孩20天,身上疼痛十天,我们到家里给他看病的时候,当然我们就想到是气血两虚,肌肤失养。所以开始我就给她用八珍汤,吃了三付,没效果,还是疼。后来又用人参养荣汤,吃了三付还是没效果,我和刘渡舟老师住一个房间,我说:刘老,我遇到一个产后身痛的病人,我用补气养血的方法,怎么没有效呀?她又没有感冒的症状。他说:你用的什么方子?我说:八珍汤我用过了,人参养荣汤我用过了。他说,你应当用伤寒论中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这张方子巫在是桂枝汤里加重芍药的用量来养血柔筋止痛,加重生姜的用量来引药达表,另外加人参来益气。我在开这个方子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问题,产妇在产后出汗很多,一动就冒汗,我心想生姜不能多用,更何况生姜很辣,因为我吃饭的时候,特别讨厌生姜,我就想到别人也讨厌,所以生姜我用了三小片,其他的药还是正常的。吃了三付,还没效。

我说:“老师,您告诉我的那个新加汤,我给那个病人用了,我给人家看了九天了,这身疼痛已经十天,现在又是九天,都二十天了,身痛不能缓解,吃了您说的那个方还没效。”
他说:“你把方子拿来我看看。”我就把那个方子拿给他看,
老师说:“生姜三片,多大三片?”
我说:“三小片。”
他说:“为什么这么少?”
我说:“她产后出汗那么多,我不敢给她用辛散的,更何况生姜太辣!”
老师说:“你知道新加汤中用生姜的意义吗?”
我说:“不是引药达表吗?”
老师说:“你用这么点药,怎么能够引药达表?”
我说:“他还出汗呢!”
他说:“你现在用补气养血的药,引药达表,她就不会发汗了。它是补益肌表的气血来营养肌肤,会治疗身痛的。”
我说:“那生姜用多少?”
他说:“用15克,你直接写清楚15克,秤完了,让他切成片。”
我说:“老师,会不会太辣?”
他说:“你是给他做饭呢,还是给她配药?”

所以老师经常批评我,因为我每次开方的时候,我都要考虑到这个药的口味如何?这个药的口感如何?这老师经常批评我,你是给他做饭呢?还是给他开药的?不过,到今天我还是这个思路,我总觉得给病人吃的这个药不能太难吃,本来得病就是一种痛苦,尽管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到它的口味和口感,所以有一个药,我从来不用,那就是灵脂,你说它的疗效有多少?我说:“难以肯定”,你给他煮出来的药汤又臊又臭,你让病人喝一种动物的粪便,所以我在心里上接受不了,好,我们还回来说这件事情。
用完15克生姜以后,病人吃完了,汗并没有多,吃了两付身痛减轻,吃了三付,身痛好了。

回来,我说:“刘老,那个病人好了。”
他说:“是啊,你看这个方子,你就是把生姜的量,按照原来的剂量比例用上,它就有疗效!”
我说:“老师,我用人参养荣、用八珍,并没有错呀?”
他说:“你养内脏的气血是没错的。她现在是气血不足,肌肤失养,它不能引药达表,所以治不了这个身痛。”(补营血不足,肌肤失养的身疼痛时,生姜量不能少的。)
所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佑此事要躬行”,从那之后,我再用新加汤治疗营血不足,肌肤失养的身疼痛的时候,我知道这个生姜的量是不能少的,你没有这次的临床的这种体会,你怎么能够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怎么能够深刻的体会,仲景为什么原方中生姜还要加量,学习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我们就可以做个很好的临床医生了,但是如果你想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伤寒论》,或者是一个专门研究《伤寒论》的学者,你还要继续地阅读诸家的著作,诸家对伤寒论的注解,然后深入去研究它。

第一部为伤寒论全面作注的是谁?是金代的成无己,成无己他写的书是什么?《注解伤寒论》他的书的出版年代在金皇统四年,也就是公元1144年,宋代国家校正医书局林亿、孙奇、高保衡他们在宋治平二年,它是北宋治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065年,校勘、刻印了《伤寒论》,不到一百年,九十年以后,成无己在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给《伤寒论》原文全面作注,写成了《注解伤寒论》,《注解伤寒论》问世以后,医家们感到这个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既有《伤寒论》的原文,又有《伤寒论》的注文,读起来比较方便,所以后世就对成注本《伤寒论》,就反覆多次的翻刻,一直到了明朝、到了清朝,特别是到了明朝,连知道宋版《伤寒论》原貌的????,都很少有人知道了,所以这叫《成本》,在《伤寒论》版本流传上,成注本《伤寒论》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许多人都以成本《伤寒论》,作为《伤寒论》的底本,直到我们文化革命结束以后,中医药大学招的第一批研究生,我们教学用的那个底本,还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所以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它虽然是以经解经,是我们今天深入研究《伤寒论》的,应当读的一部参考书,从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问世以后,给《伤寒论》作注,或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伤寒论》的大的医家、大的著作,有人统计,不下千家,这些著作,或者从理论的角度,或者从临床的角度,或者从其它多学科的角度,对《伤寒论》进行了多方位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研究,这些著作的这些知识,丰富了伤寒学术,发展了伤寒学术,使《伤寒论》这样一本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伤寒论学”,成为一个学科,所以我们要研究“伤寒论学”的话,这些著作都是应当多看一看,多了解了解的,在这么多著作之中,我在这里推荐几本书:

  1. 一本是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
  2. 第二本是明代的,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
  3. 再有一本清代的,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
  4. 再有一本是清代的,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

过去我们在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现在没有这个项目了,给研究生指定参考书的时候,除了《伤寒论》之外,这四本书都是指定的,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参考的书籍,当然我们配合全国统编教材,五版教材有一个辅导材料,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的,是那个绿皮的,那个也可以作为我们的参考,现在我这里拿的是配合《伤寒论》的六版教材所出的“中医药高等丛书《伤寒论》”,是配合六版教材的辅导材料,这些我们都可以作为参考书来学习。

在学习方法上,最后一点,要“汲取众长,不断进取”。
我在我们这次教学的开头曾经说过,电影导演认为电影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我觉得写的这个著作,每一本书都是一种遗憾的创作,而每一次课都是一种遗憾的讲演,为什么这样说呢?或多或少,或者课堂上我们有口误,或者某些知识的认识,我们有偏颇,因为每个人的认识毕竟是有限的,你现在认为你的认识是正确的,过上几年,随着你知识面的扩大,你才说,唉呀,当初我为什么说这个话呀,当初的话是错的,真是“学无止境”,因此,我们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不能够就断然说,我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别人的说法是错误的,更不能断然说,我在目前达到了什么最高的水平,今后就不可能再发展,这个认识是绝对不可以有的,“学无止境”,“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汲取临床家们的长处,汲取理论研究者的长处,不断的进步,千万不要固步自封,千万不要夜郎自大,我在中医药大学有时候做一些检查性的听课,我几乎每堂课都能够给老师挑出毛病,所以我想,我自己听我的录音也罢,看我的教学录影也罢,也几乎每堂课也能挑出毛病,所以大家今后,看我的教学的录音和录影,不要觉得,这都是对的,我肯定知道这里头肯定还有错误,甚至有许多许多的口误,遇到这种情况,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能够谅解,好,关于《伤寒论》的概论,我们讲了六个问题,我们就都谈完了。


下面我们讲六经病证的第一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也是我们讲义的第一章的内容,《伤寒论》是一个原文课,在讲原文之前,我们每一篇都给大家把这一篇的基本内容,做一个概括的介绍。这个介绍,我们把它叫做“概说”。

概说中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谈太阳病的成因

太阳病的成因

太阳病的成因比较简单,常见的是风寒外袭,风寒之邪侵袭体表。于是导致了太阳病的发生,这是常见的。

另外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是少阴病寒盛伤阳,正气抗邪,阳气就有恢复的这种倾向,阳气恢复后,祛邪达表,于是乎出现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的情况,这个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首先说少阴病(的寒化证)有两类证候:

  • 一个是以真阳衰微为主的,正气虚衰为主的,它不大可能出现脏邪还腑的问题。
  • 另外一类是以寒盛伤阳为主的。所以我们在这里说,寒盛伤阳为主,这病证的主要矛盾方面是寒邪太盛,伤了少阴的阳气,这个时候当机体阳气来抗邪的时候,阳气恢复以后,可以把一部份的邪气让他回到太阳,这叫驱邪达表,这表不是体表,是指太阳。因为太阳和少阴相表里,太阳为表,少阴为里,驱邪达表的表,是指的太阳膀胱,然后出现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的情况。出现了膀胱有热的尿血。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是对于太阳病的成因来说,它是太阳病的成因之一,所以我们在这里做介绍。等后面到少阴病篇,我们遇到这个原文的时候,再给大家把它的病机和临床表现做详细的讲解。

太阳病的病位

太阳病的病位主要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没有涉及到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太阳小肠腑的病变。在《黄帝内经》里,虽然用太阳来命名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用太阳来命名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腑,但是在《伤寒论》里,它的六经分证,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来的。临床上,他所看到的外感风寒邪气的初起阶段,邪气侵犯的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没有涉及到小肠。所以太阳病里头没有小肠的病变。

另外,肺主皮毛,太阳主表,所以在太阳表证阶段,寒邪伤表以后,常常引发肺气宣发肃降失调,所以在太阳病篇涉及很多肺部的病变。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麻黄汤证有喘,小青龙汤证有喘,麻杏石甘汤证有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有喘,这些证候都是在太阳病篇出现的,因为这是外感病的客观情况。太阳主表,肺主皮毛,太阳表阳受寒,表气不利,常常可以导致肺气宣发肃降的失调,所以肺不病变在太阳病阶段都表现出来了。所以《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包含了肺部的病变,而《伤寒论》中太阴病,只不过是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脏的病变而已。

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太阳病的病机,所以我们这里要复习一下有关太阳的生理。

我们从经络、从脏腑、从阳气这三个角度来回忆足太阳这个系统的生理。

从经络循行的角度

足太阳膀胱经从头到脚,它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它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经脉,这是它的循行特点,从头到脚,循行头、项、后背,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经脉。

第2个要点,我们要掌握的是“其脉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这是在循行特点上我们要把握的第二个特点,和督脉通,督脉是阳经的总督,它主管一身阳经的阳气,调节全身阳经的阳气,所以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相通,它就可以借助督脉的阳气,来主管一身的表阳。这是它为什么可主表的一个生理基础,它和督脉通。另外,它和肾相连,肾内藏元阴元阳,它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气的根本,它可借助肾中的阳气,来主管一身的表阳。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会谈到,这是经脉循行特点上,从头到脚,行于头、项、后背,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所以它就可以借助督脉和肾中的阳气,来主管一身的表阳。

我们还应当知道的是,足太阳膀胱的经别(十二经都别出的一个分支),这个经别散布于心,就是太阳膀胱经和心有关系。所以当太阳表邪循经入里化热,和血结于下焦卫生资格考试网,和血结于膀胱的时候,下焦瘀热循经上扰心神,可以出现如狂,和发狂这样的精神症状。按理说,一个膀胱的病变,怎么会出现精神症状呢?这就是因为足太阳膀胱的经别,上行散布于心的缘招生简章故,关于它的经络循行特点,我们就介绍这么多。

从脏腑的角度

膀胱腑,它是司气化的,它位于下焦,和肾相连。它有气化的功能,它的气化功能包括了两个方面:

  1. 化生阳气,它怎么化生阳气呢?它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膀胱的气化产生阳气,这个阳气就叫做“太阳之气”。这种阳气通过太阳膀胱经,通过三焦,通过这两个通道,通过太阳膀胱经脉,通过三焦,向体表输布,它就会有温养体表,调节体温和防御外邪的作用。这个太阳阳气的功能,我们到第三点阳气,这个地方再讲,所以它有化生阳气的作用,膀胱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气化,化生太阳的阳气,通过三焦,通过膀胱经向体表输布。因此《黄帝内经》才有“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这样的话,这个话我们的讲义也引用了,“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腠理毫毛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是和三焦、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这句话我们要记住,就是膀胱主表,和三焦有关,所以当我们讲到少阳病的时候,少阳病涉及到胆、涉及到胆经、涉及到三焦,少阳病三焦气机不畅的时候,可以导致太阳表气不和,为什么?因为太阳的阳气在输布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三焦这个水、火、气机的通道,这是太阳膀胱腑气化机能的第一点,化生阳气。
  2. 太阳膀胱腑司气化,气化功能表现的第二点是参与水液代谢,在参与水液代谢上,它也有两个方面的表现
    • 一个是排除废水,这个功能大家都非常容易理解,人体多余的水液,通过膀胱的气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有排除废水之功能。
    • 但是还有个功能不被人们所重视,就是化生津液,通过气化,化生津液,并且使津液输布上承。所以当太阳膀胱受邪,膀胱气化不利的时候,排除废水功能发生了障碍,出现了小便不利,小便少。它化生津液的功能,输布津液的功能发生了障碍,出现了上面津液缺乏的口渴、消渴、渴欲饮水、烦渴。这就是膀胱腑在水液代谢方面,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这就是我们以后要提到的太阳膀胱腑证,气化不利的五苓散证。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这里所说的膀胱,它绝不是解剖学中所说的那个,只有贮藏尿液的那个器官,而应当是指的整个泌尿系统的一组功能。所以我们说中医的脏腑概念,是以功能为边界,而不是以解剖学的结构为边界的。

从阳气的角度

太阳的阳气,这个阳气的量是多少?是三阳,阳气的量是三阳,这个我们在讲三阴三阳的时候就提到了。“太者,大也。”所以后世把太阳也叫做“大阳”,也叫做“巨阳”,其阳气巨大。阳气的量充足,是三份。阳气的生成和布达,太阳的阳气化生于下焦,这个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是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膀胱的气化机能产生阳气,然后通过三焦和膀胱向体表输布,所以说它是化生于下焦的。阳气还需要补充于中焦,阳气输布到体表以后,在体表要不断消耗,所以太阳阳气在体表的不断消耗,需要借助中焦脾胃所摄入的水谷精微,来不断的补充能量。比方说,我们冬天的时候,出来上班或者上课,早晨突然起得晚了,根本来不及吃早饭,匆匆的赶车就到了单位或者学校,到了中午你正要吃饭的时候,你外地来了个老同学,他说他吃过饭了,他非得拽着跟你说话,结果你中午饭又没有吃,到了晚上,这个老师拖堂,到七点钟了他也不下课,你琢磨琢磨你会不会很冷?然后,好,好不容易下了课了,赶紧往家赶,到门口一等车,一小时车都不来,堵车了,你琢磨琢磨你那个时候,身上是什么感觉?真是“腹中无食身上寒,腹中食饱身上暖”。得了,你说别回家了,干脆就到这旁边的小饭馆里,吃上一碗面条汤吧,吃完这碗面条汤,你肚子里有了食了,身上暖和了,所以太阳阳气在体表的不断消耗,需要借助中焦脾胃所摄入的水谷精微来不断的补充能量,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太阳阳气还要宣发于上焦,太阳阳气虽然要借助太阳膀胱经,借助三焦向体表输布,但要想均匀地布达到体表,还必须要借助肺气的宣发。因为肺是主皮毛的,肺是主宣发的,肺把津液输布到体表,也把阳气输布到体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说太阳主表的功能,是由众多脏器协同完成的,光一个膀胱经脉,光一个膀胱腑完不成这个功能,所以太阳主表的功能,是由众多脏器协同完成的。那么当太阳体表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以后,也就容易影响和太阳主表有关的这些脏器的功能失调你看,表阳被寒邪所伤,很可能引起肺气宣发肃降,也很可能影响中焦气机的升降失调,一得感冒了,首先我们许多人食欲不振,吃得少了,不像过去那么有食欲,还有的人出现胃气上逆的恶心呕吐,还有的人出现脾气下陷的,就是拉上几泡稀,也有的人呢,一得感冒好几天不大便,那都是体表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之后,影响脾胃之气升降功能的失调,至于一些老年人,肾阳虚衰,一得了感冒可能就会寒邪飞渡少阴,起病就表现了一派手脚发凉、精神不振,这就是“但欲寐”,这样的一个证候,所以我们还是重复那句话,太阳主表的功能,是由众多脏器协同完成的。当太阳表阳被风寒邪气所伤之后,也可以影响和太阳主表的功能相关的脏器,而出现功能的失调,所以太阳篇合并证、并发证,变证最多,这也是和它的生理有关。为什么说太阳主表?换句话来说,太阳的阳气输布到体表,它有什么功能,它的功能主要有三点:

  1. 温养肌表,我们一个正常人,有正常的体温,是靠太阳的阳气来提供能量的,第一点的温养肌表,温养作用,所以当太阳体表的阳气,被风寒邪气所伤之后,温煦失司,我们就出现了怕冷,这一怕冷就知道阳气被寒邪所伤了。这就是给我们的一个信号,你感受寒邪而发病了,温养肌表,这是它功能的第一点。
  2. 管理汗孔开阖,调节体温,天气热的时候,或者我们运动了,或者吃了热的饭以后,体内代谢旺盛,产热增多,我们的汗孔就打开以出汗的方式来散一些热,天气冷的时候,为了减少身体的散热,汗孔就关上,这是谁所主管的呢?是太阳的阳气所主管的,管理汗孔开阖,调节体温,所以太阳的阳气一旦受邪,这种管理汗孔开合功能失调,要么就像太阳伤寒证那样,汗孔关着不能开,无汗,要么就像太阳中风证那样,汗孔开着而不能合,出现了汗出,汗出不断,这是管理汗孔开阖失调的表现。
  3. 太阳阳气在体表的功能的第三点,是防御外邪。归纳起来是温养肌表,调节体温,防御外邪,用古人的话说,“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肥腠理,就是温养肌表,司开阖,就是管理汗孔开阖,调节体温,卫外而为固,就是防御外邪。

因此,我们说太阳为什么主表?因为太阳的阳气输布于体表,体表的防御功能,保持体表正常体温的功能,保持我们正常的人一个恒温的功能,这都是太阳阳气所主管的,所以说太阳主表,那么外来的风寒邪气,侵犯了太阳的阳气,当然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太阳病”了,风寒邪气是阴邪,它容易伤阳气,温热邪气是阳邪,它容易伤阴液,体表的阳气是太阳所主,体表的阴液主要靠肺来输布,大家琢磨琢磨是不是这样?体表的阳气是靠太阳所输布,体表的阴液是靠肺来宣发,所以风寒邪气伤阳气,起于足太阳,而温热邪气伤阴液,起于手太阴,是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开始就是手太阴温病,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而六经辨证,是风寒邪气伤人阳气为主,所以开始起于足太阳,因为体表的阳气是由足太阳所化生,然后进一步输布的,这就是伤寒和温病在起病之初,它们表现的病位不同的所在,太阳病的“概说”,我们讲了太阳病的成因,讲了太阳病的病位,讲了太阳病的生理,这里的生理只不过是为了给我们以下解释,太阳病证候、症状的病机来复习的,下面要谈到的是太阳病的证候和分类、太阳病的治法,下次课再讲。


点击查看:<<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