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返回顶部
新手上路
原帖由 清风淡月 于 2007/3/15 14:42 发表不好意思,不知道如何上传图片,请先知者指点后再上传.
伤寒类证序
峕 大定癸未九月望日河内宋云公述
伤寒活人略例
伤寒类证卷上 仲景全书
明虞山人 赵开美校刊
六经
方数
条数
一症
二症
三症
四症
五症
六症
方药
辰
呕
太阳阳明合病
葛根半夏汤八味
胸胁满
十三日不解
日晡
潮热
柴胡加芒硝汤八味
发热
医以他药下之
柴胡证仍在
小柴胡汤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解,结胸大陷胸汤,痞半夏泻心汤
呕逆
下利
表解可攻之十枣汤
卯
不大便
胁满
舌上胎
小柴胡汤七味
子
咳渴
六七日下痢
烦
不得眠
猪苓汤五味
亥
小便
自利
身有
微热
见厥
难治
弱
四逆汤三味
微呕
微恶寒
支节疼
心下
支结
柴胡桂枝汤九味
喜呕
中风五六日
寒热
往来
心烦不
欲食
若呕
虚烦
心中
懊憹
发汗吐
下后
栀子生姜汤七味
太阳少阳合病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五味
欲呕
腹痛
胸中
有热
胃中
有邪
黄连汤七味
食谷
属阳明
吴茱萸汤四味
干呕
汗
恶寒
中风
鼻鸣
阳浮
阴弱
桂枝汤五味
咳
表不解
心下有
水气
小青龙汤八味
寅
太阳痛不解转入少阳
胁下硬不能食
尚未
吐下
沉紧
利不止
厥逆
无脉
白通加猪肝汁汤五味
若只下利脉微白通汤主之
吐涎沫
头痛
吐逆
自汗出小便数
心烦微恶寒
脚挛急反与桂枝厥
咽干
燥烦
浮
水入
则吐
六七日
不解欲水
有表里证
五苓散五味
吐
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
若食入则吐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四味
呕吐
心下痞
大柴胡汤八味
蚘呕吐
蚘厥
为脏寒
得食而呕吐
乌梅丸十味
吐利
厥
欲死者
躁烦
霍乱
汗出
四肢
拘急
大汗出
小便利
内寒
外热
脉微
欲绝
劳复
欲吐
伤寒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七味
恶风
项强
满痛
不利
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六味
身疼
喘无汗
麻黄汤四味
承气汤看热多少用小承气汤
小便清
知不在里
可发汗桂枝汤五味
太阳少阳并病
眩冒
剌肝俞肺俞不可发汗,
汗之则谵语不止当剌期门
湿
面黄
而喘
鼻塞
而烦
腹中和无病
大
故内药鼻中则愈
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
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
头汗
胸胁满渴不呕
发汗
复下之
心烦
柴胡桂枝干姜汤七味
手足冷恶寒
大便硬
心下满不欲食
五六日
细
为阳微结非少阴小柴胡汤七味
手足温不结胸
不能食
下之
外有热
得快吐止后服
栀子豉汤二味
黄
茵陈蒿汤三味
口燥
白胎
渴哕
胸满
大青龙汤七味
原帖由 酸杏 于 2007/4/4 10:04 发表用word 吧,这样看起来好累
原帖由 清风淡月 于 2007/4/4 20:17 发表原著未有表头,是我根据内容添加的,可能存在不当之处。在保持原著原貌的同时,对表中明显不对的地方,参照郝万山等校对的《伤寒论》进行了少量改动。序言等部份的断句标点由我所加,差错肯定不少,还望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