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谁能和我一起整理正龙先生讲座的录音
    

伤寒杂病:谁能和我一起整理正龙先生讲座的录音

     我是一个中医爱好者,学了正龙先生的《内经串讲》,受益匪浅,现在在听《伤寒精旨》。讲座中渗透着王老师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真知灼见,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么好的讲座为什么不整理成文字版,供大家学习。希望能有10名左右的志愿者一起整理王先生的讲座。现在王先生广为流传的讲座有《内经串讲》、《伤寒精旨》、《难经》、《金匮要略》、《三十种大病》、《医解三教》,应该还有有关脉象等的讲座。     目前我已经将《内经串讲》整理完成,但后面的讲座还有很多,希望能有人和我一起整理,加快速度。
     民间中医网上有很多网友整理很多有价值的图书、讲座,希望发挥大家的智慧。如有想加入者可以跟帖,我们一同整理。

-----------我愿意帮助你整理!如何做?我在北京也是中医爱好者!
-----------回复 外行初学 的帖子

外行初学你好,谢谢您的参与。具体方法:每个整理者分配一些讲座录音或录像,将录音整理成文字,最后大家汇总即可。注意一定要真是反映讲话内容,校对正确。

-----------回复 阴阳法门 的帖子

别用哪些山寨的东西来误导我们了。好不好。

上週日我前往北京辦事,我的學生告知我,一位名叫王正龍的人,剛剛才因為吐血過多而過世,得年46歲,此人並非中醫出身,也沒有正式臨床經驗,更不是正式的中醫師,然而此人卻在教授中醫學,並且一直以經方家自居,利用其能言善道的口才,自以為是的來替民眾講述黃帝內經,現在因為自服許多熱性的中藥,如乾薑、附子等,終於因為服用過量而自取其後果,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敬佩裘沛然老中醫,他也一樣於今年的五月三日過世,但是我認為他將留芳百世,因為他在過世前寫下了真心話,直言溫病處方的無效與西醫藥的無力,直陳只有經方才是真正的醫學,其所言的石室密錄,就是經方家陳士鐸的著作,陳士鐸又是清代俠醫傅青主的學生之一,現在的皇帝外經就是從這裡流傳出來的,也多虧有傅青主,今天我們才有機會看到真正的皇帝外經。而這位非醫師出身的王正龍,必將遺臭萬年,因為他誤導了許多想學好中醫的人士,耽誤到許多莘莘學子的時間,這種最要不得的行為,就是為師道之恥。

    王正龍此人治病時,無論是遇到什麼症狀,都喜歡使用茯苓四逆湯或是當歸四逆湯,經方被這種人拿來亂用,不但對病人無益,反而會誤導學生,讓學生以為經方就是如此,現在他自己因為亂吃重劑熱性的藥,結果咎由自取導致自己吐血而亡,真是一個不懂經方的人在運用經方,不懂內經的人在教內經,用乾薑時都以大劑量為主,動則30、40克的巨量,真是要不得的作法,這種錯誤的處方方式,絕對不是正統經方家的處方,只是他個人的想法,希望看過他教學帶的學生們,不要被他的錯誤觀念所誤導。我還記得當年我在教人紀時,一位同道以已經取得王正龍的內經CD為榮,向我誇耀他即將去閱讀,好像要跟我說,王正龍講解的才是對的,他想利用王正龍來掩飾他的不如我,以這種忌妒之心來研究中醫,是最不可取的,他還向同學展示王正龍的CD,想要拐彎末角的來說我是錯的,只有他才是對的,這種作法絕非正道人士的做法,實不可取,現在王正龍的死,正好足以證明他是錯的,請當年受到他影響的人紀同學,看清楚這個事實。當年我不想多講,因為老師當時忙於教學,而且老師認為師徒有師徒的緣分,不可強求,如果隨便一個人來介入,師徒間的關係就立刻受到影響,這種學生也不必了,將來也必然是老師的負擔,對經方的發揚必然毫無助益。正道要發揚時,必有妖魔鬼怪會現身來阻礙正道的發揚。


-----------敢问一句,您听过王老师的讲座吗,四大经典任何一个?
道听途说,不足为信。您要是以位严谨的人,听听讲座再说不迟,以免贻害他人。
看看李可老中医对王正龙的评价或许你能明白一些。民间中医论坛坛主也曾说过:王正龙的东西你能学些皮毛就很不错了。
对了,告诉你:王老师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经方家。

倪海厦说的就对嘛?不知道是什么道理、什么原因就相信,难道不是迷信吗?
----------- 本帖最后由 阴阳法门 于 2011/11/12 15:18 编辑 www.med126.com

回复 笑哈哈哈 的帖子

来看看这个,没有大爱,谁能解说得如此传神。(讲解部分是本人整理的,有文字错误、整理不清楚之处还请指正。)
《伤寒论》原序注释讲解

读一个人的书首先要看书的序,因为其中包含作者写作的宗旨。本序中,张仲景虽然没有说六经辨证,但是阐明了写书的目的,并说明了六经辨证和伤寒的微旨。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我每每在看书时,看到扁鹊成功治疗虢国太子气闭病症,并被传为起死回生的神医的时候。)齐侯之色,(望(通过望齐候的气色)而知之(知其病之深浅)者谓之神。)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每次都是慨然叹服扁鹊的才秀。不说“神通”,说“才秀”,表明扁鹊的本事不是靠打坐修行什么得来的,而是通过踏实做学问而来。秀:富丽堂皇,丰富多彩,说明其才能之高。中医的本事都是学来的。)

【讲解】

这里边说的入虢之诊,给虢国太子一扎针,起死回生。注意它是实证,不该死。望齐侯之色,这个是虚证,该死。一虚一实。这后边一句,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并没有说扁鹊这个人有特异功能。你记住了,没有人有特异功能,他这明明告诉你才秀。才是什么呀?博学多闻,博学强记,学的特别多,强迫自己记忆、理解。秀是什么呀?硕果,会联系,能够把知识系统化。这个就是最大的本事了。你看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老子可能记述不太多,孔子是什么呀?困而习之,并非生而知之。释迦摩尼也是苦极密道,这么修行得来的,并不是生下来就怎么着。fo经上说的是比喻,生下来就走七步那是比喻。真正的他也是人慢慢学来的。所以告诉大家,好好的学习,多记多背,博学强记,强迫自己多记忆,记忆的多才能联想,联想的多才能记住。这个一虚一实,虢国太子是实症所以能够治活,虚证治不活。

(惊疑,惊奇、疑惑)当今居世之士(士:有文化有地位的人),曾(连……都)不留神医药(连医药都不专著),精究方术(非常精细地探求药方(“方”和“圆”相对,圆为圆融;方为死板,指代规矩、策略,即只要按照要求学习,就能学会的东西)和治病的方法。说明方术实际是很好学的,但是没人学,反而去学神秘的东西),上以疗君亲之疾(若好好学习医术,则对上可以治疗帝王和父母的疾苦),下以救贫贱之厄(因自己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所以处于社会的中层,下有贫贱的百姓。贫:没有钱;贱:不受人尊重。对于贫穷的百姓,在小病小痛时因无钱医治,而希望能挺过去,但却最终酿成大病,给原本家徒四壁的状况雪上加霜,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厄运。厄:有不可挽回之意。),中以保身长全(对于自己来说,可以长久地保持身体运化功能的健全。),以养其生(用好的身体来养自身的生机。生:参考《内经》中“春三月”,得病之人怎有生机?)。但(却)竟逐荣势(竟然追求荣华富贵和权势),企踵权豪(企盼能紧随有权之人),孜孜汲汲(努力急切地),惟名利是务(以能够获得名利为第一要务);崇饰其末(崇尚追求末端),忽弃其本(忽视抛弃根本),华其外而悴其内(外表的衣着等十分华丽,但是身体却非常憔悴),皮之不存(皮都没有了),毛将安附焉(毛能附于何处呢?内在都不行了,外表修饰的那么好又有什么用呢)

卒然遭(突然遭遇)邪风之气,婴(被……纠缠)非常之疾(常疾是小病,非常之疾就是疑难杂症),患及祸至(患难和灾祸降临),而方震栗(就像齐候一样战栗害怕),降志屈节(抛下平日的威风),钦(钦佩)望巫祝(因为病重,医已难治,只能求救于巫师和祝由师),告穷归天(虽然将全部的财宝许给对方,也终不能换回自己的生命,因此就将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天,怨老天不公,就像《上古天真论》中说“时世异耶?将人失之耶?”),束手受败(三国时亡国之君自缚双手,抬棺材出城投降)。赍(jī
怀着)百年之寿命((有钱人)怀抱希望能够长寿的愿望),持至贵之重器(拿着特别贵重的器物),委付凡医(委托给最普通的医生),恣其所措(任其摆布。“有病乱投医”,求名而不求理。普通人不懂医,但是懂理,若是大夫不能说清自己的病因,就不应该找这个大夫治疗)

咄嗟呜呼(啊呀~)!厥(他的)身已毙(毙命),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很深处)潜重泉(九泉、地域),徒为啼泣(只剩下哭泣)

痛夫!举世昏迷(抬眼望去,满世界没有明白之人。所以出家人中看破世事的人就是存在的),莫能觉悟(都不能觉察而领悟),不惜其命(都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若是轻生(像这样轻视自己的生命),彼何荣势之云哉(哪还有荣华和权势可言呢)?而进不能爱人知人(理解别人,“达则兼济天下”),退不能爱身知己(关爱自己,“穷则独善其身”。无论是“达”和“穷”都做不到),遇灾值祸(遇值灾祸,恰逢灾祸),身居厄地(医院就是厄地,得听人摆布,没有自由,更不知将来能如何),蒙蒙昧昧(蒙蔽自己的眼睛,愚昧自己的良心),蠢若游魂(像刚孵出的一大堆虫子没有目标随处蠕动的样子)

【讲解】

痛夫!举世昏迷,所以举世昏迷才有圣人。那你说你是做圣人还是昏迷。过去都是见贤思齐,都是要做圣人。现在都是我是弱者,我已经努力了。不该努力,一步一步的做,不能努力,这是fo经上说的。谁努力谁是笨蛋。努力不对,就少阳之火一点一点烧,努力就是拿激素调元气,是吧。不要努力!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所以说,莫能觉悟,不惜其命。

哀乎!趋(像鹅和蛇伸头咬人的样子)世之士,驰竞浮华(跑着去争表面的浮华),不固根本(不知道积累巩固根本),忘躯徇物(忘了自己的身体去屈从于外界的事物,比如追求时尚,真正符合自己心愿的事情不敢做,甚至忘记。“唾沫星子压死人”),危若冰谷(这种身体,这种心态,危险得就像冻冰的山谷,稍不留神就会失足滑落),至于是也((趋世之士)都到了这种地步了)

余宗族(家中亲戚)素多,向余二百(以前有二百多人)。建安(三国演义开篇时的时间)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庄稼成熟一次叫稔,还没到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一百三四十),伤寒十居其七(除外自然死亡的,大部分死于伤寒。若是瘟疫,不可能持续十年死一百多人,因此此处伤寒意为被寒邪所伤,由于误治导致寒邪入里而死)。感往昔之沦丧(感叹往日没有好好学习,而追随世俗的脚步),伤横(蛮横,第四声)夭之莫救(感伤于阳寿未尽而提前夭亡的人,而无力去救),乃勤求古训(好好探寻、学习古人留下的方术、规矩),博采众方(方:方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读了以上提及的书),并平脉辨证(并加入把脉的要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虽未能尽愈诸病(虽然不能治好所有的病),庶(差不多)可以见病知源(但是看这本书,却基本可以看到病能知道其根源。诸如掌纹诊病,就算是看出什么病了,根源是什么?怎么治疗?所以不能解决问题。光知道有多少多少种治疗方法,但是不知道原理,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用,等于不知道。)。若能寻(遵循)余所集(如果能遵循我所写的这本论),思过半矣(思虑能够超过一半,即能接近尾声)

【讲解】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十年死了一百多,伤寒是十居其七,一百四十多人。在外边都说是瘟疫流行,决定错误。瘟疫流行一个月死一百多,这是十年死一百多。这是伤寒,伤寒是什么?说白了就是郁闷造成的寒邪,然后瞎吃药,吃药什么呀?吃寒凉药,就更伤寒,寒上加寒,这么死的。若是轻生,什么轻生呀?把神气着起来,神采飞扬,作为荣耀。不是现在也是这样吗!这样死了两百多。

而且呢,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注意这里是博采众方,方是什么呀?方药、方法,规矩的意思,不是圆。你们现在是什么呀?你们多数人来我这听课,听个窍门,一听就懂,就想开窍了,都是这样,这不对。凭你们的知识,要是我一讲你们就能懂,我就甭讲了。你们并不勤奋啊,一听就懂那不成了流行歌曲了!我讲的不是流行歌曲。文盲都能懂,唱点失恋歌,谁不会啊!千万不能那么想,都是方,德性是方,思维是圆。德性是什么呀?慢慢积累来的。思维是积累完以后,关联而来的。没有积累怎么关联啊,没有基础怎么盖楼?积累的多,关联的才圆融。所以你们在这学完了,回去再学,我只是给你们开个窍、打个基础、串联一下。并不是说我这讲的有多么好,我并不承认我讲的好,而且我知道还有比我讲的好的。因为,《内经》还有三分之二的篇章我还没把它读完,没把它翻译出来,读的时候还费劲。那说明黄帝还比我高得多得多,我还没把他的东西弄完。那么有人要是把它弄完了,不就比我高吗!

所以你看,他是学了《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学了这些还有脉学、平脉,才弄出《伤寒杂病论》。并不是他脑瓜子一转就能写出来的,也是要学习,医圣也学习,何况你们,何况咱们。所以他写了《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医圣都说这话,你就甭想着这神医什么病都能治,医圣尚且如此。因为什么呀?贫富贵贱、男女老幼、勇怯,都不一样,一样的病治法不同,而且效果不同。所以说不是都能治愈,而且记住也不要说别人,谁谁谁他那么有名还没把谁治好呢!从此以后咱们不要说这话。咱们要说什么呀?为什么没治好?它是怎么治的,咱们要求这个理,而不要在旁边说乱话,要有做学问的态度。庶可以见病知源。不能把病全治好,但可以见病知源,未睹其疾恶知其源啊。睹其疾,知其源,看外表能知道里边怎么回事,根源是什么,这是《伤寒论》的宗旨。《伤寒论》它是论,论什么呀?论表里虚实、传变、规律,论的是这个,你把这个理弄通了,就能灵活的去诊病、治病。这是《伤寒论》的目的。那么现在研究《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干什么呢?挖掘它的方子,这个方子能治现在什么病。它不求理,而挖掘方子。思路就错了。还说西医已经穷途末路了,就看咱们中医了。你说说这话的人,说他汉奸啊,算好听的,老太婆。这种话说不了,好像该咱们中国人上场了,说难听的,该中医给西医擦屁股了。不该说这种话。咱们就是按部就班的做咱们的事就行了,比它干什么啊!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如果能够搜寻、玩味我所知道的、我所写的这些东西,你看我的这些东西能够没事思考,那么阴阳、表里、虚实就能够明白一般以上了。这《伤寒论》学习要这么学,不是来挖掘方子的。谁挖掘方子谁是笨蛋。在外边挖掘《伤寒论》,最后没什么用,所以温病学派自创方子。弄《金匮要略》,挺好,结果虚实不分,照样效果差。你西医不灵,你中医灵到哪去了呢?这不五十步笑一百步吗!所以踏踏实实的咱做学问。学问、学问,学是死的,问是活的。问一个枢纽就能把学的关联上,学问。

夫天布五行(天有五行的规律),以运万类(以此来运化世界上的万物);人禀五常(《内经》中有《五常政大论》,河图洛书中有生数、成数之分,五行就相当于是其中的“一、二、三、四、五”,是自然界的规律,是木火土金水;而五常则相当于“六、七、八、九、十”,是对应于人体的五种规律,是五脏、五方,每种规律又都有虚实两种情况),以有(占有、能把握)五脏;经络(经络中包含俞府,经络的功能就是俞府)(政府、能汇聚掌握一方的地方)(输穴、疏通和调整的地方),阴阳(经络)(府)(俞);元(根本)冥幽微(深奥微妙),变化难极(变化多端,但是不离五行五常。而现在西医就是越学越复杂,很难总结出规律,发明的药总赶不上病毒的变异)。自非才高(学医不可少,需要三分功夫)(识别根本、先后,知识多不是本事,得有识别的能力,得有见识)(学医亦不可少,需要七分功夫,这一点被很多人忽略,所以学医的人往往只知道学医,以为知识改变命运,实际上,会用知识才能真正改变命运。很多黄埔军校等知名军校毕业的高材生,即使“才高”,但打仗却比不过毛泽东,输在
“识妙”,因为毛泽东是诗人,有很好的联想能力,能想到常人想不到的东西,也正是这样,常人认为诗人浪漫)。岂能探其理致哉(怎么能探求其中的深刻道理和含义呢)

【讲解】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就告诉你了,自己才高吗?件事关联的妙吗?你别那么傲,别那么独异,独异咱们一起讲过吧,就是不同的意思。

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黄帝内经》中的人物,不一定确有其人,但又是有其人,要不然《内经》是谁写的?是有了这种思想,代代相传,最后写成的。有人说古代人崇拜图腾,处于蒙昧状态,但是在河南濮阳出土的六千多年前的古墓中,尸骨的旁边用蚌壳堆成青龙白虎,还有胫骨组成的北斗,可见青龙生发,白虎收敛的理论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那时的人们决定不是蒙昧状态,像野人一般生活,但是这理论在当时只有物证,直到两千多年前有了文字,才有更确切的记载,类似诸子百家、内经、周易、fo经等,把这套花费了四千多年时间来完善(可见这套理论并非空穴来风)的理论系统化,使后来没法再拆分、发挥,至今只有人武断地说这些思想陈旧,但没有人能够真正推翻),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从仓公以外,能称为明医的人就再没有了),未之闻也。

【讲解】就跟fo经似的,五百年后末法时代,就没有大成的人了。咱们这是下此以往吧,好好学,别老发展,别老提高,你先学先继承。

观今之医(说明当时社会现象,从此处可以看出伤寒不是传染病),不念思求经旨(不是念念不忘地去思考追求经典的宗旨)

【讲解】就是要关联推演,咱们人就是有这个本能啊。

以演(演变)其所知(只有念→思→求,才能将演变所学的方术,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各承家技(而祖传中医,各自继承家中所传的技巧,而没有理论,诸如擅长使用地黄等)

【讲解】爸爸是学医的,我也把他那点学下来,而且就我这好,别人的东西我一概不学。现在门派啊不都这操行吗,什么叫操行啊?得意的样子。

终始顺旧(父亲死了,但儿子还是顺着家庭旧有的观念看病,一点不希望变化,不完善自己的学识)。省(反省,问以前的疾病)疾问病,务在口给(给:念ji。只通过问诊来治病,而没有望、闻等)

【讲解】就是问,望闻问切,望闻都没有,只是问,对方给我说什么。然后把脉。把脉怎么把呢?

相对斯须(对视一会儿,看似在望、闻,实则心不在焉,不知所以然,懵懵懂懂),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就算是把脉,也只是随手一搭,没有寸关尺、浮中沉的差别),握手不及足(只求表面不求根本);人迎趺阳三部不参(三部九候中的细微差别全然不知。候:气候、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讲解】就是大眼瞪小眼一会,脑子里一片空白,然后就开方子。现在写的脉学,脉细、脉弦,哪一部啊!就是三部不参。

(动脉)(数脉)发息不满五十(把脉一定要够五十下,如果有规律的间歇,则寿命有数,急救之;否则没有发现病人的准确病情,导致病人几年后的死亡,则错在医生。对病人几年后的生死负责,而不只是管现在,这才是医者的慈悲心,哪怕是跟病人着急,也是为病人好,是慈悲。)

【讲解】十几下就定性了,那不是瞎掰吗!五十的目的一个是病人有紧张变得平和,这达到目的,在一个是如果五十下里有间歇,可能是有五年之内要死,有大的故疾,必须得发现,死了怎么办,于人于己都不利

短期(病人在眼前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也通过望闻问切掌握了相当多病人的信息)未知决诊(如果还不能做出诊断,证明自己道理不通),九侯曾无仿fo(把了很长时间的脉,却连“仿fo”都没有,更别说确诊了)

【讲解】望闻问切,一看大概能分析出阴阳,什么病,什么性格;听他说,大便啊、吃饭啊、睡觉啊,说一样你脑子转一下,都说完了,顶多在你脑子里延长5秒钟,基本定性。现在全说完了,把完脉了,还咋么眼,什么都不知道呢。曾无仿fo,到底是什么呢?一个是各逞家技法,发现一个,你看怎么怎么样,一个是曾无仿fo,就这两种情况。

明堂阙庭(脸,望诊的功夫),尽不见察(这些神色、变化、虚实,都不能够近查,察到很细微的地步,不会全面地去望诊),所谓窥管(通过小孔去看,看得不全面)而已

【讲解】就是拿管子看到一小范围的东西,不能看全部,就跟盲人摸象一样

夫欲视死别生(看出病情的变化,是加重(生),还是减轻(死)),实为难矣(不能知道病人病情的变化,则即使病人出现好转的征象,也当成病情加重,从而误治)!

【讲解】所以你作为医生给人治病,想治好了,把死的治活了,太难了。

(由此段可知,张仲景族人的死亡大部分是由医生的误治导致的,在张仲景之前,明医有几人?在张仲景之后,明医又有几人?著书立说者,也多是什么病就用什么药,但却不明白病的根源是什么,诸如《温病条辨》。)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有老师则能有系统)则亚之(孔子自己是“困而学之”,受了打击才学习的),多闻博识(识:识别。没有老师的人。知道的多,但是没有系统,不知道怎么用的大有人在,比如马谡),知之次也。

【讲解】咱们等于就多学、博闻就行了。生而知之者上也,未知又有也,没有。)(咱们就是等于多学博闻就可以了,生而知之者上也,没有,未之有也。

余宿尚方术(我只是崇尚规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请事斯语(请按照我说的踏踏实实地去做吧。不要学奇怪神妙的东西。学中医也是要学原理,而不学窍门)

【讲解】方术,干什么事情,有方有法,不会去乱写乱变。不按自己的思路乱想,一定要有方有法有术,方就是规则、概念,是死的,术就是变化的规律。大家一定要记住他这些话都是肺腑之言。就认真听,灌输,不要做思考状,回去慢慢琢磨。




----------- 本帖最后由 中子 于 2011/11/12 16:10 编辑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笑哈哈哈 发表于 2011/11/12 14:12
回复 阴阳法门 的帖子

别用哪些山寨的东西来误导我们了。好不好。


强烈支持 笑哈哈哈 同学,应该反思了 王正龙的粉丝们。治病强身是硬道理!!!好听好看的很多不中用呀!千万别误已伤人。
-----------回复 中子 的帖子

劝大家能全面了解,不要道听途说,贻害他人。
-----------已经开始整理,欢迎大家参与。QQ58462388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