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柴胡类方
    

经方方药: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柴胡类方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2/1/14 19:21 编辑 www.med126.com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小柴胡汤(第二十方)

(共15条)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7、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连,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9、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4、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229、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230、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231、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394、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小柴胡汤是经方之名方。理解起来实在有些困难,本想留到最好,好好研究,可是到了后面,绕不过去柴胡剂。所以先想到哪,写到哪。如果说桂枝汤是群方之首,我看柴胡汤排在桂枝汤首之首,一点也不为过。一剂柴胡汤,造就了古今多少名医大家。远的不说,就是建国以后,就有胡希恕老、刘绍武老这样善于柴胡剂的大家。胡希恕老据说以大柴胡汤文明,平素尤喜用个大号罐头瓶子喝茶水,所以还有“大茶壶”美名(呵呵,听来的,不见得对)。当然,他老人家是尊重原方。刘绍武老则从小柴胡汤获得灵感,独创19个协调方,就是以小柴胡汤作为方底,加加减减,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成就三部六病一派。其小柴胡汤为了平稳久服,做了改造,据说可以喝到上百幅,所以刘老也称刘百幅(呵呵,也是听来的)。这是从个人来说,从中医流派来看,更有柴胡派,所谓杂病少阳求(呵呵,我编的,仍砖头没事!)。所以,柴胡剂怎么赞誉多不为过。可谓===千古名方柴胡汤!!!

这回改一下方式,先从方子组成和本草药性看小柴胡汤。

一、小柴胡汤的组成和药性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柴胡====味苦平。 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黄芩===气味苦、寒、无毒。主诸热,黄胆,肠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人参====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甘草===味甘平。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

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癖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下气,通神明。

大枣====  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叶覆麻黄,能令出汗。

半夏===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止汗。

看这些药物,除了黄芩都与“气”有关。柴胡====去肠胃中结气、寒热邪气,人参===除邪气,甘草===五脏六府寒热邪气,生姜====胸满咳逆上气,大枣===心腹邪气,半夏===下气。

启示一、小柴胡汤重点在于调理人体气机。人体气机很难说清楚,不过黄元御老人家在“人体画了一个圈”,就很形象。他说人体的气机,是左升右降,中间胃气是也是左升右降,就像一个轮轴,脾气则是相反,与胃气形成太极。后来彭子益据此搞出了《圆运动的中医学》,山西火神李可老先生可谓推崇备至,费劲千辛万苦出版整理了这一几乎绝世的医书。不过我一直不理解,明明是和黄老前辈一个思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诋毁之意,也许这也是中医界的通病。如同文人相轻一样。那么小柴胡汤证,就是气机紊乱,循环不畅,所以大多会出现胸胁苦满,涨着难受。通过柴胡、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这些调理气机的药物,使人体的气机该升的升、该降的降。彭子益的说法行轮运轴之法。

启示二、小柴胡汤侧重在于清理少阳之热。只一味黄芩,主诸热。有的说黄芩主要是清理上焦之热,看来不全面。栀子,清胃热为主。当然这里黄芩重点清理少阳之热,而不是栀子的虚热。

启示三、小柴胡汤同时在于补津益气和中。人参===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甘草===坚筋骨,长肌肉,倍力,解毒。姜===温中止血。大枣====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

所以,小柴胡汤的机理在于:调理气机、清理邪热、补津益气。

二、逐条咬文嚼字

1、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一直困惑古人那么聪明,为什么不发明标点符号。这一条歧义太大了!有两种理解方法:一是“太阳病,十日以去”,是一个大前提,接着是:脉浮细而嗜卧者,设胸满胁痛者, 脉但浮者,三种情况。二是“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是一个大前提,接着是下面两种情况。不过只是从文法上看,我同意前者。如果把“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作为前提,与“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说不通。

那么这一段的意思有三层:

一是太阳病,也许是伤寒,也许是中风反正折腾了十多天,这个时候如果出现“脉浮细而嗜卧”,就是这个人已经折腾的精疲力尽了,需要休息。脉浮不是太阳病的脉浮,那么有力,二是身体本能的要恢复,但是脉细,缺乏物质基础。通过休息调养,就会自己好了,不需要治疗。

二是太阳病,十多天,出现了“胸满胁痛”,这是入少阳了,气机不畅,当然需要小柴胡,不过这个时候会不会有前面的情况?嗜卧!也许会有。所以有时病不是那么乖巧,按照条文一条一条来。

三是太阳病,十多天,只是脉浮,没有前面的“嗜卧”和“胸满胁痛”,恭喜这位病人,身体够好的,没有传变,这是需要发汗,所以麻黄汤。

这一条,用小柴胡汤的主要指针是“胸满胁痛”。

2、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哎,这一条,也是,上来一个“伤寒五六日,中风”,又是众说纷纭,难道这个中风在前面?是伤寒、中风五六日?还是伤寒五六日,再中风?还是伤寒五六日或者中风?不过,这个不影响诊断。也许有伤寒症状,也许有中风症状,这个时候出现了“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四个主证,就可以用小柴胡汤!下面的或然证,可以参考,是因人而异。这一条应该是小柴胡的代表症状,也是少阳的典型症状。因为少阳处于半表半里,可出可进=====所以往来寒热。正气有所恢复就热、有所减弱就寒。因为气机不畅、升降失衡,所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胡老说不用加减,很有道理,一下的或然证都是附属表现。

这一条是小柴胡的标准症状!

3、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连,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这一条是前面的解释,不像是原文,从伤寒论的写作风格看,很少有解释,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

4、99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身热恶风,颈项强====还有太阳表证。手足温而渴===无阴证且阳明。胁下满===少阳气机不畅。所以这实际是三阳合病。三阳合病,只有和法,用小柴胡。既不能解表也不能攻下。通过调理气机、清理邪热、补充津液,身体会豁然而解。

5、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在小建中汤里说了这个方子的意思。阳脉涩====阳气不足,阴脉弦====津液充足,腹中急痛,是中气运转受阻,这个痛估计是老百姓说的“拧着痛”,有点胃痉挛的意思吧(猜的)。所以先用小建中汤,不好在喝小柴胡,这不是试药,是治疗的顺序。“小建中汤是行轴之法,小柴胡是运轮之道”。

6、104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这一条是小柴胡汤证,用了丸药下的结果。丸药与汤药下的结果不同。所谓“汤者,荡也”,有洗涤之作用,就是稀里哗啦一起下,胃肠就不会有东西残留,不会有阳明实证。结果用丸药,热去而食留,导致残余食物无法排除,积聚肠胃引发阳明实证。所以==日晡所发潮热。因为食物燥结,津液其间而下,所以微利,这个估计啦的就是水。这个时候有“胸胁满而呕”,所以还是小柴胡汤。少阳和解以后,再加芒硝。芒硝是一个粉碎工。

7、144条====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这一条,是妇人例假,赶上中风,病入少阳,经水又断,所以叫做热入血室,还是先和解少阳。说到这,挺羡慕女性的,女性的例假利用好了,可以解决很多病症。有些病,可以随经而下。西医谓之排毒,呵呵,瞎想瞎猜,还是不得女儿身为好,太麻烦。

8、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这一条,归根到底,就是中焦气机不畅,阴阳不交,所以上面热、下面寒。表里表里,也可以理解为上下,上为表、下为里。这个上热下寒通过调理中焦少阳,慢慢恢复。

9、229条====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这一条与104条原理应该一样,所以大便溏,所以这一条说与小柴胡汤,而不是主之,如果还不好,应该加芒硝。

10、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这一条与148条类似。主要是和胃气。这也印证了前面的说法:调理气机、清理邪热、补充津液。

11、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这一条与前面的原理差不多,只是表现的症状不一样。

12、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这一条,当然是小柴胡,关键是“脉沉紧”,这个沉不是少阴的沉,紧不是太阳的紧。是气机不畅,崩着,一旦气机顺畅,自然而舒。

13、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一条莫名其妙,肯定是错简,不知道是哪的。这样的病很多,不见得就是少阳病。慢慢找找。

14、394条===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一作紧。者,以下解之。

这一条理解不好,慢慢再说。

以上归纳的是伤寒论条文带有小柴胡汤字样的条文,其实还有几条说柴胡剂的没有列进来。比如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有一次给女儿治感冒,结果一番治疗,就是不好,吃了东西就吐,还发热口渴,心里琢磨白虎剂,但是又不敢冒然用。翻条文,一下子看到这一条,但见一症,不必悉具,现在有呕,莫非是小柴胡?反正这个药平稳,就喝了小柴胡颗粒。喝完女儿躺下睡了,大约半个小时左右,突然打起冷战、说胡话,可把我吓坏了,正在担心的时候,女儿安静下来,大约持续二三分钟的样子,出了一身汗。这才想到是“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一方面佩服圣贤之神,一方面感慨自己没有经验。

最后陈述:

一、小柴胡是和解少阳的主方。

二、调理气机、清理邪热、补充津液。

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是四大主证,但有时“但见一症、不必悉具”。其中又以“胸胁苦满”为多,是主证之主证。

四、三阳合病,首先和解少阳。

五、疑难杂症少阳求。

题外话:在本草里面提到“推陈致新”的药物好像是两味,一是大黄,二是柴胡。大黄侧重于有形,柴胡侧重于气机。其实身体无时无刻不在推陈致新。病态就是推陈致新的弱化。所以用好大黄柴胡,就是一个好医生。

所谓:

千古名方小柴胡,天地人道解中枢

调气清热补津液,多少杂症方中求

(声明:我是一个一天中医也没有学过的门外汉,最近利用业余时间,糊涂经方学感,一为加深记忆,二为归纳分类,三为同道指导。所以,这里面的观点基本大半是错误的,希望中医人士大加斧正,更希望不误导像我一样的爱好者!!!)


-----------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大柴胡汤(第四十一方)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安。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与小柴胡汤相比,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芍药、枳实、大黄。同时,又是合了半个承气汤,没有厚朴和芒硝。所以,可以看成,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和承气汤的结合物,既有小柴胡证,也有承气汤证。从六经来看,大柴胡汤,就是介于少阳和阳明之间的病症,但是阳明并未实。难怪有一个本子,总是在承气汤后面,有一句话===一云大柴胡汤。这是这个方子在六经所处的位置。

伤寒论明确提到大柴胡汤有三处,只有165条是主之,103和165都是“与”。“与”与“主之”的区别大概是没有那么确定,还要仔细辨别,但是有没有特别对症的好方子。

先看主之条文:165,伤寒发热,汗出不解,这个汗出不解,也是众说纷纭,不过他了。心中痞硬,伤寒论的心中大多指胃,很硬不舒服,是因为胃部有东西下不去。呕吐而下利,下不去就会找出路,往上来,所以呕。还有下利,这个下利,应该是小柴胡有一条,发潮热、大便溏那种,有形之物下不去,所以津液自下。所以,大柴胡就是,肠胃有东西积聚,但还没有结实,结实就是承气汤了;同时少阳气机不畅。这时候用小柴胡汤调理气机,但是去掉了人参和甘草,怕他们拉后腿,这里是下胃关键。用半个承气汤,下。本草里面的两个“推陈致新”的药物都用上了,柴胡调气,大黄下实。枳实剖面据说是与肠子很像,对肠子的余物进行有效分理。不用芒硝,是因为没有结实。

136条,热结在里,这个话很关键,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了说明,热结在里需要症状去支持,估计有阳明里热的表现,比如潮热、不大便等症状。复往来寒热,这个“复”字值得玩味。看来以前有过往来寒热,就是有过少阳证,经过治疗或者没有治疗,有那么几天没有了,现在又来了,所以叫做“复”,当然这是少阳。现在既有里热又有少阳,用大柴胡汤最对。这也是里面有形物质开始积聚,及早清理一下。

103条,不过怎么治,有是证用是方,所以柴胡证仍在,与柴胡汤。喝完以后,“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和165条“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道理一样,程度不同,胃里有东西,所以用大柴胡汤清理一下。

说道大柴胡汤,想起几个症状,就是呕与腹满。

1、呕。小柴胡汤呕,没有腹满,长伴胸胁苦满。大柴胡汤呕,长伴腹满。

2、腹满。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的腹满,是虚满,俗话说“涨肚”,是气胀,必定喜按。大柴胡汤的腹满,是有一点感觉,心下急,按下去不舒服,不过不是剧烈的反抗。承气汤的腹满,是实满,不能碰。(没有临床验证)。

所谓:

少阳阳明大柴胡,推陈致新药并用

大黄柴胡凑一起,调理气机并去实

(声明:我是一个一天中医也没有学过的门外汉,最近利用业余时间,糊涂经方学感,一为加深记忆,二为归纳分类,三为同道指导。所以,这里面的观点基本大半是错误的,希望中医人士大加斧正,更希望不误导像我一样的爱好者!!!)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