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药性通常概括为“四性五味”。四性亦称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是性质。寒与凉,热与温是同一属性,但程度上存在差别。
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是指药性平和,寒热偏向不显著,但实际上仍有微温或微凉的差别,所以,只称四性而不称五性。
药物的寒热属性与其味道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而言,味道越明显的药物,其寒热属性也越明显。味道平淡者,其寒热属性也驱于平淡。所以,大热之品如
附子、
肉桂、干
姜等,或闻之气味浓烈,或尝之麻辣呛喉;大寒之品如
黄连、
栀子、
龙胆草等,苦不堪言,难以下咽。味道平淡者,如
茯苓、
莲子、
山药等,性质中正平和,寒热偏向也不明显,多数情况下,人皆可用,故适用范围广。
无论食物还是药物,凡有味道者,必有特性,不是属于寒凉,就是属于温热。相对而言,自然界中,平淡无味的可食之物十分少见,水与大米淡而无味,以其无偏,故能利及万物众生。
有些药虽然性温,其实并不燥热。只是因为中药之属性按寒热化分,二者必居其一,非寒即热,所以,“温”只是药物的相对属性。就药物之间比较而言,同是温性药物,其“温”的程度差别极大。比如:
白术、
当归皆性温,但100克白术或当归的温性,也不及10克附子、肉桂。
常有患者拿到处方之后,说:医生,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某药性温,我吃了会不会上火? 或者,某药性寒,我是不是不能用?
性温的药能用否?既取决于你的体质与药物的寒热倾向,也取决于寒热程度。比如你的体质偏于阴虚,但阴虚到什么程度?此药性温,又温到什么程度?
此外,你真的容易上火吗?火,有虚火实火。真正容易上火的体质属
阴虚火旺,其症状为:咽干口燥,失睡多梦,大便干结,小便黄热等,你是否具备?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上火。虚阳上浮,
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真寒假热等症状与阴虚火旺容易混淆,有些情况还必须得用温药,辨别这些症状需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患者不宜过多猜疑。
教科书上,凡性温的药物,其后都会加上一句:阴虚火旺者忌服。凡性凉的药物,其后都会加上一句:脾虚便溏者忌服。几乎成了千篇一律的俗套!
果真如此吗?其实,并不尽然!比如:
熟地,其性十分滋腻,脾虚便溏者本当忌服。但诸多医案中,舌淡苔白便溏时,依然使用,且药后病减,何故?复方方剂不同时单方单药:复方之中,各种药物通过组合,其药性取长补短,药物的作用取决于综合后的趋势走向。复方就象部队主力,单味药就象构成主力个人,方剂中的药分为君、臣、佐、使,君药决定了药物的用途及主攻方向。
比如:桂附
地黄丸,所治者多阳虚。其中,脾
肾阳虚,湿滞便溏者不乏其人,本不当用熟地,但复方之中,却用之无妨。本人对便溏者用熟地时,常以健脾之白术与熟地同用,且白术之量大于熟地,用之亦无妨。
另:有些药性记载是不准确的。
如:
石膏,以前有人视之为大寒之品,畏之如虎,见人用之即大惊失色。其实,生石膏味道平淡,当属甘凉之品,远非苦寒之辈。其性清凉而清透,遇阳明热证,用之100克---250克之大剂量亦无妨。石膏之用,至张锡纯先生阐述之后,世人恐惧之心方才渐消。某年夏天,酷热。本人初读《衷中参西录》,欲试生石膏药性,煎200克饮之,以解暑热,服后并无不适,也未觉体温下降。
又如:
竹沥,本为竹杆经火烤时渗出的液体,乃清化热痰之妙品,教科书上记载其为大寒,其实不然!竹沥饮之,味清甜而不苦,因经火烤,微有烟火味。当属甘凉之品。本人认为其能消五脏之浊垢,本月购30盒,每日1--2盒,自饮之,毫无不适。
又如:
龟版,咸、寒。初出道时,女友身体不佳,欲为之大补,一次浓煎200--300克服之,服后彻夜不眠,但头脑极为清晰,心中极为平静,不烦。煎
酸枣仁,
夜交藤等安神之剂,服之无效。后思之,龟版性寒而重,沉降太过,肾阳受抑,肾水不升,以至
心肾不交,于是,予
四逆汤一剂,服后熟寐十多个小时,醒后神清气爽,胜于从前。由此推断,龟版咸寒而非苦寒,虽超量服用,也只是抑阳,而不是伤阳。真正清热泻火伤阳者,必为苦寒之品。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才能出真知!建国初期的那批中医,解放前都没有铁饭碗,个个都是独立行医,凭实践技能纵横天下,所以强。如今,一些所谓中医教授或学者,会著书、会讲学而不会治病者甚多。没有实践,何来心得?仅凭道听途说,纸上谈兵,只会误导后人。
-----------学习中
-----------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才能出真知!建国初期的那批中医,解放前都没有铁饭碗,个个都是独立行医,凭实践技能纵横天下,所以强。如今,一些所谓中医教授或学者,会著书、会讲学而不会治病者甚多。没有实践,何来心得?仅凭道听途说,纸上谈兵,只会误导后人。
真知灼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