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品方》治冬月
伤寒诸方,其中有这样一些话,很耐人寻味:
王叔和曰:伤寒之病,逐日浅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得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又不知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以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
尤其是这一行红字。接下来,有几个方子令我很惊异。摘选几首。
1,
葳蕤汤,治冬温及春月中风、伤寒,则
发热,头眩痛,喉咽干,舌强,胸内疼,心胸痞满,腰背强方。
葳蕤(二两)
石膏(三分,末,绵裹)
白薇(二两)
麻黄(二两,去节)
独活(二两)
杏仁(二两,去皮尖两仁)
芎藭6?7(二两)
甘草(二两,炙) 青
木香(二两,无可用
麝香一分代之)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热者,加
朴硝一分及
大黄三两下之。忌
海藻、
菘菜。
2,
芍药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之,内瘀有蓄血者,及
鼻衄,
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者,此主消化瘀血方。
芍药(三两)
生地黄(半斤)
牡丹(二两)
犀角(一两,屑)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其人喜忘如狂者,加地黄三两、
黄芩三两。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但依方服,不须黄芩也。忌
芜荑、
胡荽。
3,治春夏温热病诸方更多资料请登录医博园论坛
茅根汤,治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啘者方。
茅根
葛根(各切半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啘止则停。
4,治温病热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热蕴结不散,变啘者方。
单煮梓皮,稍稍饮之佳。温病积饮冷,冷结胃中,热入肾中,变壮热大啘者,服梓皮温啘得止也。夫肾中有热者,病瘥后,足心皮喜剥脱去,头发秃落,是其证也。
5,
知母解肌汤,治温热病
头痛,骨肉烦疼,口燥心闷者;或是夏月天行毒,外寒内热者;或已下之,余热未尽者;或热病自得痢,有虚热烦渴者方。
麻黄(二两,去节) 知母(三两) 葛根(三两) 石膏(三两,碎,裹) 甘草(二两,炙)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若已下及自得下,虚热未歇者,除麻黄,加知母、葛根,病热未除因梦泄者,可除麻黄加白薇、
人参各二两则止。忌海藻、菘菜。6,葛根
橘皮汤,治冬温未即病,至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至夏得热,其春寒解,冬
温毒始发出,肌中斑烂
瘾疹如
锦纹而咳,心闷呕,但吐清汁,宜服此汤则静方。
葛根(二两) 橘皮(二两) 杏仁(二两,去尖皮及两仁) 麻黄(二两,去节) 知母(二两) 黄芩(二两) 甘草(二两,炙)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呕闷吐当先定,便且消息。忌海藻、菘菜。
首先,陈延之说:“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那么,上诸方应该是仲景方。其次,摘录的这几首方,其中提到了“冬温,春夏温热病,温病”。这说明,仲景还是有温病一系列的方子,只不过已经遗失罢了。
有意思的是,桂本伤寒论中有专门温病治法,对于桂本真假,目前争议也很大。本人无意考证桂本真假,但小品方中,却有陈延之搜采仲景旧论的温病方剂。特此提出,有待于有心人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