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医诊断学在清代的发展
    

脉法精微:中医诊断学在清代的发展

清代是中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中医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至清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各种流派、学说在这里碰撞、交融,推动了中医学的全面进步。在这样的环境里,中医诊断学也逐步走向完善。


    (一)清代的医家秉承了当时盛行的考据之风,对古代医籍做了许多考证与注释。但同时他们更重视临床实践,在大量的对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他们对中医诊断学中诊断、辨证等内容做出了许多贡献。


    清代医家在诊断辨证方面的最大贡献,当首推温病学派创建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首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系统地说明了温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诊断要点。吴鞠通在这一基础上于《温病条辨》中提出了三焦辨证方法并论述了风温、湿温等9种温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这两种辩证方法的提出,为中医诊断学带来了新内容,使中医辨证方法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并有效地指导了后世温病的诊治。


清代对于病因辨证中的六yin邪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最早喻昌论述了春温、寒温的不同,对后来温病学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而喻氏《医门法律·秋燥论》中深入讨论了燥邪的性质及表现,对后世温燥、凉燥的诊断与辨证影响更大。另外喻氏《医门法律·热湿暑三门》中强调湿热辨证要重视“三气离合”,并分析了热、湿、暑的多少主次。王士雄在《温热经纬》中对六yin有深刻认识,明确了六yin阴阳属性,并说明了风、燥、温三气的变化特点。其中对暑邪的认识尤为精辟,否定了暑为阴性之说,肯定了暑为阳邪的认识,如他在《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道:“暑统风、火,阳也;寒统燥、湿,阴也,言其变化,则阳中惟风无定体,有寒风、热风;阴中有燥、湿之气,有寒,有热。至暑乃天之热气,属金烁石,纯阳无阴。”王氏对霍乱的辨证颇有心得,曾作《霍乱论》,格霍乱分为时疫霍乱、非时疫霍乱加以鉴别区分。石苇南在《医原》中的操、湿二气之辨对六yin邪气的深入理解也是很有帮助的。


    清代中医辨证方面的发展,在杂病中表现得也十分突出。如陈士铎的《辨证录》中开列七百余证,进行详细辨证分析,对于提高辨证水平十分有益。沈金鳖的《杂病源流屡烛》,以脏腑疾病为纲,将每一种疾病的渊源、脉象、症状及方治—一记述,广征博引,内容丰富。林佩琴所著《类证治裁》一书尤重识证、辨证,记载病证均根据其病因病机、病位。脉症加以识辨,对于类证的鉴别也详尽精当,对中医辨证颇有贡献。这一时期,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等方面均有发展,对于具体病症的诊断辨别也有深化。如王旭高在《西溪书屋夜话录》中对肝病记述甚详,扼要地将其归为肝气。肝风。肝火三类,并指出其辨识要点。程国彭在张景岳的“二纲六变”的基础上,提出“论病之原,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使八纲辨证基本定型。又如魏之对黄疸辨证所创的阴虚黄疸新说,叶桂对脾胃病,尤其是脾阴虚胃阴虚的辨证,以及吴澄在《不居集》中于虚损之中外损的辩证,均能发先人之未发。
更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对于瘀血证的辨识。有关瘀血证的认识始于《内经》,《伤寒论》后历代在其治疗方药上虽然丰富,但于辨证诊断方面并没有进一步发展。直至清代,医家们在实践中开始认识到了瘀血证的重要意义,有关议论也日益深入。首先在清初,叶桂力倡“久病人络”之说。叶氏认为“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人络”,血瘀证的诊断要点在于“其舌必紫而暗”。其后清代卓而不群的著名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对瘀血证学说的发展更有着深远的影响。王氏在书中举血瘀证五十余种,并指出瘀血致病,症状万千,但都不出此范围。其中论及瘀血诊断要点,如论疼痛不移是瘀血的特点之一,“疼痛不移动是瘀血”;瘀斑:“血凝色必紫,血死色必黑”;发热:血瘀发热特点是昼轻夜甚;肿块:“坚硬成块,皆血瘀凝结而成”。这些论述皆是现代诊断瘀血证的凭据。在瘀血证的辨证方面,王氏从气血关系入手,尤其强调气虚血瘀。清末唐宗海著《血证论》专论血证,于血瘀证没有专篇,书中唐氏阐述了瘀血证的三焦辨证,”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或刺痛,目不了了”;“瘀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痛,腰脐间刺痛着滞”;“瘀血在下焦,则两胁少腹胀满刺痛,大便黑色”。并解释了瘀血攻心、乘肺、留结经络的转归。


    清代医家重视临床辨证的结果促使中医诊法得到了发展,在四诊法中尤以望诊取得的成就最大。清代产生了中医史上第一部望诊专著——汪宏的《望诊遵经》。该书内容丰富,广集自《内经》、《难经》之后各家著作中有关望诊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加工整理,详尽阐述了望诊的理论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各项问题。书中望诊包括了眼目、口舌、唇齿、须发、腹背、手足、毫毛、肌肤、脉络、筋骨、爪甲、乳房、外肾、阴茎及血、汗、痰。尿、便等部分,同时尚有对形体、形态、行止动静、坐卧、意态的望法。该书实为对中医望诊法的一次大总结,是望诊学的一次大发展。林之翰著《四诊抉微》,强调了临床上四诊合参的重要性,但认为望诊应居四诊之首,他在《四诊抉微·凡例》中称“四诊为岐黄之首务,而望尤为切紧”。书中设望诊专论,并附儿科诊法。其它如周学海的《形色外诊简摩》、何梦瑶的《四诊韵语》,都有对望诊的精辟论述。


    在望诊法中,清代的舌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就舌诊专论而言,有张登的《伤寒舌鉴》载图120幅,分列白、黄、黑、灰、霉等五种苔色和红、紫。蓝等三种舌质,末附妊娠伤寒舌苔一种。此前,古人舌诊苔、质不分,本书虽未明确提出察苔,但观其内容,则已把舌质、舌苔分而立论,这的确是舌诊的一大进步。其具体论述中,不仅善于吸收他人经验,而且能“正其错误”,其不少论述更是道前人所未道。梁玉瑜辑成的《舌鉴辨证》载有149个舌苔图。梁氏认为舌诊在伤寒、杂病中均有重要意义,提倡诊舌不应单凭目测,还可刮舌验苔,对舌诊辨证主张“分经辨证”。傅松元著《舌苔统志》,将舌诊由单纯运用于伤寒扩展至杂病,提出“无论外感内伤,以察舌为最有凭”。其书中改前人以苔色分门,而以舌色分门,列枯白、淡白、正红、绛色、紫色、青色、黑色八种舌质。根据舌色辨杂病,而且淡白舌之名也为博氏首提。其他尚有徐灵胎的《舌鉴总论》、刘恒瑞的《察舌辨证新法》等。论舌诊,则清代湿病学派功不可没。温病大家叶桂的《温热论》及《临证指南医案》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舌诊内容,通过舌诊辨卫气营血,察津液存亡,以及与目察、扪擦。问诊、切脉相结合的方法,均堪垂法后世。另一湿病大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则独创以舌诊分辨三焦之法,其舌诊经验也极为丰富,并第一次将“舌胎”改方‘舌苔”。其他如余霖、薛雪、王士雄、陈平伯也都在其著作中对舌诊有过许多论述,丰富充实了中医舌诊学。
清代脉诊的发展较舌诊则大为逊色,其较有影响的著作有:李延显的《脉诀汇辨》汇集各家脉学论著,同时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以脉参证,体现了脉诊在诊疗病证上的灵活性。李氏论脉,以浮、沉、迟、数、虚、实六脉为纲,执简驭繁十分实用。并对相类脉、相反脉、兼至脉、真脏脉以及脉象四时常变十分重视。贺升平作《脉要图注详解》,内容翔实。包括了脉学总论、各种脉、运气。络脉。经别、经筋以及身形、脏腑、营卫、颜色、五音、五行等诊法,并附有插图。周学霆在《三指禅》中,改正了古代缓脉既列为正常脉,又列为病脉的旧说,论脉以缓脉为权衡,以浮、沉、迟、数为四纲,列二十七脉,对比鉴别,并将脉、证、病因、病机结合辨析,最切合临床实际,而他的以缓脉为权衡的论述,孕育了脉的标准化思想。沈金鳌著有《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各一卷。其议论脉理颇为详明,甚是可取。清末周学海撰写《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其综合各家之论:纵论脉理、诊脉指法、诸脉之病,以位、数、形、势、微、甚、兼、独八字为诊脉纲领,对比分析二十四脉,于后学颇有裨益。另外,管玉衡的《诊脉三十二辨》对辩脉也有其独到之处。


    清代按诊也有发展,温病学家将按诊引入温热病的范畴进行研究,如戴天章提出瘟疫病的传变有表里两种形式,在辨别里证时需“细按胸胁”。叶天《外感温热病篇》中也有按腹诊察之论。王孟英更直言“凡视温证,心察胸脘”,这里也包括腹按诊。清代伤寒学者对仲景《伤寒论》中的按诊,更是大为发扬,代表者为俞根初。俞氏提出“若欲知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将腹诊推崇为“中医诊断之第四要诀”。他的具体诊法包括按胸腹胁助、按虚里、按腹、按脐间动气等。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求》一书,则汇辑了明清医家有关胸腹按诊的论述。其他如程钟龄、张璐、周学海等对按诊也都很重视。张璐云:“凡痛,按之痛剧者,血实也;按之痛止者,气虚血燥也;按之痛减,而中有一点不快者,虚中挟实也……按之酸痛者,寒湿在筋也。”何廉臣更认为按胸腹,比诊太溪、跌阳脉尤为可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