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手诊——诊“未病”的有效之道
    

脉法精微:手诊——诊“未病”的有效之道

作者:刘剑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望色诊病是中医诊断中首先强调的方法,但如何进行技术层面的操作,历史资料中则只见大端,具体之道没有论述。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手部气色望诊具有可操作性,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而且对诊“未病”有实际意义。
  
手部气色望诊笔者称之为气色形态手诊法(以下简称“手诊”),是运用视觉,对一侧或双侧手部特定部位上的气、色、形态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观察,以了解人体健康状况,进而进行中医辨证和西医诊病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有两个基本要素:位与相。位,是指人体解剖的脏器和器官在手上反应的特定区域;相,则是指位上所观察到的气色及形态的变化。综合观察位上的气、色、形态的变化,通过对这些征象进行分析、归纳,就可以得出中医辨证及西医诊病结论,这就是气色形态手诊法。而手部其他的望诊信息,如手纹、手型等,通过临床研究证明,目前尚无法达到中医辨证或西医诊病的要求。
  
本人在收集中医典籍和民间资料的基础上,在临床实践中初步发现:手部气色望诊对50多种常见病、多发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经过前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系统培训国内外15000多名学员,普及到21个国家和地区,具有简单、客观、准确、快速、超前诊断、在中医辨证的同时可以同时进行西医诊病等特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推广项目中唯一的诊断项目。
  
气色形态手诊法可诊“未病”
  
“未病”的概念。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中的论述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两个方面。实际临床中,普通社会公众认为自己是否有病的标准是症状,即以是否有不适感为标准,认为没有不适的感觉就是没病。事实上,感觉靠不住,不能作为是否有病的标准,一些大病,如癌症早期、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早期大多并无明显症状;而一些医学上的小病,如感冒、皮肤病、外伤,感觉却往往很重。亚健康也是其中之一,即有症状,但仪器检查无器质性变化。这种“未病”的情况比传统教科书上的概念更为普遍。
  
手诊可以诊未病。理论上,因为目前的临床医学模式是病人主动找医生看病,或者说医生坐等病人上门,因此,普通社会公众的依靠感觉的“未病”概念起主导作用,是造成到医生那里明确诊断时往往为时已晚的主要原因。手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现象,因为手诊的信息采集和判断不靠感觉,很多疾病,在病人没有感觉时手上的相应部位已经有了变化,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笔者在20多年的实践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小到感冒,大到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早期发现,事实随处可见,我们在手诊中将之称为超前诊断。实践证明,手诊具有一定诊断“未病”的临床价值。
  
体会和建议
  
上述靠感觉的被动看病的医学模式,以及西医靠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的诊断方式等原因,常常造成诊断“滞后”,待医院明确诊断时往往为时已晚。
  
中医望、闻、问、切中望诊为首,理论上是可以避免靠感觉的被动模式,但实践中社会公众常以感觉判断,虽然靠健康教育和查体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然改变不了诊断“滞后”的根本态势。


重心“前移”,治“未病”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解决的方法都在探讨中,发挥中医望诊的优势,进行体质辨识,在社区、医院、保健等部门,对健康人群开展中医望诊信息的收集,进行系统分析,摆脱靠感觉的被动的医学模式,提前诊断“未病”,进而提出治疗“未病”方案,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
-----------很实用,但不知怎么望。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