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按摩:《内经》脏腑经络病候(译文)之肝脏经络病候
《经脉》篇载:本经受外因干扰则腰痛,严重时不能前俯后仰,男子疝气,女子小腹肿胀,病情加深后,喉咙发干,面无光泽。本经脏腑发生病变时,胸中闷满,呕吐及嗳气,消化不良及泄泻,疝气,遗尿,尿失禁或淋漓不畅及闭塞。足厥阴肝经的络脉病变,因经气上逆发生睾丸肿大,突然疝痛,实证时因气过盛而阴茎勃起;气虚时则阴部搔痒。 《脏气法时论》篇载:肝有病时,两侧胁下痛,并牵引小腹疼痛,易怒,肝气虚时视物不明,听力减弱,会发生被逮捕的恐惧表情。经气上逆时则头痛,耳聋,记忆力减退,面颊浮肿。 《五邪》篇载:邪气侵犯肝,则发生两侧胁部疼痛,如脾胃阳气不足,淤血滞留在内,行走时牵引关节痛,或足肿。《刺腰痛论》篇载:足厥阴经脉有病,出现腰痛,腹中如同张弓弩弦似的强硬和紧张,此病会使人多语。 《刺热论》篇载》:肝脏热病时,先出现尿黄,身体发热,腹部疼痛,喜卧床。高热时,出现狂言乱语,胸胁疼痛,手足躁动,不能静卧,庚辛时辰发热最高,甲乙时辰汗出热度下降。气逆时出现头痛,并有脉搏冲击性疼痛。 《刺疟》篇载:疟邪侵犯肝脏时,会使人面无血色,呼吸慢而长。疟邪侵犯足厥阴经,发病是腰痛,小腹胀满,小便不利或淋漓。 《风论》篇载:肝受风邪后,汗多,怕风,常有悲伤感,面色少而苍白,咽喉干燥,易怒,嫌恶女人,此种病人的眼下卧蚕区皮肤发青。 《痹论》篇载:邪气侵犯肝经,经气不畅,夜间恐惧多噩梦,口渴,多饮,多尿,小腹引动。 《厥论》篇载:足厥阴经气上逆,小腹发生肿痛,腹胀满,小便不利,喜屈膝而卧,阴茎缩小或肿痛,下肢内侧发热。 《缪刺论》篇载:邪气侵犯足厥阴经的络脉,会突然发生疝气,疼痛难忍。 《咳论》篇载:肝经受邪引起咳嗽,咳嗽两侧胁下痛,严重时不能转侧,转身时两胁有胀满感。肝病症 肝主疏泄,有疏通,升发,条达功能,其功能失常,情志不定,易惊易怒,或易躁易怒,气滞血瘀,甚则出血,脾不健运,胃失和降等。 肝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其功能失常,则出现呕血,崩漏,或月经减少,闭经等症。 肝主筋,其功能失常,则关节屈伸不利,痉挛,抽搐。 肝开窍于目,肝气血不足则目不明,肝火上炎则目赤。 肝与胆相表里,肝胆病症表现往往同时出现,不能决然分开。 肝气郁结:则会发生精神抑郁,善太息,胸胁或乳胀痛,痛势走窜,咽堵或为梅核气,舌苔薄白,脉弦。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分布于子宫,肝气郁血则瘀,任脉,冲脉,肾经血气不畅,脾的统血功能失常,因而月经不调。 肝血虚: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血虚不能养目,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血虚时,则任脉,冲脉,肾经,脾经血亏经量减少或闭经。 肝阴虚:除肝血虚症候外,因阴虚火动,经气偏阳,沿肝经心经上升,则发生颧红,口干,心烦,不眠或烦热,汗出并有低热,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肝火上炎:其火沿经上逆至胸胁,两胁灼痛,便秘,至头则发生胀痛或两侧跳痛,眩晕,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足少阳胆经分布于肝,上行分布于目和耳,则发生耳鸣,耳聋;足少阴肾经分布于肝,肾阴虚,肾水不能涵木,肝阴也虚,阴虚火旺,沿肝经胆经上升,还会出向颧红,头眩,目干,咽喉干痛;如虚火下降,影响肾经,任脉,冲脉,则出现遗精,月经不调,带下等症,舌红无苔,脉细数;肝经分布于肺,肝火炽盛时,可沿经犯于肺,也会出现胸胁刺痛,阵发性咳嗽,严重是咳血。 肝风内动:热极生风,则出现高热,舌红或绛,脉弦数,其风可沿肝经上入心脑,并影响任脉传入督脉,发生项强,角弓反张,肢体抽搐,神志昏迷。 肝阳化风:舌红脉弦细,沿肝经上至心肺和脑,或入胃经,会发生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舌强不语,口眼外斜,中风偏瘫。 血虚生风:肝经血虚,经气带风,沿经而上于心,眼,脑,则发生头痛眩晕,视物昏花,昏厥,甚则手足抽搐,面色萎黄,舌淡少苔,脉细弦。寒滞于肝经:其气不畅或淤滞,则发生肝经分布区的小腹肿胀,痛引睾丸,或阴囊冷缩,舌润滑,苔白,脉沉弦或沉迟。 肝气犯胃:肝经分布于胃,肝经气盛,其气犯于胃,除有肝气郁结病症外,并有急躁易怒,胸胁窜痛,不思饮食,嗳气呃逆,嘈杂吞酸,胃胀痛,由胃至脾,伴有腹泻,腹胀肠鸣,并影响冲脉,任脉,出现月经不调,舌苔薄黄,脉弦。 摘自 《经络图解》(蔺云桂) 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如有不足之处请指教。[
本帖最后由 wh8112-2000 于 2009/4/1 14:21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houyi/]
-----------太抽象了
-----------很好,只有肝脏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