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的政治家魏征据传是个十分孝顺的人。他母亲多年患
咳嗽气喘病,魏征四处求医,但无甚效果,使魏征心里十分不安。这事不知怎的让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即派御医前往诊病。御医仔细地望、闻、问、切后,处方书川贝、
杏仁、
陈皮、
法夏等味中药。可这位老夫人的性情却有些古怪,她只喝了一小口药汁,就连声说药汁太苦,难以下咽,恁你磨破嘴皮子地劝说,可她就是不肯再吃药,魏征也拿她没办法,只好百般劝慰。
第二天老夫人把魏征叫到面前,告诉魏征,她想吃梨。魏征立即派人去买回梨,并把梨削去皮后切成小块,装在果盘中送给老夫人。可老夫人却因年老,牙齿多已脱落,不便咀嚼,只吃了一小片梨后又不吃了。这又使魏征犯了难。他想,那就把梨片煎水加糖后让老夫人喝煎梨汁吧。这下可行了:老夫人喝了半碗梨汁汤还舐着嘴唇说:好喝!好喝!魏征见老夫人对煎梨汁汤颇喜欢,但光喝梨汁汤怎能治好病呢?因此他在为老夫人煎煮梨汁汤时就顺手将按御医处方煎的一碗药汁倒进了
梨子汤中一齐煮汁,为了避免老夫人说苦不肯喝,又特地多加了一些糖,一直熬到三更。魏征也有些疲惫了,他闭目养了下神。等他睁开眼揭开药罐盖,谁知药汁已因熬得时间过长而成了糖块,魏征因怕糖块口味不好,就先尝了一点,感到又香又甜,他随即将糖块送到老夫人处,请老夫人品尝,这糖块酥酥的,一入口即自化,又香又甜,又有清凉香味,老夫人很喜欢吃。魏征见老夫人喜欢吃也心中乐了,于是他就每天给老夫人用中药汁和梨汁加糖熬成糖块。谁知老夫人这样吃了近半个月,胃口大开,不仅食量增加了,而且咳嗽、气喘的病也好了。
魏征用药和梨煮汁治好了老夫人的病,这消息很快传开了,医生也用这一妙方来为病人治病疗疾,收到了好的效果。人们就称它梨膏糖。
城隍庙梨膏糖的来历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一朱姓男子,无以为生,乃向亲友借凑了点钱,与他妻子一道,在当时上海城隍庙设摊卖梨,心想以此赚点钱养家糊口。不料气候陡然变凉,买主甚少,生意维艰,眼见梨子即将烂掉,夫妻俩甚是心急,因此打算到城隍庙去烧香拜神求城隍爷保佑他们生意兴隆,可是一摸口袋,却空无一文,连求神的香烛钱也没有。恰在这时,路边过来了一个老道人,他走到梨摊旁突然跌了一跤,差点把摊子撞翻。朱姓男子(名阿三)忙把老道人扶起并端板凳让他坐下,接着又给老道人削梨吃,可老道人忙制止不让削梨,说梨留着能卖钱。朱阿三说:卖梨没人买,没生意,再不吃,梨就全烂了,分文不值了,不如吃了好……朱阿三说到这里,两口子都哭了起来。老道人见此情景已知道了朱阿三一家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况,便一边安慰朱阿三夫妇,一边给他夫妇讲了魏征熬梨膏糖治愈母病的故事。老道人讲完故事后就扬长而去。朱阿三受到了故事的启发,于是将未烂的生梨削成片,再托人去药店里赊来川贝、杏仁等中药,也熬起梨膏糖出卖,谁知生意特别的好。朱阿三也不辞辛劳,更不怕技艺被人盗去,乃当场做当场卖,为了招来顾客,他夫妻二人一边做一边卖还一边唱:
一包糖屑吊梨膏,二用药味重香料,三(山)楂
麦冬能消食,四君子能打小囡痨,五和
肉桂都用到,六加
人参三七草,七星炉内加炭火,八卦炉中吊梨膏,九制玫瑰有药效,十全大补共煎熬。
他夫妇这一唱,使上海城隍庙梨膏糖一下就出了名,效益倍增便不在话下了。
后来朱阿三开了“朱品斋”,专营梨膏糖。
现在上海梨膏糖由永生堂、德生堂和朱品斋三家组合生产,除了川贝、杏仁糖外,还有
山楂糖、
丁香糖、攻瑰糖、香兰糖等 30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