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治病重要性》——辨证选药
    

本草求真:《治病重要性》——辨证选药


-----------
-----------
-----------
-----------
  • 内伤发热阴虚内热; 鳖甲 知母 丹皮 青蒿 秦艽
  • 气虚发热; 黄耆 人参 甘草
  • 肝经郁热; 龙胆草 柴胡 栀子 丹皮 薄荷
  • 瘀血发热; 丹参 赤芍 丹皮 牛膝 益母草 生蒲黄 五灵脂
  • 痛经; 气滞 柴胡 香附 乌药 薄荷 川楝子 郁金 荔枝核
  • 血瘀; 川芎 丹参 益母草 桃仁 红花 当归 五灵脂 蒲黄 乳香 没药 王不留行 苏木 月季花 泽兰 赤芍 牛膝 三棱 莪朮 桂枝 山渣 瞿麦 延胡索 郁金 姜黄 虎杖 鸡血藤 穿山甲 蟅虫 水蛭 白花蛇 凌霄花 刘寄奴 牡丹茜草 矮地茶 琥珀 麝香 薄荷 血竭 红藤 千金子
  • 寒湿; 肉桂 桂枝 吴茱萸 艾叶 炮姜 乌药
  • 气虚 ;党参 人参 黄耆
  • 血虚; 当归 熟地 白芍 鸡血藤
  • 胎动不安; 气虚 人参 黄耆 白朮
  • 血虚; 当归白芍 熟地 阿胶
  • 肾虚 ;桑寄生 续断 杜仲 菟丝子
  • 血热; 黄芩
  • 气滞; 砂仁 苏梗
  • 乳汁不通 ;  穿山甲 王不留行 漏芦 路路通 木通 通草 冬葵子
  • 带下; 湿热 黄柏 苦参 泽泻 黄连
  • 虚寒; 银杏 艾叶 狗脊 鹿茸
  • 寒湿; 白芷 苍朮 白朮 艾叶 乌贼骨
  • 肾虚 ;龙骨 牡蛎 菟丝子 韭子 石榴子 莲子 芡实 金樱子 桑螵蛸 乌贼骨
  • 阴肿阴痒; 苦参 龙胆草 萹蓄 蛇床子 仙鹤草 白鲜皮 地肤子 枯矾 百部 花椒 黄柏 苍朮
  • 出血、 血寒; 灶心土 艾叶
  • 血热 ;木贼 栀子 黄芩 马勃 地骨皮 大黄 石韦 贯众 大蓟 小蓟 地榆  白茅根 槐花 槐角 侧柏叶 茜草 郁金 代赭石 西洋参 牛膝 桑叶
  • 血瘀花蕊石 三七
  • 诸因紫珠 仙鹤草 白及 棕榈炭 蒲黄 乌贼骨 耦节 刺猬
  • 烫伤 ; 大黄 地榆 黄柏 紫草油 断石膏 虎杖 侧柏叶 四季青 白敛 寒水石 木芙蓉叶 紫珠
  • 毒蛇咬伤半枝莲 马齿苋 半边莲 紫花地丁 白花蛇舌草 青木香 黄药子 金钱草 白附子 虎杖 五灵脂 穿心莲 徐长卿 雄黄
  • 疮疡— 阳性; 黄连 黄柏 黄芩 牛黄 大黄 黄药子 雄黄 荆芥 白花 葱白 升麻 牛蒡子 天花粉 玄参 金银花 连翘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青带 熊胆 土茯灵 鱼腥草 马齿苋 败酱草 夏枯草 白花蛇舌草 漏芦 白敛 山慈菇 四季青 绿豆 芒硝 甘遂 大戟 牵牛子 商陆 豨佥草 赤小豆 大蓟 小蓟 益母草 紫猪 猪胆汁 朱砂 山豆根 丹皮 赤芍 穿心连 白鲜皮 金钱草 白及 川芎 乳香 丹参 虎杖 穿山甲 泽兰 半夏 皂荚 皂角刺 贝母 远志 合欢皮 玳瑁 全蝎 蜈蚣 白殭蚕 甘草 续断 生首乌 明矾 皂矾 斑蝥 丝瓜络 木芙蓉叶
  • 阴性 珍珠 孩儿茶 松香 马钱子 斑蝥 明矾 炉甘石 铅丹 升药 轻粉 砒石 龙骨 当归 锻石膏 血竭 乌贼骨 白及 黄耆 党参 人参 半夏 没药 乳香 穿山甲 皂角刺 熟地 肉桂 鹿茸 白芥子 麻黄 阿胶

-----------
  • 抽搐 ;实热 青黛 牛黄 熊胆 龙胆草
  • 温热 ;牛黄 麝香 羚羊角
  • 痰热 ;牛黄 白姜蚕
  • 肝阳 ;琥珀 珍珠 龟板 龙骨 酸枣仁
  • 风痰; 天南星 白附子 天竺黄 竹沥 竺黄 礞石 甘遂 皂荚 全蝎 白菊花 蜈蚣 胆矾 藜芦 雄黄 明矾 琥珀 白花蛇 乌梢蛇
  • 虫证; 蛔虫 使君子 川楝子 榧子 芜荑 花椒 雷丸 芦荟 乌梅 雄黄 牵牛子 槟榔 南瓜子 鹤风
  • 钩虫; 苦楝皮 雷丸 槟榔 榧子 贯众 皂矾
  • 蛲虫; 槟榔 苦楝皮 鹤风 榧子 贯众 百部
  • 条虫南瓜子 槟榔 鹤草芽 雷丸 榧子 贯众
  • 梅核气 ; 苏叶 茯苓 生姜 半夏 厚朴
  • 中毒、 汞毒; 土茯苓
  • 砷毒; 防风 甘草 绿豆
  • ; 生姜 芦根 苏叶
  • 乌头毒; 生姜 绿豆
  • 蟾蜍毒 ;紫草
  • 白果毒; 甘草 白果壳
  • 杏仁毒杏树皮 甘草 绿豆半夏、南星毒 生姜 白矾 绿豆 甘草
  • 百药毒; 绿豆 甘草
  • 链霉素中毒; 骨碎补
  • 癌症— 胃癌; 白花蛇舌草 藤梨根 喜树 囱砂 蛇莓 龙葵
  • 肺癌; 喜树 半枝莲 白花蛇舌草
  • 肝癌; 半枝莲 马钱子 白英 斑蝥
  • 喉癌; 天葵 山豆根
  • 膀胱癌; 白英 天葵
  • 直肠癌 ;囱砂 黄精 九节茶
  • 恶性淋巴癌长春花 天葵
  • 白血病; 长春花 喜树
  • 乳癌; 山慈菇 露蜂房 天葵 喜树 长春花
  • 宫颈癌; 莪朮 农吉利 白英 蛇莓 龙葵


-----------《药经》曰: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气弗俱,故医者识脉,方能识病。
病与药对,古人惟用一药治之,气纯而功愈速。今人不识病源,不辨脉理,用药杂乱,则功用不专,而获效者鲜矣。是以医之用药如用兵焉,料敌出奇者,将之谋也;破军杀贼者,士之力也;审度病机者,医之智也;攻邪伐病者,药之能也。
非士无以破敌,非药无以攻邪,故良将养士,上医蓄药。然不知士何以养?不知药何以蓄?夫士犹有情实可考,才略可试,尚曰难知,况乎药石无情,才性莫测,即非言论之可考,又非拟议之可及,而欲知其的然不谬,非细心穷究,其孰能与?假令尝试漫投,则下咽不返,死生立判,可不大惧耶!
上古之人,病生于六yin者多,发于七情者寡,故其主治,尝以一药治一病,或一药治数玻今时则不然,七情弥厚,五欲弥深,精气既亏,六yin易入,内外胶固,病情殊古,则须合众药之所长,而又善护其所短,不但既明寒热补泻之性,贵在熟得损益变化之情,我心之意见,与药之性情,如契合神交,方能得心应手,共图平定之功,则断无伤生之误矣。尊生者可不潜心细究乎?
-----------五脏苦欲补泻乃用药第一义也,何则?五脏之内,各有其神,神各有性,性复各殊,故形而上者神也,有知而无质,形而下者块然者也。五脏之体也,有质而无知;各各分断者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皆指有知之性而言;即神也。神也者;阴阳不测之谓也。
是形而上者,藏之性也。惟其无形,故能主乎有形。所谓苦欲者,犹言好恶也。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脏之神之所好也,即补也。苦者,是本脏之神之所恶也,即泻也。补泻系乎苦欲,苦欲因乎脏性,不属五行,未落阴阳,其神用之谓与!如肝苦急,急则有摧折之意焉,故苦而恶之,急食甘以缓之,缓之是使遂其性也。且扶苏条达,木之象也,升发开展,魂之用也,故其性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散之,解其束缚也,是散即补也。心苦缓,盖心为君主神名之性,喜收敛,而恶散缓,急食酸以收之、收之是使遂其性也。
且心君本自和调,若邪热乘之则躁急,急食咸以软之,软者,和调之义,除其邪热,以软其躁急坚劲之气,使复其平,下交于肾,得既济之道,故软即补也。脾苦湿,宜健而不宜滞,若湿乃滞矣、急食苦以燥之,使复其性之所喜,脾斯健矣。若已过燥,则复欲缓之,稼穑之化,甘先入脾,故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肺为气主,常则气顺,变则气逆,逆则违其性也,故宜急食苦以泄之。且肺主上焦,其政敛肃,故其性喜收,宜急食酸以收之。更贼肺者,热也,肺受热邪,急食辛以泻之,不敛则气无所管束,是肺失其职也。故宜收之以酸,使遂其收敛之性,以清肃于上,收之是即补也。
肾苦燥,盖肾藏精与志;而主五液,乃属真阴水脏;其性本润,而恶涸燥,故宜急食辛以润之。且肾欲坚,盖肾非坚,则无以称作强之职,但四气以遇湿热即软,遇寒冷即坚;五味以得咸即软,得苦即坚,故宜急食苦以坚之,以遂其欲坚之性也,是坚即补也。苦欲即明,而五味更当详审。水曰润下,润下作咸;火曰炎上,炎上作苦;木曰曲直,曲直作酸;金曰从革,从革作辛;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苦者直行而泄,辛者横行而散,酸者束而收敛,咸者止而软坚,甘之一味可上可下,土位居中,而兼五行也,淡之一味,五脏无归,专入太阳而利小便也。然草木有形无情之药,各逞一性以为功。
人禀五行有神有情之体,全以阴阳变化制伏,相成相长以为之用。倘失调抱疴,驱药救弊,徒知以寒治热,则热病转生,以热治寒,而寒病转剧,惟宜求其本以衰之,因所因以伏之。即《经》所谓:"必先其所主,而伏其所因",斯无增气偏胜之害,而得和平长养之宜,令无情以至有情,皆出用药者神明变化之用,学者可不潜心默会其旨乎!昔贤祝医者曰:"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嗟呼!医之神良,尽乎此矣。
   
-----------凡诸草木虫鱼,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奈有因惮远路艰难,取近所产充用,殊不知,功力缓紧略殊者,倘倍加犹足去病,如气味纯驳大异者,若妄饵,必致损人。他如齐州半夏、华阴细辛、银夏柴胡、甘肃枸杞、茅山玄胡索、苍术,怀庆干山药、地黄、歙白术、绵黄芪、上党参、交趾桂,每擅名因地,地胜药灵。更宜家园者,勿杂山谷自产,菊花、桑根皮是尔。或宜山谷者,难混家园所栽,芍药牡丹皮为然。云在泽,取滋润泽旁,匪止泽兰叶也。云在石,取清洁石上,岂特石菖蒲乎?东壁土及各土至微,用亦据理。千里水并诸般水极广,烹必合宜,总不悖于《图经》,才有益于药剂。
   
收采按时月?草木根梢收采,惟宜秋末春初,春初则津润始萌,未充枝叶。秋末则气汁下降,悉归本根。茎叶花实然各有所宜,采未老枝茎,汁正充溢,摘将开花蕊,气尚包藏,实收已熟味纯,叶采新生力倍,入药诚妙,治病方灵。其诸玉石、禽兽、虫鱼,或取无时,或收按节,各有深义,宜谨遵依。
   
藏留防耗坏?凡药藏贮,宜常提防。见雨久着火频烘,遇晴明向日旋晒,粗糙悬架上,细腻置潭中。人参须和细辛,冰片必同灯草,麝香宜蛇皮裹,硼砂共绿豆收,生姜泽老沙藏,山药候干灰窑,沉香、真檀香甚烈,包纸须重,茧水、腊雪水最灵,埋阱宜久。其法甚多,类推隅反。
   
贸药辨假真?
药多欺罔,不可不详。钟乳白蜡煎,细辛使宜水渍,当归酒洒取润,枸杞蜜拌为甜,螵蛸胶于桑枝,蜈蚣珠其足赤,此将歹作好,仍以假乱真。齐苨指人参,木通混防己,古圹灰云死龙骨,茵蓿根谓土黄芪,麝香捣荔核掺藿香,采茄叶杂研石膏和轻粉,收苦薏当菊花,卖郁金实是姜黄,土当只称独活,小半夏煮黄为胡索,嫩松梢盐润为苁蓉,草豆蔻将果仁充,南木香以西呆抵。煮鸡子及鲭鱼枕善能造琥珀熬广胶入荞麦面炒黑作阿胶,枇杷蕊代款冬脚骨捏虎骨,松脂麒麟竭,番硝插龙脑香,桑根白皮,株干者安是?牡丹根皮,枝梗者岂真?如斯之类,巧诈百端,本资却病,反致杀人。此诚大关紧要,如若小节寻常,务考究精详,免乖违荼毒。
   
-----------古人口咬碎,故称口觜,以刀代之,惟凭锉用,犹曰咀片,不忘本源。诸药锉时,须要得法,或微水渗,或略火烘,湿者候干,坚者待润,薄薄切匀,才无碎末。仍忌锉多留久,恐走气味不灵,旋锉应人,速能求效。根梢各治,尤弗混淆。生苗向上者为根,气脉以上,入土垂下者为稍,气脉下行,中截为身,气脉中守。上焦病者用身,下焦病者用梢,盖根升梢降,中守不移故也。凡服百药,忌食其心,心有毒也。
   
制造资水火

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功力缓而且气味反失。火制四,有煅、有泡、有炙、有炒之不同。水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勿等。水火共造制者,若蒸若煮而有二焉。配制更多,用惟一理,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炒,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晒并解毒,致令中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病热者,药多生用,虚寒者,便宜或蜜炙或酒炒矣。
   
治疗用气味?

治疗贵方药合宜,方药在气味合用。先圣设绳墨而取曲直,后哲出规矩以为方圆。然物之生也,必禀乎天,其成也,必资乎地,故有形为味,无形为气,气为阳,味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气化则精生,味化则形长,故地产养形,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天产养精,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以气者天也。气有四,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味有六,辛、甘、淡者,地之阳,酸、苦、咸者,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有使气者,有使味者,有气味俱使者,有先使气后使味者,有先使味后使气者。更有因象而使,因色而使,因意而使者,不可一例而拘。

有一药二味或三味者,有一药一气或二气者。热者多,寒者少,寒不为之寒,寒者多,热者少,热不为之热。或寒热各半而成温,或温多而成热,或凉多而成寒,不可一途而龋又或寒热各半,昼服之,则从热之属而升,夜服之,则从寒之属而降。至于晴日则从热,阴雨则从寒,所从求类,变化不一也。然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仍升而使之降,须其抑也。沉而使之浮,须其载也。辛散也,其行之也横,甘缓也,其行之也上,苦泻也,其行之也下,酸收也,其性缩,咸软也,其性舒,上下舒缩横之不同又如此。若夫热药之性,其伤人也必僭,以火曰炎上也。寒药之性,其伤人也必滥,以水曰润下也。不僭不滥,而独伤中焦冲和之气者,必无之理也。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