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旭:学术传承 任重道远——《名师与高徒》评介
中国中医药报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去年6月由邓铁涛等12位全国著名中医学家联名发起“首届著名中医学家学术经验传承高层论坛”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主题是“承接岐黄薪火,传承中医衣钵”,论坛共收集论文145篇,选粹汇编成《名师与高徒》一书,朱良春任主编,分为寄语青年、殷切希望,远见卓识、师承育才,名师真经、启迪后人,弘扬岐黄、薪火传承四部分,共82万字,内容丰富,华章纷呈,笔者有幸拜读,获益匪浅,现择其主要内容归纳成文,特向广大读者推荐并予评介。
师承育才 寄予厚望
从1990年开始,国家采用“师带徒”的传统模式,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现已初见成效。论坛中,名老中医感触良多,对中青年一代寄予殷切厚望。邓铁涛云:“当代中医药学处于兴废继绝之时,急需一大批有志之士,淡薄名利,能耐寂寞,奋发有为,勇接岐黄之薪火,师承中医之衣钵,把自己培养成为铁
杆中医之先锋。”朱良春云:“学习中医,自古以来都是依靠师带徒的方式传授的,所以‘师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谢海洲云:“青年中医是人类的希望,只有坚持走中医道路,温经典课,坚持临床,才能振兴中医,另无他求。这是我的老师辈对我的教导:‘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但知其义,不为所囿’。我也拙拙老矣,愿以此赤诚之心,转述师意及吾志。”任继学云:“青年一代中医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还掌握了诸多现代科学知识。只要你们树立起强烈的民族自信心,潜心研读中医文献,去粗存精,并大胆地验之于临床,如此中医学在你们这一代将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学领航作用。”张琪向广
大青中年中医大声疾呼:“中医药事业的兴衰与你们息息相关,一定要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事业,把自身培养成一名具有真才实学,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良好的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优秀的中青年中医药家而造福于人类。”周仲瑛云:“若对青年中医的成长尚有点裨益的话,‘为医首重于德’,可算是吾对新一代中医的一点寄语和希望之所在。”
可见,目前发展中医事业当务之急是人才培养,而师承教育不失为一种好的模式,因此中医的未来,寄希望于新一代。
名医真经 薪火相传
名老中医经过数十年的从医生涯,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徒弟只有诚心感悟,下一番苦功夫,才能有所收获。
邓铁涛提出心脾相关、痰瘀相关学说,采用调脾护心、化痰祛瘀法治疗冠心病而取得良效,治疗
重症肌无力宜峻补脾气,采用强肌健力饮为主治疗。朱良春主张精读与泛览、信古与疑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学方法,临证属乙脑极期用夺痰定惊散鼻饲,有涤痰泻热、清心开窍之功,还擅用虫类药治疗各种疾病,如
益肾蠲痹丸治风湿病、通膈利咽散治
食管癌、复肝丸治
肝硬化、双降散治高黏血症等,在临床中屡见奇功。任继学提出人体三维生理系统论、禀赋系统论、伏邪论和药害论,是他躬身临床、救死扶伤之所得,并对构建中医急症学、伏邪脑病理论有新的建树。张学文强调提高中医急症救治是发展中医学术的关键,提出“毒瘀交夹”、“颅脑水瘀证”新观点,并将中风病作为攻关的突破口,采用
通脉舒络液治疗中风病,研制的金蒲丹针、清脑通络片、
脑窍通口服液、速渗通灌肠剂等,临床疗效显著。颜德馨擅用膏滋药治疗慢性、功能性疾病,将“衡法”融入其中,根据体质辨证,从气血论治。
内科杂症 成果辉煌
张镜人提出胃炎从热辨治,当责之肝、脾和胆腑,侧重于气虚血瘀证候,尤以用调气活血治疗为萎缩性胃炎,打破了“胃黏膜腺体萎缩不可逆转”的观点。李振华擅长脾胃病研究,认为脾多虚证,胃多实证,治脾胃需兼顾疏肝。吉良晨对脾胃病常用对药有所研究,
白术与
鸡内金、
黄连与
半夏、
枳实与白术等14对配伍,以增强疗效,临证应用屡试不爽。谢海洲对脑髓病有很深的研究,常以芳香走窜、醒脑开窍、辛香气雄、味薄升散祛风药及虫类药物,临床疗效可靠。焦树德对于尪痹病,采用补肾祛寒与补肾清化两个治尪汤,效果尤佳。王翘楚开展
失眠症研究,研制“落花安神合剂”用于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除了内科疾病,中医对疑难杂症的辨证治疗也是一大优势。周仲瑛对于疑难病的辨证经验可归纳为:疑病多郁、难病多毒、怪病多痰、久病多瘀、急为风火、病实体虚及多脏相关七个方面。任继学提出虚损性疾病,多由医源、药源和酒害导致者甚多,治疗应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为大法。
总之,本书各科齐全,非常实用,老一辈名老中医甘当人梯,无私奉献;中青年虚心好学,青出于蓝。中医传承工作任重道远,还须加倍努力。 D4
-----------希望可以看到此书.不知正式出版没有.哪里可以买到?
-----------是啊,在哪儿能买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