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我用了二年时间整理了《灵柩经·校注语译版》(有照片)有需要的回个贴!
    

中医资料:我用了二年时间整理了《灵柩经·校注语译版》(有照片)有需要的回个贴!

我用了二年时间整理了《灵柩经·校注语译版》有需要的回个贴!
-----------九针十二原第一
本篇首先说明九针的不同形状和不同用途,以及有关针刺的疾徐手法,迎随补泻的作用,其中“气至有效”的论点,更突出候气在临床上的重要,对于提高针刺疗效有一定积极意义。
其次,介绍了十二原穴。十二原穴是全身气血、经气会集之处,与五脏六腑相通,五腑六腑有病,必然反应到十二原穴上,因此它是主治脏腑疾病的重要穴位。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它提出了针刺治病,犹拔刺雪污、解结、决闭,言不可治,未得其术的一段议论,那是说任何疾病都是可以治疗、任何疾病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①万民,养百姓②,而收其租税③。余哀其不给[一],而属④有疾病。余欲勿使被⑤毒药⑥,无用砭石⑦,欲以微针⑧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⑨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⑩,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⑾,异⑿其章[二],别其表里⒀;为之终始⒁令各有形,先立⒂针经,愿闻其情⒃。
【校】
[一]不给:覆刻缺卷《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给”作“终”。
[二]异其章:“异其”下脱“篇”字,应据《太素•九针要道》补。据杨注“篇章,指篇目章句。”
【注】
①子:爱的意思。《礼记•中庸》“子庶民。”郑注:“子•犹爱也。”
②百姓:指百官言。《尚书•尧典》孔传:“百姓,百官。”
③租税:《急救篇》颜注:“敛谷曰税,田税曰租。”
④属:不断之义。《仪礼•丧服记》郑注:“属、犹连也。”
⑤被:按:“被”与“服”通。《孝经》:“无思不被。”《释文》:“被本作服。”
⑥毒药:指辛苦的药,见《仪礼•丧服记》郑注。
⑦贬石:于钱曰:“贬石,石之有刃者,不具针形,故无针名。”
⑧微针:细小之针。王冰曰:“微,细小也。细小之针,调脉衰盛也。”
⑨逆顺出入:按:“逆顺”承上经脉言,“出入”承上血气言。“出入”犹言往来,见《左传》成公十三年杜注。
⑩法令:杨上善曰:“法令即针经法也。”
⑾经纪:此指微针之进退深浅度数言。
⑿异:“异”与下文“别”字异文同义。《广雅•释诂一》:“异,分也。”
⒀表里:杨上善曰:“府输为表,脏输为里。”
⒁终始:杨上善曰:“微针之数,始之于一,终之九也。”
⒂立:《广雅•释诂三》:“立,成也。”
⒃情:真实。《礼记•大学》郑注:“情、实也。”
【语译】
黄帝问于岐伯说:我爱万民、养百官,而征收他们的租税,很怜悯他们不能终尽天年,还接连不断地生病。我想叫他们不服药,也不用贬石,只是用细针,刺入肌肤里去,就能够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在经脉中起到逆顺往来的相合作用,使这种疗法,可以传到后世,就必须制定出针经大法来;为使针法永远不会磨灭,历久不致失传,在学习中,容易运用,而难以忘掉,这又必须制定出微针的进退深浅准则来,另外,更要分析篇目章句,辨别腑输脏输,并需要制定出针的长短之数,使他各有形态可求,主要是先编成一部针经,我希望听到实际内容。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①令有纲纪②,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一]之要,易陈而难入③,粗守形④,工[二]守神⑤,神乎神⑥,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三]⑦,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四]⑧,空中之机,清静而微⑨,其来不可逢[五]⑩,其往不可追⑾,知机⑿之[六]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七],叩之不发⒀,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八]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⒁,明知逆顺,正行无问[九]⒂,逆[十]而夺之⒃,恶得无虚,追[十一]而济之⒄,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⒅之,针道毕矣。
【校】
[一]小针:《甲乙》卷五第四“小”作“夫”。
[二]上守神:覆刻缺卷《太素》卷第二十一《九针要道》“上”作“工”。“工”与“粗”对文。
[三]在速迟:张注本“速迟”作“迟速”。按:“微、迟、机”脂部韵,如作“迟速”与韵不合。
[四]不离其空:《太素》“不离”下无“其”字。
[五]其来不可逢:《太素》“逢”作“迎”。
[六]之:《素问•离合真邪论》、《太素》、《甲乙》并无“之”字。
[七]不知机道:《甲乙》“道”作“者”。
[八]妙哉工独有之:《太素》“妙”作“眇”。按:“妙”与“眇”声同义通。《汉书•杨雄传下》颜注:“眇读曰妙。”
[九]正行无问:张注本“问”作“间”。按:作“间”非。《素问•标本病传论》、《太素》、《甲乙》并非“问”。《小针解》作“间”亦非。“问”“间”形近致误。
[十]逆而夺之:胡本、藏本、日抄本“逆”作“迎”。
[十一]追而济之:按:“追”应作“随”,以下“迎之随之”律之可证。
【注】
①次之:杨上善曰:“次之者,推九针之序,纲纪之次也。”
②令有纲纪:《白虎通•三纲六纪》:“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理。”根据其义引申,则“纲纪”有条理的意思。
③易陈而难入:张介宾曰:“易陈者,常法易言也,难入者,精微难及也。”
④粗守形:谓粗工只能拘守形体,在病位上针刺。马莳曰:“下工泥于形迹,徒守刺法。”
⑤工守神:谓上工能根据精神变化进行针刺。
⑥神乎神:按《素问•八正神明论》、《太素》卷二十四《本神论》并有“神乎神”句例。“神乎神”下省“乎”字,此乃古书蒙上而省之例。神乎神乎是承上“守神”说的,杨上善所谓“能知心神之妙,故曰神乎神。”其说极是。《小针解》“神”字属下读,作“神客在门”。旧注相沿作解,但其说与上下文义不贯。
⑦在速迟:“速迟”是指用针疾徐而言。
⑧不离其空:按“空”与“孔”通,见《汉书•张骞传》颜注。
⑨清静而微:按“清静”同义。《白虎通•情性》:“精者、静也。”“微”本作“微”,《说文•人部》:“微、妙也。”清静而微,是说精而微妙。
⑩其来不可逢:张志聪曰:“如其气方来,乃邪气正盛,邪气盛,则正气大虚、不可乘其气来,即迎而补之,当避其邪气之来锐。”
⑾其往不可追:张志聪曰:“其气已往则邪气已衰,而正气将复,不可乘其气往,追而泻之,恐伤其正气,在于方来方去之微,而发其机也。”
⑿知机之道者:王冰曰:“机者、动之微,言贵知其微也。”
⒀叩之不发,“叩”与“扣”通。叩之不发,是说刺不知机,就会针不应手。如同弓弩扣之不发。
⒁往者为逆,来者为顺:张介宾曰:“往、气之去也,故为之逆;来,气之至也,故为之顺。”
⒂正行无问:《周礼•考工记•韫人》郑注:“正•直也。”是谓气之逆顺已明,即可直刺,深浅在志,何问之有。
⒃逆而夺之:汪机曰:“邪之将发也,先迎而亟夺之,无令邪布。故曰:‘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又曰:‘方其来也,必按而止之。’此皆迎而夺之,不使其传经而走络也。”
⒄追而济之:汪机曰:“言邪之已过也,随后以济助之,无令气忤。”
⒅和:按“和”有分析之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注:‘和、平也。’‘平’与‘辨’古读同音,引申有‘分析’的意思。
【语译】
岐伯答道:我愿意按着次序,有条理的,从小针开始,直到九针,说一下其中的道理吧!小针的关键所在,谈着好象容易,可是达到精微的境界那是很难啊!粗工拘守形体,仅知在病位上针刺,高明的医工却根据病人的神气变化针治疾病,神啊!神啊!人身经脉,如同门户一样,病邪可从门户侵入体内,医生看不出是什么病,哪能了解病变的原因呢?针刺的巧妙,在于如何运用疾徐手法,粗工拘守四肢关节的穴位治疗,高明的医工却能观察经气机动的变化,经气的机动,不会离开孔穴的,这里面所蕴蓄的道理,是极精而又微妙的。当邪气盛时,不可迎而补之;在邪气衰时,不可追而泻之,懂得气机变化的道理,就不会有毫发的差失;不懂得气机变化的道理,就象箭扣弦上,不能射出一样,所以针刺必须掌握气的往来顺逆盛衰之机,才能确有疗效。粗工对此昏昧无知;这种妙处,只有高明医工才能有呢。什么是逆顺呀?正气去叫做逆,正气来复叫做顺,明白逆顺之理,就可以放胆直刺,无须四顾欲问了。那正气已虚,反而用泻法,怎么不会更虚呢?邪气正盛,反而用补法,怎么不会更实呢?必须迎其邪而泻,随其去而补,对于补泻手法,能用思维去分析运用,那么针刺之道,也就尽于此了。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一]陈则除之①,邪胜则虚之②。大要③曰[二]: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④。言[三]实与虚,若有若无⑤,察后与先,若存若亡[四],为虚与[五]实,若得若失⑥。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六]⑦。泻曰[七]:必持[八]内之,放而出之⑧,排阳得针[九],邪[十]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⑨,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⑩之,随之,意若妄[十一]之⑾,若行若按[十二]⑿,如蚊虻⒀止,如留如还[十三],去如弦绝[十四],令左属右⒁,其气故止,外门⒂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⒃。持针之道,坚者⒄为宝[十五],正指直刺,无针[十六]左右⒅,神在秋毫⒆,属意病者⒇,审视血脉[十七]§,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十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十九]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二十],切之独坚。
【校】
[一]宛:《素问•针解篇》、《甲乙》卷五第四“宛”并作“菀。”按:“宛”、“菀”异文相通。《礼记、内则》注:“宛或为郁。”“宛”、“郁”双声。
[二]大要曰:《千金翼方》卷二十八《杂法》九,无“曰”字。
[三]言:《甲乙》卷五第四“言”下有“其”字。
[四]若存若亡:《小针解篇》作“若亡若存。”应据乙正。“先”“存”文部韵。
[五]与:周本、日刻本、张注“与”并作“为”。按《甲乙》卷五第四、《千金翼方》卷二十八并作“为”,与周本合。
[六]以针为之:《千金翼方》卷二十八“为之”下有“重则为补,轻则为泻,虽有分寸,得气即止”十六字。
[七]泻曰:《素问•离合真邪论》王注引《针经》、《甲乙》卷五第四“泻曰”下,并有“迎之迎之意”五字。按:“迎之迎之意”与下“随之随之意”对文。应据《素问》王注引补。
[八]必持内之:孙鼎宜曰:“持当作‘时’,声误。‘内’同‘纳’。内针之时有五,即气正盛时,月正满时,日正温时,身正安时,息正吸时。”
[九]排阳得针:《甲乙》卷五第四“阳”作“扬”,“得”作“出”。孙鼎宜曰:“排阳犹推扬,谓转针也。转针得法,邪自随出。”
[十]邪:《素问》王注引《针经》、《甲乙》卷五第四“邪”并作“疾”。
[十一]妄:《素问》王注引《针经》、《甲乙》卷五第四“妄”并作“妄”。姚文田《古音谐》卷六:“妄当作忘。”
[十二]按:《素问》王注引《针经》、覆刻《太素》卷二十一“按”并作“悔”。
[十三]还。《甲乙》卷五第四“还”作“环”。
[十四]弦绝:覆刻《太素》卷二十一作“绝弦”。
[十五]宝:《素何•针解》王注引《针经》“宝”作“实”。按:作“宝”是。“宝”与上文“道”字同为幽部韵。
[十六]无针:覆刻《太素》卷二十一“无针”作“针无”。
[十七]审视血脉:按“脉”下原有“者”字,此据马注本、张注本及覆刻《太素》卷二十一、《甲乙》卷五第四删正。
[十八]衞:覆刻《太素》卷二十一“衞”作“衡”。
[十九]血脉者:《甲乙》卷五第四“血”上有“取”字。覆刻《太素》卷二十一“脉者”作“所”字,连下“在”字为句。杨上善曰:“血脉、胳脉也。”
[二十]澄:覆刻《太素》卷二十一、《甲乙》卷五第四并作“满”。
【注】
①宛陈则除之:王冰曰:“苑、积也。陈、久也。除、去也。言络脉之中,血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
②邪胜则虚之:张介宾曰:“虚之、泄其邪。”
③大要:按“大要”犹“大略”。《孟子•滕文光上》赵注:“略、要也。”“大略”就是大概的意思。旧注以“大要”为古经篇名,似因原衍“曰”字致误。
④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实虚指补泻说。马莳曰:“徐纳其针,而急出之则为补,疾纳其针,而徐出之则为泻。”
⑤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张介宾曰:“实之与虚,在有气无气耳。气本无形,故若有若无。善察之者,神悟于有无之间也。”
⑥为虚为实,若得若失:马莳曰:“泻之而虚,况然若有所失;补之而实,似然若有所得,亦以虚实本于一气,似在得失之间耳。”
⑦以针为之:汪机曰:“九针各不同形,长短锋颖不等,或补或泻,宜随其疗而用之。”
⑧放而出之:孙鼎宜曰:“《汉书•艺文志》集注:‘放、荡也。’谓放荡而出,感泄其邪,即播大其穴之意”。
⑨按而引针,是谓内温:引针,即出针。“温”与“蕰”同。《说文•草部》:“蕰、积也。”此言泻法出针,不应按闭针孔,否则,邪气就会蕴积于内而不得泻。
⑩补曰随之:孙鼎宜曰:“《易•系辞下传》注:‘随、宜也。’补法不拘时间,故曰随。”
⑾意若忘之:张介宾曰:“意若忘之,谓意会子有无之间也。”
⑿若行若按:《尔雅•释诂》:“按、止也。”
⒀蚊虻:《庄子•天运》释文:“虻、字亦作蝱。”(méng蒙)“虻”昆虫类,好吸人畜之血。
⒁令左属右:杨上善曰:“左手按穴,右手行针,内气已补,右手出针左手闭门,使气相续不灭也。属,续也。”
⒂外门:杨上善曰:“痏孔为外门也。”
⒃必无留血,急取诛之:《国语•晋语》韦注:“诛、除也。”此言邪血留者,应速刺除。
⒄坚者:杨上善曰:“持针不坚,则气散不从针。”张志聪曰:“坚者,手如握虎也。”
⒅正指直刺,无针左右:谓针不偏斜、直刺而下,不可偏左偏右。《素问•针解篇》“义无邪下,欲端以正。”与此义互发明。
⒆神在秋毫:杨上善曰:“秋毫谓秋时新生毫毛,其端锐微也。谓怡神在针端调气,故曰神在秋毫也。”
⒇属意病者:“属意”即“注意”。《汉书•盖饶宽传》颜注:“属犹注也。”
§审视血脉:杨上善曰:“审视十二经脉及诸络虚实。”
№必在悬阳,及与两衞(衡):《尔雅•释诂》:“在、察也。”杨上善曰:“悬阳、鼻也。鼻为明堂,五脏六腑气色皆见明堂及与眉上两衡之中,故将针者,先观气色,知死生之候,然后刺之。”
☆神属勿去:“属”有“聚义。《周礼•遂大夫》郑注:“属犹聚也。”“神属勿去”是说方刺之时,精神凝聚而不分散。与《素问•针解篇》“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之义相互发明。
【语译】
凡是针刺时,正气虚用补法,邪气实用泻法,有瘀血的用破除(放血)法,邪气胜的用攻下法。大概是慢进针而快出针,急按针孔的为补法,快进针而慢出针,不按针孔的为泻法。这补和泻的作用,似有感觉又似无感觉,细察气的先至后至,而定留针或去针。总的说来,用补法也好,用泻法也好,要使患者感到补之若有所得,泻之若有所失。补泻的要点,在九针有不同之妙。或补或泻,可用针刺手法来解决。在用泻法时,要持针纳入,得气后,就摇大针孔,转而出针,这可使邪气随针外泄。假如出针随即按闭针孔,这会使邪蕴于内,瘀血不散,邪气不得外泄啊!在用补法时,随时施针,意念里如无其事,如行如止,象有蚊虻叮在皮肤上的感觉,针入皮肤之中,候气之际,有如停留徘徊;得气以后,急速出针,又象箭离弓弦一样,右手出针,左手急闭针孔,经气因而留止,针孔已闭,中气就会充实了。如有皮下出血,不可任其淤留,应该速予除去。持针的准则,精神坚定是可贵的。对准俞穴,端正直刺,针不偏左偏右,针者精神集中到针端,并注意观察病人,仔细看其血脉,进针时避开它,这样,就不会发生什么危险了。将刺的时候,一定要看病人的鼻和眉目之间,而针者也须聚精会神,毫不疏忽,从而测知疾病的好坏。所谓“审视血脉”,那血脉之所在,横布在俞穴周围,看起来显得很清楚,用手去摸按也会感到坚实。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①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一]③针,长三[二]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三]针③,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四]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④,去[五]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六]⑤,揩摩⑥分间,不得伤肌肉[七],以泻分气[八]。鍉针者,锋[九]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十]。锋针者,刃三隅[十一]⑦,以发痼疾⑧。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尖[十二]如氂⑨,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十三]。毫针者,尖如蚊虻[十四]喙⑩,静以徐往,微以久留[十五]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十六],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挺[十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⑾。九针毕矣。
【校】
[一]鍉针:《类说》卷三十七“鍉”作“提”。
[二]长三寸半:《太素》卷二十五《热病说》杨注“三寸”作“二寸”。
[三]铍针:《素问•针解篇》王注“铍”作“铍”。“铍”、“铍”音义并同。慧琳《音义》卷五十七引《说文》“铍、大针也,医家用以为破也。”
[四]三寸:按本经《九针论》“三寸”作“一寸”。
[五]去:《太素》卷二十二《九针所主篇》杨注“去”作“主”。按:“去”、“主”形近致误。
[六]针如卵形:《太素》杨注作“锋如卵”。
[七]不得伤肌肉:《太素》杨注作“内不伤肌”。
[八]以泻分气:《九针论》作“主治分间气”。
[九]锋:《太素》卷二十五《热病说篇》杨注“锋”作“状”。
[十]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太素》杨注作“主按脉取气,令邪气独出”。
[十一]刃三隅:按:《九针论》两云锋针是“筩其身锋其末”,与“刃三隅”不合。考《太素•九针所主》、《热病说》两篇杨注皆云锋针是刃三隅,因此“热病数惊,瘈疭而狂”用它泻热出血。张介宾渭“筩其身者,似或有误”,其说是。
[十二]大如氂:《太素•九针所主》杨注“大”作“状”。按:《九针论》“大”作“尖”是。“大”、“尖”形近致误。
[十三]以取暴气:按:“气”应作“痹”。当据《太素•九针所主》杨注改。《九针论》亦误。
[十四]尖如蚊虻喙:按:“蚊虻”下,脱“之”字,应据《太素》杨注补。
[十五]微以久留之而养:按:本句文义不明。《九针论》作“微以久留,正气因之。”《太素》杨注作“留之养神。”
[十六]锋利身薄:覆刻《太素•九针所象》“薄”作“博”。按:“薄”、“博”似均不合,疑当作“长”。《九针论》谓长针“必长其身锋其末”是可证。
[十七]尖如梃:胡本、熊本、周本、统本、金陵本、藏本、日抄本、日刻本“梃”并作“挺”。按:《九针论》亦作“挺”。《后汉书•方术传序》贤注:“挺、专折竹挺也。”“尖如挺”谓大针尖如折竹之锐。至《太素•九针所主》杨注作“筳”,其义与“挺”近。
【注】
①说:“镵,(chán蝉),《广雅•释诂四》:“镵、锐也。”
②鍉针:“鍉”(dí滴)丹波元简曰:“鍉,镝也,箭簇也。”“鍉针”喻其针似箭头。
⑧铍针:“铍”(pí皮)《说文•金部》:“铍,大针也。”
④头大末锐:杨上善曰:“卒兑之者,令其易入,大其头,使不得深也。”
⑤针如卵形:杨上善曰:“员针,员其末如鸡卵也。”
⑥揩摩:“揩摩”同义复词。慧琳《音义》卷四十三引《古今正字》云:“揩,摩也。”卷十六引《考声》云:“摩,拭也。”引申有“磨擦”之意。
⑦刃三隅:即三棱针。
⑧以发痼疾:按《诗•东方之日》传:“发,行也。”引申有“去”义。“痼疾”谓积久难治之病。
⑨大如氂:“氂”(máo毛)《广雅•释器》:“氂,毛也。”
⑩喙:朱骏声曰:“兽虫之口曰喙。”此指蚊虻之嘴言。
⑾以泻机关之水也:“机关”指关节言。《邪客篇》“机关不得屈伸。”
【语译】
九针之名,各有不同的形状,第一种叫做镵针,长一寸六分;第二种叫做员针,长一寸六分;第三种叫做鍉针,长三寸五分;第四种叫做锋针,长一寸六分;第五种叫做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第六种叫做员利针,长一寸六分;第七种叫做毫针,长三寸六分;第八种叫做长针,长七寸;第九种叫做大针,长四寸。镵针,针头大而针尖锐利,适于浅刺以泻皮肤之热;员针、锋形如卵,适于磨擦分肉之间,既不会损伤肌肉,又能够疏泄分肉的邪气;鍉针,其锋象黍粟之粒的微圆,适于按压经脉,以引正气,从而使邪气排除;锋针,三面有刃,用以治疗积久难治之病;铍针,针尖象剑锋一样的锐利,用以刺痈排脓;员利针、针尖象长毛,圆而锐利,针身稍为粗些,适于治疗暴痹;毫针、针尖象蚊虻的嘴,轻缓的刺入皮内,留针养神,可以治疗痛痹;长针、针锋锐利,针身略长,可以治疗日久不愈的痹证;大针、针尖象折的竹茬,其锋稍圆,可用以泻去关节壅滞的积水。所有九针的情况,大致如此而已。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①,浊气在中②,凊[一]气在下③。故针陷脉④则邪气出,针中脉⑤则浊气出[二],针太深则邪气[三]反沉,病益[四]。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五],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无虚[六],损不足而[七]益有余,是谓甚[八]病,病益甚⑥。取五脉⑦者死,取三脉者恇⑧;夺⑨阴者死[九],夺阳者狂,针害⑩毕矣。刺之而[十]气不至,无问其数⑾;刺之而[十一]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十二],效之信,若风之[十三]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十四],刺[十五]之道毕矣。
【校】
[一]清:按:“清”分应作“凊”。“清”、“凊”古书常混。《周礼•宫人》郑注“沐浴所以自洁凊。”释文“凊本作清。”是误“清”为“凊”。《广雅•释诂四》“凊、寒也。”“凊气”谓寒湿之气,而非清浊对文,如所谓轻清之气也。
[二]针中脉则浊气出:按:上文以在上、在中、在下分举邪气、浊气、清气。而此于浊气出后,未及针清气之义,似有脱文。
[三]邪气反沉:《甲乙》卷五第四“邪”下无“气”字。
[四]病益:《甲乙》卷五第四、《素问•长刺节论》王注引《针经》“益”下并有“甚”字。按:本经《小针解篇》无“病益”二字。周学海以此二字为衍文,似是。
[五]病各有所宜:《甲乙》卷五第四“宜”作“舍”,下有“针各有所宜”五字。
[六]无实无虚:《甲乙》卷五第四、《素向•针解篇》王注引《针经》并作“无实实,无虚虚”。按:以《难经•八十一难》“无实实虚虚”证之,《甲乙》、王注引是。
[七]而:《甲乙》卷五第四无“而”字。
[八]甚:《甲乙》卷五第四“甚”作“重”。
[九]死:《甲乙》卷五第四“死”作“厥”。
[十]而:《素问•诊要经终论》王注引《针经》无“而”字。
[十一]刺之而气至:《素问•诊要经终论》王注引《针经》无“而”字。
[十二]而有:《甲乙》卷五第四“而”下无“有”字。
[十三]若风之:《甲乙》卷五第四、《素问•八正神明论》“风”下并无“之”字。
[十四]明乎若见苍天:《甲乙》卷五第四作“昭然于天”。
[十五]刺:《甲乙》卷五第四“刺”上有“凡”字。
【注】
①邪气在上:风寒暑雨之邪,由风府风门而入。张介宾曰:“邪气在上者,贼风邪气也。”
②浊气在中:寒温不适,饮食不节,病行肠胃。
③清气在下:寒湿之邪,由足部起。
④陷脉:谓头部穴位,以头部孔穴,多在骨陷之中。
⑤中脉:谓中焦足阳明之脉。
⑥病益甚:马莳曰:“无实其实,而益其有余,无虚其虚,而损其不足。若实实虚虚,是为甚人之病,故病益甚也。”
⑦五脉:张介宾曰:“五脉者,五脏五腧也。”
⑧取三脉者恇:张介宾曰:“手足各有三阳,六腑脉也。”《说文•心部》:“恇(kuāng匡)、怯也。”
⑨夺:王冰曰:“夺谓精气减少如夺去也。”
⑩针害:杨上善曰:“针害者,言前所禁甚也。”
⑩无问其数:“数”谓息数。马莳曰:“凡刺之而气尚未至,当无问其数以守之。所谓如待贵人,不知日暮者是也。”
【语译】
气在人体经脉之内,阳邪之气常在上部,糟粕之气常停中部,寒湿之气常留下部,因而针刺部位也就不同了。如刺头部骨陷孔穴,就会使阳邪得以外出,刺阳明之脉,就会使浊气得以外出。病在浅表而针刺太深了,能够引邪入里,会使病势加重。因此说,皮肉筋脉各有它的部位,病证各有它的适应孔穴,情况不同,就应该随着病情慎重施针,不要实证用补法,也不要虚证用泻法,那损不足而益有余的做法,可说是加重患者的苦痛,因而病势也就越发严重了。精气虚的病人,取了五脏腧穴,可以致人于死;阳气不足的病人,取了三阳经的腧穴,可以致人于怯弱。耗伤了阴经,会发厥证;损伤了阳经,会发狂证,这都是用针不当的害处。针刺时,需要候气,如刺后尚未得气,不问息数多少,必须等待经气到来,如果针已得气,就可去针不再刺了。九针各有不同的功能,针形也不一样,在使用时,要根据病情分别选用。总之,针刺的关键,是要得气,针下得气,必有疗效,疗效的可靠,就象风吹云散,很明朗的看到天空青天那样,这些都是针刺的道理啊。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腧①,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②,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③,凡二十七气以上下[一]④,所出为井⑤,所溜[二]为荥⑥,所注为腧⑦,所行为经⑧,所入为合⑨,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三]六十五会⑩,知其要者[四],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五]气⑾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六]。
【校】
[一]以上下:《甲乙》卷三第二十四作“上下行。”
[二]所溜:《难经•六十八难》“溜”作“流”。按:刘校《甲乙》卷三第二十四“溜”作“留”。“溜”是“留”的误字。“留”与“流”通。《庄子•天地篇》释文“留或作流。”
[三]三百:《甲乙》卷五第四“三百”上有“凡”字。
[四]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按:“知其”十六字,与上下文,语意不蒙,未知何篇之语窜移至此。汪昂《灵枢约注》卷上略去此,“知其”十六字,似有所见。
[五]神:《素问•调经论》王注引《针经》“神”上有“皆”字。
[六]非皮肉筋骨也:《素问•调经论》王注引《针经》作“非骨节也。”
【注】
①五腧:“腧”是“俞”的借用字。慧琳《音义》卷五十四云:“诸方书、明堂图,俞皆针灸之穴,作腧非也。”又借用为“输”,如《太素•本输》“五输之所留止”即其例。但俞穴本字,仍以作“俞”为是。五俞•是指每脏各有井荥俞经合之五个俞穴。
②六腧:是指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每腑各有井荥俞原经合之六个俞穴。
③络脉十五:十二经各有络脉,此外有又任脉之络,督脉之络,脾之大络,计共十五。
④凡二十七气以上下,经脉十二,络脉十五,故云二十七气,此二十七气,出入于上下手足之间。
⑤所出为井,杨上善曰:“井者,古者以泉源出水之处为井。人之血气出于四肢,故脉出处以为井也。”
⑥所溜为荥:脉气出后,尚未充盛,犹如流动之小水。《说文•水部》:“荥、绝小水也。”
⑦所注为腧:张介宾曰:“注、灌注也。腧,输运也,脉注于此而输于彼,其气渐盛也。”
⑧所行为经:脉气大行,如同河水流畅。杨上善曰:“经者,通也。”
⑨所入为合:杨上善曰:“脉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脏之气,故名为合。”
⑩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谓人体经络之气所聚之处,即三百六十五个气穴。
⑩神气:即血气。《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
【语译】
我希望听到脏腑脉气所出之处的情况。岐伯说:五脏经脉,各有井、荥、俞、经、合五个俞穴,五五共二十五个俞穴;六腑经脉,各有井、荥、俞、原、经、合六个俞穴,六六共三十六个俞穴,人体脏腑有十二经脉,每经各有一络,加上任督之脉各一络和脾之大络,共十五络,这二十七脉之气循行周身,出入于上下手足之间,它的脉气由始微而趋向正盛,最后入合于内,这就是所谓“所出为井,所流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的意思。这二十七气流注于五俞,昼夜循行不息。人体关节等部位的相交,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会合处,都是血气游行出入和络脉渗灌诸节的地方,不是指皮肉筋骨说的。知道这些要妙所在,一句话就足以蔽之,否则就会散漫无边际了。
睹[一]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①;一其形②,听其动静,知其[二]邪正。右主推之③,左持而御之④,气至而去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⑤,是谓重竭⑥,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⑦反其气,取腋与膺⑧;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⑨,逆厥则必死[四],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⑩。刺[五]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⑾;害[六]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七]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八]。
【校】
[一]睹。统本、金陵本、张注本“睹”并作“观”
[二]知其:《素问•宝命全形论》王注引《针经》“知其”作“而知”。
[三]必先诊脉:《甲乙》卷五第四“先”下无“诊”字,“脉”字与下“视”字互乙,两句作一句读,为“必先视脉气之剧易。”
[四]逆厥则必死:按:“则”字衍文。以上文“重竭必死”律之可证。
[五]刺:《太素》卷二十六《寒热杂说》“刺”上有“凡”字。
[六]害:本经《寒热病篇》、覆刻《太素》卷二十一《九针要道》“害”并作“不”。
[七]病益:本经《寒热病篇》、《甲乙》卷五第四“病”下并无“益”字。
[八]疡:本经《寒热病篇》“疡”作“疽”。
【注】
①散复:散、谓血气之耗散。复、谓血气之还复。
②一其形:《吕氏春秋•举难》高注:“一,分也。”一其形,是说分别形体之肥瘦强羸。
③右主推之:谓右手主推而进针。
④左持而御之:《汉书•刘向传》颜注:“持、谓扶持佐助。”左持云者,谓左手佐助而护针身。
⑤反实其外:外指阳,内指阴。“反实其外”与上“反实其内”对文。
⑥是谓重竭:张介宾曰:“脏气已绝于内,阴虚也。反实其外,误益阳也,益阳则愈损其阴,是重竭也。”
⑦辄:(zhé折)有“每”义。
⑧取腋与膺:《广韵•十六蒸》:“膺,胸也。”张介宾曰:“腋与膺皆脏脉所出,气绝于内,而复取之,则致气于外,而阴愈竭矣。”
⑨逆厥:《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脏气已绝于外,反补脏阴,阳气益竭,而发逆厥。
⑩四末:指四肢。
⑾精泄:谓伤气。《淮南子•精神》高注:“精者,人之气。”
【语译】
在进行针刺之际,时刻察看患者的气色和眼神,可以测知血气的耗散与还复;分别病人形体的强羸,听他的声音动静,可以了解邪正虚实。然后右手推而进针,左手防御针身,等到针下得气,就可出针了。凡是要用针的时候,必先观察脉气的和与不和,然后才可治疗。如五脏之气已绝于内的病人,是阴虚,而用针反补在外的阳经,阳愈盛则阴愈虚,这叫重竭,重竭必死,在死时是安静的;这是因为医生每违反经气,误取腋和胸的俞穴,促使脏气俞趋虚竭所致。至于五脏之气已虚于外的病人,是阳虚,而用针反补在内阴经,阴愈盛则阳愈虚,引起四肢厥冷,这叫逆厥,逆厥必死,在死时是烦躁的,这是误取四胶末端穴位,促使阳气愈竭所造成的。针刺的要害,刺已中病而不出针就会伤气,不中病而出针,就会使邪气留滞不散,伤气会使病加重而使人虚弱,气滞很容易发生痈疡。
五脏有六腑①,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一]出于四关②,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实,当[二]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③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三]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四]十二原,而原[五]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④,太渊[六]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⑤,大陵[六]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⑥,太冲[六]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⑦,太白[六]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⑧,太溪[六]二。膏[七]之原,出于鸠尾⑨,鸠尾[六]一。肓⑩原,出于[八]脖胦⑾(即气海),脖胦[六]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校】
[一]十二原:《甲乙》卷一第六“十二原”下有“者”字。
[二]当:覆刻《太素》卷二十一《诸原所生》作“常”。
[三]气味:孙鼎宜曰:“‘气’当作‘之’,草书形误。‘味’当作‘会’,声误。”
[四]应出:《甲乙》卷一第六“应出”作“出于”。
[五]而原:周本、日抄本、日刻本并作“十二原”。
[六]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甲乙》卷一第六“太渊”下不重“太渊”二字,下“大陵”、“太冲”、“太白”、“太谿”、“鸠尾”、“脖胦”同。
[七]膏:覆刻《太素》卷二十一《诸原所生》作“鬲”。
[八]出于脖胦:《素问•腹中论》王注引《灵枢经》“出于”作“名曰”。
【注】
①五脏有六腑:脏腑之气,表里相通。
②四关:即两肘两膝,是全身关节之大关。
③禀:“禀”即“癝”之省文。《素问•皮部论》王注“禀,聚也。”
④太渊:肺脉所注,俞穴,阴经无原穴,以俞穴代之。
⑤大陵:心主之脉所注,俞穴。汪昂曰:“大陵系心包经穴,以心包代心君行事,故不曰本经之神门,而曰心包之大陵。”
⑥太冲:肝脉所注,俞穴。
⑦太白:脾脉所注,俞穴。
⑧太谿:肾脉所注,俞穴。
⑨鸠尾:杨上善曰:“膈气在于鸠尾之下,故鸠尾为原。”马莳曰:“鸠尾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人无蔽骨者,从歧骨下一寸即是。曰鸠尾者,言其骨垂下,如鸠尾形也。
⑩肓:谓下肓。
⑾脖胦:《甲乙》卷三第十九:“气海,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
【语译】
五脏有在外的六腑,六腑之外有十二原,十二原穴出于四关,四关原穴主治五脏病变。所以五脏有病,就应该取十二原穴。因为十二原穴,是五脏聚三百六十五节经气而集中的地方,因此五脏有了病变,就反应到十二原,而十二原也各有所属之内脏,了解原穴的性质,看透它的反应,就可知五脏的受病情况。心肺居于膈上,属于阳位。肺是阳部的阴脏,为阳中之少阴,它的原穴,是太渊左右二穴。心是阳部的阳脏,为阳中之太阳,它的原穴,是大陵左右二穴。肝、脾、肾位于胸膈以下,属于阴位。肝是阴部的阳脏,为阴中之少阳,它的原穴,是太冲左右二穴,脾是阴部的阴脏,为阴中之至阴,它的原穴,是太白左右二穴。肾是阴部的阴脏,为阴中之太阴,它的原穴,是太谿左右二穴。膈的原穴是鸠尾,属任脉,只有一穴。肓的原穴是气海,属任脉,也只有一穴。这十二原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相通的关键所在,所以能够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
胀取三阳①,飧泄取三阴①。
【注】
①三阳、三阴:“三阳”指足三阳经,即胃、胆、膀胱。“三阴”指足三阴经,即脾、肝、肾。杨上善曰:“胀取六腑三阳原也。泄取五脏三阴原也。”
【语译】
凡患腹胀病,应该取足三阳经,凡是患飧泄病,应该取足三阴经。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①也,犹污②也,犹结③也,犹闭④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⑤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⑥也。疾虽久,犹可毕⑦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注】
①刺:《方言》三:“凡草木刺人,自关而西谓之刺。”
②污:《文选•雪赋》善注:“污,犹相污染也。”
③结:《文选•西京赋》薛注:“结、缚也。”
④闭:《国语•晋语》韦注:“闭、壅也。”
⑤雪:《文选•长笛赋》翰注:“雪、洗涤也。”
⑥决闭:《汉书•沟洫志》颜注:“决,分泄也。”“决闭”犹云决泄水之壅障也。
⑦可毕:《尔雅•释诂》:“毕,尽也。”“可毕”犹云可尽其效也。
【语译】
五脏有病,好比肌肉上扎了刺,物体上被污染,绳索打了结扣,河水有了淤塞一样。但是,扎了刺虽然好多天,还可以拔掉它;污染日子虽久,还可以洗净它;结扣拴了好久,还可以解开它;河道淤塞时间虽然长些,还可以疏开它。有人认为久病就不能针治而愈,这样说法,是不对的。善于用针的医生,就象拔刺、涤污、解扣、疏淤一样,疾病的时间虽然很长,还是可以达到治愈效果的。那说久病不能治的,是因为它未掌握针刺的技术啊。
刺诸热者[一],如以[二]手探汤①;刺寒清②者,如人不欲行③。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三],正往无殆④,气下[四]乃止⑤,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⑥者,取之阴之[五]陵泉;疾高而外⑥者,取之阳之[五]陵泉也。
【校】
[一]诸:覆刻《太素》卷二十一《诸原所生》无“诸”字。
[二]以:《甲乙》卷五第四、覆刻《太素》卷二十一《诸原所生》并无“以”字。
[三]取之下陵三里:“下陵”二字疑衍。例以《邪气脏腑病形篇》、《五乱篇》“取之三里”句法可证。《本输篇》云:“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则“下陵”二字,似系三里之旁注,传抄误入正文。
[四]气下:《甲乙》卷五第四作“下气”。
[五]阴之陵泉,阳之陵泉:《甲乙》卷五第四“阴”下“阳”下并无“之”字。
【注】
①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杨上善曰:“刺热者,决泻热气,不久停针,徐引针使疾气疾出,故如手探汤,言其疾也。”
②寒清:“寒清”同义复词。《吕氏春秋•有度》高注:“清,寒。”
③如人不欲行:杨上善曰:“刺寒者,久留于针,使温气集补,故如上行,迟若不行,待气故也。”
④殆:“殆”与“怠”通。《论语•为政》释文“殆本作怠。”
⑤气下乃止:“下”作“去”解。《周礼•司民》:“下犹去也。”“气下乃止”是说邪气退去就须停针。
⑥疾高而内,疾高而外:张介宾曰:“疾高者,在上者也,当下取之。然高而内者属脏,故当取阴陵泉;高而外者属腑,故当取阳陵泉。”
【语译】
针刺热病,好象是手试沸汤,一触就起;针刺寒病,好象不愿出行的样子。阴分里有了阳邪热象,应当取足三里穴,准确进针,不能懈怠,邪气退了,就应该停针,假如邪气不退,还需要再刺。病出现在上部,而属于内脏的,可取阴陵泉,病出现在上部,而属于外腑的,可取阳陵泉。
-----------很好的资料.感谢您的不辞劳苦
-----------我需要,报个名先
FDCWQ@YAHOO.COM.CN
谢谢~~~~~
-----------很好的资料,我也要,谢谢
heixiong_2@163。com
-----------谢谢楼主,报名!
lydazhen@163。com
-----------楼主辛苦了,真的很感谢啊,我也想要一份,david.lou@163。com
有不有《素问》的啊
-----------谢谢!辛苦了发我一份。
asdf1426978@sina。com
-----------谢谢您,辛苦了。yanxu727@163。com
-----------我也要yongbaotaiyang@163。com
谢谢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