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繁衍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科学体系,也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淀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从常州孟河这片文化土壤中生发的孟河医派,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功绩,影响深远,享誉海内外。
考孟河医派,明末清初就有马荣成、费尚有、法征麟、沙晓峰等以启其先。至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孟河医派崛起于吴中,以费、马、巢、丁四大家为代表的孟河医派名扬大江南北,成为江苏医家一大流派,一个历史影响深远的地域性流派,是祖国医学继温病派后的一支新军,文化底蕴深厚,流派色彩明显,学术成就突出,业绩彪炳,薪火相传,至今不衰。正如近代名医丁甘仁在《诊余集•序》中所说“吾吴医学之盛,甲于天下;而吾孟河名医之众,又冠于吴中。”
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对历史上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的回顾梳理,又有对当今孟河医派临床实践的归纳总结;既有对孟河医派名师大家的考证溯源,又有对孟河医派传承弟子的全面搜集;既有从中医药科学内涵角度进行的精辟分析,又有从吴文化特性角度展开的深入思考;既有简廉验便的临证方药,又有引人入胜的轶事趣闻,本书代表了多年来孟河医派的研究成果和水平。
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能为大家提供线索,了解孟河医派的历史由来和发展,对孟河医派的产生和发展、流派特色、学术思想、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成果,为同道提供参考。
《孟河医派三百年——孟河医派研究荟萃》
[
本帖最后由 黎小裕 于 2010/6/22 10:08 编辑 www.med126.com]
-----------此书如何?请做详细介绍和评价。如果好的话,我会考虑购买。
-----------在孟河医派渊源流长的发展历程中,有多少医家,多少医著,又有多少故事传说?近日由学苑出版社推出的《孟河医派三百年》一书,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堪称孟河医派研究之集大成者,填补了我国医派研究的一项空白。
该书由我市卫生局立项,市第三人民医院两位名中医李夏亭、单德成担纲主编。
李夏亭,1952年生,历任市卫生局中医处处长、市中医院副院长、市三院院长、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肝病专科学科带头人,现为常州市中医药学会孟河医派研究会会长、江苏省名中医。单德成,1943年生,现为主任中医师。
两位中医师为编著本书付出了艰巨的劳动。5年前,当李夏亭了解到“外国人研究热情比中国人高,外地人研究热情比常州人高”时,作为土生土长的常州人,他觉得很遗憾。2003年,他毅然辞去院长职务,潜心研究孟河医派。他走村串巷寻访孟河医派传人,利用出差机会,到北京、上海等地拜访专家,采访医家上千位,甚至远赴美国加州大学图书馆,阅读史料数百册,耗时两个月。经不懈努力,他找到了包括费伯雄画像在内的鲜为人知的一批珍贵图片,取得了包括马培之当年为慈禧太后的诊病处方等第一手资料,考证了多处被人遗忘、却颇具文物保护价值的名医墓地,搜索并证实了海内外孟河医派传人达240多人,梳理了孟河医派300年来传承、流布的谱系图,并通过严谨的考证,纠正了不少以讹传讹的相关史实。
如今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内容丰富,兼具可读性和史料价值的读物。该书共59.4万字,238张图片,分为10个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孟河医派历史源流综述、纪事年谱、医人考、传承谱系、名医传略、学术思想研究、临床经验著述、医派轶事、历代对孟河医派医家的评述以及相关著作文献目录索引等。全书时间跨度从东汉至今约两千年。李夏亭说,这部书既有专业人士感兴趣的临床经验选编及学术评价,也有普通读者感兴趣的孟河医派民间传说等,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在编著本书的过程中,李夏亭还主持完成了一系列孟河医派遗产保护相关工作:主编《孟河医派研究文集》;组织200多万字的《孟河四家医集》再版;协助筹备孟河医派陈列馆;筹备召开首届中国孟河医派论坛;协助孟河医派“非遗”申报;组织成立孟河医派研究会,首任会长;组织孟河医派图文、实物在常州市非遗馆对外展出。
记者:钱月航
来源:常州日报
-----------嘻嘻,还是梁哥资料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