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11 13:32 编辑 www.lindalemus.com/job/鄙人学习此书,感慨颇多,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现节录《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的内容与大家学习共享。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特征
东方的学问,略分为“象、数、理、气”,是哲学、科学之综合体。西方的科学只是相似的、简单的。
科学的尖端是两个核:原子核、细胞核。又云三事:精神、物质、信息。科学认识事物是浅层的,因而比较确定;深层的则在有无之间,较不确定。
“象”者,形象义[1],象征义,抽象义,为哲学的高深境界。《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周书·洪范九畴》云:为君者当知九畴。其第一是五行。知是义来之久远,当早于周。夏书中已有之。近多有论曰古籍为秦汉时人所伪造。日人《医籍考》云:秦汉时人何与也[2]?如春季
葶苈子多,则夏季雨水多;看槐之盛衰,知麦之好坏;湖广熟,天下足等,皆象学也。“数”者,数字之变,如今日之数学。亦甚复杂,但医学所用的简单。“理”者,物变之理,如生理、心理[3]等。宋明理学,论空之学也,今渐淘汰出医学。“气”者,道云“无火”,即能量,分先天、后天。气与数合,称“气数”,是一门极高深的学问,当深通阴阳五行之学方知。知之者,可以预言矣[4],人气数至,便见其异。若能合此四学,可有新的学问出现。
以上是纵向的分法。若横向分类,亦有四学:医、卜、星、相。
fo学中有三量论,性量、现量、比量。性为本有性质,现为现前之数量,比为比例(按:此说与正统fo学所述不同)。又有三际论:过去、现在、未来。
任何现象均有物质基础。例如,粉墙忽然出画,俗称“鬼洗墙”,民间云主不吉利,其实为霉菌。潜川云:无论如何解释现象,能找到物质基础,才能得到知识。故一切鬼神附体等现象均应加以物质解释,如白布障、鬼打墙等。潜川云:虽幻犹真。找出物质基础,是医学的任务,决不可空言无物。又如做梦,潜川云:梦至少有三种。一云复现,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二云脏象反映;三云信息,天地之间种种信息所感。
儒家文化中亦有卫生知识。如子曰: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又云: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是一次大修养,专心方可。子曰:同姓相亲,其后不藩。但儒家没有专门发展的医学。
--------------------------------------------------------------------------------
[1] 如石有二类:火成、水成,由象可知。
[2] 古人本能甚强,近代日失。此以格物之知日增故。今人之危机,在于微观、宏观之物质变化知道得多,而人本身则不知为何物。《道德经》云:动皆至死地。科学每进一步,便向死亡前进一步。欲学古人者,当模拟古人。古人生活简单,言简,息少,心宁,远官。如《书》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帝何有于我哉?《老子》云:其民曰朴。
[3] 列宁云:心理是不成熟的意识。
[4] 如周·邹衍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第二节 中医学基础知识
一、概述
中医尽用此四学。象者,医用看相之学。因命运决定于性格,性格决定于生理,生理决定于五脏,五脏之气见于面。如脾气旺则鼻头园,肺气旺则耳美,等等。五脏依五行而生。
故学者必读经。经中多有隐语,如经中“少阳之上”,是少阳经上行之义。又其中讹字者,当能正之。读经后应能治病,理而可用。
医有四门:生理、病理、医理、药理。
二、中医生理学
中医生理:分为经络论、气化论、标本论、逆从论、脏象论等。
(一)经络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应自行整理、掌握之。中医治病靠经络,非神经路线也。
经络者,非止铜人所示。首先,经络非线状;其次,穴位亦有正误之处。潜公《针灸品》曾纠正许多错误。而经络内在之交会,则需打坐入定方知。古之气功与医学结合,有“内景”之谓。今之经络挂图均是经络表支,而里支则需“内景”功夫方可知之[1]。
《
伤寒》论六经。《周易》谈四象: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六经中再加阳明、厥阴,以其实有其脏腑、经络、疾病。再以足经统摄手经,共十二经矣[2]。手经是足经的分支。如太阳篇,即是足太阳经。外行由额下足小趾,里支络于膀胱。手太阳自小指外侧起,内络小肠。其阴面是手少阴心经,一内一外,称相表里[3]。
表里者,两条经络在内部相通,外部彼此有络脉相通。表里之学的应用,则有肺病需治大肠,大肠有病需治肺之论[4]。中医之法,当计及表里之经,不可孤立。如肺与大肠为表里,故
痔疮必治其肺。
手足经相统摄者,足经为主,足经粗大、气足,易刺、易得气(酸麻胀痛)。如足三里穴[5];又如列缺穴,用鹰咀劲(捏拇、食二指)扣之,则太阴、阳明两经俱麻。手穴浅,气弱,反应小,疗效少。
《灵枢》云:凡有“门”字之穴,皆体内外相通之门,气所往来也。“神乎,神客在门(灵枢)。”知神居门中也。故刺门字穴者,可补可泻。如刺期门可泻肝气,以手发气可补之[6]。
中医经络有子午
流注学说。营气4:00出于肺,至2:00归于肝。故人早晨4点要翻个身,呻吟一声。尤其是犯人最为明显,古称狱啸(古人常用啸字,如松啸等),以心中苦闷也。12:00至心,故午时勿开玩笑打人,正午时出手易伤人。16:00至膀胱,不尿者此时多来尿。流注之时,非仅此一脏有气,实则它脏亦有气,至流注之时偏旺而已。
子午流注在按摩和点穴中有用。如点穴用剑指[7],若指正云门则手上气脉不通,肺经出病。又如针刺麻醉,在肺手术时,在肺经上需刺许多针。古时用马嚼铁制针,甚粗。若针麻用豪针,则须刺许多针方可定痛;用粗针则一两针可阻滞经络,从而止痛。
(二)气化论
如尿不出而治疗胰脏,即是气化之思路。
(三)脏象论
脏象者,脏腑气脉在高级神经中枢的反射[8]。是脏腑功能之学。中医说脑是反射器,非神器。五脏方为官[9]。医云:五脏各有阴阳。关于脏象,中医有素问,道家有黄庭经。
(四)标本论
标本者,标为现见症状,本即脏腑之实变也。《灵枢》云:不知根结标本,不足以为工[10]。如肩痛多病在脾胃。
(五)逆从论
逆从者,逆为正治,从为反治。如高热,凉药可解,热药亦可[11]。气功即修逆道。逆道生人,顺道生鬼。如引气下沉以养内脏。
--------------------------------------------------------------------------------
[1] 潜川先生云:内景二字,当受用一生。知内景方能治病。
[2] 正经者,人身左右对称之脉也,内连脏腑,共十二个;奇经者,谓无表里相配,或谓单行者。内经云:奇经无经可求。潜川云:正经如有线电,奇经如无线电。如武功打倒人,当干扰其奇经,扰其大脑方可。如在人面前,阳掌变阴掌,可令人一晕,即此义也。
[3] 如腕外侧痛,则捏起手肉,对穿两经之穴如后溪、神门等处即可治疗。又如合谷透鱼际亦是表里对穿。
[4] 如外科治疗痔疮之法,用
桂枝二、三两久煎浓汁,喝后,坐一会儿再开刀,则可忍受手术而不觉痛矣。治愈后再吃两付补肺之药,则不复发痔疮。此法根据即肺与大肠相表里。
[5] 足三里在两条肌腱之间,按之则足背动脉消失,自觉酸痛者。
[6] 如肿瘤剧痛、胸水者,向门字穴发气则易见效。亦可炒热盐包以烫之,然不可久用。亦可利用红外线治疗仪。每日治疗十人者,不致伤身。
[7] 其法:将食、中二指伸直,拇指扣住无名指与小指,相互用力张紧,则可以发力矣。
[8] 如夜梦蛇缠、夜梦失火、夜梦红衣小儿(常梦此乃心神外逸)、梦或幻见小黑人(肾病)等。经云:心为婴儿,肾为
姹女。
[9] 如神经衰弱,即胃气不降而致。
[10] 如膝盖痛者,实为胃病。偏
头痛者,三焦经病,小
柴胡汤加减可也。
[11] 前者如
白虎汤,后者如白通汤。
-----------三、中医病理学
中医病理:即发病之原,包括阴阳、五行、六气[1]。
(一)关于阴阳
中医之“阴阳”,阴属有部,阳属无部。有部即皮毛、筋脉、骨肉等“有”的,无部即经络、气化、脏象。阴阳有三义:一者,事物之一体两面。阳为功能,阴为物质。二者,可分而不可分。故曰:孤阴不生。三者,阴阳不二而又非一。
中医是治阴阳者,故别阴阳而知用药,阴阳是用药总则。如龙牡是阴药,
元参麦冬亦是阴药,不过力轻而已。伤寒例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故非药治病,当依阴阳为治。故无
麻黄用
芝麻杆、
苏叶亦可;无桂枝用生
姜、
桑枝可代,等等[2]。当学习民间之方法以开阔视野。孙思邈云:览民尤以自镇。
开方中的阴阳应与病人调和[3]。故高热用
石膏,不退反用姜、附。《伤寒论》云:承气入胃,阴盛则毙;桂枝下咽,阳盛以亡。故用方必须知其方解,亦应知其患者之脉证。
老子云:背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是知一体两面之中还有核心也,即使阴阳能结合者。东方哲学所云体、用、能、所四字,体者体系,一体也;用即两面。屈原《天问》,拜太庙观壁画而问之,其中曰:阴阳六合,何本何末?此即体用问题。事物自己内含动力。能所者,能即其能力,所即其所用。如
防风通圣散,能为清热除湿,所治外感初起,湿热流注。又如修水库,贮水即能(位能),发电即所。
(二)关于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在人为五脏,在天为五星。经云:七曜悬天,五行丽地。又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神宿列张。
五行在人是五种格局,父母所与。内脏是五脏。五行者,地上五种于天上五大行星相关,受其影响故生。古人云:“七曜悬天,五行丽地。”如观星可以预报洪水,亦可以影响五脏。又如彗木相撞,则长江流域发红眼病。今知五行大冲(照地球最长,或行走转向)之时,对地面感应最强。
“五行”即心肝脾肺肾。董仲舒云:五行可归纳为形声色气味,称大五行;其余称小五行。五行首先是“五形”(金木水火土)、五声(宫商角徵羽)、五色(青黄赤白黑)、五气(臊焦腥香腐)、五味(辛甘酸苦咸)。故金木水火土为小五行,形声色气味为大五行。五行之论,周时已入档案,见于《洪范·九畴》。
五行学说是生命起源的学问。《周书·洪范》引之,《左传》引之于五材。《洪范》说五行与五脏人体生命相连,此乃商朝元老箕子的心得,论洪范九畴[4]。如木型人,身材细长,面不圆,性喜扶摇直上,遇打击则病,能直不能曲。火型人,鸭蛋脸,性急躁,不稳定。土型人五短身材,肥厚,颈后有肉,性格保守,代人受过,不会投机。金型人四方白脸,嘴平腮方。水型人圆面黑面,目中有光,称水色,黑白分明。再依形声色气味大五行分类,可观察事物矣。
五声者,如《诗经》云:“木音可可”,角读(gō),发音用唇齿舌鼻;徵音(zhì),齿舌音;羽(yù)为唇音。如脾脏病,念宫-冬-通;肾脏病念羽,徵是振动心脏之音,商为肺音。
古人云:“木曰曲直作酸”。故木型人不可压制。凡瘦高面长色青者是。是人直言,应利导之。肝病则喜食醋,亦泛酸。“火曰炎上作苦、水曰润下作咸、金曰从革作辛”,其人面白而方,有决断性。“土爰稼穑作甘”,其人五短而黄、面厚;火型人尖面而红,水型人黑面而圆。
五行的关系有生克乘侮。相生者,如木生火,肝木可生。虚寒体质之人,欲改善之,当先调达肝气,如柴胡
桂枝汤,即是木生火。调达木气,就可振奋心脏。如李东垣“升阳散火汤(
葛根、
升麻、
羌活、
独活、
人参、
白芍、柴胡、生草、
炙草、防风、
生姜、
大枣)”即调木气以散火之义。火生土,如用桂枝强心,可以使脾胃正常。所谓“益火生土”,即小建中汤[5]之义。土生金,即所谓“扶土生金”,即
肺痨病治脾胃法,补气滋阴,以肺为阴脏,应滋养之,如天地人膏(
天冬、
地黄、人参,天冬、人参补肺、地黄滋阴),
琼玉膏(人参、
茯苓、地黄)等,俱是此义。如
肺结核,当用四君子加地黄、
山萸肉,培土以生金,勿令其咳破也。金生水,欲令肾壮,先调其肺。若气下降则肾气足,气隔于上则血不下,故小腹冷[6],经络不通故。古云:金投于水,则水生发。故令肺气下降可治男女不孕证。水生木者,古云:壮水涵木。滋肾阴则木气缓,收敛肾阴可平肝气,如六味地黄可降血压。
五行相克者,隔而克之。治疗时有隔一、隔二、隔三之说。中医称生克制化。中医当知生克制化。如肝炎即是木克土之疾,用扶土抗木之法。又如肾炎不尿,乃土克水也,当调土,整好胰脏则尿通,如柴胡桂枝意。生化者,不生者生生,不化者化化。
乘侮者,子欺母为侮,如火大伤肝。反克为乘,如大红胖子,土气太旺,则肝气衰。
(三)关于六气
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风者吹风,寒者受寒。暑有阴阳,阴暑者,夏日贪凉得之;阳暑者,夏日中劳作久而昏晕,脉数无力,唇缩齿枯者。中医用
清暑益气汤(
黄芪、
苍术、升麻、人参、
泽泻、炒
神曲、
陈皮、
白术、
当归、麦冬、炙草、
青皮、
黄柏、葛根、
五味子、生姜、大枣)治阳暑,不可用
十滴水、万金油等,用之则死,以其心衰故。或用
附子理中丸半丸亦可,不可灌酒。湿者,环境中有外湿,体内亦有湿毒。燥者,如秋日之口干等。火如上火,分真火、贼火。正常人胃肠提问、功能等为真火、子火,若无则手足冷、瞌睡、畏寒、心力不足;贼火即局部过热,发炎等。热与火之别:未现行者为热,已现行发炎者为火。
六气之中,以寒热两者为其大端[7]。也就是说,六气以寒热二者为纲。病无分种类,明寒热则可决矣。西医之病毒者,中医有云苛毒、疬气、戾气等。《说文》曰:苛,
小草也。故知苛毒即微生物。然总归不离寒热虚实,再加表里真假,依此八纲可知逆从之法矣[8]。旧以阴阳为八纲之内容,实则阴阳可概括此八纲矣。
中医有本气论,即内经所说,是人体之一种保护能量。若此本气失去,则受种种病。其治病亦根据本气论,先加强正气,则疾病自然消除,非为病原治疗也。内经是阳气学说,治病则需保住阳气,否则阳陷于阴,则病矣。
中医病理以内因为主,故传染学说、营养学说不可靠。经云:上古之人,可祝由而已;中古之人,可醪酐而已;今世之人,必以毒药。
--------------------------------------------------------------------------------
[1] 如初冬
咳嗽者,是内热未尽,外寒束之。治宜滋阴解表。
[2] 药物可变通使用,如
全蝎治外科,亦可治
胃溃疡;黄芪治外科,亦治十二指肠溃疡等。故李东垣升阳
益胃汤可治胃溃疡。
[3] 如甲亢之人,阴不足,故脾气大,或生闷气。治之当补气、下气、清热、育阴。气脖子(文言称
气瘿,长大下垂成瘿赘,此时再吃碘则无用矣)人均白胖,眼睛大,皮肤细致,头发细。相书云:有憨福,脑子不好用,数理不行,语文、外语好,记忆力强,理解力差。厚道、胆小、善良。方:人参、白术、茯苓;
苏子、莱服子;生石膏、元参。若无效,当与参附龙牡汤。
[4] 历史也与五行有关。我们自称黄帝子孙,实则我们更早的祖先应是炎帝。因中国别名震旦、赤县,知其属火也。《炎黄源流史》云:中国不止起于尧舜,应起于华胥氏,此是公元前40世纪。
[5] 幼儿若不吸吮手,脸色乌黑者,当益火生土,散寒则愿吃矣。小建中汤益火生土,可治疗小儿面黄肌瘦、脾胃不调。
[6] 男科病,少腹冷,用
柴桂加
沉香、莱服子,即金投于水之法。
[7] 火与热有别:热是无形,火是有形。热时症状细微,唯由脉象及自己仔细体察方知;待多聚而成火,方才能有症状,然已难治。如中风之人,主要由于火、气、痰、湿,未发治前,否象已现,如面红、眉白等,这些就是先兆。
[8] 例如,
腹痛当视是内寒、外寒?又如妇女
发热虚损者,不可用寒药处之,否则无效。当用热药反治可解。
-----------四、中医医理学
中医治病的程序分三步:筑基、攻病、善后。
中医之方、剂不同,方为规矩,合方为剂。
中药是调整作用,如白芍对血压之双向调整。故云白芍养阴、调气、定痛。古云:治病务求其本,本气自疗。老子云:抱营魄归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即将五脏之气脉团结则生,气脉瓦解则死。
中医治病,在治正气。正气足则诸病皆去矣。
中医的外科即是内科,外科亦应从内治。如阳和
解凝汤(
熟地、
鹿角胶、炒
白芥子、
肉桂、生草、
炮姜炭、麻黄)可化阴为阳,促进收口。
中医有汗、吐、下、和等治法。病在皮肤肌肉,汗之可已;病在肠中,下之可去。吐亦可致汗,可治疗胃中之病。
五、中医
药理学 中医药理为性味学说。以鼻闻口尝之,则可治病,不关注有效成分。药物可以替代,性味不可弄错。五气为鼻闻,臊焦腥香腐(丹医云:臊焦香腐瓮)是也;五性为食入后之体觉,寒热温凉平是也;五味为口尝,辛甘酸苦咸是也。如桂枝辛温,是性温、味辛。喜食某物,即是内脏之需要。如女子喜腥,男子喜臊,故女喜食鱼,男喜食五脏下水。龙牡味咸,可收敛、强心、泻肾气;苦可败火,湘人火气大,故喜食
苦瓜;山西人喜食醋,亦水土之故,可收缩心、肺,故五味子治疗
肺气肿。
中医药理非有效成分论,因配伍之后即有新的变化[1]。如今江湖上有百味散、
百药煎等,取百药合成,可为补药。将各种药渣晒干为末(去金石品),称百味散,为补药,可补肾,以其味咸故。粮食的综合性味为甘,故可营养,补肚子。
生药中有四类有机物:挥发油、植物酸、植物碱、糖类,故不可提炼,只可为丸散。如鞣质(单宁类)在提炼时均会失去。故有些药物需冷浸方可。煎药时,需先煎矿物药,然后加水,加入植物药,煮几分钟即可。有些药物用开水浸可用,如
银花、
菊花、
茶叶等。若许多种药物共同久煎,则只剩复盐。如当归久煎,当归油挥发尽后,剩当归碱则破血(使血管破裂)而非补血;炒
枣仁安神,生枣仁则提神。煎药时间勿太长,第一次水量宜多,以提高溶解度。医术越高,用药剂量越小。如十岁以内的小儿,麻黄用1g足够。
五味者:酸主收,入肝为泄,入肺为补[2]。辛入肺为泄,入肝为补[3]。苦入心为泄,入肾为补[4]。咸入心为补,入肾为泄[5]。
知性味者,可灵活运用药物。如喻嘉言所创
参附汤(气虚)、术附汤(脾虚)、芪附汤(阴虚
自汗)等。
药物有气、性、味。内经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其天象阳,地象阴。气雄之药,补人之阳,如附子、麻黄、桂枝、羌活、独活等,可激活人之功能。气厚者为阳中之阳,气薄者为阳中之阴(苏叶、
薄荷等)。味厚者补人阴,如地黄等为阴中之阴,味薄(如天冬等)为阴中之阳。故阳不足者补之以气,质不足者补之以味。又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6]。
故不可依赖单味药物的作用。如
草河车(
七叶一枝花)、
蚤休等能抗癌,但需加阴阳之药调之方效。过去产妇多用益
母草,实则
益母草为清湿热之药,不可久服,否则可致虚损。又
白花蛇舌草常被用于抗癌,然此药性味不雄,单用不能治肿瘤,唯清热除湿而已。
中药之采集,当取天地间阴阳之气性,合而为方可矣。采药时,药物之大五行特征亦有参考意义。形者,如核
桃象肾是补肾;麻黄等中空之直草茎可解表,而
大葱、芝麻杆、
苏梗等亦同;
金银花的形状亦有意义。声者,如槐树子中有一颗响槐,可用二分法寻之。许多药均有声音,如
核桃壳、
白果壳等扣于耳上均有。色者,如红色药物补心、补血、补火,
枸杞、
丹参等皆是。气者,如芳香药物有冲动的功能,香味越大,则冲动越大。如
乳香、
没药可通气定痛[7],
柏子仁可加快心跳,沉香、
木香可鼓动肾气。味者,如甜药无毒、苦药败火、麻药有毒、酸药收敛等。
六、中医诊断学
看病当明病、脉、证。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者,五音也,即宫商角徵羽,然非音阶。
古人诊脉,如内经所述,是分经候诊法。三部九候者,头、手、足各有三处可候也。实则人体有二十部脉可诊,如挠动脉(太渊)候肺,尺动脉(神门)候心,中指之中有离经之脉。以手捏之。不应者,先按摩阳池穴。古时切脉为遍求法,周身切之,再总结情况。切诊亦有切腹之法。以定其病之区域。
中医脉诊,由经络之脉象推断脏腑之病,此为象学。应戒酒色财气,则智慧灵活,可明也。诊脉时,不可聊天,当闭目听其脉息,视其象。有时需摸青灵穴[8]、神门脉,乃至手足温否以断之。又需摸腹主动脉之太阴脉[9]。足上脉亦应摸,可知其上下盛衰。此称升降开阖,调脉之法也。如开发太过,当急收敛之。
奇经八脉者,不可摸到,需以手探其气。内经云:奇经无穴可求,其与正经的关系如江河之与湖海,可调解溢满,如水库之蓄积补阙也。
人之气脉,互可感应。如合十则左右交合,礼拜则上下交会。又如“未语线叹气,无事手托腮”。两人靠近之时,气场即可相互作用。潜川云:奇经八脉,即是人之气场。人即是两极振荡[10]。如磁铁棒,两端1/12处即是极点。人也同样,气从跷脉由足至头,则可平衡[11]。八脉包括任、督、冲、带、两维、两跷。跷者跷健也。故人站立稳否,尽在跷脉。人老易跌、中风、进行性肌萎缩者即是跷脉问题。维者维系,令经互相出入。任者任养,任不好则对怀孕、月经不利。任督皆从丹田发,自会阴至于口[12]。内经云:八脉假正经之穴以行事。奇经行诸体外,故体健者气外达于奇经也[13]。
十二正经,其所代表者脏腑。脏腑通过经络达于动脉。反此是为诊脉,由动脉诊其经气,以查其脏腑。如胃之虚实,可手按其胃,亦可诊阳明经之趺阳脉[14]。此种诊脉者,称象。内经云:所以诊太渊者,以脉会于太渊也。此会者集中义。因分经候脉是具体义,太渊穴(太渊不可针,只可按摩)候脉者,太渊是肺之经穴也[15]。脉会太渊者,是抽象义。二十部动脉皆在手中有所现也。以是故,加以古人授受不亲,故脉渐渐集中其象于手,而余脉失传也。故云:能合色脉者,可以万全。
脐上三寸为建里穴,上下推之若硬,是胰脏硬化也。又腹痛病人当视是否有肠
痈。故需切腹之诊。
江湖医生亦有好的。如清·赵学敏著《串雅》。江湖医生有三手:顶、串、截。
七、学习中医的方法
学医四步:经书、药方、病理、心法。学医的好处是外修功德,伸手就可救人;内益自身,避免医源病、药源病[16]。
学医需自行总结。内经云:道生智,玄生神。道者阴阳,不仅研究此,且应抽象提炼,故谓生神。此玄非神秘。学医如宗教,学修之后需行,方能提高。
学习中医需严守唯物论,勿论神学。此处“神”者,指拟人之神而言,非精气神之神。医者当通神,用心感应也。如林楚泉、补一之治病。按摩即是通神之基础。
学医当注意观察现象。“象天则地,远观近择”。故讲课则肺动,津液不守而涕易出矣。
学医要先学习按摩,方知人体结构、穴位、经络之机转。
八、关于医德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文、史、医、哲。如韩愈云:文以载道。故必有道在其中。如由伦理而获道德。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此道德也;天命观者,儒家之伦理学也。故学医要学医道,不可只有医术。需知而能行道方可。学医必须眼中观人类疾苦。
医者天人之学,故需从天命、性天、道、教开始。有仁爱慈悯之心。由此入手方可成良医。屈子所谓览民尤以自镇也。而性天功夫必须从谦、俭、廉开始。
为医当不计酬劳,不求闻名,德行、气质应处上层。但做医生不可不收钱,否则即害医生,也害病人,因不能得到正确的反馈,不能提高故也。
孙思邈云:医者当有fo心。今之医者多世故,以怪药难倒病家,使其知难而退矣。《千金方·大医论》云:医者当发菩提心。吴鞠通《医医病书》云:医者代天宣化,天使其行其道,故不受威逼利诱,治病则对病人负责,将名利家产性命置之度外。此医者之气度也。
医者勿主动拉人看病。古云:医不扣门。以病人多忌讳,故亦勿问病人愈否。
治病时应与患者说明病理,以普及传播医学。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
[1] 如小儿惊风:用生石膏、
朱砂两药为粉合服。妇女
痛经:用
香附子、
黄连或香附子、
黄芩配伍。
[2] 如肝火
高血压、或心脏扩大者,以酸泄之;肺扩张者,以酸补之。
[3] 如伤寒用麻黄开其毛窍,则泻之;
肝硬化之人,用辛温之剂,即可补之,切忌用苦寒之剂。
[4] 如温热病,用黄连无法去其热,需用平寒之药;昏睡者以
咖啡、茶叶可提其神。
[5] 如
龙骨、
牡蛎、金石类、盐类,少量草、水果、蔬菜等味咸。故肾气衰者,食龙骨等则肿(今科学结论说钙盐可停水),故需加佐药以制之。
[6] 中医治病,用神韵,不用死方。如
腹水者,或肾炎
水肿,用新鲜石苇、
海金沙煮水代茶,水肿俱消。
[7] 中医定痛不用麻醉法。补正气可以镇痛、散寒可以止痛,清热亦可止痛。气不通者,调气亦可止痛。
[8] 若青灵穴无脉则不可救。
[9] 若太阴脉大小不对,或为止不对,皆是病。如太阴脉在脐中,是脾病。将死之人,太阴脉可移至肚脐右边。
[10] 故改进人的素质,需要中医的知识。
[11] 故欲打倒人者,干扰其跷脉即可。
[12] 故平时常闭口也。
[13] 是以体壮者欲远离人,体虚者欲近人也。
[14] 趺阳脉位于解蹊与冲阳之间,分寸关尺,即可知阳明经气也。
[15] 井、荥、输、经、合,所入为合,所出为井,所动为经,所溜为荥,所注为输。
[16] 如小儿
感冒鼻塞,吃奶则哭叫、吐,用麻1杏5石15甘5即可救治。
-----------第二章 太阳病
第一节 总论
一、太阳病经证大纲
l 第1条:用“为”而非“谓”,是“造成”之义。因本府与邪成病。浮者,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此受邪之后,气血之力暂衰也。太阳病一般阳浮而阴弱,左手脉大,右手脉小。头项僵痛,谓不灵活。项者,前颈后项也。此中恶寒为要,是表层血行障碍,故发冷。此经证初起,是为总纲。以下两条分述中风与伤寒。
太阳经起于目内眦睛明穴(此气脉相会之处),上额顶,下风池(针之解感冒、头痛,令气脉通四肢),沿脊柱两侧下臀,下委中(此处静脉放血可降血压),经外踝至小趾尖。此表(浮)支。里(内)支经腰眼入里,络膀胱;又有一支络肾。太阳为寒水之经,故病则寒气、水亏。故经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又云:勿劳尔形,勿摇尔精。又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以春为发生之季节也[1]。
二、中风与伤寒脉证大纲
l 第2条:“缓”者,不紧之义,缓和义,平稳义。汗出:身上潮者,非大汗也。汗出明毛窍未闭,热可外透。
l 第3条:“紧”者,非数,乃按之不移,如脉气挣扎欲推病出。要者:背上有汗,为中风,背上无汗,为伤寒。此两证,均是外有寒,里有热,方会发病。后人云:风主疏泄,寒主收凝。中风必发热,伤寒有已发热或不发热。受寒心力打垮,肾上腺受到抑制,故恶寒;内在起反抗之力,故发热。“或已发热”是病人自有抵抗力,故易治;“或未发热”是无阳之证,难治[2]。脉之阴阳有三:右为阳,左为阴[3];浮为阳,沉为阴;寸为阳,尺为阴;动为阳,静(低沉、不弹手,无动象)为阴。故右寸弱者多有肿块[4]。此证无汗,干热者,当用
麻黄汤。有汗是气脉尚足,而可抗邪;无汗为内气已虚。故有汗用桂枝温中,无汗用麻黄开毛窍。故麻黄宣肺散寒[5]。
诊脉之分部法,左手寸关尺为心、肝、肾,右手为肺(气)、脾、命门。命门者,两肾间之灵空一窍。在身后正中,当十四椎处有命门穴,前应肚脐(神阙穴),左右是京门穴[6]。此四门交叉处,即是中医、气功所说之命门。所谓“脐下三寸”,非向小腹之下,乃向内三寸也。丹田者,即此四门连结之“田”字也。内经云:七节之下,中有小心。是心脏以下七节,此即命门也。命门为人身发电之总窍,即丹田之气。故腹式呼吸可壮丹田,而鼓动丹田可护身、发力。如遇意外时,可鼓丹田以护头脑内脏;又如芭蕾演员举起时,女演员需鼓丹田气以上跃,则男演员易举之。命门即在右尺处候之。又如
左归丸(熟地、
山药、山
萸肉、枸杞、炙草、茯苓)补肾气,
右归丸(熟地、山药、山萸肉、肉桂、附子、枸杞、炙草、
杜仲)补命门火。命门火衰者,其人畏寒,头脑呆傻,如帕金森氏病者。此体内缺硫[7]也。
三、温病脉证大纲
l 第6条上段:发热者,为病人自体抗病之能。口渴者,为内热重,津液已烧干之故。伤寒则不渴而口吐清水。不恶寒者,即恶寒短暂,病人不自知之;或先已恶寒(潜伏期)。如小儿之恶寒短暂,易发高热也。
伤寒与温病本质上均是寒热病。伤寒、中风二证,内热轻,外寒重;故伤寒勿轻用银翘、
牛黄清心等。温病外寒轻,内热重。故温病为热由内之外以驱寒,伤寒、中风为寒由外之内而发病(传变)。温病多为小儿得,伤寒多为老人得。但亦需仔细分辨之。两者以表里、内外、寒热而辨机理。其传变者,温病快而伤寒慢。如温病,外感而速至高热、惊厥、
神昏、咯血。其治疗,伤寒宜辛温(或助以扶阳如麻、桂、姜、附)解表发散,以热药强其心力以抗外感;温病若误用麻桂则七窍流血,此时心力已起,内分泌充足,即辛凉(桑菊饮、
银翘散等)解表亦不可用矣,以其发散故[8]。此时已是阳明病,当速清其热[9],白虎汤是也。伤寒与温病四诊可别,如温病有体臭[10]。脉象:伤寒浮紧或缓,温病为洪、滑[11]、数。就病机而论,温病是外感而内热偏重者,伤寒则是内气已虚,股寒重,内热轻。若两病兼有,则合辛温辛凉,用
麻杏石甘汤,可表里双解,治受寒,略恶寒而咳者。其人脉浮滑,内热已将出而表未解者,称为寒火。是谓辛温辛凉合用法。
周震霆《三指禅》曰:“有医如井底之
蛙,只知墟(虚),不知石(实);如
冬虫夏草,只知寒,不知热。”如有人“被窝寒”者,三伏天畏寒,舌苔黄,是内热太重,故有此象,治宜越脾加术汤。其脉亦为阳明实热之脉也。如血液病、酶增加、甲亢等,皆是热证。
温病起时,即已是但热不寒(烧透了),外寒已尽,表明经络已通,热透出,但内部热机未止,脉洪、滑数,此时足已热(表寒发热者足凉),病人自不欲盖被。此时宜清热,以白虎汤[12]、承气汤治之[13]。仍余寒者,宜麻杏石甘汤。
温病若久汗,可见古人所云:唇不包齿,津液已亡。津液已烧干,死证也。故治温病不可强责少阴汗(最后出者为心汗,如惭愧、紧张时,腋下之汗也;其次为额头之油汗,不流不干者)。见少阴汗,需速服大量滋阴强心之药,如参附龙牡[14]、补一
还少丹,加温中药桂枝,固表药黄芪等,或加滋阴药地黄等[15]。
金元四大家中,刘河间(完素)之论较好,但今人则多尊张元素、张戴真、
朱丹溪等,企论不经。清·陆九芝著《世补斋医书》云:伤寒传入阳明,皆为温病。故依阳明篇以下治温病可矣。如本条“不恶寒”者,烧已透则不恶寒,此已入阳明,当清其热。
l 第6条下段:此中“自汗出”者,以“阳明为热越,法当多汗,不汗为死证[16]”;或是由发汗过度[17],“强责少阴汗”而来。“脉阴阳俱浮”者,谓左右手俱浮也。“身重”者,无力也;“多眠睡[18]”者,为湿热熏蒸,或心力不足所致[19];“鼻鼾”者,出气有声[20],醒时亦可闻之,此时知过劳,或由身体亏损而来,小儿见此当休息,并冲
生脉饮与服。若攻下,则令小便失溲[21];“被火[22]”者,火针[23]及灸等,亦包括其它火疗[24]。此症被火时,胆汁则倒流,故微黄。湿热初现阳明,则舌苔黄;热甚则周身皆黄矣[25]。惊者心惊,痫者,抽。制纵者,即鸡爪风。熏之亦不可。又此间风温非温病条辨所云,乃先有内热而过于辛温之故也。“小便不利”者,小便多是因为体内植物蛋白少,不能存水,或体内酶发生变化,令粮食水化。或泌尿系感染所致。
此条是发汗过多所造成之温病。此条总言温病不得发汗,若温病则热已入阳明,故不可汗,纵辛凉解表亦不可。苏叶之类不可多用[26],否则为强责少阴汗,可致人于死也。
四、太阳病阴阳真假辨
l 第7条:“发于阳”是阳证,能发热者;“发于阴”是阴证,仅恶寒而不发热者。后者为死证,“无阳”证也,此以正气虚极所致。后面论及陷胸证,即病攻下过早,致成
胸膜炎、腹膜炎等。此乃已发热而太阳病未解者,误攻所致。如未发热之阴证误攻者,即成痞证(胃中有痞块者)。
l 第11条:此条与上条是纲领性提示,应牢记之。大热欲衣,此心衰也[27]。此是明表里内外之事。中医之八纲,寒热、虚实、表里、真假,此处是真假之辨。
五、传经与不传经及欲解时
l 第4条:此中静者,谓仍浮紧或浮缓也。此云伤寒第一阶段,若脉未变(仍浮缓等),则法可不变,仍可用太阳病之方。“颇欲吐,烦躁”者,为心烦,急躁之义。躁,古写为鸟在枝上顿足状。阴不足则躁,阳不足则烦[28]。此时脉已不浮缓而数急,病已入阳明矣。数急(即洪数)为阳明经证。若经证已无,面不红,胃不化,肠不通者,为府证,此时脉反沉洪迟。
传经与不传经者,发热、恶寒、脉浮,头项僵痛,称太阳病;若表未解,或过发其汗,则成阳明之证。亦分两种:但热不寒为经证[29],潮热自汗为府证[30]。太阳病,发汗或利尿过度,则表虽解而里伤,则成阳明经证;经证未清,则进而成府证。
l 第5条:此云虽已过时,而无后证,则仍依太阳治之。
六经之顺序,为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运气之学所用的就是此顺序。本论则用太阳、阳明、少阳的顺序。然而也有采用少阳、太阳、阳明顺序的,如《内经》。少阳的主证为往来寒热。潜川云:病邪先感少阳,其次太阳、阳明。然而传变之时,未必完全按照此顺序[31]。其中有来诊之时已传的,也有直中于阳明、少阳的。其传变有直接传的,也有隔经传或直中的[32]。
以上两条,为判断用药之要点。
l 第8条:针足阳明者,刺合谷、三里,泄其火则止之[33]。刺足三里泻
胃热,可止牙痛,亦防病传入阳明,以此泻阳明之气也。足三里在胫骨外两筋间,膝眼(经外奇穴[34])下三寸[35]。按紧三里则解蹊之趺阳脉停,则是正穴。此三里不可垂直体表刺入,必水平(当病人仰卧)刺入,方可中穴而有针感。
l 第10条:“表解”者,谓不恶寒;“不了了”者,谓未愈,仍有咳嗽等症状。此是风温不尽,应滋阴,或以柴胡汤调之。
l 第9条:此中欲解之时,余证类推之。如阳明后错两小时,等等。又如重病人多在夜里阴阳交关之时死。
--------------------------------------------------------------------------------
[1]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故秋日咳嗽,吃梨可平,下气故也。以秋季气上冲肺故咳。植物亦同,如花生种于地,丹经云:子叶为太阴,子芽为少阳,出须为少阳生发之气。
[2] 潜川云:解表有两条路,养阴除(出)表、扶阳除(出)表。如上条无阳者,当扶阳以助其汗,用姜桂附,即可汗出而解。
[3] 如生病则两边脉不同,如蛔虫多时可见此象,右脉大而左脉甚小,此血枯故。后世左右之分有反者,或区分男女者,此误也。故不论男女,右大是气盛,左小是血衰。
[4] 诊脉之法:掌后高骨之上(近心处)为关,两边为寸、尺。又有太素脉法:脉靠近高骨者,较清;近臂中筋者,较浊。可断吉凶祸福。
[5] 麻黄是发散剂、强壮剂、兴奋剂,亦是性激素、补药。西医对肾炎的病理认识有误。当用麻黄开窍散寒。旧用黄芪煮水不对,因黄芪固塞毛窍,不得退热除病。肌萎缩用黄芪煮水亦不对。
[6] 穴位中凡带“门”字者,均是气脉出入之处。阙亦是门,如故宫门前两阶间雕龙凤处,是神与天子出入之处,称天阙。
[7] 丹医用硫较多。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中有许多丹药,如菩提丹(
苦参子即
鸦胆子仁与
滑石粉共混外包,则服之不苦,可治
痢疾)、
升丹(肉烂坑欲其长起)、降丹(皮上生瘤欲其长平)等。
[8] 若病人眼屎多,口臭,高热不退,与服
逍遥散则目
盲。此温病故也。
[9] 辛寒清热,石膏也;甘寒滋阴清热,元参(可退高热)、麦冬、地黄(勿用太早,以其凉血故)也;苦寒泻热,
芒硝、
大黄是也。
[10] 肿瘤患者亦体有异味。
[11] 洪脉,状如
蚯蚓,主有火。滑脉,节奏不清,指下滑动如滚饮,主热、痰。
[12] 白虎汤方:
知母、石膏、梗米、
甘草。方中石膏为钙质,可稳定脑,知母可稳定肾上腺系统。注意:知母为导阳药,老人应改为麦冬。年轻人气满而咳,用二母临嗽丸(知母、
贝母、
枳实)。
[13] 古人云:温病下不厌早,伤寒下不厌迟。
[14] 牡蛎,广东称蠔。龙牡可助心脏电解质,但寒大,故遇寒重人当加肉桂。
[15] 若心脏病未达此地步,但亦有心间歇,T波倒置等,此等人亦是死证,当慎之。此时可看虚里脉(在胃上主动脉弓下降处,出左乳下)。若此脉盛而太阴脉(常在脉,在脐旁)无,则知不久于人世矣。虚里脉其动应衣者,亦危象。此皆元气不足难固,当急与补一还少丹。
[16] 只高热而不汗者,以麻黄汤加辛凉解表药,如
佩兰,薄荷(薄荷可破坏白细胞,如
白血病可以此治其标),以透表取汗。
[17] 当汗不汗,为失治;不当汗而汗,为误治。
[18] 水质不好之处,人多睡。
[19] 经云:但欲寐。寐,总大瞌睡,但别人言语尚可闻者。
[20] 此会厌松所致,先是湿热熏蒸,肌肉松弛,下颌落下,水面则鼾。此时当托其两下颌角向上,扯直喉咙则可止之。
[21] 大小便相关,尿多则大便干,泻肚则小便少。
[22] 肿瘤及腹水均不可火之,否则加剧。肿瘤病人勿近烤明火。
[23] 即针上蘸酒精点燃,然后刺入穴位,则火熄灭而针热。
[24] 如用烧红之砖瓦包裹熨腹,或用炒盐巴熨腹。
[25] 黄有三途:胆汁®十二指肠(痉挛)®胃®舌(口苦)®眼,或肝(胆管痉挛)®血®周身,或胆汁®大肠(代谢不良)®血脉®发黄。
[26] 苏叶、
木通若用量过大,则汗、尿太过而死也。
[27] 若身热而手足冷,称热深厥亦深,精神病人见之。是人自觉冷甚。
[28] 烦者,怎么侍候都不高兴;躁者,什么条件下都觉不舒服。
[29] 阳明经证用清法:白虎汤(发热),
白虎加人参汤(发热,大渴引饮),
猪苓汤(小便不利,发热),
栀子汤(心中难受)等。
[30] 阳明府证用下法: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等。
[31] 如小儿之伤寒,可由太阳速入阳明。
[32] 如直接感到食后胆胀痛者。
[33] 注意:虚证不可针,此条当牢记。如肿瘤、半身不遂、
糖尿病、腹水等均不可刺。
[34] 奇穴,即不在经络之上者,人体有许多,知之可提高疗效。又有所谓阿是穴,即哪里痛刺哪里。阿是,吴语(一云唐语)也。
[35] 同身寸,病人左手中指两关节间横纹末端距离,屈指取之。
-----------第二节 桂枝汤证
一、桂枝汤正局
l 第13条:此是桂枝汤典型之证,当属中风之证。此中“汗出”二字为要[1],汗出是毛孔未闭死、恶风是表虚。如无汗,即是伤寒,当以麻黄发汗。桂枝则非汗剂,乃调和表里之意。故有汗者用桂枝而不用麻黄,否则即是强责少阴汗。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若汗出尽,则血枯矣。又大汗可
亡阳应用
四逆汤或
附子理中丸救之。
l 第12条:啬啬者,微微义;淅淅者,阵阵义,如汰米状;翕翕者,热在于体表也,唯身体周围方能感觉到热;不似温病距离很远即觉其热。感冒之人,右脉大,左脉小[2],右脉大故能发热[3],左脉小为水分、血分不足。此条中二“者”句,当是衍文。此证需合前数条,乃知其脉证之全。此条明中风表虚用桂枝汤。
桂枝汤[4]:桂枝三两,白芍三两,
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12枚。
方解:桂枝汤的药理为调和营卫[5],温中[6](口至肛温热)散寒,驱阴救表。此汤先发汗后敛汗。桂枝调和营卫,桂枝辛温微甘(肉桂薄而甘者为上品),服后身暖脉通,故能调和营卫。
芍药酸寒[7],今分赤白二种。
赤芍津液少,纤维多,干枯状;白芍水分多,脆易折。酸主收敛。如血管粗,胆固醇高,月经痛者可用[8]。
脂肪肝亦可以之收。甘草内有强心苷,故久服亦上火(故强心不可妄用[9])。生姜者,嫩姜也。
干姜当以老姜晒制。生姜可发汗,走表(老姜则热内脏、下身),内热轻,食后则汗。可除胃中污物[10],并可解毒[11]。朱子云:“生姜开明悟、聚秽恶。”干姜守中,故健脾、启脾阳[12]。大枣者,即今之小枣,未经
嫁接者,故十二个亦不多。
内经云:“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是方五味药中,桂枝为君,可解表;芍药为臣,收敛之(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生姜为使,乃辛温发散之药;甘草为佐,可强心[13];大枣亦为佐;甘草在本方中可调解诸药,使诸药不争,故有
国老之称。内经云“甘以缓之”,即此意[14](如丸药中,米占4克,药占4克,再加以多种配伍,每种药物所占甚微。故知非有效成分作用,而是配伍作用[15])。大枣亦可甘缓,又可存津液,此是伤寒论之心法。大枣可止欲缓脾,有辟谷之能[16]。
桂枝汤中,发汗者赖生姜,白芍则敛之。古云“合方为剂”,故不可忽视其“合”也[17]。
临床上,桂枝汤是一种救命药方,对肿瘤等正气已陷者可用加入方中。
初沾感冒,勿莽撞应用本方,宜加减使之柔和,桂枝剂量勿太大,约1~3钱(一般1钱,即2~3g,最多3钱)即可[18]。桂枝汤加减法:①典型的,老人感冒,身上微有汗,畏寒,正气不足者,可直用。
胃寒脾虚,可用桂枝汤。若该人②有内热,苔黄、舌红,或饮酒之人,可加黄芩(若桂枝2g则黄芩10g),以其苦寒制彼火力,称阴旦汤。甜而不发汗,生津,可为饮料。其温中之力小,消炎之力强。桂枝汤加芩10连2,黄芩可消胰、胆之炎,入少阳经;黄连[19]消心、大肠之火,故此方可治痢疾。③其他如半身不遂等,内热重者,可加石膏20~30g,称桂枝加石膏汤(神农本草云:石膏辛微寒,
疟疾但寒不热者可用)。此中辛温与苦寒合用,阴旦汤为典型;辛温与辛寒合用,以桂枝加石膏汤为典型。但不可加甘寒药如地黄,否则不效或反加重病情,以阴药塌陷正气故也;麦冬尚可加。④可加入解毒之药如荆5防5~10银10翘10,则无忧其热也[20]。
荆芥解毒,防风防风助芍药收敛,银花解毒。此是辛温辛凉合用之典范。⑤桂枝汤加石膏及解毒药,用于热证之外感。若老人虚寒,则可直用桂枝汤。⑥桂枝加大黄汤,治脾肿大、胰腺炎(癌),此辛温加苦寒攻下法。总之,有养阴除表、扶阳除表两法。前者用于护阴防火,后者用于无阳之人,如
桂枝加附子汤之法也。六经诸法皆有此二途[21]。桂枝汤加芩连、荆防银翘、
车前子[22],再加萸肉10、
枸杞子10、五味子10、
菟丝子10、
覆盆子10(即五子衍宗之补肾药)、生石膏(热则加),则成太和丸,此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所传之方,可补养人心肾。老人肝硬化,可用此方为丸缓服之,无副作用。
古人煎药法亦别。如本方云:“右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即说略煮至变色即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此升与今不同,当注意秦汉时期之升大小。
中药均为天然药,一般含四类成分:挥发油、植物酸、植物碱、糖类。此挥发油久煎即无,仅剩植物碱[23]。又酸碱亦可中和,发生化学反应也[24]。是故有些药不可久煎。故今制药有时用冷浸法。如茶,一泡即饮,取其性味。若久煎则仅余
茶碱。解表之剂不可久煎。生姜亦不可久煎。解表则少煎,如温补内寒者可久煎。
桂枝汤服法中,可知发汗不可过催之。服桂枝汤饮热粥者,或用热开水,覆被喘几口气,则正气复,病方愈。汗、下诸方,均需服后卧方效,否则不效矣。“病必不除”者,以桂枝助火故也。
--------------------------------------------------------------------------------
[1] 汗出者,非大汗淋漓,身潮即可,腋下等处有汗即可。
[2] 太阳中风,实则双浮,唯左手脉小些耳。
[3] 肿瘤病人右寸脉无,服药后脉复则病可愈矣。若两寸无,尺脉大,称阳陷于阴,陷脉也,难经称阴乘阳脉;反之是逆脉,称阳乘阴,阳气有余也。陷脉当温、提、补气,逆脉当寒、降、滋阴。
[4] 方中的重量,应有一个历史观点。这不仅是度量衡问题。因两千年前之人静而简。如内经载,人一日一夜呼吸13500息,今人则26000息。故知古人语慢。如金元时期《儒门事亲》云:乱世多热,盛世多寒。亦此意也。
[5] 卫者,卫气,是毛孔中的一种功能,可保护体表,不使津液渗出;营者,十二经脏腑之气也。卫气平旦由玄关(睛明穴,在目内眦小筋处,刺之可明目)出,沿太阳经向上向后下背,布于体表。日行阳二十五次(灌溉后背),行阴二十五次(即灌溉前胸);夜则由涌泉归内脏,先归于肾,次濡养五脏而终。故人需夜眠,否则受不了。荣气则在气脉中周行全身。《灵枢》云:荣气乃每日子午流注(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
心包-三焦-胆-肝)者,卫气则是体表之能量。
[6] 如肝硬化之人,口干而不能饮水,须用温中方可。
[7] 芍药酸收,故可配桂枝,使营养物质释放。芍药、五味子可收肺,治疗肺气肿。但久服芍药则收心冠状动脉,故心脏供血不足者,当减或去之。芍药含
安息香酸,可收敛。中医用之治疗高血压,因其只收敛上部血管,使下身血管扩张,故云可调气。如腹痛者,用
芍药甘草汤可治。芍药配银花,可降低胆固醇,称延寿丹,加
何首乌称
首乌延寿丹。脂肪肝、血脂高者,可于方中加之。
[8] 痛经以
当归芍药散可治。
[9] 如用附子干姜,脉暴出者死。
[10] 附子炮制者,与姜共煮4小时,即可作土豆食,然小儿食之肿小便。附子炖
牛肉,一食则半月体仍温暖。故阴寒湿冷之地宜用之。
[11] 鸡毒在尾,鱼毒在腮,人毒在顶。故鱼、肉无姜不食。食
蘑菇时需加生姜。
[12] 如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可振奋心、肾、脾之阳,而孙思邈
温脾汤用附子、干姜配硝、黄,可使泻下之时不伤脾胃,并振奋正气。
[13] 甘草、
赤小豆亦可强心,如食之利尿即是。但须配伍方可。甘草强心、补气,亦可败血。白血病用薄荷、甘草可。
[14] 如性欲强者可服甘草,又尿道痛者,以甘草、滑石泡水饮即可治愈。
[15] 中药在体内,是起感摄作用,感应令身体内发挥作用。做成药丸,即可令药在体内久留,是谓甘以缓之。
[16] 古有辟谷丹,方见《镜花缘》。古道士行脚者,若路途落坑堑中,可服之以待救。此丹可暂时中止食欲,是谓辟谷;非谓不吃饭而练功,因宗教之用意在无私以助人,非求异也。辟谷丹方:
胡麻仁、大枣。因脾主思,为仓廪之官。若有药可扣住脾之气脉,则可暂止食欲,保护内脏,令其消耗肌肉而不消耗内脏。辟谷之后开谷时,应先饮青菜水,少嚼青菜,令内在本能慢慢恢复。同理,病人食之无味者,是脾、胰的问题。
[17] 潜公云:汝自敢用之方,方可开给别人。此为患者负责之义。古人云:病人害大病,医生害小病。以开方之后,心下不安也。故必详知药性,方能心安也。
[18] 中、西医药理不同。西药需大量使用,维持血药浓度,只有约千分之一作用于局部;重要则调整气机,使之痊愈,故不需很多。
[19] 黄连若太多,苦多可化燥化热,则不能退烧矣,故温病当少用。
[20] 阴药多当多用防风,方可化开。
[21] 历代医家中,以刘守真(河间)最聪明。河间创两方:
防风通圣散(麻黄汤加滑石、石膏、术茯等)和
六一散(滑石1、甘草6,加朱砂称
益元散、再加人参称人参益元散)。
[22] 车前子当包煎,否则车前子胶溶解很多,其他药物无法溶解矣。有此药时需多用水煎。
[23] 芒硝与石膏,可成分子复合物,称玄金石,道家称“太一玄金石”者。若堆盐贮之,其卤下渗,久之地下可挖出玄金石。今已难得纯物,故可以二味共用久煎以代之。
[24] 如食橘饮茶即泻,食乐得胃饮茶则大便黑等。乐得胃即FeSO4,古以用之,然不可久服,否则
吐血、血崩。因茶中有鞣酸,与FeSO4相遇即变普鲁氏盐。
五倍子中即含鞣酸,与
硫酸亚铁合煮,即成兰黑
墨水。
-----------二、桂枝汤变局
l 第42条:“外证未解”即表未解[1],也就是恶寒、发热、恶风等症状仍存在,说明血行尚未正常。然脉浮弱,说明血气、阳气不足。此时仍可用桂枝汤,故用“宜”而不用“主之”。此云即令身体已虚,或发汗使虚者,仍宜桂枝汤以救之。因发散意味着兴阳[2],故利用兴阳之力以解之。此中明桂枝汤不仅解表,亦可治血气不足者,所谓“益火生土”也。
l 第44条:“不可下也”的“下”指承气汤类,内含芒硝者。其它的泄法称“攻”。此证若用承气则死。因外证未解者,是病仍在表,此时决不可下。古云:承气入胃,阳虚以亡;桂枝入胃,阴虚则病。
l 第56条:此中“伤寒”者,谓有桂枝、麻黄之证,“不大便六、七日”为应传之日。“小便清”,即小便无色之义。“与承气汤[3]”前,有本加“未可”二字。《玉函经》此条即有“未可”二字,是“表未解不可下”之义,以表未解,正气未归也。复观小便清,故知热仍在表,可汗也。“若头痛者”二句当后置,云服药后头痛可流鼻血也。若恐其衄,可加黄芩制之[4]。
人之体中,凡津液以变坏者,即不可返也。此因果法,不可逆也。尿亦如是。体内至要者为元精,即体中可互相出入者。如眼中房水之类。其已变者为败精,不可用也。
不可乱用性行为追求快乐或养生[5]。所谓采药者,丹经云:采自自身药山。《千金方》中采补之学,非为纵欲,乃挽救将瓦解之家庭关系所用也。若妄行采补,必致败精内蓄,前列腺、副睾将肿大,动脉也将增粗等。故道家言,四十岁后,有家室者,可修道矣。修道者即不动情。不动情,则元精不动。如已动情,即成败精,难可返矣。故有真元者,如婴儿类。如《道德经》云: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即团结脏腑气脉,令柔和如婴儿。人长大则五欲所动,元精乃分也。元气者,自体内不动之气也;元神者,相对运动之识神,谓如如不动之性天功夫也。基因的本能是自私,故需转欲以养元神也。
l 第24条:“反烦不解”是有热之相。风府不可深刺,风池亦刺不深[6]。需用半寸针,提捏其皮刺入。刺风池法:先寻其凹陷正中,然后针尖对准对侧目而刺则正。风府不可乱刺。风池通四肢,刺之气血入四肢,故治半身不遂、手麻者,可刺风池、肩隅(肩隅取法:平臂侧举,肩上凹陷中取之)、合谷。
l 第15条:“下之后”者,云已是坏证;“其气上冲”者,云太阳病误下之后,尚未打倒其正气,尚可积蓄力量,仍欲热者,未成陷胸之证,则可汗之。不上冲者,谓正气已被打倒,即脉静,脉沉,病已入里,而表解者,则不可亦不必汗之也。
万事皆有常与变。应知常达变,守其常而通其变。如《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即云读此经者,应以变通之法观之,不可以常道论之之义。
l 第94条:“脉阴阳俱停”者,摸不到也;“振栗汗出”者,正气作相。此中调胃承气只清热而不泻、大承气泻、小承气则活动肚子。
l 第45条:若已在内,则用
泻心汤、陷胸汤等。
三、桂枝汤禁则
l 第16条下段:脉浮紧[7]是内力盛,欲推邪出。如与桂枝则汗不出而内热愈盛矣。此中之证,系伤寒之脉证。如温病汗出不止,可以
桑叶略炒研末,以米汤水送一钱匕,即可止汗。
大汗亡阳之急救:大汗不止,心率高,体温低(35°C),尿糖高。《伤寒论》中云以温粉粉之,然不知为何物。《串雅》云以五倍子、生龙骨为末,以患者自己口水和涂于脐眼即止。喻嘉言有三附汤:气虚用参附汤,表虚用芪附汤,脾虚用术附汤。本论中亦有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或用附子理中丸(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l 第17条:酒人内热,胃热盛,与桂枝则更热矣。饮酒之人须加黄芩、石膏。
葛花、枳榉子是解酒药,产于南方。北京称金钩梨,以酒浸或水煎可解酒。不会饮酒者,可饮枳榉子酒。
l 第19条:亦是内热之故。
四、桂枝汤类证变法
l 第18条:喘家用桂枝汤需加
厚朴、
杏仁。此随机而变之心法也。厚朴味苦、性温,令气下[8];杏仁[9]味苦、性平。此乃六经形证之下的喘家所用之法。
l 第43条:此云误下后,气上下不定,故用厚朴下气,杏仁宣肺,兴奋呼吸中枢,扩张气管。
l 第14条:此即桂枝汤证。葛根为提升之药,可提升阳明大肠之气[10],治疗
腹泻、
脱肛、胃肠下垂、
麻疹未发(麻杏石甘汤加葛根)、热利(痢),亦可强心(心率不齐者用之),解酒(酒不醒者,可用葛花、野葛)。葛根内含
淀粉,可解肌、缓解肌痉挛,故治项强。葛根是阳明经药[11],主颜面、内脏。其性提升内气至颈部,故解痉。今之
颈椎病者,用桂枝加葛根加黄芩可治之。
--------------------------------------------------------------------------------
[1] 注意:表未解者不可下。
[2] 如性神经衰弱者,可汗而已之。又肺实肝虚者,可以辛温以补之。
[3] 承气者,承肺气,肺气降则可通便而腹不痛矣。承气汤有三种:大承气汤峻下(其中芒硝为峻下剂,大黄为缓下剂。芒硝入血,故能去瘀血,将血脉中杂质除去),调胃承气汤缓下,小承气汤调气。为医当知汗、吐、下、和,不知下不可。会下的医生可治大病。
[4]
鼻衄、发热,在中医均非重证。
鼻出血是最便宜的,胜于它处出血。发热表有正气也。
[5] 黄庭经云:灌开五花殖灵根。五花者,眉毛、胡须等毛发也;灵根者,男子为外肾,女子为乳房。此养生之要也。若乳房扁、睾丸硬化,则难治。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炼气修脉以存真。
[6] 针者,泻也。头上勿乱刺,勿随便灸,亦勿用凉药抹。
[7]
高血压病人脉洪紧。
[8] 厚朴下气,则降肺、胃之气。故云:胃气不降,则肺气不均;肺气不均,则血行不均。故治疗高血压,用四君
子芩连二陈(陈皮、
半夏、茯苓)加石膏(钙质,可降压)、小承气,有风象者加
蝉蜕,消导药加焦三仙。
[9] 杏仁须水浸、去皮,微炒,可去毒,然后服用。
[10] 三阳解表之剂:羌活解太阳之表,葛根解阳明之表,柴胡解少阳之表。此三味再加荆芥、防风、银花、
连翘、石膏、(生姜)等,治外证而三阳之证俱存者。
[11] 太阳经药为羌活,少阳经药为柴胡,故此三药及石膏加入方中,可治疗感冒。故有大羌活汤(
九味羌活汤去
白芷加
防己、独活、知母、黄连、白术)或九味羌活汤(羌活、防风、苍术、
细辛、
川芎、白芷、黄芩、
生地、甘草,加
葱白、生姜)之设。明×陶节庵有
再造散(人参、黄芪、甘草、桂枝、羌活、防风、川芎、炮附子、细辛、煨生姜、大枣、酒炒赤芍),但其力不足,故道家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