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包雄涛
“中国医术”由二大类组成:中医术和中医药。“中国医术”是世界上最完整、最伟大的医术,是人类和大自然最完美的结晶。用现代术语说:“就是个体的小我跟宇宙的大我的融合、接轨、统一。”可惜呀!眼下只剩下中医药了,面对惨象,我写下了这篇《中国医术探胜》,旨在中国医术有新的起点,新的发展。
“中国医术”的发源和形成与人类和大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翻开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哲学思想下,无论是哪一家学说都承认宇宙万物皆是从“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所衍生出来的,都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气”,但这种气不仅是指人具有的精气和天空的空气,而是一种宏观的哲学概念,即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来源于无形的气。据老子《道德经》上说:“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淮南子》也有“虚廊生宇宙,宇宙生气”,所谓“虚廊”就是形容气未动之象,也可以说就是练功中的超觉静坐。到东汉何林《公羊传解沾》里面论述到“无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可见古人是把“气”看作万物衍生的根源,在《素问宝命全形篇》中直接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并指明:“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以上的史料足以说明人的形体是由气凝聚而成的,就好像我们人是具有两个父母,一个是孕育我们生命之火的大自然,一个是生我们物质身体的父母,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东西必须融合接轨,否则:父母生的物质身体是没有生命力的,只能永远在化学瓶中,不会长大的。其实我们想想,人在某些地方也确像天地大自然的,譬如说:我们碰到一个天高云淡、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我们的心情自然会开阔舒畅;但如果是一个乌云密布狂风暴雨的曰子,我们的心情便会变得紧缩、阴沉起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医术是模仿大自然的,举个例子吧,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人的“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调息失宜,即诸疴竟气”。“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焉”。孙氏在《千金方》中所推荐的“六字气诀”练法就是依照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化而成的,在他四季养生祛病歌诀中详细介绍了《六字气诀》的作用,“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闭、秋呬定知金肺润、肾吹唯要坎中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肺化多,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被誉为药王的孙思邈也承认行气导引确比他的药王保神丹还要好。
我们从古代哲学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总认识是:“无极只是鸿蒙、混沌,太极则示以太环、中分黑白,互相回抱,就是现在我们见到的道教标指“阴阳鱼”,故此庄子以不动为太极,动为阴阳。古人称为道,“道者一也,一者太极,横伸之象示其用也”。古人说:“知其一,万事毕”。又据《抱朴子》中曰“道起于一,其贵无隅”,故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长生”。无论哪一家学说都推崇“一”,“一”即气也。
我国最早的一部经典医学著作《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就有关于中国医术的描述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内若一”。这里所讲的虚无其实就是大自然,若一就是大自然跟人的融合,与《黄帝内经》形成年代接近的战国初期的出土文物《行气玉佩铭》上面刻着“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这段文字讲述了中国医术的导引行气。但这个导引行气到底从何而来?说穿了,也是古人依照大自然而来。以雨为例吧,它从天空降到地上,又渗透于地下,不久由于吸收太阳的热量,蒸发为云,然后再变雨降回地上,有了天地间的这种导引行气,才使我们人类有生存的条件,才使万物生生不息,人的病患流转康复成为可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医术对人体的科学认识。如果有人提出“中国医术”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们中国人可以自豪的说:“中国医术是和大自然高度融合在一起的”。试问一下,世界上有哪种医学是跟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
人的导引行气吐纳统属运动,因为大自然在于阴阳变化,生命在于运动,中国历代名医都是遵照大自然这个定律的。如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到:“若人能慎养,不令风邪干燥经络,适中经络,未经流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锻炼。如针灸按摩,勿令九窍闭塞”。这就说明导引、吐纳能通利九窍,有治疾病的作用。汉代另一名神医华佗也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比如户枢不朽也”。根据这一认识,通过观察模仿五种大自然禽兽的姿势,如虎的前肢扑动,鹿的伸展头颈,熊的卧倒身子,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展翅飞翔,并把这些动作联系起来,创造了一套独特练功方法,名为《五禽戏》,一直流传至今,可算神医华佗唯一留给中国医术宝库中一颗瑰丽的明珠。从中我们知道中医术主要是采用导引行气吐纳等手段。晋代医家葛洪在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认为,导引的方法可以多样化,他指出锻炼的基本方法:“或屈伸、或行卧、或倚立、或
踯躅、或除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并指出导引的作用是“疗未患之疾,通百和之气,动之则百关气畅”。此处还认为用呼吸吐纳来行气,可以“内以养身,外以祛邪”。以上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医术”是遵照大自然的法则,通过静坐、呼吸、吐纳行气等练功手段来获得医术的。现在有人说针灸是不需要练功的,其实不然,我说连切脉也必须练功,否则光凭经验是没用的。如我国著名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奇经八脉考》中论述练功和经络关系时,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在《针灸指南》一书中也强调凡学习针灸者必先自愿练习静坐功夫,这说明凡行针者必须练功储内气,以便运气、施针、为患者除病、祛疾。陈继儒在《养生肤语》一书中指出“却病之术,有行动一法,虚病宜存想收敛,固秘心志,内守之功夫以补之。实病宜按摩导引,吸努掐摄,外发气功以散之。凡热病宜吐故纳新,口吐鼻入以凉之。冷病宜存
气闭息,用意生火以温之。”这里阐明了“中国医术”的辩证施功的方法。另外清代名医汪讱庵所著的《医方集释》中附有“勿药元铨”一卷,搜集了不少中国医术的练功方法,其中有一段记载供大家参考:“调息之法,不拘时候,随便而坐,平和其身,不倚不屈,解衣宽带,务令调适。口中舌搅数遍,微微吐出浊气,鼻中微微纳之,或三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咽之,叩齿数遍,舌抵上颚,两目垂帘,令朦胧然,不喘不且,或数息出,或数息入,以一至十,以十至百,摄心在数,勿令散乱”。这其实就是超觉静坐和藏密数息法的基本功呀。以上论述说明“中国医术”是利用大自然的定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严格的刻苦修炼,产生的“中国医术”特殊功能。
本文虽谓《中国医术探胜》,但不得不说一下为何“中国医术”会落到今天绝种的境地?我认为一则:中国医术素质的人才稀少,但越是稀少,假的大师们越是多,历代如此。造成具体原因可参考我写的拙文《中国医术浅议》,本篇不在重复。也许有人会说:中国有许多经典著作和更多的历代名医传记。难道就没有人学成吗?我说有,可实在太少了。因为要学一门绝技,必须靠两种手段:言教,身教。不管你看了多少经典医书都只能算是言教,如果只有言教而没有身教,就象是光有理论而没有实际功夫一样。还有一个原因是每一个人适应大自然的功能特长不同。打个比方:就如有人怕冷有人怕热一样。所以作为名师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传授,“中国医术”理论不是千篇一律的,变与不变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古人云:“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老话说“言教不如身教”。二则:中国历代有这种绝技的人都不肯传下来,情愿带进棺材里去,使我想起了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对绝学有句名言:“不传,不传。”面对可爱的中国没办法呀。清人许叔平在《里乘》中有段话值得深思:“为人治疾,誓不受钱币之谢。或酬以酒食则可耳,然擅此术者虽多,而直得秘传者甚少。”我在30多年前就有一个梦想,希望中国有一台测定中国医术人才素质的仪器,故而从此后,我就查找各种医学练功书籍,进行忘我的修炼。果然在20年前我梦想成真了,我被聘进
浙江大学电力生物控制室,担任气功技术指导,研制的“脑功能静电气功能量测定器”被卫生部定为唯一测定气功师标准仪器,但却遭到假气功大师的抵制,原因是他们测不出生理指标就反对,又由于当时领导中国气功界的领导人也糊涂,听信了假大师的话:“先放一放再说。”这一放就是十七、十八年了。听说这仪器现在已被某些医院采用,来测定病人的身体素质了,要价800元测试一次,变成经济大潮下的产物了,没办法呀。
我本想等有人站出来讲一句“振兴中国医术”的公道话,我便可摇旗呐喊,可是等来等去,就是没有人站出来大喊一声,故此我只能硬起头皮充当“中国医术”的马前卒了,内心真有点无可奈何的滋味。我沉默……,一刹时我仿fo听见居里夫人在诺贝尔领奖台上说:“人类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他人生存的更好,而奉献自己。”就用这句话来结束我的全文吧。
-----------此心可敬
-----------
原帖由 jzx7172 于 2007/3/16 23:39 发表
此心可敬
谢谢理解,问好,远握。
-----------楼主精神可嘉。
你所说的中国医术应包括现存中医的理法方药和道家修炼的道术,
理可讲,法可学,方可知,药可证,但道术无迹,在于智慧,在于明悟。
有智慧自能有其定见。
道理纷繁,以能自圆其说为佳。
楼主已有所成就,可喜也。
-----------
原帖由 qidiaoxin 于 2007/3/19 15:56 发表
楼主精神可嘉。
你所说的中国医术应包括现存中医的理法方药和道家修炼的道术,
理可讲,法可学,方可知,药可证,但道术无迹,在于智慧,在于明悟。
有智慧自能有其定见。
道理纷繁,以能自圆其说为佳。
楼 ...
谢谢网友的鼓励,望来生命探索网参观,问好,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