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海音,喇荣fo教大学法师
今天也算不上什么讲演。关于汉传fo教的禅修,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切身的体验;只不过仁波切上课时,经常看见我闭着眼睛,就让我来给大家讲讲禅修。讲到汉传的禅修,前面也有道友讲过狗子无fo性、南泉斩猫等故事,阐述断除分别执著,可以契入到如来禅的自性中。其实,在专门实修之前,更多地应该注意禅的前行。对生死过患的认识、对上师三宝的信心等是非常关键的。
1.禅的初机——至诚恭敬
汉传fo教禅的起源是这样的:
迦叶尊者的最初证悟,与他对世尊释迦牟尼fo的恭敬心是不相分离的。当时世尊把自己的袈裟传给了迦叶尊者,尊者说:“世尊的袈裟,本来不敢接受,但为了依教奉行,我接受了。”尊者对fo陀所传的袈裟非常恭敬,如果手没有洗,就不会碰一下;而且自己从来都不曾穿戴,总是放在枕边或恭敬的对境处。其实尊者最初拿到袈裟时,恭敬顶礼的当下就大彻大悟,证入无学位大阿罗汉。
对本师释迦牟尼fo的观修仪轨,如果以如此这般的信心契入的话,那么与禅的本性已经非常相合了。
2.禅的入门——杯茶禅理
杯茶禅理,相信一些对禅有兴趣的人都了知:
一位学者向南隐禅师请教禅的智慧,禅师以茶相待。禅师把茶水倒进茶杯,茶满了;但是他继续倒,茶水溢出了杯子。学者说:“师父啊,茶已经满了,新倒进来的都溢出了!”南隐禅师说:“你就好像这杯茶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如果你不把自己那杯茶倒空了,那叫我怎么跟你讲禅呢?”
如果我们相续中已装满了很多自己的知见,所谓西方哲学、东方哲学、美学、心理学等等,无穷无尽的分别想法,那自相续中,如何容纳fo禅之智慧啊?
不论是前世今生还是禅修的探讨,不论藏传还是汉传,如果我们的内心如辽阔的大海或广袤的蓝天,那么心相续中决定有所收获。但是往往是那心中的无明成见,障碍了自己通往真理的大门。
北宋宰相司马光,教子康以俭,待客酒不过三巡,平生少欲知足,著扛鼎之作《资治通鉴》。但是他并不相信fo法,他曾说fo法之微妙法理,不出其所著。苏轼曾为司马光作过一篇墓志铭,详记其经历,称其名重于当时,德行堪表于世。也提到司马光以耳目之不及,所未敢言信。东坡按:黠智者,其障如是。
我们常常会这样想,看不到地狱天堂,看不到前世今生,同样也看不到六道轮回,于是乎就会想当然认为:这是虚幻的,也是荒诞的。但是我们看不见,不能证明其有,难道就可以轻易地断言其无吗?一个智慧的心是开放、包容的,如果封闭固执,那就一定会障碍智慧的显现。
3.禅的意趣——禅门所修
通过这两天的讨论,在座诸位可能一半以上对fo教有兴趣和信心;但也有人,可能对fo教抱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其实疑是好事,如果是一种合理的怀疑,那么要通过交流,提出疑问,请教一些大德或者修行有体验的同修,让他们回答这些疑惑。
今天讲的是禅修,它归摄于fo法中甚深的止观。我出家的地方是禅宗的道场,所以下面讲一些禅宗的教言,也稍微介绍一下禅修。
首先,什么是禅行。禅,本是梵语禅那,译成汉语即是静虑。静是定,虑是一种胜观的智慧。禅定,就是止观双运;止就是定,而观就是安住于空性,也即相续当中启发和证悟实相的空性,是明观的智慧。定慧的通称是禅行,本源自禅理,傍之禅行,这在宗密大师的《禅源诸诠集》里有介绍。禅行的目的是见到心性本来清净的面目,并不是说坐在那里闭着眼睛,无所事事,不是这样的。
宗萨仁波切的入禅开示中提到,禅修三摩地是启发自己智慧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作为大乘行人,不论是藏传还是汉传,都是修大乘fo法,是以菩提心为根本,度化众生。如果有了三摩地的能力,就会更容易了。这也是fo法修禅过程中的见修行果。
在fo教中不论是大小、性相、显密,所谓的禅修,是知道自己的本性清净。生活在现在的社会中,由于内心不知满足的欲望、对事实真理的不明了,我们有着太多的压力、紧张、焦虑、不安等,这时若能通过禅行,或者说世间禅定和出世间禅定,来平息自己的分别念,那么自性中很多智慧还是有能力启发的。
禅,有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所谓外道禅,比如见解上执持常和断,但是通过修定,也能获得些相应的定境和神通,叫外道禅。凡夫禅,是了知因果轮回,但又希求上界的安乐,修世间的四禅八定,依然是在六道当中。后面三种是出世间的。
汉传禅宗,属于最上乘禅,圆顿之法。灵山会上,fo陀拈花,迦叶尊者会意微笑。fo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是为源。西天二十七代祖师,中土六代祖师,师师相授,衣钵为凭;法法相传,以心印心。
在唐宋以前,因为人的根基非常利,生死心切,一言半句便可以悟道。至于师徒之间,只不过是以心印心,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而且在上师摄受弟子的过程当中,主要是随弟子的根基而已。
宋以后,人的分别念比较多了,根基差一点,宗下善知识不得已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开始是参一些公案,参公案过程中产生一些疑情,由此契入到禅修当中。后来念fo的人越来越多,结合禅宗修法,大德们又引出了参话头。你不是念fo吗,就参“念fo的到底是谁”。当然也有一些参其它的话头,比如说“拖死尸的是谁”、“看未生以前本来面目”。
晚清、民国时期以及现在,主要是参什么呢?就是参“念fo是谁”。就是说在唐宋以前,其实没有参话头,也没有禅堂,现在打禅七 [1],然后跑香、坐香等等这一些规矩是没有的。
如果没有入fo门或不念fo的人,去参“念fo是谁”,那么他可能不知道怎么参,感觉莫名其妙。有些是对禅宗有兴趣的,你在照顾话头过程中,或者说你打禅七过程中参“念fo是谁”,如果我一直念这个“念fo是谁”,这叫什么呢?“念”话头,而不叫“参”话头。
在第一场结束之后,我们集体共修念释迦牟尼fo心咒、文殊菩萨心咒,这时就可以参,当下专注念咒的是谁呢?这也是参话头的一种方式。以前有一弟子向虚云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是怎么修的?弟子回答:“我念阿弥陀fo,但是在念fo的时候,发起疑情。”他是这么修的。
如实修禅定者,相续中会升起疑情。这些境界我们现在不容易引发,但是通过参“念fo是谁”,可以产生一种疑情。因为畅游于妄想之海的心,很难去反躬自省,回光返照。
近代很多正宗的禅宗道场基本上参“念fo是谁”,但是在座诸位可能不知道怎么参,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参。比如说可以参念经的是谁、现在听闻的是谁、吃饭的是谁、走路的是谁、喝茶的是谁、念书的是谁。总而言之,围绕着自己的行住坐卧,自己可以有这么一种疑问、怀疑,就是参“是谁”。
关于参话头,禅宗大德都有一些精辟的开示。参话头没有什么不平常,都是一个样子的。“念fo的是谁”,并不是用口说,用一种音声把它念出来,这不叫参禅,叫“念”话头。参话头主要是在内心有一种体悟,有一种怀疑,即话头“念fo是谁”本身是一个问句,它的答案是什么呢?指的就是心,心是话的这个头。不是说参话头么?心,就是话的头,万法皆由心生。
比如说走路、穿衣、吃饭或一些行住坐卧威仪中,会产生好多错综复杂的想法、念头,它们来自哪里?参话头其实就是参自己的心性,所以在参的过程中,要远离分别念。宗门下主要依的就是这个。这是需要从根本上了知的,否则到了禅堂却不知道如何用功。
在实修方面,禅宗和密宗的一些甚深修法比较相近,但是上师的传承和加持、众弟子的因缘是各不相同的。所谓方便入之,究竟所依。
有些参禅者特别喜欢听“烦恼即菩提”,喜欢说“狗子有没有fo性”,喜欢玩弄这些分别念。在末法时代,不论是修持哪一种法门,前行是非常关键的。对于初发心的人,要具足三种心:对前行的信心、长远心、觉悟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参话头。具体如何参,你们可以看一些禅宗大德的开示,在此不再赘述。
4.禅的悟入——大德提携
宋丞相张商英,初任通州主簿。一日游僧寺,见藏经梵夹,金字齐整,装潢严丽,怫然作色道:“吾孔圣之书,乃不如胡人之教,人所仰重!”回家后欲写无fo论,妻向氏道:既无fo,何论之有?当须著有fo,论始得。于是作罢。
后来,他阅览《维摩诘所说经》,当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这一处的时候,抚几感叹道:“胡人之语,亦能尔耶?”向氏道:“可熟读此经,然后著无fo论。”自此留心于祖道,随有机会,即参学请益。
元祐六年,为江西漕运使。其间,他拜谒了常总禅师。常禅师诘问居士之所见处,觉得所见与自己的证悟相符合,于是便给予印可。
后来遇兜率从悦禅师,最初对从悦禅师并不以为然,还借吟诗讽刺从悦禅师狂妄无知,其中有两句道:“不向庐山寻落处,象王鼻孔谩辽天。”从悦禅师并不在意。
有天晚上,与从悦禅师大谈fo法。谈至深夜,二人慢慢地谈到了宗门公案。此时他承认了心里原来并不踏实,尚有疑团。从悦禅师听后,便哈哈大笑,独自回方丈,关上门休息去了。他却躺在床上,老想着这个公案,睡不安稳。到了五更,下床小解,踢翻尿壶,豁然大彻,于是便作颂曰:“鼓寂钟沉拓钵回,岩头一拶语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记来。”
此时不胜欢喜,忙穿好衣服,去敲方丈门,喊道:“某已捉得贼了。”从悦禅师道:“贼在甚处?”便默然无语。师道:“都运且去,来日相见。”翌日禅师道:“参禅只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如是之说,公已深悟。然至极微细处,使人不觉不知,堕在区宇。”说完便为他作颂印证。从此,商英景仰从悦禅师,待以师礼。后来他又参访大慧宗杲禅师,叹道:“不因公语,争见真净死心用处?若非二大老,难显雪窦、马师尔!”
从悦禅师的“参禅只为命根不断,依语生解”,正是参禅人、尤其是知见深厚的人,最容易犯的一个大毛病。多少人因为依语生解而当面错过了自己的本来面目。真学道者,
当于此处痛彻反省!所以在修行过程中、参禅悟道过程中的引导非常关键。很多人对瑜伽、参禅、止观非常有兴趣,但如果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便很容易走偏。
大德的开示中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所以大家不要心急,盲目地学瑜伽、参禅。正知见非常重要,在正确见解引导下,修行就不会错路。否则像张商英参禅悟道的公案,如果没有后来的大慧宗杲禅师,还有前面两位大德的引导,那么他会怎么样呢?在我们列举的公案当中也有讲到,从悦禅师就是通过跟他讨论这个公案,旁敲侧击启发他,自然而然地,在他相续当中引发疑情,从而证悟。
在大乘一些正宗的fo理中,生fo无别,有情无情,同圆种智。像刚才“狗子无fo性”这个公案,从实修的角度,为什么说狗子无fo性呢?那么对于一个初步了解fo法的人来说,狗子无fo性,他会觉得非常难以理解。这个时候疑情就会引发,就会在禅修过程中通过疑情而证悟,这可暂称为以毒攻毒吧。
参禅指月,“指”喻大德善教言,“月”喻心性实相。一切言教无非为当机之方便而设,如以指指月,使人因指而见月。以言教而显示实相,然言教本身并非实相。
[1]
据虚云老和尚开示,禅七这种修行方法是宋朝出现,清朝兴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