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木智亲自“上阵”,为学生们上课。
雨后,乌云低垂,远山如黛,道路泥泞不堪。身穿红色袈裟的僧人桑木智远远走来,泥水溅在袈裟和棉鞋上。为了到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麦日村扫盲点教学、督学,桑木智每次要走十几里山路。
年过古稀的桑木智是甘南州碌曲县西仓寺的僧人,5岁入寺。麦日村这个扫盲点是上世纪80年代由他发起创建的,位于大山深处。
麦日村扫盲点就在村子的最高处,俯瞰着全村。笔者来这里采访时,正赶上他们的一次开课。“兼职”扫盲点老师的麦日村副主任拉毛加说,由于麦日村是半农半牧区,所以课程不是天天上,一个月一般授课一次,最多一个月3次,冬天会集中一些。
打扫卫生、烧开水,这是每次开课前桑木智的“必修课”。他的办公室很简陋:窗台上有一些书籍,屋内有一个炉子、一个水壶,还有一张床。桑木智说,遇到恶劣天气时,他就会在此留宿过夜。
由于村里的农牧民住得比较分散,每次上课,桑木智都要和几名老师站在高处大声喊几嗓子“开课了!”上课时,桑木智通常就站在教室门口,静静地看着。偶尔遇到有老师也难解的问题,桑木智便会“上阵”辅导。
扫盲点有49名学生,分藏文班和汉文班。老师的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都是村里上过初中的村民。班上学员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47岁,很多是文盲,因此课程大多从小学一年级起步。
28岁的才让卓玛已上了4年的扫盲班,主要学习藏语。她说,家里很支持她上学,建校的时候还赞助了木头、沙子和石头。“我收获很大,上学很有用,现在能算账了,争取以后可以念经看报。”
下课后,学员和老师们喜欢围着桑木智聊天谈笑。村民贡保甲说,“桑木智给牧民带来了知识和文化,扫盲班确实好。有了文化,去饭店吃饭也会看菜单点菜了。”
谈起办学初衷,桑木智说,虽然年纪比较大了,但“政府保障了吃和穿,我们就要作贡献。没有文化,人的思想就落后,经济就没有办法发展”。
面对大家的赞誉,桑木智欣慰之余有忧虑:“村民有文化了,能跟上时代发展了,但现在汉语水平还差一些。”他说,“藏族民众应该学习汉语,这样交流多了就不会产生隔阂、不会误事。”
扫盲点总面积300余平方米,课桌凳有50套。听学生们说,桑木智常打电话联系赞助人,想改善这里的办学条件。桑木智告诉笔者,想多跑一些单位,寻求政策支持,募集一些资金,给老师们发一些补贴,为学生们建设一些娱乐设施。
桑木智在西仓寺的住所同样简陋。狭小的住所里还有个小小的厨房。虽然有众多徒弟,但桑木智坚持自己做饭。一杯茶,几块酥油饼,就是一餐。他说,日常生活就是修行,还可以省下钱来办教育。
来源:中国民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