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转】中医学的魅力
    

岐黄密室:【转】中医学的魅力

中医学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医学。以《伤寒论》为例,这是距今1700多年前的一部仅万余字的著作,居然成为历代医学家临床用药的指针,就是在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奇迹。那么,中医学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一、“一个萝卜一个坑”
——从药证相应谈中医学的严密性
中医学的魅力之一,是其在处方用药上的严密性。有是证用是药,无是证则无是药,药证相应,丝丝入扣,毫无半点含糊。举例而言,张仲景用人参黄芪,各有指征,人参主治“心下痞硬”,黄芪则主治汗出而肿。所谓心下痞硬,为上腹部不适,而且按之硬,缺乏柔软感和弹性,这种腹证,多见于极度消瘦之人,其诱因或经疾病长期折磨,或呕吐剧烈而脱水,或绝食多日,或久泻,或大汗,或大量失血以后。而黄芪的汗出,或为自汗,或为盗汗,或为局限性出汗,或为动辙汗出;肿,为浮肿,或呈浮肿貌,即肌肉松柔者,所谓虚胖者,也属于此例。这类人即所谓的“尊荣人”,即养尊处优,缺乏运动而且体型肥胖的人。显然,就客观指征来看,人参用于瘦人而失水者,而黄芪用于胖人而有水者,两者的应用指征有明显的不同。所以,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中找不到人参黄芪合用的处方。同样,枳实厚朴,虽均为理气药,可除胸腹满,但枳实除坚满,厚朴除胀满,厚朴除满不止痛,枳实除满且治痛。其它如黄连黄芩黄柏的区别,不仅仅停留在上中下三焦的区别上,更有它严格的应用指征。这种指征,就是药证。
  药证具有客观性,这是中医严密性的基础。阴阳五行,脾虚肾虚、元气等等,看不见,摸不着,那不是组成证的要素。个人的喜恶,也不是证的组成要素。只有体型、肤色、肌肉、口、眼、鼻、舌、唇、脉、腹、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现代检查数据,才是构成药证的主要材料。比如说,来诊者酷暑而厚衣,但肤色红润,两眼有神,所说病情无倦容,而且舌红苔腻者,照样可以服用黄连;有四肢冰冷,而胸中烦热,胸胁苦满者,则当用四逆散,而非四逆汤。尤其是中国人大多喜欢吃热的,虽胃中郁热,烦热舌红,照样有喜食沸汤而舒适者。所以,讲究药证可以排除不少假象,增加用药的严密性。
  药证强调特异性。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味中药一味证”。 如黄连除烦热而心下痞,柴胡除往来寒热而胸胁苦满,麻黄除无汗而肿等,这些特异性的指征,反映了药物的特殊功效,徐灵胎所谓的药性专长或专攻。这些药证,不能简单地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或归经来解释。徐灵胎曾举菟丝子汁去面黑为例,提出发人深醒的疑问:“以其辛散耶?则辛散之药甚多;以其滑泽耶?则滑泽之药亦甚多,何以他药皆不能去,而独菟丝能之?”所以,他说“但显于形质气味者可以推测而知,其深藏于性中者,不可以常理求也”“虽圣人亦必试验而知之”(《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强调从实践中发现药物的特性。他认为,作为医生,“终当深知其药专治某病,各有功能,……徒知其气味则终无主见也”(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徐批)。
  从药证也可以引出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医用药是否一定能从脉舌上找到用药的依据。有的药,应用时应看脉,有的则不当看脉,如用附子应见脉沉弱;而用黄芪,则不看脉。有的药,应用时应看舌,有的则不需看舌。用黄芪,也不看舌,只要属虚胖者,虽舌苔黄腻,照用不误。只有了解药物的专长,了解其特异性的应用指征,我们的中医学才能变得严密辨证论治才能恢复其活力。

 二、 1+1=?
——从药物配伍谈中医学的技术性
  中医的魅力之二,是其极强的技术性。药物的配伍,药物用量的斟酌,煎服法,其中的技术含量极高,中医师水平的高低,也主要反映在这里。下面,仅以配伍与药量为例。
  先谈配伍。1+1=?,配伍得法,可能大于二、甚至大于三。配伍不得法,则可能等于零,甚至负一,负二。张仲景方中,有许多经典配伍。如细辛、干五味子,主治咳喘上气,痰清稀如水者,为小青龙汤的主药,具有增效的功效。黄连黄芩,主治烦热而心下痞,仲景必用。是有增效功效。附子干姜甘草,主治下利、脉沉的虚寒证,不仅增效,还能解附子毒。人参干姜半夏甘草大枣,主治心下痞、呕吐不食,是养胃的经典配伍,可以矫味,可以增食欲,可以护胃气,是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重要配伍。桂枝甘草,治动悸;桂枝甘草茯苓,治眩悸;桂枝甘草龙牡蛎,则治惊悸;桂枝甘草人参麦冬阿胶,治虚悸。同样治悸,配伍不同,则所治之悸也不同。
  药量:临床用药,剂量上大有文章。比如仲景用药,就极为重视用量。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温经散寒,附子用1枚。大黄附子细辛汤治胁下偏痛,附子则用3枚, 可见附子量越大止痛越好。再如半夏。大剂量(2升)治呕吐不止,方如大半夏汤。而小剂量(半升),仅治恶心呕吐或喜吐、咳喘、胸满、噫气、心悸和声哑,方如旋复代赭汤、小险胸汤、竹叶石膏汤、半夏泻心汤等。再如黄连,大量除烦,方如黄连阿胶汤,量至4两;而小量除痞,方如半夏泻心汤,量为1两。大黄大量(4-6两),治腹痛便秘,其人如狂,配枳实、厚朴、芒硝甘遂,方如大承气汤;小量(1—2两)治身热、发黄、心下痞、吐血、衄血,配黄连、黄芩、山栀、黄柏,方如泻心汤、茵陈蒿汤; 中量(3-4两)治少腹急结、经水不利,配仁、丹皮水蛭地鳖虫,方如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再如厚朴,大量(8两),治腹胀满,方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三物汤; 小量(2-4两)治咳喘、咽喉不利,方如桂枝加厚朴汤、半夏厚朴汤。柴胡大量(半斤)治疗往来寒热,小量治胸胁苦满。可见,在用量上,中医的技术性也相当强。难怪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

 三、 “人的病”与“病的人”
——从张仲景的辨体用药谈中医学整体性
  中医学的魅力,在体现在整体性上。这个整体性,就是“人”。如果说,西医是治“人的病”,那么,中医是治“病的人”。这个“人”,就是整体,就是全身。中医没有剖开独自肚子去寻找在器官细胞水平上的病理变化,也无法看到天地间的各种致病的微生物,但我们的先人却能从宏观上把握住集体的变化,寻到消除病痛的办法。清代的伤寒家钱潢说的好,“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这就使中医学的疾病观。这个“发”,是“人”在疾病中出现的全身性反应。中医治病注重整体,注重全身的道理也在这里。那么,如何着眼于“病的人”呢?张仲景的一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是望形。仲景书中的所谓尊荣人、失精家、湿家、强人、羸人等均有明显的外观特征。如尊荣人骨弱肌肤盛,即为缺少运动、肌肉松软,稍动即易汗出伤风的体质类型。失精家则多为男子,面色白、肌肤柔薄,瘦弱,脉大而无力等。而湿家,多面黄而形肿,鼻塞身痛等。
  二是切脉。脉浮,脉沉、脉微细、脉沉迟等,并不表示某种病,而是患者全身状态的反映。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脉象,主要是用于辨“病的人”,而不是辨“人的病”。
  三是抓基本症状。张仲景所着眼的,都是一些人体基本生理活动 变化情况,如恶寒与恶热,口渴与口不渴,小便利与不利,不大便与下利不止,能食与不能食、烦还是但欲寐等。
  以上是张仲景常用的方法,其实,后世的腹诊和舌诊,也是辨“病的人”的重要方法。所以说,辨体,是寻找体质与疾病的易感性,寻找疾病之间的联系以及共同的体质基础。更为实用的,是寻找药物与体质的对应关系,叫作“药人相应,方人相应”。我发现,麻黄类方、桂枝类方、柴胡类方、大黄类方、黄芪类方等,均有相应的体质。辨清体质以后,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 “大黄还是那个大黄”
——从中药谈中医学的自然性
  中医学的魅力,还体现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药上。中药的特性,一是延续。从神农尝百草到现在,中国人依靠天然药物治病,已经不知多少年。但是,大黄还是哪个大黄,黄连还是哪个黄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化学药物每年要更新和淘汰,但是,天然药物,就像大米、小麦一样,不需要淘汰,仅仅是品种的改良而已。二是亲和。就是这些树皮草根,我们的祖先服用过,所以,我们对中药具有一种天然的、深层的亲和力。那种气味,那种感觉,使您感到熟悉而神秘。三是缓和。这是来自天然的药物,甚至来源于厨房,作用当然是缓和的,平和的,没有或较少副作用。再加上名医的配伍,则更是安全无毒,而且有效。四是道地。天然药物完全是一种自然药物,所以对天地的依赖性极为强烈。所谓的道地药材,就是这个道理。黄芪须内蒙的、枸杞是宁夏的、大黄是西宁的,菊花是安徽的、黄连是四川的……,必须道地。
  天然的中药,使中医学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文化氛围。并使中医学强化了他的实用性和经验性,以及对自然经济的依赖性。当然,魅力在此,与现代科学的距离也在此。

 五、 孟河名医冠吴中
——从师承授受谈中医学的经验性
  由于中医学的自然性、严密性、整体性以及技术性,又决定了中医学的经验性。在这里,我想起了孟河名医。这是江苏南部的一个小镇,在清代末期,这里蕴育了一代名医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余听鸿、贺季衡等一批名中医,成为名医的摇篮。当时有“吾吴医学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的说法。孟河没有学校,只有师承授受的传统教育方式。但是,就是这种古老的教育方式,非常适合中医学的人才培养。原因何在?就在于中医的经验性极强,这些经验需要通过耳濡目染,通过口授心传,通过临床的面授,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较好地传下去。所以,鼓励老中医带徒弟,敦促青年中医虚心向老中医学习,拜师学艺,尤为必要。
  中医学的经验,除了拜师以外,认真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古典著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古典,本是在师徒相授时的教材,最适合于在临床上讲和学。因为,很多讲的是“所当然”,讲的是“是什么”,所以,在临床上抓实例,识证认方,尤为适宜。
经验性强,也使中医学变得内容十分丰富。各家的学说,各家的经验,有的用药峻重,有的处方平正,有的擅用寒凉,有的则擅用温热。这无疑给中医学平添了几分魅力。

 六、 “随俗而变”
——从扁行医谈中医学的社会性及文化性
  古代名医扁鹊,是善于适应社会需求的典范。他过邯郸时,听说那里重视妇人,他便为带下医;过洛阳,听说那里重视老人,便为耳目医;入咸阳,知秦人爱小儿,便为小儿医。大史学家司马迁将他这种行医原则,称之为“随俗而变”。这正是中医学的社会性及文化性的概括。
  中医的诊疗范围要适应社会需求,这是随俗而变。中医的理论也必须让社会承认,至少要让现代人听得懂,这也是随俗而变。社会文化变了,中医学必须相应变化。随俗而变,是中医学最具魅力的优良传统。


 
                                               南京中医药大学 黄 煌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