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格局:民间产生思想 大学维护学术
梁子民 毕文昌
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学术格局开始发生变化,10年以后的今天,大体上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我想是不是可以用两句话作一个简单的概括:民间产生思想,大学维护学术。
梁:有人说过,中国当代的人文社会科学有5支队伍:一是大学,二是社科院系统,三是党校系统,四是党政部门的研究机构,五是新闻出版界和作家协会等官办文化机构。在上世纪80年代,还没有形成民间的空间。民间出现一些新人,最终还是要进入以上5支队伍。
毕:上世纪80年代体制内的学术思想追求和民间闪现的思想火花,大的方向是一致的。差异是同一目标中的差异。在那个时候,学术思想创新的动力,常常发端于体制内的理论工作者。大学当时的地位并不显著,只是体制内的一部分。
梁:每个时代学术格局的形成,其实是社会变化的结果。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理想的年代。有追求有抱负的学人很多,他们都怀着理想和希望,把学术工作和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的进程相联系。那时的学术和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学术追求和思想追求是一致的。
毕:如果说有什么不足,可能是激情高于理性,思想大于学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某学者90年代初说过一句有影响的话:思想淡出,学术凸显。我觉得符合当时的情况。从此,思想和学术出现了分离的趋势。王元化出来倡导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道理说得很对,真正能够身体力行的,没有多少人。
梁: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格局的变化不是自然发生的。经过一次突然的转折,一批过去活跃的学术精英出局了,一批早年在学术上处于下游地位的学者到了高位。观察当时学术格局的变化,不能忽视这个背景。
毕: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学的财力直线上升,形成了学术力量向大学集中的趋势,到今天,这个变化已经基本完成,学术力量的分布和利益关系大体固定了下来。如今社科院、作协、新闻和出版等文化单位的学术力量,虽然都还在体制的框架内生存,已完全不能和大学同日而语,差异非常明显。一些有名气的学者,纷纷往大学里调。这个格局形成以后,思想和学术的分离更为明显。大学掌握着雄厚的学术资源,左右着学术的利益和风气,但思想的活力却急遽递减。我接触过一些名牌大学的教师,他们整天忙于所谓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对公共领域的思想动态不仅相当隔膜,甚至根本没有兴趣去关心。这和上世纪80年代学院的风气大不一样。大学里即使还有少数思想活跃、关怀现实的教授,往往也处在边缘化的地位。
梁:有意思的是,那些关怀现实的教授,往往是没有课题的教授。争取课题和独立思想,是互相矛盾的。
毕:社会的变化常常有它自己内在的规律,当大学的思想活力不够时,其他地方就会承担起思想的功能。目前的中国,思想在民间产生和分泌。
梁:中国学术史上常常有“学在民间”的说法,其实主要就是指那种正统学术格局带来的思想僵化而言的。
毕:现在民间思想者的身份多种多样。有的可能在体制内有一份公职,是教师、学者、编辑、记者,有的没有公职,就是自由撰稿人,还有的是公司的职员,或者是以别的方式谋生的业余思想者。还有几位进城打工的农民,也能写出很好的文章。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发言的渠道增多了,传播的门槛降低了,一批原来不出名的年轻人,通过在网络上发表思想见解,受到公众的关注,进而向纸质媒体挺进,很快成为思想领域的名人。还有一批已经离退休的老干部、老知识分子,他们曾经失去自我,晚年大彻大悟,也成为民间思想界的一道灿烂风景。
梁:民间和大学的机制不同,学者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也不同。在民间,思考的首先是现实生活中重大而紧迫的问题,面对的是关注现实的一般读者,表达的方式直截了当,他们的文章和书籍,不但受过高等教育的读者看得懂,就是有点文化的工人农民也看得懂。而在学院,更注重学术的形式和规范,而不看重可读性,本来就无意与专业以外的读者交流。学院里甚至有这样不成文的规矩,如果一本书,一篇文章,专业圈以外的一般读者也喜欢看,就不是学术了,至多算是普及性著作。在思想性的期刊发表文章,影响再大,也不算正宗学术成果。
毕:前几天,我参加一个小饭局。坐在旁边的朋友,是一家社科学术期刊的负责人。他供职的期刊,是那个学科里公认的全
国老大,影响甚至超过《中国社会科学》。但这位朋友的真实感受却是:我们那本刊物,最没意思了。好些论文里,全是数学模型,我也看不懂。反正匿名请专家审稿,专家认可就行。我觉得,他的感受是符合人性的。然而多少学院里的教授、博士,皓首穷经,就是为了写出别人看不懂的论文,为着在这样的刊物上亮相。而且,一登龙门,身价百倍,奖金、职称、职务、房子,什么全有了。真有点像古人所云:书中自有
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梁:这样发展学术,是学术的光荣,还是学术的歧途,我真有点疑惑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