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岭南中医--当代岭南医学研究述要
    

岐黄密室:岭南中医--当代岭南医学研究述要

关键词:岭南医学 研究概况 文献综述

摘要:当代岭南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岭南医学及其研究意义、岭南医家医著、岭南伤寒金匮、岭南温病瘟疫、岭南地方性疾病、岭南医疗机构和古迹考证、岭南医学教育、港澳医学史、海南岛医学史以及岭南医学多学科研究等方面。而岭南医家医著研究、岭南温病研究、岭南瘟疫病史研究则是当代岭南医学研究的热点。


岭南为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东部、海南、港澳等地区。岭南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生活习俗比较特殊,因而岭南中医药也有其特点。当代学者从20世纪40年代起对岭南地方性疾病防治及流行病学分析到80年代开始的对岭南医家医著研究,进而扩展到岭南温病的实验研究、疾病史的研究、岭南医学教育、港澳医学史研究等,呈现多学科研究的局面。现就当代岭南医学研究概况作一介绍。

岭南医学及其研究的意义

吴粤昌(见《岭南医徵略》,广州市卫生局、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州分会编印,1984)认为岭南医学始于晋代。邓铁涛[1~2]通过回顾岭南医学发展史,认为晋代中原移民带来先进的学术与岭南地区医药相结合,宋代以后,长江流域的医药学术被带入岭南,又促进岭南医学的发展,岭南医学成为有浓郁的岭南特色的医药学派。创造性地提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和岭南地区实际结合的产物”,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发现该地区医学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这些特殊性的研究,反过来也有助于认识整个中国医学史发展进程。深入研究地域医学,并不是“搞地方主义”,而是丰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内容。

彭胜权[3]首先对岭南古代、近代医家及其著作作了简单回顾,并从岭南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以及毗邻港澳、东南亚三方面重点阐述研究岭南医学的优势,从“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符合传统的中医理论思想核心”、“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保护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说明发展岭南医学的现实意义。

岭南医家医著研究

1、岭南本草著作研究

黄祥续[4]认为《南方草木状》为西晋嵇含任广州太守时所撰,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植物学专著,开创了岭南药用植物的先河,并介绍了甘薯甘蔗荔枝、龙眼、橘皮蕹菜槟榔、蔻花、益智仁、桂等性味及食用药用价值。冼玉清[5]对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何克谏及其《生草药性备要》作了介绍。认为该书是《本草纲目》以后对广东民间草药的又一次整理,该书收载了《本草纲目》未收的广东地方民间草药,对已收载的也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其后的岭南本草著作《本草求原》、《岭南采药录》是在该书基础上补充而成。刘小斌[6]对古今六位岭南草药学家嵇含、何克谏、赵寅谷、肖步丹、胡真、赵思兢及其药物著作《南方草木状》、《生草药性备要》、《本草求原》、《岭南采药录》、《生草药指南》、《岭南草药志》从内容、版本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何子强等[7]对《本草纲目》所收载的71种岭南地区民族医药,从分类、民族称谓、药物出处及加工、土名异名、用药经验、涉及民族资源学问题方面,说明岭南地区少数民族医药,特别是壮医药客观存在的事实,及其对祖国医药学的贡献。

2、岭南儿科著作研究

邱仕君等[8]对清代岭南儿科名家杨鹤龄及其《杨氏儿科经验述要》的学术思想作了介绍。认为其学术特点有:首重望诊;辨证注重儿科常见八证及小儿温病;治疗注重分经用药、善用诸花和广东土药、运用隔一隔二治法、擅用外治法等。

《幼幼新书》为宋代岭南医家刘瓘所撰,郭君双等[9]从该书的资料来源、文献学价值、诊法创新、新生儿疾病、小儿内科杂病、眼科疾病、针灸治疗、民间治验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幼幼集成》为清代岭南儿科医家陈复正所撰,李富汉等[10]认为该书学术思想体现在:小儿诊断,每重指纹;惊风即是痉病,并以搐概之;用方简切明快,擅长外治,尤重灯火疗法;重视痘麻诊治,辑录前贤和民间经验等。王力宁[11]也对陈复正《幼幼集成》学术思想作了介绍。赵苹[12]从“戒嗔恚”、“寡嗜欲”、“适寒暑、慎饮食、防疾病”、“适当劳逸”、“察禀受”等方面探讨该书的胎养思想。

《岭南儿科双璧》是邓铁涛教授整理清代岭南儿科名家程康圃《儿科秘要》和民国杨鹤龄《儿科经验述要》两部名著的点校本。杨权生[13]介绍运用程氏“平肝泻心补脾”和杨氏“治病有隔一隔二之法”治疗小儿肺炎腹泻、疳证的经验。

3、岭南内科名著《医碥》

岭南医家何梦瑶及其《医碥》是当代学者对岭南医家医著研究的热点。徐复霖[14]从何梦瑶“对脏腑的认识”、“对火的认识”、“对湿证的认识”、“对瘟疫的认识”、“对虚损的认识”等方面探讨其学术思想。刘志英等[15]专门探讨何梦瑶关于湿病的学术见解,认为何氏论湿病病机,以内外为纲;辨证则注重证候和湿邪致病的特点;治疗则重视理脾,处方灵活多变;治疗以宣壅逐湿为主,配合针灸、按摩、饮食、外治等方法,具有岭南特色。张志斌[16]则从“岭南多湿,治法各异”、“凡病多火,分脏论治”、“山岚瘴气,调理寒热”、“虚者血亏,久则脏损”几方面说明《医碥》的岭南特色。马小兰[17]据《医碥·切脉》从脉之部位、形体、行动、歇止、脉配四时五脏、脉之胃气及各脉主病等方面论述《医碥》的脉学成就。刘小斌[18]详细介绍了何梦瑶的生平及其著作。

4、岭南传染病著作

李盛清等[19]认为释继洪的《岭南卫生方》特别重视岭南气候炎热等因素导致人体阳气常泄、引起以上热下寒为特点的病理变化;在防治时主张保护阳气和脾胃,重用温法,而慎用清法,与现代临床治疟常用小柴胡汤、白虎汤、清瘴汤等方加减有明显不同。李禾等[20]介绍清代岭南医家罗芝园其人,及其《鼠疫汇编》的成书经过和文献价值,并从鼠疫病机、治则治法、方药及其加减、验方、煎服法、治疗禁忌、避疫方法等方面重点阐述其学术价值。范晓艳[21]探讨了该书的理法方药及学术思想。

此外,刘小斌[22]简要介绍了20世纪岭南名医陈伯坛、杨鹤龄、卢朋著、梁翰芬、陈任枚、吕楚白、何竹林、管镇乾、管炎威、管泽球、蔡忠、蔡荣、黄省三、冯德瑜、刘赤选、李仲守、黄耀瓘、罗元恺等生平及学术成就。陈朝晖等[23]介绍岭南医家邱瓘学习、传播牛痘术,认识、诠释牛痘术以及广东人在牛痘术传播中的作用。郑洪[24~26]对近代岭南医家梁龙章的生平及学术思想进行评介,探讨岭南中西医汇通世家陈定泰、陈相静、陈珍阁一门三代的学术思想,介绍岭南中西医汇通大家朱沛文的生平,并据《华洋脏象约纂》探讨其学术思想及中西汇通的观点。

岭南医家医著研究是当代岭南医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岭南本草、岭南儿科、何梦瑶及其《医碥》、岭南中西医汇通医家的学术思想研究等方面。

岭南仲景学说研究

陈坤华[27]、肖衍初[28]分别介绍陈伯坛的临床经验、陈伯坛研究《伤寒论》的方法以及阴阳气化理论。黄仰模等[29]、许国敏[30]介绍了陈伯坛及其《读过金匮》。张横柳等[31]则介绍岭南经方家易巨荪的生平以及运用经方治疗危、急、重证的医案。

岭南温病研究

岭南温病,名家辈出。温病大家有潘兰坪、陈任枚、刘赤选、罗汝兰等。当代学者对岭南医学的研究无论从深度和广度而言,均以对岭南温病的研究为胜。岭南温病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岭南温病学说的形成

彭胜权[32]探讨影响岭南温病学说形成的因素。认为岭南温病学说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素问·异法方宜论》,并且与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饮食生活习惯、人群体质诸因素有关。

2、岭南温病发展史

王新华等[33]从学术发展史角度介绍了历代岭南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色,例如,岭南“凡病多火”、“多湿”;“岭南暑湿、湿温多见,不为时令所拘”;“善用芳香轻清花类药物”等。

3、岭南温病的特点

林培政[34]则选择东西南北中五地10家医院1977~1984年的住院病历资料,并结合当时当地的地理气候资料进行研究,总结出广东温病的四大特点,即:风温、暑温、湿温为常见的多发病;气候四季不分、常见温病全年可发;临床证候多挟“湿”;病程中气分证候表现突出。此外,苏红调查了1973~1983年华南沿海四城市(广州、湛江、汕头、厦门)部分医院温病发病情况和相应年份气象资料,认为温邪包含有气象因素和生物性致病因子两内容,岭南温病发病受该地区气候特点影响,证治有别(见《广州中医学院研究生论文摘要汇编1984~1985》)。

4、岭南温病医案的研究

王新华[35]通过对岭南医家温病医案用药的统计分析,认为岭南医家论治温病有“重清热解毒、芳香化湿和顾护清气”的特点。

5、岭南温病治法

陶红霖[36]探讨岭南温病多阴虚的原因,认为治法上要重用滋阴药。孔炳耀[37]认为湿邪是岭南六yin之首,治湿是岭南医学的重要学术特点之一,并总结针对岭南湿邪进行辨证、选方、用药的规律。

6、岭南温病学家的学术思想研究

王新华[38]总结出岭南医家潘兰坪治疗温病的三大学术思想:感冒之治在于轻透外邪,温热之治着眼清热保津;治温热法宜清热保津,清攻养液施治有序;治暑证每从暑湿立法,清上宣肺亦颇必要。史志云[39]则从体质因素、证候特点、治疗特点三方面阐述刘仕昌教授研究治疗温病的经验心得。刘小斌[40]从温病学的性质意义、伏气温病的特点、营卫气血辨证应结合五脏舌脉、温病兼夹证治等方面介绍岭南名医陈任枚温病学术思想。

7、岭南温病的实验研究

针对岭南湿邪致病的特点,王新华[41]开展了岭南温病的实验研究,利用多因素造温病湿热证动物模型,造型动物出现的临床表现与临床所见该证的主要症状体征和病理变化相符合,并发现湿热造型动物内毒素廓清较为缓慢。

岭南瘟疫病史研究

赖文与李永宸的“岭南古代疫病史研究”系列论文《广东湛江地区古代疫情资料分析研究》、《1894年广州鼠疫考》、《岭南地区1911年以前瘟疫流行的特点》、《岭南古代瘟疫流行的社会背景》、《广东人间鼠疫流行与地震的关系(1867~1911)》、《岭南霍乱流行情况及其与旱灾的关系(1820~1911)》[42~47],分别总结了岭南1911年以前瘟疫流行的特点和规律:瘟疫主要发生在春夏两季;疫情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疫种以鼠疫、霍乱、天花为主;分析了自然灾害、政治、经济、军事、人口和国内外交往等对岭南古代瘟疫流行的影响;提出广东人间鼠疫流行可能与地震活动有关、霍乱与旱灾有较明显的伴发关系等结论。

岭南地方性疾病防治及流行病学分析

20世纪40年代起,一些掌握了现代医学知识的医务工作者,对当时严重危害岭南地区人民生命的地方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进行文献考证、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有疟病、恙虫病、钩端螺旋体、片虫、中国瓜仁虫症等疾病。近年一些学者以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抗药性恶性疟流行情况作了研究。

冼维逊[48]研究广东疟蚊之地理分布。陈林等[49]以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高疟区海南省抗药性恶性疟流行情况的变迁作了系统报道。朱师晦[50~51]以文献考证方法,对古代医药文献有关岭南恙虫病的记载,从恙虫的形态、生活情况、发病地带、传染情形、临床特征、诊断方法、预防及治疗方法、预后不良等方面进行考证,认为当时虽然没有细菌学说,但已符合今日恙虫病。此外,还报道了广州市恙虫病的流行情况。施复晋[52]报告了26例广州市恙虫病情况。吴英俊等[53]报告2例海南岛的恙虫病(沙虱热)。丘福禧[54]对广东省的一些钩端螺旋体菌株作了鉴定。侯宗昌等[55]、钟惠澜等[56]则对粤中地区钩端螺旋体病进行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史鹏达[57]简要介绍了广东新会姜片虫流行情况。梁伯强、杨简[58]介绍了广东中国瓜仁虫症的病理解剖研究。黎希斡、张箐[59~60]对粤北瑶山卫生情况和瑶胞血型进行调查。

岭南医疗机构和古迹考证

林诗泉[61~62]从创办、规模、编制等方面介绍海南第一所麻风院,以及海南省人民医院110年历史。宋之琪[63]介绍中国最早的教会医院——博济医院的变迁史。刘泽生[64]介绍博济医院培养的杰出学生陈梦南、康广仁、孙中山、郑士良、张竹君、史憬然。严峻峻[65]发掘、介绍广州三元宫内鲍姑宝殿、虬龙古井、道家练功碑等有关岭南医学史料,这对研究早期岭南医学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岭南医学教育

刘小斌等[66~67]从西医的传入、外国教会兴办西医院校、中国政府公办西医院校、国有自办的西医院校等方面介绍了广东近代的西医教育,并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展览内容及馆藏文物,论述医史馆建设对于提高《中国医学史》教学水平,促进医史科研,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和收藏管理医史文物的重要意义。郑洪等[68]从馆藏中医古籍、金石碑帖、器具实物、字画手册、岭南地方医史文物等方面介绍馆藏文物,并阐述医史文物在科技史中的地位和医学史教学中的作用。岭南医学的多学科研究

吴智兵、彭胜权[69]结合医学地理学知识,首次提出岭南温病学的概念,岭南温病学与温病学、医学地理学的关系,岭南温病学的研究对象,岭南温病学的5大研究方向。肖莹[70]从对中原医学和海外医学的吸收探讨岭南医学的兼容开放的多元性,从南药的开发利用和岭南独特的食疗文化探讨岭南医学的务实致用的实用性,从岭南医家对岭南地方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认识和防治探讨岭南医学朴素直观的创新性。而兼容开放的多元性、务实致用的实用性、朴素直观的创新性则构成岭南医学发展的文化特征。王伟彪等[71]认为岭南人的体质多阴虚、多痰湿,并结合何梦瑶火热论,说明岭南环境因素及岭南人体质状况在当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医家临证必须在祖国医学一般治则治法基础上,结合这些因素综合论治,才能取得满意疗效。萧熙[72]对一些广州医药方言进行注释和考证。

中医名著对岭南医学的影响

刘小斌等[73]介绍私淑景岳学说的岭南医家及其著作,主要有谢完卿及其《会经阐义》、刘渊及其《医学纂要》、黄岩及其《医学精要》;同时也介绍了对受景岳学说影响而滥用温补而进行补偏救弊的岭南医家医著,主要有何梦瑶及其《医碥》、郭治及其《脉如》。

港澳医学史

李春生等[74]认为澳门医学史可分为三阶段:鸦片战争前为第一阶段,此阶段中医药处于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至1974年葡国革命为第二阶段,此阶段西洋医学在澳门迅速传播,并统治了澳门医界,中医药降为从属地位;葡国革命至今为第三阶段,医疗卫生事业有长足发展,形成以基层和医院卫生护理两体系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体制,而中医药发展步伐相对缓慢。

陈汉平等[75]介绍了香港针灸业的过去和现状。谢永光[76]介绍1937~1997年香港针灸医学发展大事记。许少珍等[77]、刘春光[78]介绍了香港中医教育的过去、现状,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海南岛医学史研究

林诗泉等[79]分“宋代医事记载”、“明清医学考录”、“民国时期中医药店”、“新中国建国后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对海外的交流”、“南药的种植概况”几方面介绍海南中医药发展史料。林诗泉[80]据海南岛北部各县地方志,从鼠疫流行年份、流行年次、死亡人数、发病地区介绍海南岛北部地区鼠疫流行史料。

结语

当代岭南医学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20世纪40、50年代主要是对当时严重危害岭南地区人民生命的地方性传染病、寄生虫病进行文献考证、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80年代开始,则主要集中于岭南医家医著研究、岭南温病研究、岭南瘟疫病史研究3大领域。近年则呈多学科研究特点。

邓铁涛创造性地提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和岭南地区实际结合的产物”,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发现该地区医学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这些特殊性的研究,反过来也有助于认识整个中国医学史发展进程。深入研究地域医学,并不是“搞地方主义”,而是丰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内容。上述论断是对岭南医学的形成及岭南医学概念的最好阐述。

当代岭南医学研究存在问题主要有:“对岭南医学作为广东中医特色这一战略思想尚未形成共识。因此,整体优势在国内仍不突出。”[81];对岭南医学学派的源流及医家的师承授受关系尚未梳理出来;对岭南医学资料的整理出版尚未受到应有重视,资金投入也不够;对岭南医学的多学科研究还显不足。这些问题是今后岭南医学研究应着力之处。

参考文献

[1]邓铁涛.岭南医学[J].新中医,1999,(8):8~9.

[2]邓铁涛.耕耘医话·岭南[J].新中医,1988,(12):36~37.

[3]彭胜权.发挥岭南医学优势,提高中医学术水平[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1~4.

[4]黄祥续.嵇含《南方草木状》对岭南药用植物的论述[J].广西中医药,1989,(5):42.

[5]冼玉清.继承广东草药的先辈何克谏[J].新中医,1980,(3):21~22.

[6]刘小斌.广东草药学医家医著简介[J].新中医,1987,(10):52~53.

[7]何子强,等.《本草纲目》对岭南地区民族医药的贡献[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5):5~7.

[8]邱仕君,等.杨鹤龄与《杨氏儿科经验术要》[J].新中医,1985,(1):51~53.

[9]郭君双,等.宋代儿科巨著《幼幼新书》[J].新中医,1983,(9):56~58.

[10]李富汉,等.陈复正《幼幼集成》学术思想探要[J].河南中医,1994,(5):275~277.

[11]王力宁.陈复正《幼幼集成》学术思想及其对儿科的贡献[J].广西中医药,1996,(6):33~34.

[12]赵苹.浅谈《幼幼集成》的胎养思想[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50~151.

[13]杨权生.读《岭南儿科双璧》的临床体会[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4):50~51.

[14]徐复霖.从《医碥》看何梦瑶的学术经验[J].新中医,1980,(2):13~16.

[15]刘志英,等.何梦瑶湿病论[J].新中医,1989,(11):54~55.

[16]张志斌.何梦瑶《医碥》的岭南特色[J].广西中医药,1989,(5):35~36.

[17]马小兰.浅论何梦瑶《医碥》之脉这成就[J].中华医史杂志,2001,(4):224~226.

[18]刘小斌.何梦瑶生平及著作考[J].新中医,1987,(1):53.

[19]李盛清,等.《岭南卫生方》治瘴疟的学术观点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4):290~292.

[20]李禾,等.罗芝园及其《鼠疫汇编》在岭南鼠疫病史之地位及价值[J].中华医史杂志,1999,(2):100~103.

[21]范晓艳.简析清代《鼠疫汇编》的理论方药[J].河南中医,2002,(1):7~9.

[22]刘小斌.本世纪广东省名中医简介[J].中医文献杂志,1998,(4):36~38.

[23]陈朝晖,等.岭南医家邱熺与牛痘术[J].中华医史杂志,1999,(3):157~161.

[24]郑洪.近代岭南医家梁龙章[J].中华医史杂志,2001,(2):106~109.

[25]郑洪.岭南中西医汇通世家——陈氏三代[J].中华医史杂志,1998,(1):7~12.

[26]郑洪,等.中西医汇通大家朱沛文[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140~142.

[27]陈坤华.陈伯坛先生学术经验简介[J].广东中医,1963,(5):1~4.

[28]肖衍初.陈伯坛与《读过伤寒论》[J].新中医,1983,(12):39~41.

[29]黄仰模,等.从《读过金匮卷十九》看陈伯坛的学术思想[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4):327~328.

[30]许国敏.陈柏坛《读过金匮》之研究[J].新中医,1998,(1):59~60.

[31]张横柳,等.易巨荪与《集思医案》[J].新中医,1992,(1):50~52.

[32]彭胜权.岭南温病学说形成和研究现状[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4):230~232.

[33]王新华,等.岭南温病学发展概况[J].新中医,1988,(3):51~53.

[34]林培政.近年广东温病特点初探[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4):6~11.

[35]王新华.岭南医家温病医案的用药探讨[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7,(3):17~19.

[36]陶红霖.岭南温病话滋阴[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6,(2):2~3.

[37]孔炳耀.岭南湿邪致病特点及其论治[J].新中医,1998,(5):3~5.

[38]王新华.潘兰坪温病学术思想初探[J].广西中医药,1988,(1):20~21.

[39]史志云.刘仕昌教授对岭南温病研究[J].新中医,1994,(6):16~17.

[40]刘小斌.岭南名医陈任枚温病学术思想探讨[J].新中医,2001,(2):8~9.

[41]王新华.温病湿热证病理造型及实验研究[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0,(3):182~185.

[42]赖文,等.广东湛江地区古代疫情资料分析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43~46.

[43]赖文,等.1894年广州鼠疫考[J].中华医史杂志,1999,29(4):207~210.

[44]李永宸,等.岭南地区1911年以前瘟疫流行的特点[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6(4):321~324.

[45]李永宸,等.岭南古代瘟疫流行的社会背景[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创刊号),25~28.

[46]李永宸,等.广东人间鼠疫流行与地震的关系(1867~1911年)[J].中华医史杂志,2000,30(1):25.

[47]李永宸,等.岭南霍乱流行情况及其与旱灾的关系(1820~1911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3):52~55.

[48]冼维逊.广东疟蚊之地理分布[J].中华医学杂志,1949,(3):135~138.

[49]陈林,等.我国海南省抗药性恶性疟流行情况的变迁[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35~37.

[50]朱师晦.我国古代岭南的恙虫病[J].中华医史杂志,1955,(4):251~252.

[51]朱师晦,等.广州市恙虫病流行之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1950,(10):421~423.

[52]施复晋.广州市恙虫病26例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1949,(2):57~64.

[53]吴英俊,等.海南岛的恙虫病(沙虱热)二例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1956,(11):1044~1045.

[54]丘福禧.广东省的一些钩端螺旋体菌株的鉴定[J].中华医学杂志,1957,(5):340~344.

[55]侯宗昌,等.钩端螺旋体病补体结合试验在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上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1956,(11):1010~1014.

[56]钟惠澜,等.广东省粤中地区钩端螺旋体病的研究工作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1956,(11):993~1009,1015~1021.

[57]史鹏达.广东新会姜片虫流行情况[J].中华医学杂志,1957,(7):554.

[58]梁伯强,等.广东中国瓜仁虫症的病理解剖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1937,(7):137~140.

[59]黎希斡,等.粤北瑶山卫生考察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1948,(3):137~140.

[60]黎希斡,等.粤北瑶胞血型之检验报告[J].中华医学杂志,1948,(7):421~423.

[61]林诗泉.海南第一所麻风院[J].中华医史杂志,1999,(3):161.

[62]林诗泉,等.海南省人民医院110年史记[J].中华医史杂志,1995,(4):225~228.

[63]宋之琪.中国最早的教会医院——博济医院[J].中华医史杂志,1999,(3):148.

[64]刘泽生.晚清广州博济医院的杰出学生(1855~1900)[J].中华医史杂志,1999,(3):162~165.

[65]严峻峻.广州三元宫医史遗迹调查[J].中医文献杂志,2000,(3):11~12.

[66]刘小斌,等.广东近代的西医教育[J].中华医史杂志,1986,(3):148~151.

[67]刘小斌.创办医史博物馆,提高医史教研水平[J].中华医史杂志,1998,(1):55~56.

[68]郑洪,等.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1999,(4):46~48.

[69]吴智兵,等.从医学地理学角度试论岭南温病学的发展方向[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9~12.

[70]肖莹.试论岭南医学发展的文化特征[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3):225~227.

[71]王伟彪,等.岭南人体质特点与何梦瑶火热论[J].广东医学,1998,(1):68~696[72]萧熙.广州医药方言疏证[J].中华医史杂志,1955,(4):288~292.

[73]刘小斌,等.《景岳全书》对岭南医学之影响[J].新中医,1988,(2):52~53.

[74]李春生,等.澳门医学简史[J].中华医史杂志,1998,(1):29~33.

[75]陈汉平,等.香港针灸业的过去和现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6):2~4.

[76]谢永光.香港针灸医学发展大事记[J].中医杂志,1998,(8):500~501.

[77]许少珍,等.香港大学推进(香港)中医教育的回顾和远瞻[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7):5.

[78]刘春光.香港的中医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教育,1997,(4):11、17.

[79]林诗泉,等.海南中医药发展史料[J].中华医史杂志,1994,(2):105~107.

[80]林诗泉.海南岛北部地区鼠疫流行史料[J].中华医史杂志,1989,(2):100~101.

[81]彭胜权.发挥岭南医学优势,提高中医学术水平[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1~4.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510405) 何丽春 李永宸 夏若君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开云App闪退解决方案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