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
刘仕昌,男,1914年9月出生于中医世家,广东省惠州市人。1934年惠阳县第一届考试录取中医生。1935年广州市卫生局第六届考试录取中医生。1938年7月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名老中医,博土研究生导师。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对温病学说有很深的造诣,对昏谵、
消渴、
咳嗽、
胃脘痛、长期低热、肝病等病症有其独特的诊疗用药方法。主编《温病选读》,参编《中医大辞典》。有“叶天士学术思想及对后世医学的影响”、“温病昏谵治验”等论文十多篇。
独家秘方
轻、清、灵、巧
刘老用药寒温合用、清化并举,处方轻、清、灵、巧。
岭南地处亚热带,气温偏高,对于外感热病的治疗,许多中医工作者常视辛温之品为禁药。实际上,这类药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宣通作用与辛凉寒凉药物配伍为用,采取寒温合用,清化并举对南方外感热病的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处方灵活巧妙是刘老治疗温病的另一特点。灵活在临症必因人、因时、因地而治,四时温病各有特点,用药特点也不同。如冬春风热病邪致病较多,温病初起多取
银翘散、桑菊饮等疏风泻热的药,夏天则多用新加
香薷饮加减,香薷、
青蒿、
扁豆花、
荷叶、苡仁等为常用解暑的药品;秋东气候干燥,常用俞根初加减
葳蕤汤滋阴解表。另外,刘老根据岭南气候特点及人的生活习惯,认为岭南温病多挟湿邪;
湿温常年都有发生。治疗时湿邪不清则热势难解,必须注意分消湿热。
自画像
中医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刘仕昌教授坦言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不善言辞。他觉得他的一生,没有惊人壮举,没有传奇色彩,他只是尽可能地学多点知识,将他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平凡的工作中去,尽可能地帮助有需要的人,做到真正地默默奉献。
人生画卷
要做学问,先学做人
“要做学问,先学做人”,这是我对我所有的学生传授的第一课。因为要做一个好医生,首先要有良好的医德。不但要有高超的技术,更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不要见利忘义,更不要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作为医生,千万不能媚官嫌贫,对所有患者要一视同仁,都做到认真诊治,不求所报。以前出门诊的时候,我的病人比较多,病人都希望向我询问有关病情和注意事项,偶有跟师的学生表露出不耐烦的情绪时,我总是马上给予严厉批评,医生就是要不厌其烦地详尽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病情和注意事项,让病人满意而归。
做一行,专一行
我从事中医70余年了,也曾经历了中医事业屡遭摧残、歧视、排斥的逆境,但我一直坚守阵地,中医对于我来说,已不仅仅是“热爱”或者“执着”的字眼能形容,这个工作似乎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很自然地就会为之奋斗。行业千万种,只要对群众有益的就要坚持下去。做一行,要爱一行,专一行。
活到老,学到老
我现在每天都是五点半起床,六点钟准时听新闻,几种新闻都听,了解国家大事。年轻人需要充电,老人家同样也需要充电,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看书、读报、背诗词等都是我喜欢的学习内容。毛泽东有37首诗词,我可以背诵30首以上。有时候我也看中国古典诗文,而看报纸就是每天的功课了,如《广州日报》、《中国中医药报》等。还有其他一些医药报纸我也看,学习和了解一下别人的研究成果,不断给自己充电。医生是一生的事业,只有不断地学习,才可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以做到用药快、准、好、省。我的心愿也是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和我一起坚持不断学习,更好地为有需要的人服务。
刘仕昌口述 范文瑶整理
一生心血为温病
结缘 生于中医世家
刘老今年91岁,从医从教已经足足71年。是什么原因让刘老选择了中医并从医从教了逾70年呢?刘老告诉我,这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同时也出于他个人的兴趣爱好。1914年,刘仕昌出生在惠州一个中医世家,小时候就受祖辈、父辈的熏陶,家里人常常教他汤头歌诀。尤其是刘老的父亲,教过刘老很多东西,比如中医理论、方剂、
伤寒歌诀等,他从小就牢记下了。渐渐的,在耳濡目染中,刘老对中医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刘老的家人都很希望他可以成为一名医生,为人民大众解除病痛。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刘老在1934年成为惠阳县第一届考试录取的中医生,1935年被广州市卫生局第六届考试录取为中医生,进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深造。不久,抗日战争的枪声打响,南方情况非常紧急,惠阳当时也常遭到日本人的轰炸,死伤很多,怀着回去救济家乡父老的心情,1938年7月,刘老毕业后回到了惠阳开设中医诊所,并开始在开明中医学校当老师。从那时起,刘老一头扎进了中医事业中。
从业 为拿执业证把年龄改大10岁
在医院里,刘老的年龄可以说是个众说纷纭的“谜”。因为有人偶然发现刘老身份证上赫然写着他出生于1904年,这意味着刘老今年已逾百岁之年!这个发现可不简单,因为目前全国还没有尚健在的百岁老中医,这给刘老增加了不少神秘色彩。
当记者向刘老询问这一“悬案”时,刘老翻箱倒柜找出一张小纸片给记者看。原来这纸片竟是1935年,即当时的政府机构颁发的一张可“效力全省”的开业执照!
原来,为了得到这张执业证,刘老偷偷把年龄改大了10年,因为当时必须30岁以上才能申请这个执照,而刘老当时刚中学毕业,只有21岁,但刘老通过了所有的考试,达到了拿执照的条件,为了能更早一点救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民大众,刘老不愿空等10年,就把年龄给改了。
成名 主攻温病学四十余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老带头组织联合诊所,积极工作,深受表彰,是惠州镇、惠阳县第一、第二届人大代表,但他并没有乘机离开中医队伍。1957年,刘老调来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任教,主要讲授温病学,他在这个学科一干就是四十多年。1978年评为副教授,历任温病学教研室主任。同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5年评为教授,1986年认定为温病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1978年至1999年,共培养硕士毕业生21名,博士毕业生6名,在校就读的2名。1990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荣誉证书”。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证书。1993年获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继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荣誉征书”。同年获广东省高等教育局颁发的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集体)、广东省政府颁发的名中医证书、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增加硕士点学科评议专家。1997年有“刘仕昌学术经验集”出版,反应颇佳。1997年冬,被定为终身教授。主编《温病选读》,参编《中医大辞典》。有“叶天士学术思想及对后世医学的影响”、“温病昏谵治验”等论文十多篇。
抗非 最老的功臣 惟一的中医院专家
刘老的温病学研究在2003年广东非典型
肺炎疫情的控制中发挥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治疗73例非典病人,达到了无一病人死亡、无一医护人员受感染的“双零”佳绩,刘仕昌教授成为广东非典防治专家组的唯一中医院专家。
2003年大年初九,正是非典袭击初期,早就从朋友那里听说河源病例的老人家正在家里着急,他忽然接到通知——要参加这种“怪病”的会诊。当时刘仕昌脚伤还没痊愈,但是他心里比谁都急,二话不说就登上了开往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专车。在会诊现场,他根据病人特征,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寻常的疫症。当时他判断为“风温积湿”症状,积极投入了会诊,90岁的老人家,当晚8点钟才回到家里。
事后很多人都为刘仕昌“后怕”,毕竟他已90高龄,但是刘仕昌一点都不在乎:“做医生就要看病,不管是什么病,我们都应该去。”他笑说,“解放前什么病没见过?
霍乱、
天花、
麻疹,我们带一支笔一张纸,几颗
樟脑丸就冲过去了,“苟利国家生死已,岂以祸福趋避之?”刘仕昌说,这是他很喜欢的一句话。
学术成就
刘老对温病学说有很深的造诣,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温病方药治疗热病有特殊疗效。提出下焦病实质是阴精受损,进一步完善了温病辨证理论体系。强调湿热是岭南温病的主因,而其病理转变、症候表现、治疗特点也以湿热二字为中心。这些观点对岭南温病学说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昏谵、消渴、咳嗽、胃脘痛、长期低热、肝病等病症有其独特的诊疗用药方法。提供处方制成“东方病毒清”、“胃宝片”、“
前列通片”等中药制剂。
导师脸谱
他总把自己的名字从作者处圈掉
敬业
发言人: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教研室 彭胜权教授
刘仕昌教授是我的长辈,尊敬的良师。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亲切地称呼他为“刘老”。今年91岁高龄的刘老四年前依然活跃在教学医疗第一线,十分难得,这在广东省乃至全国中医界也是很罕见的。回顾刘老走过的人生旅程,刘老受到我们深深的爱戴,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敬业精神。目前社会上已经很少人能拥有他那种精神,多是浮躁心态,潜心搞好本职工作的没几个。
刘老是个中医临床家,即使有教学任务在身,也会抽出空余时间参加临床,把临床作为教学科研的基础。回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从不计较分内分外,服从领导调遣,或门诊或病房,或下乡带教,其实那时他已
白发苍苍,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我还记得1966年冬至1967年春季,广州流脑流行,附院专门成立流脑病区,刘老和我们中青年医生组成治疗小组,每天查房2-3次,有抢救时还要坚守到深夜,他没有请过假。治疗400余例,仅死亡2例,成绩相当不错,折射一中西医通力合作的硕果,其中就有刘老的一份辛劳。不单自己注重临床,刘老也竭力主张温病学科要有临床基地,在他的呼吁和带动动下,终使温病教研室在附院开设病房,使教师不脱离临床,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全国同行中影响很大。
淡泊名利
发言人:广州中医药大学 史志云教授
身为德高望重的著名老中医,我的恩师刘仕昌一向淡泊名利。一个知识分子能做到他那样是不容易的。刘老一生治好的病人无数,他觉得这是医生该做的事,不值得渲染,更不会与病人拉关系,为自己谋私利。刘老培养的研究生很多,他们的文章许多都是在刘老指导下完成的,但文章要发表时,他总把自己的名字从作者处圈掉。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不少医疗单位仰慕其名声和技术,请他去讲课、出席会议,参加各类庆典活动,他一律谢绝。许多单位重金聘请刘老当老顾问,刘老都婉言谢绝了。
1973年,广东省评选名老中医,以他的资历和学术水平,毋庸置疑,当属其中。但此时他正在肇庆带教,学院一时疏忽漏报了他的名字,回来后他得知此事却泰然处之,从未与同事提起。时隔二十年,直到1993年广东省第二次评选名老中医,学院才发现遗漏了刘老,大家都为他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所感动。面对20年的遗憾与失落,刘老只有三个字:“看淡些”。
速写
淡泊名利 随遇而安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园的一个朴素的套间里,记者见到了海内外颇负盛名的全国名老中医刘仕昌,面对这位红颜白发、满脸慈祥的老者,我也和别人一样亲切地称呼刘仕昌教授为“刘老”。
“医乃仁术,遇贫贱不得傲慢,量力资助,以减愁怀,聆病者之呻吟,当如己饥己溺……”采访过程中,91岁高龄的刘老将民国初年著名中医陈存仁250多字的医家训谕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并说这是他的自律戒条。面对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的九旬老人,聆听他抑扬顿挫的吟诵,在惊讶其惊人记忆力的同时,记者更折服于他七十多年来照此医训勾画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刘老是个不喜欢多说话的人,尤其谈及他本人时,他总以自己这辈子很平凡来总结。刘老告诉我,他这一生读了这么多书,也尽过力地把知识运用到救治病人中,通过自己努力让别人受益,自己也算是个有价值的人了。
刘老20岁开始行医,成名虽早,一生却极为低调,他说随遇而安就是他养生的最好秘诀。刘老说:“小时候,也是名中医的父亲就教育他,自己学问粗浅,读书不多,家里又没人做官,说话声音不大,气力不大,手脚不长,不如修身养性,随遇而安。”幼承家训让刘老兢兢业业地贯彻了一生。
刘老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一个健康、平和的内心世界。世事干扰对于他来说,如风过疏竹,雁过寒潭。“事来心始视,事去心随空”,这种心境是需要经过多年的修炼才能得来的。
广东百年中医
第五篇 艰难的抗日岁月
学校为此设立了奖学制度,凡学期各科成绩第一名者免收一年学费,第二名免交半年学费,五年总成绩1-4名留在附属医院工作。
中医药专科学校的教材全部是学校自行编印,甚至受到了全国的好评:“各处国医学校讲义,收广东中医学校者颇多。”至今保存下来的还有各种讲义41种113册。同时学校还编印各类刊物达到了九种,在当时都颇具影响。
学生当中著名的有罗元恺、邓铁涛、李仲守、张阶平、林夏泉、黄耀燊、司徒铃、刘仕昌、梁乃津等等。
1938年日寇狂炸广州,中医专科学校被迫转移到宝安县,师生颠沛流离,无家可归。11月21日广州沦陷,日寇将广州大德路麻行街学校占领,并殴伤驱逐了留守人员,抢占学校作为中区宪兵司令部,抢占医院为日本医院,改称广州叶医院。
1939年,中医专南迁香港,租跑马地礼顿山道37号为校舍,继续上课。并在湾仔设立赠医处,广州学生也多来香港就读。
1941年12月9日,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被日寇占领,中医专被第二次摧毁。
1943年原中医专第四界毕业生潘诗宪从香港北上韶关,于是聚集专校同学筹备复校,不料韶关6月告急,年底失陷。
此后直到解放学校医院才收归校董。教学的艰难也透射着中医生存的艰难。
与中医办学相对应的却是:一批人破坏、打压中医日益残酷,中医的生存空间也日益狭小。
思考中医
标准化是个问题
一方中药随手抓抓再分装成几包,这种中药剂量配制方法已经沿用几百年了,我们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把同方不同药的问题请教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朋友,得到的答案是:由于各地中药的来源各不相同,所以难免会出现药效不一致的情况。
可病人很害怕这样的“难免”,因为药不是开水,是不能随便吃的,吃错药不仅于“病”无补,还会有反作用。而且更大的困惑还在后面:这吃错药的责任谁负?
近几年来,关于中药标准化的呼声与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可标准由谁制定?怎么制定?药量如何量化?这些问题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我也是关心中药标准化的中国人,但我不赞成把中药西药化的做法。中药与西药的成分构成和药效结构都不同,西药均为结构清晰的单一化合物,构效关系明确,其含量和纯度直接表达了药品的有效和安全。而根据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中药尤其是复方中药,处方是根据病人体质及病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按一定的组方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依君、臣、佐、使配伍而成,其中所含的任一成分都不能代表其整体疗效。因此用西药的手段鉴别中药,是很荒唐的。其实中药之有特色,就在于其药字前面的“中”字,这是中国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结晶,脱离了这一点,一味地追求全球化,妄图现代,也会像摇滚版京剧一样,让人生厌。
中医与中药都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的发展却需要天才,我想我们这个时代缺乏一个像张仲景或者李时珍这样划时代的人物,他能够将经验与发现加以总结整理,然后公之天下。而且在电脑等技术日趋发达的今天,过去要花27年的时间去研究的,现在2年也许就够了,问题是我们有没有人愿意真正坐下来。
在高手没有出现之前,我想我们的中医至少应做到三同:第一是病诊同质化,同样的病,甲名医与乙名医是用同样的药方治好的;第二是药品同质化,也就是要保证哈尔滨抓的
地龙与三亚抓的没有区别;其三是药方同质化,江苏中医与广东中医开出的
党参,如没有特别注明,年份都是一样的。能做到这几点,广大病患应该不会再有看病如猜谜的感觉,中医之倡明也将指日可待矣。 □张别离
撰文:本报记者 范文瑶
来源:南方都市报
-----------先生所讲之名老中医,我差不多每每都看,每每看的同时,也在不断感叹,现代社会中,还有多少看病对穷人不取分文的医术精湛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