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聂鑫森
中医在我国是一个极为古老的行当,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二帝也精通医道,并成为此中翘楚。
在古代,从医者谓之“张帜杏林”,又称“操岐黄之术”。《神仙传》一书中说,三国时吴国名医董奉为人治病不受报酬,只求
为其种杏树几棵,数年后蔚然成林。故后世称颂妙手回春的医家,常用“杏林春满”之类词语。“岐黄之术”典出《内经》,相传名医岐伯与黄帝讨论医道,以问答形式写成此书。
历朝历代,出现过许多医术高超的名医,如扁
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吴天士、程杏轩、郑素圃等数不胜数。同时,还有许多经典著作流传至今,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脉经》、《千金方》、《本草纲目》等等。
国学大师章太炎应病家之邀,为一名医题匾,他写下“第三扁鹊”四字,人以为是笔误,应是“第二扁鹊”才对。其实,章太炎用了一个典故,出自《史记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序》: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仍号之为扁鹊。两个扁鹊之后,又出现一个“扁鹊”,这种评价实在是很高了。
古代的中医出于两途:一是始于周代的疡、疾、食、兽四门的官方医生,至唐宋以后,许多医家兼通儒学,或许多读书人兼通医道,故称之为儒医。二是起源于巫医、游医,以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用草药治病,至宋代始有“郎中”一语,主要是指江湖游医。这种情况一直延续至今,受过专门训练的中医,大多任职于正规医院,而江湖游医则设摊于街市。
从战国至秦汉,辨证论治的医疗体系已具规模。到了唐代张仲景,他的《伤寒杂病论》开始确立辨证论治的原则,全书概括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以及汗、下、吐、和、清、温、补、消八疗等方法,从理、法、方、药等方面综合统筹治病救人,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学日益发扬光大,不但受到国人的青睐,而且受到各国人民的关注。
解放前,湘乡的一位名医一生勤勉,救治过不少病人,誉声广播。但他深知,许多病症是源于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临终时曾作一联自挽,以示心迹:
我愧无能,卅年功夫,可谓深矣!终难治贫者病根、富家钱癖;
人死何知,五尺棺木,亦云足矣!更毋须经忏损产、苫块伤身。
来源:青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