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南园———雪及其文化象征
    

岐黄密室:南园———雪及其文化象征

作者:费振钟
南园俞家桥扫叶村庄主人薛雪的身份比较复杂。受文坛推重的诗人,擅长画兰的画家,中国古典哲学著作《易经》研究者,城市山林里的隐士,著名医人等等,这些身份从不同领域说明薛雪的社会角色和获得的重要名声。作为江南著名的诗人兼理论家叶横山先生最年轻的弟子,薛雪一出场,就受到士大夫阶层注目,这一点让薛雪日后成为时代佼佼者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成名以后,他的诗作265首和诗论分别辑集为《一瓢诗存》和《一瓢诗话》,自己花钱出了家刻本,由同门师兄沈德潜为他的诗文作序;南京袁枚随园这位文坛新领袖,亦以晚辈后学大力鼓吹,所有这些信息,表明薛雪的文学地位在苏州甚至全国已不容忽视。由于文名卓著,薛雪两次荣幸地被推荐为朝廷博学鸿词科预选人。但他一直比较谦虚,这从他取“一瓢”为号可以看出。有一部出自当时文人的笔记记载,一瓢这个号,来自于一次薛雪与某位寺僧的赌酒,其实更合适的说法,可能是当事人借了士大夫阶层耳熟能详的成语,所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薛雪对个人文学才能的谦虚估计,显然非一般庸常之人所理解,而是深得先贤遗意。比较起来,薛雪对他另一身份,自我感觉更加看重。他一生始终研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易经》,著有《周易粹义》。如果考虑到乾嘉年间的吴学大家惠栋,其祖父和父亲以研治《易经》为吴学“三世传经”打好了基础,那么薛雪生为惠栋同时代人,他在遵循“汉儒易说”上的考释功夫,亦足以表明他是一位训练有素的学者兼透彻阴阳观念的哲学家。南园不大,然而僻静之地正是雪色生白,亮得明媚耀眼!
  
十八世纪的中国医学,在宋元以来的新儒学背景下,进一步强化了下述看法:即,一个更为社会看重和认可的医人,他的权威性,是由他的儒学学者身份确立的。对医人正统性与权威性的要求,首先不单单看他的技术,而在于他是否熟谙儒学经典,对于中国儒学一贯秉持的宇宙观是否有深刻的哲学领会。如果达到了这两条,那么他就被尊称为儒医,从而获得医人职业最受尊重的社会权力。至于当时社会大多受儒学教育和影响的公众,也会根据他们的知识和价值观念,来理解医学,评品医人,从而使这个看法深入渗透社会意识形态。不用说,薛雪完全符合这样的历史、时代和意识形态要求。像当时不少医人一样,薛雪对于医学的冲动,起初完全出于中国传统奉养双亲的孝子之道,为了医治母亲的疾病,他才阅读研究医学典籍,而后正式选择医人职业。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也是薛雪从事医业的道德基础。后来,薛雪表现出来的医学才能之所以不同一般医人,既非来自名师传授,则完全得益于深厚的儒学素养以及哲学智慧。对此,不但上层文化人士给予高度评价,一般社会群体亦寄予极大信任。薛雪自己也明白他作为名医的重望所在,所以一部《医经原旨》首先从理论上认证了他的权威资格。这部注解医学经典《内经》的书,其所以重要,远非撰著者在有关名词考释上溯源清流辨伪求真,而是在儒学经典思想范畴内,用易学的观点对于医学的解读,它的基础是《周易粹义》,所原之旨,亦为《周易粹义》的移译。宋儒严格要求他的后继者们,必须首先做到“究天人之际”,才可以“成一家之言”,学者薛雪做得恰如其分。他在《日讲杂记》中交待得很清楚:“在《易》先天图,乾在上在南;后天图,乾在下在西北,与《内经》之旨正合,体用互呈,生成共著,人体一小天地,岂不信哉?”所以,能成《医经原旨》这样的专家之言,不能不说薛雪参悟了易学所包含的高深的宇宙原理。
  
于是,薛雪的诗人朋友袁枚,有更多机会亲眼见证他在运用易学思想之下高超的医术,甚至袁枚本人患重病,也是由薛雪救治的。尽管袁枚那些称赞薛雪医术的文字,辞藻华丽,不免私人情谊,却也令人信服地树立了薛雪在吴中医人群体中的地位。通过诸多地方文献以及薛雪自己的医案记录,我们得知,作为十八世纪中后期的正统儒医,薛雪以写作《湿热条辨》在乾隆十九年左右名声达到了最高点。有关他与另外一位名医叶天士的争论和较量,在此之前即已展开,不过作为历时性事件,这时候的薛雪可能在理论上更显得理直气壮,虽然叶天士已去世九年了。对手不在,理论和观点却仍然可以双峰对峙。叶天士比薛雪大15岁,成名自然早。薛雪虽后起,却也有足够时间,与叶天士分庭抗礼。清史稿的写作者,认可了他们两人相等的权威地位,说“二公各有心得,然不相下”,把他们两人之间的分歧与不和关系公开化和史学化了。至于吴县及苏州府的乡亲们,对本地两大名医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一直津津乐道,但出自民间的大部分传闻,在严肃不苟的医史研究者那里遭到否定,不予采信。特别是“扫叶庄”与“踏雪斋”的取名,研究者坚决指出,与两人之间的矛盾、对立无关,只不过好事者利用了这种巧合进行杜撰而已。
  
医人之间技术上的竞争,前代绝非少见。仅以苏州一地来看,明清之际有记载的各类医师人数就已达到百数人,持续不断发生的竞争,使一些名医脱颖而出,获得声誉和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吴中医学的社会影响。但薛雪和叶天士的争论与较量,既为以往竞争的延续,却又凸显了特定的文化背景。在个人得失上,他们既没有取得谁压倒谁的优势,亦未两败俱伤,只是共同面对一个不能超越的文化局限而彼此角逐。说实了,薛、叶之争,乃儒医与世医之间文化观念矛盾的具体体现。如上所说,薛雪既然以儒学学者身份获得文化合法性和医学权威,就不能不使自己站在世医叶天士的对立面。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叶天士的权威,靠的是医学技能的积累和实践经验。他的祖父叶紫帆和父亲叶阳生都是当时名医,典型的世医出身。而且,叶天士在父亲去世后,又先后跟从十七位民间医人学习医术,进一步说明他的医学技能主要不是来自于研读儒学经典,而是来自于长期治疗实践。其实,要说叶天士本也可以在儒学教育方面得到深造,但因他父亲早亡失去机会,这就让他只能终身维持世医身份,而与儒医有了不能改变的文化距离。不同的文化要求,产生并加大了他们两人分别所代表的儒医立场和世医立场的异见,表面上的医术高下之争,后面的关键是价值观,在相互可能出现的敌对和攻击中,含有争取社会支持的权威性诉求,但主要看谁更有权力更能成功地捍卫各自秉承的价值思想。尤其,当医学知识和技术,被进一步要求体现正统学问后面的道德价值时,儒医和世医之间的冲突,最后反映出文化伦理上尊卑之争。所以,薛雪与叶天士两大医学高手的这场对垒和保卫战,也都可能因为各人均自负不凡,各有支持者推波助澜而意气用事,以致失掉应有的学术风度。
  
关于他们,那则被广为传谈的民间故事,仍然是值得我们解读的有趣文本。第一回,薛雪与叶天士相遇在公共场合医药局。薛雪通过诊脉判断一个更夫染上时疫,已无药可治,叶天士随后却证实这个全身浮肿皮肤黄白的更夫,不过是夏天被蚊香熏坏了身子,只要两服药立马可以治好。结果表明叶天士技胜一筹。薛雪的失误,全在于他谨依阴阳之理而行,却忽视了人的身体外感毒气这样的偶然事故,叶天士见识的病例多,尤其多了解下层人民的生活起居,所以一眼识出更夫症结所在。薛雪在这次竞技中,与其说是叶天士大庭广众下对晚辈不留情面,让他个人自尊心受到伤害,不如说他的儒学学说的理论权威遭致轻视,心里当然不会服气,与叶天士绝交势所必然。民间故事的好意,让世医的长处在这里暂时得到发挥,在认同世医的同时,似乎对于儒医理论上的自负稍示不恭。第二回,轮到薛雪获胜。叶天士母亲生伤寒病,天士自己用药,总是不能彻底治好。薛雪听说了,就故意让人传言,必要用白虎汤云云。白虎汤是专攻阳明病的药,叶天士不敢轻易用在年迈的母亲身上,听到薛雪的一番见解,叶天士放心用了这个药方,果然治好母亲的伤寒。治疗“伤寒”这种内症,显然薛雪的理论长处就发挥出来了,而叶天士看来还不能够详解“内经”之旨,把握不定,故临症束手,需要薛雪指点。薛雪上回不满天士的轻视,且与他绝交,但医人救死扶伤原是天理人情,薛雪这回私下里援手,见出他的敦厚风范。民间由此承认了他的学问,也对他的人品做了适当的补救。于是通过第二回故事,薛、叶和好,儒医和世医达成平衡,当然这只是民间喜欢成全的大度。民间故事没有交待薛、叶二人之间发生这些事情的确切时间,也以惯常的含糊不清和宽容,抹去他们个人分歧和竞争的裂隙所在。但是薛雪和叶天士技艺较量故事,暗示了儒医和世医之间争夺医学话语权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明清医坛,薛、叶二人不同的身份和个人风格,甚至他们为自己居住工作处所的风雅命名,都易于激发民间的想象和编撰能力。
更有学术可比性的问题,应该还在他们立身扬名的代表性著述方面。严格地说,叶天士在世时,并没有将他的温病学发明亲自付诸著作,他这样做的原因,只能出自一些推测,我们后面再谈。十八世纪中叶,温热之论通过叶天士口授,其理论方法得以流行,在吴中医学范围内肯定大有影响,他的地位因此列在清代温病学四大家之首。但薛雪作为叶天士对手,同列温病学派中,这种既有矛盾又可融合的情况,也颇具分析探讨的必要。两人在医学上“各有心得,然不相下”的前提,已说明晚于叶天士的薛雪,不太可能追随叶天士的温病学说,所以薛雪必欲以《湿热条辨》与《温热论》相抗。如果时间论断上不错,叶天士关于温病的万言论文,在他逝世当年正式整理出来,那么九年后薛雪《湿热条辨》成书,清楚说明薛雪在对待同一类疾病认识和治疗上,将自己与叶天士长期不同的医学思想,也通过文字固定下来了。薛雪大抵认同“温病”从口鼻传入,但作为温病病原的“温热”与“湿热”之学理分析,却十分不同。叶天士只突出强调温病的外感传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循卫气营血传变”,却不明此温病之热乃“少阴、太阳同病”,而湿热病邪,则是阳明与太阴同病。他的比较,其含意并不隐晦曲折,至少说叶氏离开张仲景“伤寒论”另创新说,其实还是未能通晓人体的阴阳原理,而他认定“医经充栋,不越阴阳”,“阴阳学说,万宗归一”,所以“湿热”这个概念的提出,实非对“温热”的补充,而是直欲表明与其学术旨趣上的“大异”。至于叶氏对温病施治,惟用轻清之剂,这是一种世医惯用的取巧办法,薛氏虽未做置评,他自己当然一定会谨依正统了。乾嘉之际,唐大烈编辑《吴医汇讲》作为医学讨论之用,在收入薛、叶的论文时,是否注意到他们之间明争之外的这个暗斗?又是什么原因未收《温热条辨》只收《日讲杂记》?这些或许无关吴中医学大局,然而这其中的差别和奥秘所在,发生在当事人身上,我们不能不作一文化上的探隐发微。如明智的研究者所言,明清儒医与世医之间的竞争,在医学发展方向上实际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重要,儒医和世医在医学技艺上的区别,边界也不那么清楚,然而正统文化及其道德目标,在医学一道中仍是一个不可小视的问题,其价值取向之下的医学家身份认同,亦关系到当日中国文化的整合所遇到的障碍和麻烦。梳理当日薛雪与叶天士争论,意义即在此处。
  
1751年,乾隆十六年五月十四日,薛雪在扫叶村庄水南园举行盛大宴会,宴请不久前辞官闲居的诗人、小说家袁枚,是极富象征性的一件事。众多文化精英欢聚苏州郊外,诗酒唱和,并不仅仅为了说明主人交游广泛以及好客和风雅。薛雪把自己置于这样的文化场景中,再次突出他的儒医形象,这一形象借助朝廷史官出身的袁枚加以记录和品题,无疑加重了其历史重量。考虑薛雪这几年正积极准备刻印《医经原旨》,《湿热条辨》亦将完成,薛雪这次精心举办的宴会,其后续意义不说自明。倒是我们在检查有关叶天士的事迹里,还没有发现有叶天士与文化界名人们交游的热闹。他的热闹在民间,他自己内心里好像相当寂寞。也不完全是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寂,而是对于身份的自我认同,似乎存有驱之不去的犹疑和困扰。为什么叶天士不肯著述?也坚决不让子孙承继他的医业?玩味他的一些片言只语,也许可以理解。叶天士说,医学“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又说,医学太艰难了,生死之间的责任太重大,除了天资敏悟外,非得读书万卷不可,因此“吾死,子孙慎勿言医”。事情都牵涉到“读书”,弦外之音,有点正话反说的味道。既然读书尚不能“轻量”医学学问之大,那么如果不读破书卷,那就更难掌握医学的深奥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医艺艰深如此,能不做医人,还是不做医人的好!况且,世医的学问哪怕再高明,才华哪怕再超群出众,也会受到不能严格系统学习经典的怀疑,这样的“以医传世”,还有什么意思?叶天士自己在当时,未尝不知道他的天才和权威,也未尝没有著名的学者文人为他说话,称赞他“先生无日不读书”,但于身份上那又能怎么样?一种很深的文化偏见和出自正统的评价方式,仍然可能在他孤傲的内心投下一些自卑的阴影,仍然可能让他到死对与薛雪的恩怨都不能轻易释怀。事实上,后世对他的质疑并不少于对他的推崇。质疑之词,或明或暗,皆说他在张仲景“伤寒”之外另设一个“温热”,属于卖弄技艺炫耀世人。因父亲的死对中医产生成见的鲁迅先生,在文字里谈到叶天士,亦忘不了语带讥讽,“先前有一个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了什么叶天士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也许是预想到未来不堪褒贬,叶天士便主动后退了,放弃了。太湖上最后数年的医学阐述,他宁可希望那是一个不得而已的绝响。出人意外的倒是薛雪的孙子薛寿鱼,这孩子偏偏无事生非,完全不了解祖父的意愿,居然在他起草的墓志铭中,一字不提他祖父光荣的医学身份,惹得袁枚勃然大怒,这孩子太不知好歹了,连医之大道,道通神圣,可传之不朽这样一些道理都不晓得,迂腐之极,荒唐之极,便写信把他大骂一顿。事见袁枚的《小仓山房文集》第十九卷。

[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08/3/1 12:38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houyi/]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