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起,诸葛村的高隆诸葛氏家族遵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祖训,在大江南北和中南亚地区开设了三百多家药店,如今诸葛村四代以上的中药世家就有十四家。据光绪《兰溪县志》载,一向发达的兰溪中药业,有三分之二是诸葛族人经营的。兰溪修?馆馆长祝谏在《高隆诸葛氏宗谱·序》中说:
吾兰药业以?西为著名,而?西药业又以诸葛为独占,以余闻之,有清中叶苏州之‘文成’、咸、同间扬州之‘实裕’,俱有声于时,除杭州胡氏‘庆余’、叶氏‘种德’外,当屈一指。诸葛氏设‘祥源庄’于沪上,南则广州、香港,北则津沽、牛庄,运输贸易半中国。如兰而?,‘天一’药肆,驰名浙东,历百余年而生理勿衰……。
天一堂创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140多年,创始人诸葛棠斋是诸葛亮47代后裔。他生于清道光甲辰年,原是儒士,国学生,钦加五品衔。后弃儒辞官经商,致力于药业经营。棠斋先生精于鉴别药材,善于经营管理,习药经商格守“道地药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以“敬业”、“为民”为办店宗旨,十分重视本店声誉与商业道德。如“天一堂”精制的
全鹿丸,将要宰杀之鹿事先陈设三天之后,再游街当众绞杀。“天一堂”监制的“诸葛
行军散”、“卧龙丹”皆按古方配料精制而成,疗效显著,为家藏必备良药。因而天一堂生意越做越大,先后在广州、上海、香港等地开设了分行。诸葛棠斋也成为当时浙江药业界的佼佼者。《诸葛氏宗谱》这样记载他的“吾乡商宗,声华并茂……”。当时都察院左副御史唐壬对他的经营业绩赞道:“利占三倍,产积千金”。现天一堂旧遗中悬挂的对联“天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就是他的座佑铭。
清光绪庚子年棠斋去世,乡里皆为之悲,其族弟国学生诸葛范用64味中药名撰写的祭文自古少见,妙不可言:
呜呼!秋挂枝高,痛泣
威灵仙去;冬
桑叶落,更悲子不留行,恭维我兄斐斋公者,禀性光明,持躬
厚朴,
细辛处事,苦练成家,成大腹之能容,亦合欢而有庆。祗为潼关失怙,
苦丁慈父之忧,于焉浮海经商,
甘遂劳人之驾。迨至业精百草,利获千金;新会朋济,
当归故里。余粮满石,有时则润及
慈姑;益智多仁,至此则苦忧
知母。骨肉果团圆以序乐,弟
昆布慈惠以无私,宜乎宝树联浑,五加其一;
银花叶瑞,二妙成双,有事必不为违心,随遇自然得意者也。胡意平生急性,留毒
归身,病起无名,含吐未能活络,医诚
没药,肿痛改以连须,百药徒煎,千年难健。恨登仙于
紫苑,徒洒泪于青风也乎,兹际梅开绿萼,橘皱
丹皮,律转阳春,期当望月。驾场车于
熟地,借巢穴于原枝,弟客
连翘,哀声
续断。弟等密蒙友爱,
薄荷教言,叹
栀子云亡,悲使君之不见。声歌
薤白,聊呈
竹叶之觞,服带
麻黄,有感荆花之宜。望
车前而洒涕,束
藁本以为刍。血献
仙茅,香供
白檀一炷,露擎fo手,酒斟
红曲三杯,
神曲有歌,公英来格。
这是诸葛村特有的药文化的体现。
棠斋逝世后,其子韵笙继承父业,先后在上海开设了“祥泰”药行,杭州开设了“同丰”运输行,得到了空前发展。如今天一堂已拥有符合现代化制药要求的设备和厂房,先进的工艺技术,年产值超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天一堂展厅中展示的“芙朴
感冒冲剂”、“
天一止咳糖浆”、“
婴儿健脾散”、“
清宁丸”……等都是天一堂畅销不衰的产品。
由于历史的变迁,天一堂大部分建筑已毁。但“天一堂”的后花园保存完好。花园建在诸葛村最高点大柏树下,面积近三亩,亭子和?廊保存至今,站在亭子里能看见诸葛村的全貌,亭子的立柱上有副楹联是棠斋公自撰的:
余地辟三弓,何必羡金谷繁华,争奇斗艳;
诚心唯一点,务须追杏林至德,救死扶伤。
园中有几百年树龄的松柏、
杜仲、
银杏,还种植几百种药材供游人观赏。参天的常青树,四季不凋的花草。有竹、有松、有蕉、有萝、有兰、有假山、有小桥、有流水,云烟轻绕,禽鸟和鸣,还养有
梅花鹿。有蛇池、鱼池等,是一个中药活标本园。
[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08/5/7 15:2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