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万晓红
阅读提示:仁寿县有位名叫张儒林的先天性
白化病残疾人,在30多年的按摩生涯中,记录下了数十万字的“典型病倒”。仅靠左眼一点微弱的视力,十年磨一剑,呕心沥血,眼贴纸面编写出了一部50余万字的《神奇医疗按摩治病术》……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张儒林在攀登医学高峰的同时,也拥有了灿烂辉煌的事业,荣誉接踵而来。2006年,他被眉山市人事局、市残联授予眉山市自强模范称号,时隔两年,他又被评为眉山市十佳残疾人自强创业之星。
白发小子医“海”苦作舟
上世纪50年代初,一个
白皮肤白头发的小男孩降生在仁寿县
蜂蜜乡喜桥村一个农民家庭。由于患先天性白化病,张儒林一生下来皮肤和毛发全是白的,皮肤晒不得太阳,眼睛见不得阳光,右眼完全失明,左眼视力仅有0.03。看书写字时,几乎是眼帖纸面才能看清,外出走路也需要人搀扶。
1973年,21岁的张儒林决意要学习一门将来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本事。于是从新华书店买回《中医推拿学》、《针灸学》等医学书籍如饥似渴地研读,住所的墙壁上到处贴满了用白纸黑大字写成的300多味中药药性及剂量的字条,进进出出随时阅读。上山干活前,也要写张有关医学方剂的字条揣在身上,以便“歇气”时拿出来看看。
那时候农村没有电灯,煤油也很紧缺,晚上加班点灯,时间长了怕父母不高兴,他就用簸箕挡住偷光学习。没有钱买医书,就省吃俭用积攒零花钱,没钱买本子,就拣别人用过的本子翻一面用。在学针灸技术时,为了体会针感,他把一根根针往自己身上扎……
摆摊生涯艰难苦度日
从1973年到1987年的15年内,张儒林边在乡里当赤脚医生,边自学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教材和《医宗金鉴》、《
伤寒论》、《实用中医推拿》、《农村常见病推拿疗法》等古今中医、按摩书籍20余部。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他先后参加了全国、省、市多起按摩培训班,均取得了合格证书,并被批准加入了中国首届推拿按摩学术研讨会,成为眉山市“中国推拿按摩学会”会员第一人。
1990年,张儒林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在仁寿县城金马市场厕所旁摆起了地摊搞推拿按摩。起初由于人
生地不熟,生意清淡,收入甚微,妻子也离他而去。他痛定思痛,发誓要做一个有志气的残疾人按摩医生,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此,不管是寒风冽骨的冬天,还是酷暑难耐的夏天,他的按摩摊子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县城一角。
家与摆摊地点相距五、六公里,一年365天,他早出晚归艰难步行来回。由于视力差,一个人行走十分困难,有一次竟撞在别人的架车杠子上,一颗门牙当即被撞断半截……
开店坐堂编书50余万字
摆地摊的条件十分恶劣,但靠着他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低廉的收费,渐渐吸引了众多患者前来就医,年收治病人上万人(次),收入也随之增长。1993年,有了一定积蓄的张儒林正儿八经在县城一个地势偏僻、又不临街且房租便宜的三楼上租了一间十来平方的房间开设按摩门诊,结束了长达3年的地摊生涯。
又一个15年过去了,如今张儒林的按摩事业发展得“风调雨顺”,今非昔比。从当初自己一人单打独斗,到现在拥有员工近10人;按摩场所也从原来十多平方米发展到现在二百多平方米;12块木头拼成的按摩板鸟枪换炮,取之代之的是20多张正规舒适的按摩床……并先后培训学员80多人,徒弟以他名义开设的分店遍及全国各地。
在30多年的按摩生涯中,张儒林积累了异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笔耕不辍地记录下数十万字的“典型病例”。1998年6月,他开始了《神奇医疗按摩治病术》的编写。这一写,就是十年。目前,张儒林这部耗时十年、50余万字的呕心沥血之作经专家们审读后,一致认为该书有出版价值,已由中国
盲人按摩指导中心递交中国盲人出版社,不日即将出版。
来源: 眉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