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皮特·沈遐令(SHEN PETER YA-LING),持美国洛杉矶护照,今年已87岁高龄。
从台湾到美国,他在异国他乡奋斗了几十年。花甲之年,他在美国拿到了中医学士学位。怀着悬壶济世理想的他回到祖国,却突患重疾。终日与轮椅相伴的他很乐观,尽自己的力量捐资助学。于是,终生未娶的他,又多了一个个正在求学的“儿女”……
2008年10月27日上午,灿烂的秋阳照耀着德清县武康镇上柏余武桥的一处普通民房。怀着好奇与崇敬的心情,记者走近皮特·沈遐令先生。
上柏
白燕村大村坞 成为少年美好回忆
沈遐令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
上世纪20年代末,经商成功的父亲渐渐使家人过上了体面生活。那时候,受蒋介石夫妇、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外国传教士等沪上名流避暑莫干山的影响,德清西部山区的秀美风光成了许多有钱人的“后花园”。
沈遐令的父亲为人低调,他选择的是上柏白燕村大村坞。这里依山傍水,104国道挨村而过,交通便捷而又闹中有静。沈家造的房子不大,沈遐令放寒暑假时就过来。他父亲原本打算退休后来这里养老。
大村坞一带的田园风光和淳朴乡风,给沈遐令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印象。当时,姨父一家也从上海过来在那里造了房子,所以他每次来时,都不愁没人做伴。从国道边的村口往大村坞走,要经过一个叫“福庆寺”的地方,那里也有几户从上海、杭州过来的城里人。从那些人光鲜的衣着和不凡的谈吐看,沈遐令感觉到他们一定来头不小。
时间一久,沈遐令才知道,住在“福庆寺”的人家中,有我国味精生产先行者——上海的中国天厨味精厂老板吴蕴初,更有后来名扬天下的国画大师陆俨少。
“陆俨少那时名气还不大。我记得他年长我约7、8岁。作画之余,他常在书房里写诗,然后吟咏给我们听,非常陶醉的样子。”沈遐令的思绪仿fo一下子回到从前。
从台湾到美国 他打拼出一方新天地
抗战胜利后,沈遐令回到上海。解放战争末期,随姐夫到了台湾。
到了台湾之后,沈遐令的求学之路也到了尽头。为了维持生计,沈遐令在台北外事处谋得了一份编译工作,负责英文信件的中英文对译工作。
1950年,28岁的沈遐令告别台湾的亲人,孤身一人来到美国旧金山闯荡。在这座城市里,他先在中餐馆洗碗、跑堂,渐渐熟悉美国社会生活。胸怀远大志向的沈遐令不想在餐馆里干一辈子,他决定要向美国人那样找份可以干得更长久的工作。经过考察,他看中了旧金山电力公司。
旧金山电力公司非常俏,基本上没有华人在里面谋得职业。
沈遐令走的是富有中国人特色的毛遂自荐之路。他径直走进旧金山电力公司,对总经理的秘书小姐说:“我找总经理先生有点私事。”“那好,请您等一下……总经理先生,有位PETER-SHEN来找您谈私事……好的,那我让他进来。”秘书小姐很快联系了一下,把沈遐令请进去。
面对这位总经理,沈遐令坦率地说了找工作的想法。总经理说:“这里目前暂时没有空缺。有机会我打电话给你。”沈遐令笑着说:“不用劳您打电话,我反正每天都路过这里,有空就过来看看。”
两星期后,总经理给沈遐令打来电话:“你可以来上班了。”原来,旧金山电力公司的一位员工服兵役去了,给沈遐令“让”出了一个位置。其实,为了到该公司上班,沈遐令已经在夜校学习绘图了。
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沈遐令很珍惜。
从绘图员到制图设计师,他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受到同事的一致好评。1982年,沈遐令从旧金山电力公司退休。这时,他已是一位60岁的老人了。
70岁戴上中医专业学士帽 旅美游子曾有悬壶济世梦想
赋闲在家的沈遐令,原本可以拿着退休金在美国安享晚年。
沈遐令选择中医来开创人生的第二春。他成了洛杉矶中医大学历史上可能最年长的学生。在信念的支撑下,他钻研书籍,挑灯夜战,逐步修完全部学分。1992年,70岁的沈遐令获得洛杉矶中医大学中医专业学士学位。戴上学士帽拍毕业照的那一刻,他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中国毕竟是我最后的人生归宿地。拿到学士学位时,我就给自己定下晚年的人生方向——到中国北方的欠发达地区,买几头
驴子驮着药具药品,为穷人看病,不赚一分钱。我甚至想到要领养一个男孩子,手把手教他中医理论和行医技巧,然后再帮他到美国来申领中医执业证照……”说起自己多少有点“理想国”味道的人生设计,沈遐令很是陶醉。
2000年起,料理好美国方面的事务,沈遐令开始频繁地往来中美之间。一方面,他是要去上海和上柏白燕村寻找故交,另一方面也在考察该在哪个地方开始行医之路。然而,这时候沈遐令的身体状况已每况愈下。
2004年的一天,不幸降临在沈遐令的身上。因脊椎神经炎突然发作,82岁的沈遐令
瘫痪了!无法直立行走、只能坐着轮椅活动的他,再也无法回到美国,空留下满腔的豪情壮志……
资助学子奉献爱心 老人回到上柏安享晚年
沈遐令说,上柏是个好地方,风光好,人也好,更有少年时的美好经历,所以他把养老的地方放在上柏,这个缘份是70年前就定下的。
现在,沈遐令在上柏余武桥租下房子,靠着美国每月700多美元的退休金过日子。在保姆的照顾下,他的晚年生活平静而幸福。
最让沈遐令开心的是,他在上柏一带还有不少“老哥们”,偶尔还会去找90多岁的汪霖老先生聊天。上柏白燕村大村坞80岁的老人陈华生,小时候就和沈遐令玩在一起。10月27日上午,记者前去采访时,恰巧遇到陈华生又来看望沈遐令(见图)。
虽然生活不算宽裕,沈遐令仍然拿出资金,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南京有位孤女名叫许珊珊,自小就被家人遗弃。后来,她被一个贫穷的单身汉收养。然而,当许珊珊还在上小学六年级时,这位单身汉就病逝于绝症。沈遐令从报上得知小女孩的不幸遭遇后,辗转与南京媒体取得联系,与她结上了对子。
西藏女孩巴桑卓玛在华东师大读书。自从读初中以来,她就没有回到拉萨的家中过年了,原因只有一个,太穷了,没路费。得知巴桑卓玛在辛苦打工攒钱读书并筹集回家路费时,沈遐令毅然拿出了1000元钱,捐给上海市慈善总会,由后者去安排……
沈遐令老人终生未娶,87岁的他并不感到孤单。不久前,“女儿”巴桑卓玛给他写来一封信——
“虽然在异乡生活遇到种种困难,在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得到了父亲般的温暖……”
有爱相伴,沈遐令先生的晚年生活一定很幸福。
记者 马秀松/文图
来源:德清新闻网
-----------让人感动,可是他不是有中医执照吗怎么不给自己看病呢?还是医不自治?
-----------祝他老人家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