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泽铭百岁生日
照片 四川最老黄埔军校毕业生,老中医吴泽铭前晚去世,享年106岁
青年从戎,曾就读黄埔军校成都分校;卸甲从医,105岁时仍在坐诊。家住青羊上街的吴泽铭,在中医界留下了不少传奇。
昨日,仍有不少患者慕名来寻访这位老中医,看到的却是满墙花圈。因
脑梗塞引发了多个器官衰竭,年满106岁的吴老前晚9时50分许走了,享年106岁。人民公园也再不会出现一个善号脉能开方的老人了。喜欢京剧的他曾总结自己的一生:在京戏里,帝王将相我都唱过扮过,人生还有什么不满足?一生曲折,宛若大戏,至此落幕。
突发疾病他走了
半生戎马 曾在抗战中负伤
今年1月3日,吴泽铭在上厕所时,忽然低下了头,鼻息趋弱。经省医院抢救后,发现老人是突发脑梗塞导致
昏迷。醒来后,吴老身体左侧没了知觉。走的前几天,这个百岁老人已完全昏迷,多个器官衰竭。竟至离世时,他没留下一句话给后人,悄然驾鹤西去。
吴老最初进入成都人视线,源于他的另一个身份:成都乃至全省健在的、年龄最大的黄埔军校毕业生。黄埔人在成都聚会时,吴老通常会参加。他的身份、长寿以及人生态度,为大家津津乐道,并受到外界的关注。
吴老是三台人,父亲是一名法官。20多岁时,他加入了
川军,一直干到了团长。1935年,他以军官身份考入黄埔军校成都分校第一期军官队。抗战爆发后,吴泽铭随军出川抗日,在娘子关上与侵略者生死相搏。有一次,部队设伏于农田,时值冬日,田中的水冰冷刺骨。待起身杀敌后,他才发现一双脚已被冻坏,至今那一截皮肤还是黑黢黢的。1943年,他在郑州战役中负伤。
新中国成立前,吴泽铭已是少
将军衔。在绵阳起义后,1951年,吴泽铭被分配到河北唐山军管班当医生。一直到1975年,他才回到成都,进入房管部门,后来一直干到退休。他的一些老同学回忆,吴老是个非常看重黄埔情谊的老大哥,念及战争年代,他还会性情毕露,当众来几段“打渔杀家”。一曲唱完,才发现眼角有泪。
青年结缘中医
“长得英俊”上海滩名医收他为徒
回顾这一生,吴泽铭半是军人,半是医生。而他与中医的结缘,还颇为凑巧。
1924年末,20岁的吴泽铭去
同济大学读书。没多久染上了“春瘟”。 当时上海滩有位名医秦伯未,医费要10块大洋,而吴泽铭的生活费才3块钱。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去找他。结果秦老见他是学生,不仅免了治疗费,还想收他做徒弟。吴泽铭曾一本正经地笑言,秦老之所以收他,一是因为他是大学生,还有就是因他长得很英俊。就这样,吴泽铭走进了中医的大门,开始了他最初的中医学习。虽然只学了3个月,但临走时,秦老送了他一些医书。他就经常拿出来复习。
后来,进入军营后,不管走到哪儿,吴泽铭总是带着秦伯未送给他的医书,时间一长,军队里的一些人都开始找他看病了。在那些年里,他既是军人又是中医。由于当时混乱的时局,吴泽铭一直过着动荡的生活,无法顾及家人。他一生有过三次婚姻。前两任妻子都是因为战争原因,跟他朝不保夕而被迫改
嫁。虽然他有过11个亲生孩子,但其中有的夭折,有的送人。以至后来,吴泽铭并没和亲生儿女们住在一起,而是住在养女家里。
从房管局退休后,吴老住到了送仙桥头,并受聘到多家医院诊所继续坐堂应诊。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老人经常骑一辆自行车沿着青羊上街去诊所。他的另一个去处是人民公园,一边品着盖碗茶,一边摆龙门阵,许多患者见到他总不忘讨个免费方子。就是在几个月前,他依然还奔波于诊所。
曾谈长寿秘诀
平淡乐观 吃过上百斤野生
天麻 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吴泽铭在山区过了十几年。当时,军人出身的吴泽铭饭量一向比别人大,为填饱肚子,只好挖野菜来充饥。一次,他在山上挖到了天麻,就用瓦罐偷偷煮着吃。这种生活持续了四五年,而他也吃了差不多有一两百斤的野生天麻。
吴泽铭曾经分析,天麻活血化瘀养脑,因此他进入老年后,既没脑萎缩也从来不头昏,头脑清楚记忆力强。他的养女邱平说,老人记性好,头天打的牌第二天都背得出来,哪个打对了,哪个没打对,他还可以摆出来。
生前,吴泽铭每天早晨5点就起床,打一套大洪拳。半斤牛奶、两个鸡蛋、一碗红薯一个馒头一碗稀饭,则是他20多年的早餐菜单。他喜欢吃荤,而且饭点非常准时,很少变动。虽是四川人,但吴老很少吃辣,几乎不吃用旺火炒的菜。受他影响,全家人主要以清淡炖菜为主。
过百岁大寿时,吴泽铭上台发言。台下坐了好几十桌人,其中很多都是他的患者。“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养生之道。”吴老对大家说,“总结起来八个字:平淡、运动、乐观、平衡。”吴老把一切事情看得很淡。患者杜世兰说,一次有一名农村来的患者看病,吴老号脉开方后,还亲自骑车出门抓药,帮忙捣细,最后竟不收一分钱。他喜欢打打小麻将,但“麻将我把它当成娱乐,从来不计较输赢”。
在一些京剧票友的记忆中,高兴时,这个老中医总喜欢唱上一段《甘露寺》,快板唱腔,一口气就是25句,“老人那个唱腔,有板有眼,而且面不改色,气不长出,总是能博得满堂喝彩的。”
记者 辜波 实习生 彭娟 摄影 王勤
来源:成都商报
[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10/1/28 09:44 编辑 www.lindalemus.com/zhuyuan/]
-----------黄埔老军人 骑车去坐诊
吴泽铭老人昨天就满104岁了!这名长寿老人不仅是四川省目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黄埔军校毕业生,而且非常健康,半路出家学中医的他至今还每周两次骑自行车去诊所给患者看病呢!昨天中午,在草堂附近某宾馆举行的寿筵上,吴老先生还向大家介绍了他的养生之道。
104岁寿星 还骑自行车去坐诊
昨日中午,记者赶到草堂某酒店时,看到来了一大批鹤发童颜的老人。记者在老人中找了一圈,要不是吴老先生身着新衣,还很难判定他就是104岁高寿的老人呢!
老人的家属告诉记者,吴泽铭老人出生于绵阳三台县,是四川省目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黄埔军校毕业生。他十几岁开始当兵,做了几十年职业军人。1924年,20岁的吴泽铭从部队到上海读书。当时一场大病,让他结识了鼎鼎有名的中医秦伯未,从此和中医结下了缘,他开始攻读中医理论,在军旅生
涯结束后,当上了一名中医,“我想和秦伯未一样,为大家解除疾病的痛苦。”
吴泽铭即便是100多岁了,但他还在继续为病人服务,每星期一、四及周末早上8点,他都会骑上半个小时的自行车,到两家诊所坐堂半天。“除了自行车,我平常还骑三轮车,每次坐诊都要看10多个病人1老人此话一出,立即引得众人咋舌。
养生之道 善良加有规律的生活
吴泽铭不仅医术高超,医德更好,面对孤寡老人、家境贫困者看病,还经常自掏腰包帮忙开方抓药。在寿筵上,他还向在座的人讲起了他的“生活经”:“早饭一定要吃饱吃好1他称,几十年来他都坚持一个固定的早餐模式,那就是半斤牛奶、两个鸡蛋、一碗红薯、一个馒头、一碗稀饭。众人对他如此大的饭量感到惊讶。老人继续说,“还有就是要准时就餐。”他表示,每天早上5点钟他就起床,先打一套大小洪拳,7点前按时吃完早餐,“中午的伙食像平民,晚上吃得则更像个乞丐。除了早餐外,我对中午和晚上吃什么都不在乎,只要吃饱就行1他的家人则说,老人能如此高寿,这还得益于他的处世泰然和爱玩的性格。
老人说:“我这一生不贪财,只贪玩,无论事情再忙,环境再险恶,我都照样唱京戏、跳舞、打麻将、钓鱼,玩使我忘掉了烦恼,获得了快乐。”
四世同堂 每天习武唱京剧样样来
吴泽铭的二儿子吴小鹏称,老人一生的乐观情绪不仅修养了身心,更是给了儿孙们良好影响。老人一共生育有4儿3女,现有孙辈10多个,重孙子也达8个之多,“四世同堂”的热闹大家庭让好多人艳羡不已。
吴泽铭一生共经历三次婚姻。1976年,时年72岁的他开始了第三段婚姻。哪知5年前,这位“老来伴”又不幸辞世,给他的晚景抹下些许凄凉。不过,老人并未因此一蹶不振,反倒投入到更多的爱好中。习武,唱京剧,喝茶聊天,每天的“节目”依然丰富多彩,一个人乐在其中。
“父亲心胸宽广,顺其自然,活到110岁肯定没问题1面对中气十足的吴泽铭,已62岁的吴小鹏笑意盈盈地发出邀请:等我父亲满110岁的时候,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本报记者 邓晓洪
(成都日报)
-----------梁兄动作真快,我正准备照报纸的像呢,你已经告诉大家了。
-----------初识吴老先生的时候是03年,我刚刚开始离开西医的舞台,自学中医。正好楼下有个诊所在招聘中医师。我问:西学中可以吗?说可以。从此我就抽空坐在吴老坐过的椅子上,开始中医的漫漫征程。
-----------吴老是每周六日上午来这个诊所坐诊,其他时间多在人民公园和病人见面。记得第一次见到吴老,我很虚心的请教,介绍我是个西医内科医生,他摆摆手,说我们互相学习。还说我的中医套路和人家的不一样。
-----------然后,拿出怀中的许多照片给我看。多半是当年成都黄埔军校同学的老照片,也有部分家人的照片。我一一欣赏。感叹老人的一生丰富多彩,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从家人的照片中,我发现了一张熟悉英俊的面孔:居然是我原来医院的一位外科医生!
-----------去年春天的一天,诊所年轻医生的老婆小W怀孕,我摸脉感觉是男孩子,小W说,吴老师开始就说是男孩。年底,她果然生个男孩。
病人不多的时候,吴老会给我们唱京剧,还带手足身段的表演,那个一板一眼,声音那个底气十足,没有人可比的。
和许多他的老病人老朋友(其实小他很多)相见的时候,对方总是夸他高寿,他很谦虚地说,哎,没法(莫法),(这个身体)老不死,紧到(总是)死不脱噻,同时给别人递烟。
他百十多岁,开方子从来不戴眼镜的。去年秋天后,因为他的眼底出血,看字不太清楚了。不坐诊时也经常骑车过来坐一会,抽颗烟,聊聊天。
最后一次见吴老,是在年底,他骑着他的老年三轮车,来诊所看望大家,他已经好久没有来坐诊了。老人心态平和,和大家聊上几句,抽颗烟,慢慢悠悠的蹬着自己的坐骑回家。我们都站在路边目送老人离去,心中几许落寞:吴老还能回到这个位置上否?
今天,报纸告诉我们这个消息,虽然吴老离我们远去,但是他坐在诊所的神态,永远伴随着我们。
-----------这是去年十月份,梁兄的帖子,我的跟帖:
一位老中医的晚年生活
QUOTE:
原帖由 崇景 于 2009/10/24 22:52 发表
这个故事和“中医”没有“必然”联系,人人都可能碰到------------
同意!
我家附近有个小诊所,每当周6和周日的上午,有位老中医骑着三轮车要一小时的路程前来坐诊。今年已经106岁了。只是近1--2个月眼底有出血,看不大清楚才没有坐诊的,但时不时的还是登车来走走,聊几句话,抽颗烟,坐坐。然后颤颤巍巍的骑上他的三轮车继续他的人生。他有11个子女,如今并没有和亲生子女住在一起而是后面那位夫人的女儿生活。他和我说,早先他是黄埔军校成都分校毕业的,49年时亲情所困没有前往宝岛,后来被“请进”某地7-8年,在那里学了点中医皮毛,出来后就在一家小医院看病。
我很欣赏这位老中医---他本身就是中医的招牌和榜样!
-----------梁老师,有治疗乙肝的好中医或者好方法吗?谢谢了。
-----------谢梁版主的许多贴.网友受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