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彭子益 著
目录
彭子益先生小传—编纂者加 21
全书概要 22
本书读法次序 23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总目 24
上编总目 24
下编总目 24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编 25
原理上篇 25
导言 25
原理上篇目录总览 25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 25
阴阳 26
阴阳未交合图 27
阴阳已交合图 27
五行 27
五行整个圆运动图 28
五行相生相克 29
六气 29
六气圆运动图 30
厥阴风木 30
少阴君火 30
少阳相火 30
太阴湿土 30
阳明燥金 30
太阳寒水 30
人秉大气的五行而生脏腑 31
十二经圆运动图十二经名词的说明 32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图 34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详细说明 34
大气运动图说 37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古方上篇 38
前六方目录 38
后十方目录 38
导言 39
前六方 39
理中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39
麦门冬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0
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0
当归生
姜羊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1
肾气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42
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2
图的说明 43
荣卫的意义——【疏泄谓之荣,收敛谓之卫】 44
后十方 45
桂枝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5
麻黄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5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6
四逆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6
附子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7
乌梅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7
大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8
桃核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8
小
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9
大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49
图的说明 50
读
伤寒论十方读法五条 53
温病本气篇总目录 54
导言 54
温病的意义 55
病在荣卫 55
乌梅白糖汤 56
扁
鹊三豆饮 56
葱豉汤 57
加减三豆饮 57
枳实银菊散 57
加减黄龙汤 58
加减黄连
阿胶鸡子黄汤 59
两感温病 59
冬温 60
鼠疫 60
湿温 61
温病的坏病 62
温病系阴虚亦系阳虚 63
养阴液保阳根必先保中气 63
温病脉是虚象 63
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 63
温病
出疹之关系 64
温病汗下之过 64
温病与燥病之分别 64
温病误用
石膏必死 65
《内经》经文读法 65
《伤寒论》的温病经文解释 67
《温热经纬》与《温病条辨》的读法 67
乌梅白糖汤治愈温病
发热十五案 69
儿病本气篇 71
目录 71
导言 71
发热 72
大小便病 72
腹痛 74
咳嗽 74
风病 75
面红身痒 76
耳流脓 76
目病 77
倦怠 77
疝 77
疳病 77
虫病 78
喉痛 78
外感 78
猩红热 79
大头温 79
暑病 80
疹病 80
痘病 82
痄腮 83
内热与内虚 83
阴虚 84
实证 84
辨别小儿病症之虚实 84
感寒停食外治法 85
危证 85
脉法 86
看指纹法 86
三关部位歌 86
浮沉分表里歌 86
红紫辨寒热歌 87
纹形主病歌 87
时病本气篇 87
目录 87
导言 89
一、暑病 89
中暑的意义 89
轻证暑病 89
重证暑病 90
暑泻 90
暑厥 91
中暑大汗昏倒 92
二、
霍乱 92
霍乱的意义 92
热霍乱(此处原书缺) 93
干霍乱 93
中积霍乱 93
寒霍乱 93
湿霍乱 94
普通霍乱 94
三、水泻 95
水泻的意义 95
普通水泻 95
肺热水泻 95
停食水泻 95
伤阴水泻 96
水泻已愈二便难分 96
湿气水泻 96
火土转寒水泻 96
四、
痢疾 97
痢疾的意义 97
普通痢疾 97
偏热痢疾 98
偏寒痢疾 98
外感痢疾 98
五、
疟疾 99
疟疾的意义 99
普通疟疾 100
恶性疟疾 100
六、喉痛 101
喉痛的意义 101
中虚喉痛 101
阴虚喉痛 101
湿热喉痛 102
外感喉痛 102
阳虚喉痛 102
白喉病 102
烂喉痧 103
普通喉痛 103
七、
感冒 103
感冒的意义 103
普通感冒 103
兼疟感冒 104
特别感冒 104
内虚感冒 104
热
伤风 105
八、燥气病 106
燥气感冒 106
燥气咳嗽 106
燥气疟疾 106
燥气喉痛 107
燥气霍乱 108
九、痧症 110
痧胀 110
痧霍乱 110
十、湿热病 110
叶天士
甘露消毒丹证治 110
叶天士
神犀丹证治 111
伤寒论方解篇 112
目录 112
导言 115
伤寒论方解-上篇 115
荣气本病方-
桂枝汤 115
卫气本病方-
麻黄汤 115
荣卫双病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 116
荣卫双病气虚方-桂枝二麻黄一汤 116
荣卫双病津虚方-桂枝二越婢一汤 116
荣卫双病兼里气湿寒方
小青龙汤 116
荣卫双病兼里气燥热方
大青龙汤 117
荣卫病罢里湿方-
五苓散 117
荣卫病罢里湿表虚方-
茯苓甘草汤 117
荣卫病罢里燥方-
白虎汤 118
白虎加
人参汤 118
太阴脾脏本病方-四逆汤 118
少阴肾脏本病方-附子汤 119
厥阴肝脏本病方-
乌梅丸 119
通脉四逆汤 119
阳明胃腑本病方-
调胃承气汤 120
大承气汤-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120
小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 120
太阳膀胱腑本病方-
桃核承气汤 120
抵当汤-大黄
水蛭 虻虫 桃仁 121
少阳胆经本病方-
小柴胡汤 121
大柴胡汤-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 大枣 芍药 枳实 大黄 122
伤寒论方解-中篇 122
荣卫本病方 122
桂枝汤(方见前) 122
麻黄汤(方见前) 122
荣卫兼阳明胃腑之经气病方 122
桂枝加
葛根汤 122
葛根汤 123
葛根加半夏汤 123
麻黄汤(方见前) 123
桂枝汤(方见前) 123
大承气汤(方见前) 124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124
太阴脾脏本病方 124
四逆汤(方见前) 124
桂枝汤(方见前) 124
少阴肾脏本病方 124
桃花汤 124
真武汤 125
白通汤 125
白通加
猪胆汁汤 125
通脉四逆汤(方见前) 125
少阴肾脏与荣卫同病方 125
麻黄附子
细辛汤 125
麻黄附子
炙草汤 126
四逆汤(方见前) 126
厥阴肝脏本病方 126
当归四逆汤 126
当归四逆加
吴茱萸生姜汤 126
吴茱萸汤 127
茯苓甘草汤(方见前) 127
四逆汤(方见前) 127
阳明胃腑本病方 127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127
小承气汤(方见前) 127
阳明胃腑津虚方 128
蜜煎导方 128
猪胆
土瓜根汁方 128
麻仁丸 128
小承气汤 (方见前) 128
大承气汤 (方见前) 128
阳明胃腑病有瘀血方 128
抵当汤 (方见前) 129
少阳胆经本病方 129
小柴胡汤(方见前) 129
小建中汤 129
少阳胆经与荣卫同病方 129
柴胡桂枝汤 129
黄芩汤 130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130
小柴胡汤(方见前) 130
伤寒论方解-下篇 130
荣卫坏入太阴脾脏方 130
四逆汤桂枝汤(方见前) 130
新加汤 130
五苓散(方见前) 131
文蛤散 131
白散 131
附:三物小白散方 131
三物
小陷胸汤 131
桂枝去桂加
白术茯苓汤 132
厚朴姜夏参甘汤 132
桂枝加厚朴
杏子汤 132
荣卫坏伤中气方中复木燥方 132
干姜炙草汤 132
芍药炙草汤 133
荣卫坏入少阴肾脏方 133
桂枝加附子汤 133
芍药甘草附子汤 133
桂枝去
芍药汤?? 133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133
真武汤(方见前) 133
茯苓四逆汤 134
桂枝甘草汤 134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34
桂枝加桂汤 134
苓桂术甘汤 134
桂枝去芍药加
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134
桂枝甘
草龙骨牡蛎汤 135
荣卫坏入厥阴肝脏方 135
当归四逆汤(方见前) 135
干
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135
桂枝汤(方见前) 135
荣卫坏入阳明胃腑方 135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 135
麻杏甘石汤 135
白虎加人参汤(方见前) 135
栀子厚朴汤 136
栀子
香豉汤 136
栀子甘草豉汤 136
栀子生姜豉汤 136
荣卫坏病中寒肺燥肝热方 136
麻黄
升麻汤 136
荣卫坏病
结胸方 137
大陷胸汤 137
大陷胸丸 137
小陷胸汤 137
荣卫坏病痞证方 137
桂枝人参汤 137
大黄黄连泻心汤 137
附子泻心汤 137
十枣汤 138
生姜泻心汤 138
甘草泻心汤 138
赤石脂禹余粮汤 138
五苓散(方见前) 138
旋复花代赭石汤 138
瓜蒂散 138
太阴脾脏热证方 139
黄连汤 139
栀子柏皮汤 139
麻黄
连翘赤小豆汤 139
茵陈蒿汤 139
桂枝加芍药汤 139
桂枝加大黄汤 139
少阴肾脏热证方 139
甘草汤 140
桔梗汤 140
半夏散 140
苦酒汤 140
猪肤汤 140
猪苓汤 140
黄连阿胶汤 140
桃花汤(方见前) 141
少阴阳复吐证方 141
四逆汤(方见前) 141
少阴阳复土胜水负方 141
大承气汤 (方见前) 141
厥阴肝脏热证方 141
白头翁汤 141
小承气汤(方见前) 141
瓜蒂散(方见前) 141
四逆散 141
阳明胃腑寒证方 142
四逆汤(方见前) 142
吴茱萸汤(方见前) 142
茵陈蒿汤(方见前) 142
栀子豉汤(方见前) 142
小柴胡汤(方见前) 142
少阳胆经坏病方 142
柴胡桂枝干姜汤 14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43
小柴胡汤(方见前) 143
小建中汤(方见前) 143
炙甘草汤 143
大柴胡汤(方见前) 143
柴胡加芒硝汤 143
少阳胆经坏病结胸痞证方 143
大陷胸汤(方见前) 144
半夏泻心汤 144
疑难篇三阳合并方 144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144
大小柴胡汤(方见前) 144
栀子豉汤 白虎加人参汤
猪苓汤 白虎汤(方见前) 144
类伤寒篇 144
湿病方 145
桂枝附子汤 145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145
甘草附子汤 145
霍乱方 146
四逆汤(方见前) 146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146
四逆加人参汤 146
桂枝汤(方见前) 146
理中丸(方见前) 146
伤寒愈后气逆方 147
竹叶石膏汤 147
大病愈后肺热积水方 147
牡蛎
泽泻散 147
大病愈后气热方 147
枳实栀子豉汤 147
阴阳易方 148
烧裈散 148
金匮方解篇 149
目录 149
导言 154
内伤
呕吐哕下利 154
大半夏汤 154
茯苓
泽泻汤 154
四逆汤 154
小半夏汤 155
小柴胡汤 155
半夏泻心汤 155
吴茱萸汤 155
半夏干姜汤 155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155
生姜半夏汤 156
橘皮汤 156
橘皮
竹茹汤 156
通脉四逆汤 156
诃
藜勒散 156
紫参汤 156
栀子香豉汤 156
小承气汤 157
大承气汤 157
白头翁汤 157
桃花汤 157
内伤腹满寒疝宿食 157
附子
粳米汤 157
大建中汤 158
赤丸 158
大黄附子汤 158
厚朴七物汤 158
厚朴三物汤 158
大承气汤 158
大柴胡汤 158
大
乌头煎 159
乌头桂枝汤 159
当归生姜羊肉汤 159
大承气汤 159
瓜蒂散 159
内伤
胸痹心痛短气 159
栝蒌
薤白白酒汤 160
栝蒌薤白白酒加半夏汤 160
枳实薤
白桂枝汤 160
人参汤 即理中汤 160
茯苓
杏仁甘草汤 160
桔枳生姜汤 160
薏苡附子散 160
桂枝生姜枳实汤 161
乌头赤石脂丸 161
内伤痰饮咳嗽 161
苓桂术甘汤 161
甘遂半夏汤 161
己椒苈黄丸 161
十枣汤 161
大青龙汤 161
小青龙汤 162
木防己汤 162
木防己去石膏加芒硝茯苓汤 162
五苓散 162
半夏加茯苓汤 162
泽泻汤 162
小半夏汤 162
厚朴大黄汤 163
葶苈大枣泻肺汤 163
小青龙汤 163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163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汤 163
茯苓甘草五味姜辛半夏汤 164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 164
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黄汤 164
内伤肺
痈肺痿上气 164
干姜甘草汤 164
桔梗汤 164
葶苈大枣泻肺汤 164
越婢加半夏汤 165
小青龙加石膏汤 165
泽泻汤 165
厚朴麻黄汤 165
射干麻黄汤 165
麦门冬汤 166
皂荚丸 166
内伤血痹
虚劳 166
黄芪五物汤 166
桂枝龙骨牡蛎汤 166
小建中汤 166
黄芪建中汤 167
肾气丸 167
薯蓣丸 167
酸枣仁汤 167
大黄蟅虫丸 167
内伤惊悸吐衄下血瘀血 168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 168
半夏麻黄丸 168
大黄黄连泻心汤 168
柏叶汤 168
赤小豆当归散 168
黄土汤 169
内伤奔豚 169
奔豚汤 169
桂枝加桂汤 169
苓桂甘枣汤 169
内伤
消渴小便不利淋 169
白虎加人参汤 170
五苓散 170
文蛤散 170
猪苓汤 170
肾气丸 170
栝蒌
瞿麦丸 170
蒲黄散 170
茯苓
戎盐汤 171
滑石白鱼散 171
内伤水气
黄疸 171
麻黄甘草汤 171
越婢汤 171
防己
黄芪汤 171
防己茯苓汤 171
越婢加术汤 171
蒲灰散 172
麻黄附子汤 172
杏子汤 172
桂甘姜枣麻附细辛 172
枳术汤 172
黄芪芍药桂酒汤 172
栀子大黄汤 173
硝矾散 173
茵陈五苓散 173
猪膏发煎 173
桂枝加黄芪汤 173
茵陈蒿汤 173
大黄
硝石汤 174
小半夏汤 174
小柴胡汤 174
小建中汤 174
内伤趺蹶手指臂肿转筋
狐疝蛔虫 174
刺腨方 174
藜芦甘草汤 174
鸡矢白散 175
蜘蛛散 175
甘草粉蜜汤 175
乌梅丸 175
外科疮痈肠痈yin疮 175
大黄
牡丹汤 175
薏苡附子败
酱散 175
排脓汤 176
排脓散 176
王不留行散 176
黄连粉 176
外感历节中风 176
桂枝芍药
知母汤 176
乌头汤 176
外感痉湿暍疟 177
栝蒌桂枝汤 177
葛根汤 177
大承气汤 177
麻黄加术汤 177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177
防己黄芪汤 177
桂枝附子汤 178
甘草附子汤 178
白虎加人参汤 178
一物瓜蒂汤 178
白虎加桂枝汤 178
蜀漆散 178
鳖甲煎丸 179
外感
百合狐惑阴阳毒 179
百合知母汤 179
滑石代赭汤 179
百合
鸡子黄汤 179
百合
地黄汤 179
百合洗方 180
栝蒌
牡蛎散 180
百合滑石散 180
甘草泻心汤 180
苦参汤 180
雄黄散 180
赤小豆当归散 180
升麻
鳖甲汤 181
升麻鳖甲去雄黄
蜀椒汤 181
妇人妊娠产后病及杂病 181
桂枝茯苓丸 181
附子汤 181
胶艾汤 181
当归芍药散 182
姜参半
夏丸 182
当归
贝母苦参丸 182
葵子茯苓散 182
当归散 182
白术散 182
小柴胡汤 182
大承气汤 183
当归生姜羊肉汤 183
枳实芍药散 183
下瘀血汤 183
大承气汤 183
阳旦汤 183
竹叶汤 184
竹皮大丸 184
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 184
小柴胡汤 184
旋覆花汤 184
胶姜汤 184
抵当汤 185
温经汤 185
土瓜根散 185
矾石丸 185
小青龙汤 185
半夏泻心汤 185
甘麦大枣汤 186
半夏厚朴汤 186
当归芍药散 186
小建中汤 186
红蓝花酒 186
大黄甘遂汤 186
肾气丸 186
膏发煎 187
蛇床子散 187
狼牙汤 187
古方中篇 188
目录 188
导言 188
炙甘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188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189
酸枣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189
白头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190
薯蓣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190
生姜泻心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191
黄芪五物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192
大黄蛰虫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192
大黄牡丹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193
薏苡附子
败酱散证治本位的意义 193
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194
甘麦大枣汤证本位的意义 194
温经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194
古方下篇 197
目录 197
导言 197
理中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197
麦门冬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00
小建中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03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05
肾气丸证治描论的意义 206
大黄黄芩黄连泻心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08
炙甘草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10
茯苓杏仁甘草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10
酸枣仁汤证推论的意义 211
白头翁汤证治推论得意义 212
薯蓣丸证治推论的意义 213
生姜泻心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14
黄芪五物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14
大黄蛰虫丸证治推论的意义 217
大黄牡丹汤
薏苡附子败酱散证治推论的意义 217
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18
甘麦大枣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18
温经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19
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19
大承气汤
核桃承气汤,四逆汤附子汤,乌梅丸证治推论的意义 220
大小柴胡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221
再推论桂枝汤麻黄汤的意义 222
再推论承气汤、四逆汤的意义 224
脉法篇 225
目录 225
导言 225
枯润二脉 225
微弱二脉【高论!】 226
虚实二脉 226
松紧二脉 226
滑涩二脉 227
弦缓二脉 227
濡细二脉 228
大小二脉 228
芤革软硬四脉 228
浮沉迟数四脉 228
结促动代四脉 229
洪伏二脉 229
躁驶二脉 230
平人脉 230
真脏脉 230
指法与脉位【高论!】 231
诊脉先分别脉的大体 231
处方定药要在指头未离开脉时决断 231
处方定药要自己立法 234
脉的原理 234
舌胎篇 236
平人舌胎 236
舌的部位 236
伤寒舌胎 236
温病舌胎 237
内伤的舌胎 237
虫病舌胎 237
阴虚舌胎 238
药性提纲篇 239
初学用药的提纲 239
中气药 239
脾胃土气药 239
肺与大肠金气药 240
肝
胆木气药——当归-
川芎-地黄-芍药-阿胶-乌梅-
山茱萸-酸枣仁-首乌-
艾叶-
丹皮-羊肉-吴茱萸-细辛——
秦皮-白头翁-
龙胆草-
苦楝子-
防风 240
肾家水火二气药——
熟地-
龟板-
女贞子-
黄精——
韭菜子、
菟丝子、甜
苁蓉、
巴戟天-
五味子-
海参大虾-附子 240
君火相火药——黄连-栀仁-
柏子仁-
远志-知母 241
外感荣卫药——麻黄-
薄荷-
苏叶-
荆芥-葱头——芍药-黄豆
黑豆-
山药扁豆-黄芪——
羌活、
独活、
白芷、升麻-柴胡 241
常用药中特别注意药——附子-巴戟苁蓉-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生石膏-
麦冬-桃仁-
红花三棱莪术-益
母草--
乳香没药-
芫花、
大戟、葶苈、甘遂、
巴豆-
木香-
香附-
使君子-
钩藤-
蝉蜕-
五灵脂 241
生命宇宙篇 243
目录 243
导言 243
古中医学入门的指导 244
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间大气的圆运动 244
关于生物生命的宇宙范围与中心 244
造化宇宙的构成 245
长养生物生命的常规 245
违反常规的影响 246
人身生命死亡的因果 246
孔子的学说 246
周易 247
河图 249
周秦诸子的学说——庄子抱朴子刘子老子荀子 251
内经的学说 252
四气调神论 252
现代科学的证明 253
法医学的证明 253
植物学的证明 254
化学的证明 255
生物学的证明 255
生理剖解学的证明 256
细胞学的证明 256
营养学的证明 256
气象学的证明 257
土壤学的证明 258
无线电学的证明 258
力学的证明 259
物理学的证明 259
医学大概的意义 260
王养林书后 261
汪英时书后 262
王详瑞赞 262
附录 263
李可——《彭子益医书合集•序》 263
中医第五经典——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263
彭子遗书,是近百年中医史上的一座丰碑! 263
彭子益先生传 264
医学家彭子益 267
彭子益其人 267
彭子益的医学著作 268
彭子益的“中医圆运动功” 269
寻找彭承祖(子益) 269
彭子其人 270
遗著的寻找 272
[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0/3/30 14:51 编辑 www.lindalemus.com/kuaiji/]
-----------又有一本新书要出来?
-----------哪有那么多新书!不过是将以前的书,重新整理一个完整的目录。
看了几个网络版的《圆运动》,都没有完整的目录,稍有缺憾,故为之。
-----------贴彭子益的书万分感谢.但是不要把李可那些话贴出来好不. 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