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当电脑还是个稀罕物儿的时候,杭州就有位老中医,将自己的肝病治疗经验,输入电脑,建立了模拟辨治肝病的电脑诊治程序。
这位老中医,名叫潘澄濂。今年正是他的100岁诞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本周特地为潘澄濂开了一次精神宏扬会,请来他的家人、弟子、同仁围桌遥想当年。省立同德医院院长柴可群说,潘澄濂先生的诊疗思想和研究精神,影响了一代的中医,应该发扬光大。
他的治病经验,整合出“电脑医生”
潘澄濂和电脑的合作,一直是弟子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儿。
曾经为他抄方的省立同德医院副院长陈勇毅回忆说,这项科研的初衷,其实和现在的“远程医疗”有点相似让山村、海岛等边远地区的居民,和城市人一样,能够看上省城的名医。
让弟子们感佩的是,当时年已古稀的潘澄濂,对于电脑这一新事物,几乎是很快就接受了。在他的配合下,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套系统,只要输入病人的症状,电脑就会自动输出处方。
他们曾经做过试验:让潘澄濂教授和“电脑医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看病。170位病人先让潘澄濂诊断,再叫电脑医生看病。结果,不仅诊断完全一样,而且开的处方也基本相符。
一个老病人,拿出1960年的药方
在上世纪60~80年代,潘澄濂是杭州“四大名医”。他的门诊火到什么程度?凌晨3点去排队抢号的病人,比比皆是。1985年,潘澄濂老人
胃癌手术之后,依然坚持每周两个下午坐诊。他说,病人等着看病呢。
潘澄濂的孙女潘跃飞,至今仍在祖父工作过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坐诊。
2008年冬天,一位75岁高龄的病人将电话打到了潘跃飞的诊室:“我是你爷爷的患者,想找你看病。”原来,这位75岁的郑先生刚刚因
咳血被怀疑为“
肝癌”,住院治疗,可做了多项检查后,都找不出病因。
这个时候,郑先生突然想起来,自己1960年曾因“
支气管扩张”而咳血,当时,潘澄濂先生给他开了中药治疗,效果很好;在经过2年的膏方调理后,郑先生48年没有犯过病。
带着潘老先生1960年手写的中药方,郑先生找到潘跃飞,“你看看这张方子还能用吗?” 这一年,距离潘澄濂逝世,已经过去了15年。
潘跃飞说,在祖父的方子上微调之后,郑先生的咳血已不再发。
潘澄濂之子潘毓仁回忆说,父亲时常说要“衷中参西”,中医要向西医学习。上世纪30年代,潘澄濂就开始提出,疾病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辨病用药与辨证施治要结合;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理论;而辨病就是根据患者的病史、病症,结合多方面的实验检查,对疾病作出确诊,这是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
记者:林丹
来源:钱江晚报
-----------中医贵在变通。电脑是二进制,内经已经说明,阴阳(二进制)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最后,以象观之,什么是象感觉。
-----------自己胃癌做手术,很奇怪。中医治胃癌不难吧!
-----------肝病传脾首先实脾记住了,脾病传肝首先疏肝却忘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