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由之法,是上古时代的祖先们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心理因素,运用特定的思维模式,结合医药知识及实践经验逐步归纳、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用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基本方法[1]。从《内经》时期发展至今的实践表明,祝由之法广泛运用于医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并得到不断的创新和拓展,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医学界有着重要的贡献[2]。但人们对它的看法褒贬不一,它在中医体系中依然处于边缘位置,尽管历代多有探析与实践者,而当今涉及祝由的许多中医典籍在重新印刷出版时往往删掉相关内容,各中医教材也不再提及祝由之法,中医学术界也少有人关注。长久以来,祝由被人们冠以迷信的外衣,其原因不外乎它是在社会科学比较落后、历史条件比较特殊的背景下形成的学术产物,但我们不能因其形式和形象的不完美而置之度外。而今,历史印证了这种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作用于人的思想信念而发挥治疗效果的方法有着科学合理的心理治疗内涵,也顺应了当今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变化,并具有某些独特的优势。
1 概念内涵
祝由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素问·移精变气论》中就有将其用于治疗疾病的明确记载:“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由此可知,早在《内经》时代祝由疗法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疗效显著的方法而流行于民间。《内经》中祝由之法,当属心理治疗范畴。既非药物、针石疗法,亦非向鬼神求医,而是一种通过语言、行为等方式对患者进行精神的转移调节,以调整逆乱气血,从而达到祛除病因的心理疗法[3],即如唐代王冰释云:“是以移精变气,无假毒药,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矣。”《素问·举痛论》所说的“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以及五脏五志的相生相胜之理论就是祝由的理论基础[4]。明·张景岳认为:“胜者,百病五行之道,必有所以胜之者;然必先知其病所从生之由,而后以胜法胜之,则可移精变气,祛其邪矣。病有药石所不及,非此不可者,惟先巫知之,故可祝而已也。然则先巫用祝之妙,正不在祝,其机在胜之而已。” (《类经·疾病类·三十三·贼风鬼神》)祝由以精神调摄、信念改变和陶冶患者的情操为特征[2],通过语言分析和行为开导等方式,运用对患者启发劝说的心理诱导方法,以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取得心理效应,从而达到改善其恶性循环、防治疾病之目的。《内经》对上古祝由进行了提炼升华与阐发,剔除了带有明显鬼神色彩的内容,形成了以“移精变气”为理论基础的治疗方法[5]。当今学者认为,祝由方法渗透着心理治疗的分析引导、疏泄劝慰、说服教育、支持保证、暗示转移等方法,也囊括了中医意疗法的意示入眠、语言开导、移情易性、暗示解惑等疗法[3]。
2 临床应用
现代医学的观点认为,人体患病无非是心病和身病。心病是祝由治疗的范围,部分身病也属于祝由治疗的对象,不过祝由并非包治一切心病,正如清·徐大椿云:“祝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所由,而宣意导气以释疑而解惑,此亦必病之轻者,或有感应之理;若果病机深重,亦不能有效也。”(《医学源流论·祝由科论》)祝由治病,它适应于无邪气深入,而血气内乱的病症,对于一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病证,《内经》认为仅用药物难以彻底奏效,需针对产生疾病的精神因素,采用祝由之分析引导、劝慰等方法才能治愈这类病证。祝由把对病因的细致体察、了解人之诸外部活动与诸内部活动的内在联系,“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灵枢·贼风》)人禀天地之气所以生存,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
伤风、寒、暑、湿、燥、火六yin所以生病。然而,《灵枢·贼风》又说:“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两气相搏。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除了七情、六yin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致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所谓鬼神致病,其实质是由心理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明·张景岳指出祝由治病是“言求其致病之由而释去其心中之鬼也”、“然鬼既在心,则诚有难以药石奏效,而非祝由不可得矣”(《类经·论治类·祝由》)。
中医学理论认为,人的“形”、“神”、“气”密不可分,既然三者紧密相关,所以通过“移精”的手段可以达到“变气”之目的。要“变气”治形,首先就得“移精”,即改变患者的精神状态,而改变精神状态的方式则是采用祝由之法,“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灵枢·师传》),闻述病之原由,通过医者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等,去影响患者的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唤起患者防治疾病的积极因素,借助医生的言语作用,达到患者的自我心理调整,由此而改变这种类似“鬼神作祟”的精神紊乱状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患者于“无形之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或产生某种意念,或改变患者的情绪和行为,从而达到“变气”之目的,直至心身疾病的痊愈。
《内经》中的心理治疗思想,除了有完整的理论指导和详尽的操作方法外,同时还列举了具体的治疗范例。《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这正是反映了《内经》强调心神对形体的效应关系,也是祝由之法充分发挥独特治疗作用的实质。《素问·五脏别论》中说:“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另一方面,《灵枢·师传》又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而积极愉快地配合治疗,强调重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精神力量,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素问·调经论》中云:“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这就是典型的心理治疗在针灸中运用的实例。可以认为这种方法的内在实质是通过祝由的方式达到“移精变气”之目的。清·吴鞠通总结医学生涯曰:“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详告以病之所由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庄言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情服,而后可以奏效如神,余一生得力于此不少。”(《医医病书》)
3 结语
作为世界上较早的心理疗法——祝由疗法,在我国流传达数千年之久,曾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而单独运用或羽翼于针石、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它曾借用于巫医迷信的一面来治疗精神疾病而并被打上了时代迷信色彩的烙印[6]。但是,从《内经》时代开始它已基本脱离原始巫术而得到净化和升华,同时还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因而它比以往更具有科学性。迄至隋唐时期,祝由得到了官方的承认,从民间走上了国家医学权威机构的大雅之堂。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自清朝中期以后,祝由科遭到取缔,在生物医学模式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祝由被当作唯心主义的产物受到批判而否定了。适值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快速的大环境下,由心理导致的病变日趋严重,心身疾病日渐增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需求日益迫切的现代生活。祝由,这一以语言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式的价值体现更趋明显。明·张景岳曾感叹到:“使祝由家能因岐伯之言而推广其妙,则功无不奏,术无不神矣。”
祝由治病现在还无法用现代科学理论加以诠释,但疗效却不可思议,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看似神秘,实则科学。所以我们对祝由进行正确评价,是时代的要求;对这一蕴含着丰富
医学心理学要素的治疗方法进行深入挖掘,是人民的期望。重视《内经》中祝由之法的研究和发展,对于促进中医心理学学科建设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邢玉瑞.祝由疗法与原始思维考辨[J].中医药学刊,2004,22(6):990-991
[2]莫秀云,何旭敏,詹乐昌.祝由法在治疗中的作用与运用[J].江苏中医药 2004,25(5):5-7
[3]林韶冰,李秀华,李秀云.中医意疗移精祝由疗法浅识[J].福建中医药 2002,33(1):36-37
[4]李卫华,马淑然.论祝由[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7,14(3):98
[5]祁宏.“祝由"探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6,20(3):7-8
[6]张新义,傅文录.《内经》中的暗示疗法浅探[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8):49-50
此文转自现代神医先生在
伤寒论坛发表的帖子。
-----------希望版主多登载一些有关祝由的文章,以便体会更深的内涵。
-----------呵呵,不错,顶起
-----------很感兴趣,谢谢分享
-----------祝由是真实的,以前因为没见过,不相信,后来,见到了,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