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宋氏妇科第42代传人 名中医宋世焱因病去世
    

岐黄密室:宋氏妇科第42代传人 名中医宋世焱因病去世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12/3/14 13:16 编辑 www.lindalemus.com/Article/



宋世焱的三女儿宋莉菲(左一)、大女儿宋莉莉(左二)、小儿子宋泽军(右一)手捧宋世焱的遗像。 记者徐文杰摄



宋世焱生前亲手写的处方单。 记者 徐文杰 摄



年轻时的宋世焱。(资料照片)

      “宋氏妇科的第42代传人、浙江省首批名老中医之一宋世焱于3月11日下午4时18分因病去世,享年88岁。”

  昨天,一则关于名中医宋世焱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宋老走了?”

  “就是宋氏妇科的那个宋老,他真的走了?”

  宁波又少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好医生。许多人不愿相信这个悲伤的消息。

  宋氏妇科在宁波的影响非同一般,宋世焱是目前资历最老的传人之一,从医近70年,医人无数,许多患者摆脱了疑难杂症,许多多年不孕的妇女成功当上了母亲。

  记者身边的一位朋友看到报纸后愣了半晌,她说:“以前我外婆生孩子的时候就找他,我姨妈也找她看过,这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医生,退了休在家里给人看病都不收钱……”

  问问身边的人,许多人都知道宋世焱的大名,许多患者,许多医护人员都记得他的好:比如医术高超,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比如爱岗敬业、从来不存私心;比如对患者好,从来和颜悦色,不厌其烦,也不收病人一分好处……

  “我父亲不坐门诊已经好多年了,谢谢大家还记得他……”宋世焱之子宋泽军告诉记者,从1990年起,他父亲因为股骨坏死卧病在床,从去年起,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多次住院,今年3月3日是最后一次入院,虽然全力抢救,但最终没有闯过这道关。

  宋泽军说,父亲不坐门诊20多年,许多患者还想着父亲,常常慕名上门求医,父亲也放不下患者,他完整地保存着许多患者的病历资料,即便卧病在床,也不忘细细钻研,留下了详细的一手资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一直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一直在坚持。他不会放弃每一个患者,同样也不会放弃自己。

  但这次,他不得不走了,带着对无数患者的牵挂,走了。

  宋老啊,祝你在天国一路走好!

宋世焱生平

  宋世炎先生于1924年10月12日出生在宁波宋氏妇科世家。早年在上海叔伯处承受家学熏陶,后侍学于宁波叔父处,学成后在宁波继承祖业,为宋氏妇科的第42代传人,是宋家定居甬城后的第8代传人。

  1952年起先后在镇明路中医师联合诊所、湖东联合诊所、江东卫生防治院工作。1977年调至市中医院,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历任宁波市第一至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八届人大代表,1983年至1987年任浙江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1983年被列为浙江省首批名老中医。

  宋世炎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不但对经、带、胎、产妇科常见病的治疗上积累了独特的经验,同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某些疑难重症进行了探索,为传统医学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为妇科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巨大的贡献。

  宋世炎继承古训,博采众长,探索创新,在妇科病的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许多独到之处,以其精湛的医技服务于民。在全国、省、市级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了卫生部委托编写的中医妇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的编辑工作,多次被评为省市级卫生系统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作者。

  名中医评价

  宋老逝世是宁波中医妇科事业的重大损失

  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徐文达:

  如今已是85岁高龄的徐文达医师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宋老在1977年与他一起,在钟一棠老先生的带领下,开始创办宁波市中医院。

  我与宋老已是六十多年的老朋友了,如今宋老已离开,我深感悲伤。

  宋老是宋氏妇科的传人,不仅医术非常精,为人也特别好,只要患者有困难,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因此,他在患者心中的地位很高,患者对他也是十分敬佩。对于中医院的发展,他也是竭尽所能。

  中医院刚成立时,妇科每天只有二三个病人,后来,在宋老的引领下,病人一天比一天多。宋老对宁波的中医妇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为宁波下一代中医妇科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的离开是宁波医疗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洪善贻:

  我当时到中医院时,还是一个小医生,我的同辈人中有几个学妇科的医生,都是跟着宋老学习的。虽然我是内科医生,但对宋老的为人、为医,早有耳闻,他在这两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后来,我当了中医院的院长,而宋老是中医院妇科的绝对主导医生,当时每天的门诊那可真是门庭若市,宋老对市中医院妇科甚至于宁波中医妇科事业的发展和贡献,功不可没。

20多年不坐门诊 还让人念念不忘

  中医名家 妙手仁心

  20多年不坐门诊还让那么多患者念念不忘的宋大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记者昨天找到了宋世焱老先生生前位于高塘四村的家,狭小的屋子人来人往,除了家人外,还有以前的同事、朋友,闻讯赶来的患者……

  “父亲告诉我们,为医者,不仅要有妙手,更重要的是仁心。”他的四个儿女,搬出了父亲留下的旧照片,一边回忆一边给记者讲宋老生前的故事,点滴往事宛如昨日。

  17岁单独坐诊

  最老的照片来自半个多世纪前,发黄的黑白照片上,二三十岁的宋世焱温文尔雅,笑容谦和,细心地在替患者把脉。

  “父亲出生在中医世家,从小跟着叔父学医,从抄方子开始,17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单独坐诊了。”宋世焱的长女宋莉莉告诉记者。

  出生于解放前的宋莉莉回忆,宋家以前在谦和堂弄有一个诊所,也就是现在的月湖盛园附近。印象最深的就是夏天,很多人会中暑,父亲当时准备了许多十滴水,又买了许多小瓶子,一瓶瓶地装好,放在家里和诊所门口,供人免费取用,还特别送到黄包车夫手中。

  “一到夏天,我就会想起那会儿家里弥漫的十滴水的味道。”宋莉莉说,十滴水影响了她几十年,仁心比妙手更重要,这是父亲给她最早的教育。

  解放后,父亲在中医师一起办的联合诊所里坐诊。当时年纪小,对父亲看病没什么特别的记忆,只记得天天早出晚归,所有家务由母亲一人操持。

  教出家族女性传人

  往下翻,子女的照片渐渐多起来。和儿女们在一起的照片里,宋老多半很严肃。

  “他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父亲。”宋世焱的长女宋莉莉回忆说,他们家姐妹三个,那个年代许多女孩子都在学打毛线,可是父亲一概不准她们动,,只让她们读书。

  宋莉莉说,小时候觉得委屈,但是回过头来想想,真的非常感激父亲。许多中医世家都有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可是父亲没有一点偏见,毫无保留地把平生所学传给女儿和女弟子。宋家出了许多女医生,她自己也有幸成为宋氏妇科1260年传承史上少有的女性传人之一。

  “我在还不太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学汤头歌诀和药性赋,都是爷爷教的。”宋世焱的孙女宋琳奕告诉记者。目前,她已研究生毕业,成为市二院的中医妇科医师。

  “送子观音”

  相册里还有许多婴儿的照片,几乎贯穿各个年代,最后一张,病床上的宋老抱着一个新生儿,满头白发靠着孩子粉嫩的小脸,笑容满足安详。宋世焱的儿子宋泽军说,这是父亲最大的财富,把许多原本不可能降生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感激不尽的父母,会抱着孩子上门道谢,或送上孩子的照片,他们称宋老为“送子观音”。

  让宋泽军印象深刻的是一名绍兴的患者,宋泽军清楚地记得20多年前患者首次门诊的情景。那个女子脸色虚黄,形容憔悴,言语急切,说是要尽快怀孕,然后保胎,因为她已经快40岁了,等不起了。

  宋世焱当时一问病情,才知道这名女子已经流产10次,中医把这种习惯性流产形象地称为“滑胎”。

  “你不要心急,你暂时不能再怀孩子了,等等再说。”宋泽军回忆,父亲一说这句话,那女子的脸色明显黯淡下来。她说,她曾在当地及杭州、上海等大医院保胎治疗,均无效果。后来通过朋友介绍,才抱着一丝希望来找父亲求医。

  宋世焱耐心解释,患者流产10次,身体过虚,脾肾两亏,必须先培本固元。接下来的整整1年,这名患者按宋世焱的吩咐,每周都坚持坐火车来看病,最后就直接调到宁波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1年后,40岁的她再次怀孕并成功地保住了这第11胎,终于生下了健康的宝宝。

  宋泽军告诉记者,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因地制宜。父亲有时看似不按常理出方,比如活血的药容易堕胎,孕妇不宜使用,但针对特殊的案例,却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父亲就常常用这种“狼虎之药”挽救了许多危重孕妇。

  宋世焱的孙女宋琳奕回忆,当时爷爷刚吐过血,看到她眼皮抬了一下,说“你来了”?过了一会儿又问“你怎么还在这儿?”她知道爷爷催她去医院,就骗他说下午休息,他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又说,“做医生就是要看好病,别想别的。”她点点头。

  这是爷爷最后的叮嘱,几个小时后,宋世焱去世。

  他希望宋氏弟子都做好医生。

  救了女孩的一生

  除了妇科领域建树颇丰,宋世焱还悉心钻研各个领域,对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和青春期癫狂症进行过专题研究,并取得成果。

  20多年前的一个案例也让宋泽军记忆犹新。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对青春期心理的研究还不太多,有个女孩的母亲找到父亲,说自己女儿脑子似乎不太对劲,可是又不敢看医生,怕别人知道。父亲就说,“那等下了班以后,你把她带来,我来瞧。”

  宋泽军记得,小姑娘才17岁,来的时候,脸色发红,长着痘,情绪抵触。问她什么都不肯说。后来父亲叫她舌苔伸出来,又厚又黄甚至有点发黑。父亲就问她,是不是晚上总是睡不着,是不是晚上总觉得有人在和你说话。小姑娘立即就怔在那里了。父亲又问了一句,是不是很久没有大便了呀?小姑娘愣了一会儿,才说:“一周了,你怎么知道?”

  经过沟通,小姑娘终于说出了实情,是在学校和同学吵架了,个性又很内向,郁闷至内分泌失调,时间一长,“郁热化火,扰乱神明”,有了失眠、烦躁甚至狂躁。后来,经过清热疏郁通腑;一边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最后小姑娘痊愈考上了大学。她的妈妈说,“要是没有宋医生,我女儿这辈子就毁了,现在算是活过来了。”

全国患者慕名而来

  晚年的照片大多在家里拍的,让宋世焱离开一生钟爱的岗位并最终致命的病是股骨坏死,但之前他已经得了咽喉炎,次女宋莉芬告诉记者,两种病都和父亲的职业有关。

  咽喉炎往往是教师的职业病,宋世焱为什么会得?宋莉芬说,因为父亲和老师一样,她看父亲看病的时候,一边详细询问,一边细心把脉,望问闻切,开方之后,还不厌其烦地细细叮嘱该注意的事项,许多患者还会把家里的烦心事讲给他听,父亲也会像一个心理医生一样耐心开解,因为他觉得,心情郁结也是病因之一。正是因为这么不厌其烦地说,又加每天这么多病人,哪有不得咽喉炎的道理。

  股骨坏死则是因为20多年前的一场意外,三女儿宋莉菲记得,父亲有一天骑车下班时摔了一跤,只让外科医生包扎了一下,当天下午照样骑车去很远的中医分部去门诊。后来伤口发炎,他自己也没当一回事,每天忍着疼痛坚持上班,直到痛得坚持不住,发现为时已晚,双侧股骨头已经坏死,已经融合再无药物治愈的可能。

  宋莉菲回忆,医院让父亲回家静养,父亲依旧上班上了好几年。因为父亲总是说有好几位疑难病重的病人等着,需要他的治疗,直到1990年的某一天,下班的时候,母亲在楼上,看到父亲搀着楼梯把手艰难地挪上来,满头大汗,脸色发青,最终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起不来。

  之后宋世焱便不再看门诊,却没有停止行医,数不清的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

  做梦都在看病

  在高塘四村不到60平方米的二居室里,宋世焱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时光。

  名医的住宅简陋得让人吃惊,最简单的家具,几乎没有任何装修,客厅里拉着长长的电线,只有一个灯泡,照得屋子格外昏暗阴冷。

  客厅、书房、卧室,能放东西的地方几乎都堆着书和资料。保姆小芳阿姨从书房搬出一个大箱子,里面全是病历,第一本就是一名来自辽宁的患者,每一页都写得满满当当。

  “他们千里迢迢过来,宋老也不便推辞。”老伴去世后,就由小芳照顾宋世焱的生活。她告诉记者,宋老虽然退休在家,依然有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有从天南地北赶过来的,也有小区里的清洁工,她在门口贴了一张宋老病重谢绝求诊的条子,但是没什么用,如果患者上门宋老不会拒绝,挣扎着从床上起来,有时候时间一久,体力不支,冷汗直冒。最重要的是,他从来不收钱,如果患者执意要给,他会生气地把人赶出去。

  退休后,几乎每一个患者的病历宋世焱都会悉心保存,对每一个患者的情况都了如指掌。记者发现,宋老的床是特制的,上面装了个架子,摆着资料,挂着放大镜。宋泽军告诉记者,这是他特意组装的,父亲即便卧病在床,也会撑着起来研究病历和最新的医学资料,光放大镜就用坏了两个。

  “老爷子做梦都在看病呢!”小芳告诉记者,她有好几次都听到宋老在说梦话:“把舌苔伸出来我看看?”“最近排便如何?”

  望弟子做个好医生

  因为上消化系统大出血,宋世焱3月3日住进了市中医院,直至病故。

  宋泽军告诉记者,父亲到死神志都非常清楚,住院的这几天,不停地催几个儿女,不要陪着他,赶紧去上班,病人最要紧。

  3月10日,父亲在去世前的那个晚上,精神特别好,说了很多以前的事,提到了许多老朋友,颇有感慨。他说,他做了一辈子医生,最大的体会就是,做医生就是做医生,就是看病,千万别想别的,想得太多了,就不容易专注,就看不好病了,这是最浅显的道理。

  同样的话,第二天孙女来看他时,他又重复了一遍。

  宋琳奕回忆,当时爷爷刚吐过血,看到她眼皮抬了一下,说“你来了”?过了一会儿又问“你怎么还在这儿?”她知道爷爷催她去医院,就骗他说下午休息,他点点头。过了一会儿又说,“做医生就是要看好病,别想别的。”她点点头。

  这是爷爷最后的叮嘱,几个小时后,宋世焱去世。他希望宋氏弟子都做好医生。

千年中医世家宋氏妇科

  我国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列入宁波市级非遗名录的“宋氏妇科”,始于唐代,曾出入宫庭。今天我们综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宋氏妇科”的发展脉络作一番梳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华国医文化的历史延革与变迁。

  唐朝名医歧黄高手

  有记载宋氏妇科的发端最早的先祖是宋广平。

  宋广平,唐朝开元年间(713~741年)名医,通儒学、精医门、长望诊、专妇科,以医术惠泽乡里。也有史载,宋曾任太仆,系皇帝亲信,也是九卿之一,地位显赫。

  南迁宁波流传千年

  据查,宋氏妇科创始人宋广平原来是河南商丘人。自宋广平之后,经过唐、五代、十国、北宋数百年的改朝换代,有关宋氏妇科的历史资料已经无从查考,我们能够推测到的,就是宋氏妇科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走向丰富。

  传至南宋建炎年间,后裔宋钦随宋室南迁,“卜居四明”。到了明朝,当时的太医院御医宋北川总结前贤经验,发掘整理,发扬光大,“宋氏妇科”从此奠定根基。

  《宁波文史资料》第8集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宋氏妇科的传人宋北川,因医术高明,成为太医院御医;宋北川后裔宋香雨、宋子献、宋祖玑等都以妇科闻名于时。明代万历四十年写作《宋氏妇科秘书》的宋林皋,已是宋广平的第27代孙了。

  清朝宋金熙开始移住宁波城内,数百年间,代代相传。

  宋氏妇科擅长经、带、胎、产诸疾,尤其对不孕不育、痛经、产后病有独家秘方,由于用方轻灵,疗效确切,费用不高,深受患者好评,在宁波、舟山等地家喻户晓。

  新老宋家闻名甬上

  宋氏妇科在宁波的第一个诊所叫“杏春堂”,始于清朝。清朝后期,“杏春堂”租用宁波小尚书桥堍楼屋一幢房子作为诊所。小尚书桥,从此成为宁波一带妇女看病的中心。

  到了近代,宋氏妇科传人宋紫清在宁波谦和堂弄分设“济世堂”诊所。宁波于是出现了两个宋氏妇科诊所:“杏春堂”和“济世堂”。由于“济世堂”晚于“杏春堂”,因此宁波百姓习称”杏春堂”为“老宋家”,“济世堂”为“新宋家”。

  花开两枝泽被后世

  1958年,“新宋家”宋世焱奉宁波卫生局之命调入刚成立的宁波市中医院,出任中医妇科主任。同年,浙江省中医学院筹建,浙江省卫生厅到宁波邀请“老宋家”的掌门人宋溪云先生到杭州出任要职,因年事已高,故土难离,宋溪云先生力荐宋光济前往,宋氏妇科第41代传人、“老宋家”宋光济从此离开宁波,调入浙江中医学院出任妇科教研室主任。

  1983年,这位一生默默耕耘的老教授“老宋家”,宋氏妇科第41代传人宋光济,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我省第一批“浙江省名中医”。

  也就在这一天,来自宁波的“新宋家”、一直在宁波像老黄牛一样劳作不息的宋世焱,同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名中医”称号。

  宋世焱为人敦厚,被人誉为“大智若愚”的名医。卫生部曾委托他编写《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妇科诊断疗效标准》。

  1997年省中医学院教授宋光济去世时,留下了两位宋氏妇科传人,大儿子宋振康与次子宋振华。宋溪云有传人宋逸民,也是妇科名医。而宋世焱一脉现在担当门诊重任的是他的儿子宋泽军和儿媳励佳虹。宋世焱有一个女儿,当年浙江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了嘉兴,这就是宋莉莉,宋氏妇科1260年传承史上少有的女性传人之一。

据市中医院资料整理


记者:檀传才 樊卓婧 张可可

来源:东南商报





-----------大医精诚的典范!
-----------名中医宋世焱去世 60年前的患者给宋老送来花圈


《名中医宋世焱驾鹤西去》后续

  “宋医生真的走了!”昨天,宋世焱的很多老患者拿着报纸奔走相告,悲伤弥漫在每个人心里。许多市民不约而同地前往宋老家中探望、追悼,送来的花圈一直从家门口绵延到小区的马路上……宋老之子宋泽军颇感动,他告诉记者,这是清贫的父亲一生最大的财富,他也越来越明白,父亲所说的“做医生就是做医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从昨天清晨起,经宋世焱救治过的患者,来了一拨又一拨,宋老的儿媳励桂红粗略统计,一天之内收了400多个花圈,其中大多数都是患者送来的。记者昨天下午赶到时,花圈已经装走了两车,剩下的,依然排得满满当当。

  众多的花圈里,多数名字对宋家人来说都挺陌生,那都是患者,还有的署名“被救活的人”。宋泽军告诉记者,有一个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特意从江东赶来,他说,老伴80多岁了,不好走,特意让他过来送送宋医生。宋医生本事好,1952年治好了纠缠老伴多年的毛病,老伴一直心存感激,看到宋医生离开的消息很伤心,一定要送花圈,他得替她完成心愿。

  类似的患者有很多,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宋世焱老先生的医术好,医德也好。

  “我们当时不知道他生病了,医院里找不到他,就找到家里来,他在病床上还给我妈看病,都是其他地方看不好的病,找他,几帖药下去,病就好了。还不收钱,我们都不好意思,这样的好人,说什么也要来送一送的。”家住海曙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上班的时候看到报纸,一下班就赶过来了。

  “我真的非常感动,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宋泽军说。如今他越来越明白,父亲临终所说的“做医生就是做医生”的含义,这是他一生的体会,做医生就是看病,就是要想着怎么把病看好,不想别的,不急功近利。病人心如明镜,他们的记挂和感恩,他们的口碑,就是对医生最好的回报。他们会向宋老看齐,努力做一个好医生。

  也许这,就是对宋老最好的怀念。


记者:樊卓婧

来源:东南商报


-----------名中医宋世焱去世 昨天许多市民来送宋老


 “宋医生走了!”听到这个消息,年过花甲的陈美珍一夜没睡好,昨天天刚亮,她就赶到高塘四村宋世焱的家,紧接着又去了殡仪馆,想送宋老最后一程。

  40年前,宋老常常到她所在药店检查药材,替患者抓药,她很少见过这么亲力亲为的医生,打心眼里佩服他,两人成了朋友,宋老的敬业和严谨也一直影响着她。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生只想单纯做个好医生的宋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很多人。

  数十年老朋友:他经常到药店替患者抓药

  宋世焱的遗像放在正中央,一脸的慈祥谦和,嘴角微微上扬,眼角眉梢全是笑意,一如他平时面对同事和患者时的模样。看到这笑容,陈美珍的眼泪再次涌了上来。

  “我很少见过像宋老这么好的医生。”陈美珍回忆,上世纪70年代,她工作的药店就在宋老医院的旁边,当时的医院还没有药房,都在药店抓药,宋老常常自己来看各批次药材的质量,或者陪着病人过来,看到病人按剂量抓好药才放心。

  “宋老常说剂量差之分毫,就会影响药的效果。我们也苦练基本功,药抓得又快又准,几次比赛都拿过名次的。”陈美珍沉浸在回忆里,“他为此也很尊重我,有时候在路上碰到,他会特意从自行车上下来和我打招呼……”

  “他其实对谁都好,所以大家都记着他。”陈美珍说,她眼神不好,不太看报纸,宋老去世的消息,还是乡下的朋友看到后通知她的。

  最早的学生:他常说医德比医术更重要

  蒙蒙细雨中,同样一早赶来参加遗体告别的,还有卫生系统的领导,有宋老生前的亲朋好友,有以前的同事、学生,还有许多医疗战线的同仁。告别大厅里三层外三层,熟面孔、生面孔,来了一拨又一拨。

  宋老的学生有很多,除了儿子宋泽军和儿媳励桂虹之外,还有许多得意门生。有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中医,也有年富力强的主任中医师,聚在一起,说的都是宋老生前的点滴。

  81岁的俞医生和76岁的徐医生,是宋老最早的一批学生,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听宋老上课。俞医生回忆,当时宋老才30岁出头,上课讲得非常仔细。宋老告诉他们,做医生最重要的是医德和医术,医术可以逐渐提升,但医德从一开始就要修炼好。

  后来,他们这批人分别进了各大医院、卫生院,逐渐成长为各单位的骨干力量。数十年的从医生涯,宋老的话一直影响着他们。

  关门弟子:他对患者心存同情和耐心

  市中医院妇科主任中医师徐彩华是宋世焱的最后一批学生之一,也可以说是关门弟子。1989年,刚分配到中医院的徐彩华就跟着宋老坐诊,一直到1990年宋老因为腿疾不得不停止上班。在许多患者面前,宋老都亲切地介绍徐彩华是自己的“女儿”,这一年中,他的许多细节一直影响着徐彩华。

  “当时还不知道他的股骨头已经坏死,只是腿痛,但他一直在坚持。”徐彩华回忆,当时宋老通常是一早坐门诊,坐到上午10点多钟,实在痛得不行了,就去做一会儿推拿,然后再接着看病,这种敬业精神让他们这些新人非常感动。

  徐彩华记得,最初的学习就是坐在宋老后面看他开方子,几乎每一味药宋老都要细细斟酌。她后来才知道,宋老反复掂量的不是药效,各种草药的药效他早已烂熟于心,他考虑的是药价。宋老说,用最便宜的药把病看好才是好医生。

  在徐彩华后来近20年的从医生涯中,她也会下意识地比较价格,在药效相同的情况下,给患者换最廉价的药。

  昨天下午,徐彩华又给记者打来电话,她说,宋老还有一点非常难能可贵,也是现在很多医生需要学习的,那就是对患者的耐心。他看病的时间很长,问得非常仔细,许多连患者自己都没想到的细节都会问到。宋老觉得病人来一次不容易,一定得把病看透了、看全了,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不舒服的?”他还经常给患者讲笑话,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时代不同了,如今徐彩华坐门诊常常一天要看100多号,每个患者不可能看很长时间,但她尽量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多问一句。对患者心存同情,保持耐心,这是一个医生的基本素养。老师的言传身教,她会一直记得。


记者:樊卓婧

来源:东南商报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