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熊春锦:明德知道树医德
    

正本清源:熊春锦:明德知道树医德

明德知道树医德

熊春锦

  大连医科大学演讲录音整理稿

2006-09-1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来自湖北一个乡村的家庭,家就在武汉市。这些年旅居在国外进行讲学,主要是一方面从事医疗的临床工作,二方面主要是从事传统中医的海外教学工作以及道德文化的宣传工作。
这次承蒙学院领导的邀请,希望我在这里作一场有关医学生人文教育和医德方面的学术报告,这也正是我们全国当前在复兴道德、八荣八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课题的展开,实际上是一个全民的道德教育,是整个民族道德的复兴。所以在这里,我将我自己学习、研究和实践的一些体会奉献给各位同学,希望能对各位同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由于今天报告的时间比较短,我们就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关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医德的建立。这个方面的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 明德知道谈医德
(一)医道同源德为本
第一个方面,我们主要讲一下明德知道,来讨论研究这个医德。
关于明德知道谈医德,今天我们主要是讨论这个“明德”。“知道”这两个字,今天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光是这个“明德”,要展开我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历史就非常丰富。从医学上来讲,中国有中国的传统中医,道学里面有道家的道医。从医学历史来说,在古代从轩辕黄帝时期、三皇五帝的三皇时代,就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医学体系,包括医学教育体系。所以我们从《黄帝内经》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就是一个源头活水似的研究。
当然,我们在座的学生可能大家都是研究西医的。西医,可以说是近百年以来传入我国的西方医学。我是学西医的,我搞外科——普通外科和骨外科的。但是我参加工作以后,由于家学和师传的原因,我是中西医结合。通过我自己亲身的体会,中医和西医结合可以大大地进行互补。下面在谈到医德建设的时候,我们可以逐步地展开这些特点。也希望大家在学习西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我们祖国的民族根文化,在根文化的基础上来学习西医,中西兼容,从而更好地攀登医学的高峰,使自己从医的事业进入一个比较理想的境界。
在传统文化当中、在医学领域,有一句名言,就称之谓:“岐黄源于道”,“岐黄”,就是岐伯和黄帝的对话记录——也就是医学对话记录。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整个传统的中医学,在我们民族的整个医学当中,都是源于大道的思想、思维、理念、精神,在这个基础之上发源、展开、形成的。
这正像德国的一位西医专家曾经研究和讲过的。这位西医专家在今年年初时,跟我一起到了北京,应北京战略思想研究所的邀请,对中国的传统医学作了一个报告。他谈了自己的研究体会和亲身感受,他曾经在15年前患上了严重的肝硬化腹水,结果整个西医对他束手无策,但他有幸遇到了一位侨居德国的中医,这位中医用中医药给他治疗,把他的肝硬化腹水完全治愈了,从此他也就迷恋上了中医。
这一次他在年初跟我一起去作这个报告的时候,他就谈到了整个西医就是几百年的历史,是一个还在逐步发展和形成的一门科学。而中医却是已经发展了几千年已经形成了系统、并且比较完善的一门科学,中医应当保护、挖掘、发展,而不应当抛弃。
所以,这个“岐黄源于道”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生命力?就在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她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我们在这个基础之上,兼容并蓄地掌握西医的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提升中医,而且也能使我们祖国的传统医学与西医结合,在这个方向和领域获得一个更为圆满的发展。
这几年来,我在世界各国进行讲学,深有体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是一个中国需要走向世界的时代,也是世界需要全面了解中国的时代。在这个互动的时期当中,我们中国走向世界最著名的是三个大项目。哪三大项目呢?第一个,就是已经在世界形成重大影响的餐饮饮食文化,称为中国饮食文化。所以走遍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我们都可以看到中餐馆,这是广泛被西方人接受的。第二个领域,就是已经在国外形成强大吸引力的医学领域的中医,包括气功、针灸、推拿、按摩这一个系统。中医中药这个系统,正广泛地被西方人士所接受,这个领域也在逐步形成我们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一个有非常宽广前景的路径。第三个,就是近几年才崛起的世界性的旅游。也就是中国人到西方去旅游的人比较多。但是有一点也比较遗憾,现在西方接受中国旅游的人数虽然说暴涨,但是他们的签证却是非常谨慎了。为什么呢?例如德国就有一个人发来一个信息,仅仅半年时间,旅游的滞留人员就高达五千多名。——也就是说,有的人出去后就离开了旅行团,不愿意回来了,这样的现象不断发生。
所以总的看起来,我们要走向世界,在饮食文化和医学文化这两个领域,都是大有可为的。同学们如果能在学好了本身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全面地提升自己,并且结合中国的道德传统文化,能将传统医学的内容也纳入到我们的爱好之中,那么将会在走向世界的行列当中,获得一份生机。像到爱尔兰去的一个中国学生,当然他在临床上也已经经历了几年,可惜他是一个西医,只是兼学了一点中医的针灸。他在爱尔兰的时候,就差点儿卷铺盖回国。为什么呢?他的针灸知识,毕竟是西学中没有经过师传,没有掌握到其中真正的东西。在西方的治疗就有个特点,每一个病人你接触他,就要拿出效果来——确凿的效果来,你才能赢得他的信任。结果他多次打电话问我,让我告诉他一点诀窍。后来我被他缠得没办法,点了几个地方告诉他,应当如何去掌握传统医学和西医学之间的连接点,怎么样从整体上和局部上把握治疗的效应。这样一来,他治病的疗效就大大地提高了,从而自己就迅速地在爱尔兰站稳了脚跟,并且还买了汽车,买了房子。这是走出去以后比较成功的一种例子。
当然,由于西医本身是源发于西方,我们是在学习西方的医术,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我们本身的西医学阵地。在这样的背景下面,我们仅凭西医走向世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自己西医学院的毕业生在国外是不可能被聘用的,只有中医师才可能被聘用。所以,我们在认识祖国医学的时候,要掌握这些领域的特点。这,是在讲“歧黄源于道”,结合目前的形势谈一点认识。
(二)医德的范畴及本质内涵
“明德知道谈医德”,关键是在我们国家目前广泛地提倡道德复兴、八荣八耻的教育。作为一个医生,作为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和将来的从医者,我觉得医德包括四个大的范畴:
第一个大的范畴,就是从医者心身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我注意了一下国内专家关于医学伦理学方面的论述。在这一方面,有的并没有提起,有的是泛泛带过。但是,根据2500年前老子的道德思想而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要想真正地在医德这个领域,确立我们每个人心灵当中的道德观念,使我们的道德品质和医学方面的智慧,都能够进入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那么就必须要求每个从医者高度地重视自己的心身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解析这一大关系,将这个关系弄明白,并且进行实践和校正。
第二个方面,就是从医者与患者之间的道德关系。这是大家临床当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八小时之内都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就是从医者相互之间的道德关系。也就是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道德关系。
第四个方面就是从医者与社会的道德关系。
这四大范畴很广泛,讲解起来很庞大。今天时间关系,我们只是从从医者的心身与道德这个方面,稍微把它展开来讲一下。
首先,我们解析一下、分析一下什么叫医德。这个“德”到底是什么?可以说在近百年以来,对这个“德”的解析已经完全西化了。
我在德国、在东南亚讲学的时候,对此深有体会。在英语、德语中,中国的“道德”这一个名词都是被曲解了的。而我们国内,也是根据西方对这个词意的量解来解释这个道德的。其实“道”和“德”这两个字,包括他们所组成的这个名词,我们一定要高度地注意她的本意——本来的真意,而不要只注意她的衍生意。现代的衍生意,“道”和“德”已经降格到了只是人的品格,只是一个提倡和挂在口头上的、而并不知道本意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进入历史的长河,回复到我们祖先的那种状态,去将这个“德”的真义解析开来。
那么这个“德”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德”的内涵,实际上在古代都有明确的揭示。《黄帝内经》中就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一段话翻译成现代语言是什么意思呢?那也就是说:这个宇宙大环境当中,分布、充满着德的能量。这种德的能量,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种营养,滋养着我们的性命。“地之在我者气也,那就是说:地上、我们的地球提供的一切有相物质、能够食用的物质,能够供给我们以生气,这个“德”和气进入我们的身心互相振荡。这个“薄”,是搏击的意思、振荡的意思。这样,我们的生命才充满着活力。老子也曾经说过:“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天德养精神,地谷养肉身”;德养神,谷养形。宇宙空间的五种德性能量,不可见、不可观的气,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这五种道的德性能量,在默默地滋养着人体的精神系统。
老子还在他著名的五千言《德道经》中讲过:“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二,恒德不二,复归于无极。”老子的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那就是说,这个“—”就是德的能量。因为整部老子的《德道经》她是承袭着轩辕黄帝的思想而来。道的理念、道的思想是由轩辕黄帝创立的,老子总结了上两千五百年这样一种文化的精华,通过他深邃地观察宇宙自然的规律,而提出了这个道德的思想,将德的思想也展现开来。这个“一”也就是德性的能量,能够供给我们的身体。
正像上面这一段中所说的,“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这个“从鼻入”大家不要错误理解,以为只是从鼻孔里进入。实际上,伴随着我们的呼吸,我们每个人的鼻尖都有一个小窗户,如果你静下心来,大家现在都可以去感觉一下:当你随着吸气的时候,你感应一下你的鼻尖,是否有一种物质能量进入了你的体内?它是从哪儿进去的?是向上流动还是向下流动?敏感的人都可以体会得到。老子提出这个观念他不是虚妄的,只要你静心去体悟,你就会明显地感觉到,随着你细慢深长的呼吸,就能够感觉到自己的鼻尖有一股能量进入,并且是沿着自己的鼻梁到达印堂,然后到达百会,再到达你的整个督脉,敏感的人还可以直接达到自己的会阴三角区。试试看,也许你当时就能体会到。
我在西方讲学讲到这一点的时候,德国人是普遍能够感应到的,他们是能体会到的,他们的体表都比较敏感,这也符合中国传统医学当中的五行学说。因为西方属金,金是属肺,肺主皮毛,所以他们皮肤的感应力都非常敏感,对能量的移动变化都能迅速地感知。
我们中国在这个地球上,在五行中属中央土,脾胃的功能比较强,所以中国人特别好吃,吃起东西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的、山里的,什么都吃。在西方,他们却是肺部的功能和皮肤的功能比较占优势。所以,这种能量在我们每天每时每刻的呼吸中,就伴随着少量的五德能量进入到我们体内,来延续我们的精神状态,保持精神的饱满,营养我们的精神系统。而我们嘴里边吃进去的五谷杂粮,每天的饮食,它的能量是通过胃的消化,肠道的吸收,肝脏的分水储存转换,分布到全身,营养的主要是形体肉身。这两个模式都是在提取里面的一些微量物质,包括多种元素。
更重要的是,由于现代的医学——西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在有形有象的、可观可见的物质这个领域,对我们祖先传统中医中观察到的这种肉眼不可见、仪器暂时不可解释的能量,还没有生产出仪器来分析,所以还处在一种被科学质疑的状态当中。但是通过实践者自身的实证体会,这种能量又的确是存在的,它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并不因为科学的不承认而消失;并不因为人们的不承认而不存在。它每时每刻都在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系统。不仅仅通过我们的鼻端每时每刻都在自然宇宙空间吸收着这种能量,而且这种五德的能量也同时进入我们的体内,并且激活我们体内的储存。
我们体内本身都有这种能量的储存,都有一个仓库。这个仓库到16岁的时候,男性在15岁、女性在14岁的时候,是储存满了的。女性的月经一开始,男性的梦遗一开始,这个仓库就开放了,约为七年和八年就要消耗六分之一。这种能量一般女性在48岁时,仓库里面所有的能量就消耗干净,男性到64岁就消耗干净。
在这种状态下,那就要仅仅依靠鼻端吸入的五德之气,进入我们的体内苟延残喘。中国有句成语叫“苟延残喘”,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当我们体内仓库里面的生命精神营养能量耗竭了以后,仅仅靠我们鼻端的呼吸同步进入体内的这点精气来滋养我们的精神系统,这是远远入不敷出的,所以衰老也就会迅速地展开,很难以遏止。这也就是道医学、传统中医学中论述的一个重要生理原因,这一点西医至今也没有研究到。而中医实在深刻的内观中发现的,观察自己的生命,观察自己的体内,而观到、望到的。
二 五德是医德的基石
(一)德的能量性是支撑医德的物质基础
对“德”的理解,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观念——德是能量,是滋养我们精神系统的能量。不要认为道德修养一无是处,没有作用。关乎人们本身精神是否健康、心灵是否健康,我们的智力是否能够达到最高的发挥,德是关键。而且,五德的能量营养、滋养着我们的心肝脾肾肺。
在西北地区讲学,我在回答大学生问题的时候,就谈到这个问题。有的大学生就提出来,说这个五德与他们本身的健康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像有的高中生、大学生谈恋爱,迷恋于男女情爱中,特别是高中生中这种现象非常地典型。为什么说学生时期修学道德很重要呢?因为肾藏智,智德主持着我们后天的智力,它里面能量的颜色是紫黑色的。如果过早地早恋,必然消耗大量的肾气和五德能量的智能——智德的能量,那么记忆力就会迅速衰退,注意力也会进入不集中状态,大脑皮层的记忆功能也会迅速地下降。
其实,这里面都与“德”有关,与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当中的水德、智德能量的丢失与过度消耗有密切的关系。
五德于从医者的医德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有些从医者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自己的性格、脾气很暴,对病人的态度暴躁,工作不能专心,接待病人处理马虎,对上抗,对下压,人际关系也非常糟糕。这常常是由于这一类从医者本身五德能量中的仁德能量严重匮乏,仁德能量匮乏以后,就必然导致性格暴躁,脾气大,不容易遏制。这类人常常伴随有心血管疾病。因为肝主筋,全身的经脉、血管都由它所主,那么血管就容易过早地硬化,粥样硬化就容易形成,脑部海绵洞里的血管出现狭窄。早期中风,可以说是高发病率的一种病例。五德这五种能量是否能够确保及时获得,这与平时我们修身养性,主动地去调节我们的心态,主动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必定是紧密相关的。
对于“德”、医德——从医者的医德能否确立起来,我是深有体会的。我是用西医的方法治疗,也用中医的方法治疗。当我们内部这五种德性能量不足的时候,不足以抵御外界干扰的时候,那么在我们接触病人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处于弱势,我们身体内部很快就能接收到病人的各种不良的病气信息。病人的肝痛,你会很快出现肝部的酸胀;如果病人腰疼,要是你接触多了,同样你会感觉腰部酸痛。所以,很多的从医者到了中老年以后,患上了这样、那样的疾病,难以治愈。 这与大量地接触病人造成自己能量的损耗,而自己又没有及时地给自己补充这五种德性的能量,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
因为我们丢失了传统文化,没有从无相的空间,暂时还不能进入这个科学领域当中揭示出这种德的能量性,而只知道德的品格性,而忽略了德的能量性,所以我们普遍地忽视了对德的能量的摄入,只是从口腔注意这种营养,而没有从根本上去补充那些看不见的五德能量。
所以对“德”的定义,我们首先要掌握它的意义。这个“德”,从我们祖先发明的汉字,在世界文化领域中的确是一个保护。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用象形表意的方法,创造了汉字。就是把他们当时在天人合一下的感受记录下来,来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了天人自然合一的规律,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了解。
我们把这个“德”字列出来,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德”字,在甲骨文时代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状态(图示)。它是说明什么呢?是说天气下降,天德的能量无时无刻都在向我们传输着这种德能营养。而我们人接收以后,通过它再分布出去,“火”字的上方是一个向下的三角,下方是一个向右侧的箭头,这就是表示能量和气流,能量从天上下降,天德的能量从天上下降,人在接受以后再把它布施出去,在天地之间、在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双向互动。在这个字的右边,它下面是一只眼睛——一只象形的“眼睛”,这个“眼睛”上面有一根像天线一样的线条,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用你的慧眼——用你智慧的心灵诞生的慧眼,与自然的客观规律相连接,去主动地吸收天德的能量、道的能量。
当然,这个“一”也含有要保持一种正直、不偏、不斜这样一个意思。这是最原始的甲骨文时代,创造汉字直接地象意表述了我们祖先如何认识德的能量,而不是在现代“德”字所有结构当中,我们分析不到、看不到,只是品格,而是直接表示能量。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天人合一的状态下,了解到这个德的能量如何才能被充分地吸收,并且把这种能量供应给自己的生命,同时也帮助别人获得这种德的能量。
到了金文时代,这个“德”字就发生了变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异呢?(图示)你看上面仍然是一个眼睛,短短的那一条就像睫毛一样,下面加上了一个心脏的“心”,就像心的包络一下。左边后来就演变成为双人旁“彳”,加了一个“心”,用了这个“心”字以后,就表示要用正直的心,来观察宇宙自然的规律、德的能量输布与流量。
这个“心”字加上去以后,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就比较容易理解,就比较容易、好掌握了:“我要用心”。但是从传统道德根文化上去分析,加了“心”反而是一个退步。为什么说是退步呢?这说明人心已经起来了,人的后天智识、私欲、贪念、贪恋已经开始形成了;而不像古代人那么直接地无心、无私、无欲,没有后天的贪求,直接达到那种天人合一,摄取德的能量。这就表明人类已经开始离道失德了,从自然无为而为进入了需要用心去做,用心制约,规范自己去进入这种状态。这种用心去做,与不动人心——后天的意识,而只用心灵的窗户——双眼和第三只眼直接去望而知之,可以说也就明显显得退步了。
到了小篆时代,也就是秦代时期以后,这个“德”字发生了一些更加典型的变异。小篆的这个“德”字,左侧是一个 “彳”,双人旁是表示行动,也表示大众;加上右上方是一道横直“一”,下面是一个“心”,共同构成了这个“德”字的含意。上面这个“直”,下面是个“心”,这时它的象形表意就演变成为直心为人处事,不要转弯抹角。就像欧洲我的有些学生跟我说:你们中国人心里面转弯抹角太多了,心里面十八个弯,我玩不转,玩不赢你们中国人。他们有的经商到了中国以后,常常是口袋被洗劫干净了以后跑回去——给骗光了,所以他们就觉得中国人难缠,所以到中国来经商都特别小心。
但是在小篆时代,它是强调用直心来做人,当你的心不转弯、不太复杂,还是可以获得德的能量的。当你这个心能够自觉地规范,不让私心和贪欲沾染自己的心灵,那么能量的自然流动、双向互惠就能够自然地出现。其中,还包括慧眼丧失以后,——(图示)你看这里原来还是用一只眼睛来表述,到现在这个地方就变了,形成了一个“直”字。也就是说,人类第三只眼慧观的能力已经降低了。——降低到了什么程度呢?降到了只有直觉的存在、灵感的存在。
直觉和灵感,是西方十七世纪以后能够超越中国人的一个大法宝。而我们中国人在汉代以后,曾经也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直觉和灵感。经历了唐代、宋朝以及明朝,但是到了明代以后,中国人就不太注意这个直觉和灵感的主动培养和生发了,特别是对道德的认识基本上丢弃了。与此相反,这个时期老子《德道经》西传欧洲以后,反而大大地激活了他们的直觉和灵感,使整个西方的科学发展、科技发明创造能力,一下子就超越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前面去了。这,都是有史可查的。
我这次回来,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计划,就是希望我参与他们拍摄的81集电视剧——《老子》。因为我分析过了,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些理论。就是说,老子哲学思想欧游记,带来了欧洲近代科学的繁荣;而我们自己丢失了老子的五千言,丢失了老子的道德理论和方法,仅仅只用明儒、明代的儒学——也就是朱程理学形成的八股文从事教育,而造成了近七百年以来整个中华民族灵感的丧失、直觉的埋没。这是我们这么多年来科学发明创造没有办法走到世界前例的一个教育领域的重要原因。
近代近百年以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本土也从来没有诞生过一个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为什么呢?这与我们的教育有直接的关系。没有很好地保护我们所有孩子们、学生们的直觉与灵感,而是通过类八股、似八股式的教育方法,在扼杀着青少年们的直觉与灵感。这种直觉、灵感被扼杀以后,那么这个德的能量来源就会很快被切断。这种现象不仅仅在中国,包括整个东南亚都有这种现象。
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多展开。围绕这个德的能量,我只是提及一下。
在整个西方世界,我这么多年考察了他们的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发现他们非常注重保护孩子们的直觉与灵感。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进行教育,他们的科学创造力就会得到保护。因为学校所学到的所有知识,都是前人的经验,要想跨越前人成就的山峰之颠,必须要在掌握前人知识的基础之上,诞生出本人自身的直觉和灵感,你才可能产生超越,登上新的科学之颠。没有这个直觉灵感,就没办法产生这种发明和创造。
这种直觉和灵感需要德的能量滋养。但是我们呢,基本上这种情况保护起来得不多。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过早启用他们的后天智识,没有注意保护他们的先天慧识,这是个很不正常的循环,使这种能量的循环进入了一种死胡同的现象。
当这个“德”发展到了近代以后,就演变成了我们现在都在书写的这个“德”。这个“德”与前面的“德”都发生了非常时期的改变,发生了什么改变呢?那就是说这个“德”从“直心而行”,改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十”、一个“四”、再一个“一”、一个“心”,再加一个“彳”双人旁。《说文解字》解释这个字:当直心而行,直心肠办事,用直觉来待人处事,不防人也不藏己,直接用心灵进行交流,坦然互信地进行交流。连这种状态也不能保持的情况下,人们的心灵开始出现了污浊,当人们的直觉丧失以后,就需要运用十种思想的善行、善念来规范和制约自己,用四种行为准则来要求自己,并且一心一意地去行动,去为众人而做,为自己而做,为他人而做,你才能够获得这个“德”的能量。这是近代人类随着社会的演变,对德的能量获得也同步地发生了变化。
(二)德的品格性是构筑医德的灵魂
我们先,看这个“德”字中的“十”。这个“德”中的“十”字,是指十善心、十善行。
第一个,就是“忠孝心”。这个忠孝心要求我们忠于国家民族,忠于你的事业。比如说我们从医,那你就要忠实地热爱这个事业,忠诚地去实践这个事业。在家里你要孝敬父母,爱护自己家庭的成员。在学校一定要尊师重教,尊敬老师。
当然,西医的教育方式和传统中医的师带徒的方式不同,因为传统中医有许多心里面的方法,需要通过心身同步进行验证才能掌握的医疗技术,所以中医都是采用师父带徒弟这种一对一、或一个带几个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由于西医全部研究的是太极白里能看得到的世界,不用心去感应,不用直觉和灵感去捕捉就能够掌握的知识文化和技术。所以西医的教学方法和传统中医的教学方法是有所不同的。但是,这个德的第一个要求却是一致的,需要我们具备忠孝心,你才能够获得德的能量补充。
第二,是“好善心”。这个好善心指的就是喜欢行善,见人之危,扶持帮助;见物之危,救活解脱。这种好善心需要确立起来,我们的心灵才能够平静宁静,才可能获得这个德的能量,具备这个德的品格。
第三个心,是“慈悲心”。用慈悲心观天下人,乃至于禽兽、昆虫、草木,都要珍惜它们的生命,要有一种感同身受这么一种大悲心,爱护它们,怜惜它们。不要做无谓地伤损,损物、杀物、伤物害命。
第四个,就是“平等心”。要做到心中没有富贵之分,眼中没有贫贱之念,言行没有势利之显,一事同仁,平等对待。
第五个,是“博爱心”。要以博大的心胸,去爱护世人以及万物。感恩于万事万物在帮助我们生命的存在,感谢万事万物在提供各种看得见的能量和看不见的能量,来滋养我们的身体和生命。
第六个,是“教化心”。教化心,是指看到别人有善行、有善举,要主动地去褒扬、宣传和学习,而不是讽刺、挖苦和打击。近几年来,我们虽然年年都在搞学习雷锋的活动,但是很少有人真心去实践,一阵风过了以后,就消失了,完全就成了一种走过场。为什么成了走过场?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对道德的观念只是停留在品格的认识上,而没有提升到能量的认识上,没有认识到道德的能量才是我们精神的食粮。能够使我们保持旺盛的精力进行工作学习,并且能够使我们的人生走上一个坦途,减少疾病的发生;使我们的事业减少障碍,并且能够帮助我们在自己的工作中、学习中,创造意想不到的成果。见人其恶,要规劝其改恶向善,以己之善行,代为化解别人的错误。
第七个,“忠恕心”。忠恕心,是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视人如己。
第八个,“和蔼心”。是指待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和蔼亲近,一视同仁。
第九个,“忍耐心”。那就是“心”字头上一把刀。需要我们处在逆境中不退转,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的逆境、困苦和恶境等等。我们现在国内有些大学生,就是因为道德能量的不足,才造成了他们性格的异化。相互之间,一言不和便拔刀相向,将别人的生命轻易地加以摧残,同时也并不顾及自己的生命是否延续,等等很多这样带共性的社会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与近几十年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缺乏这种道德根本性的教育,使他们不能尽快地获得道德能量有密切的关系。
因为人类的胚胎发育与所有的动物都不同,在世界所有动物中,唯独人大脑皮层的发育在怀孕期间是没有完成的。像小牛、小羊它们诞生以后就能行动,跪拜四方,能够站立行走。然而人呢?却要经过12个月左右的哺育才能够独立,等待着这些后天系统的完成。然而其它的动物都是在母体内就已经完成了,为什么人单单要留出这一段时间来,而要在母亲的哺育、父母的教育、在父母的怀抱中来完成这个发育过程,这个过程西医可以说没办法揭示,西医当然可以观察到这个胚胎。如果说在母体胚胎期间发育到类似任何动物那样,出生以后能够行走,能有独立能力,那就需要24个月的怀胎期,才可能完成这个过程。
但是,自然为什么给了人这个空间?给这个空间,就是希望人在后天智识没有封闭先天慧识之前这个生命发育阶段中,及时地给孩子们填补上正确的人生观。他们看起来不言不语,但他们在用他们的心灵观察着父母的言行,家庭的教育,进行着最早的这一堂深刻的人生行为之课。这也就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为什么性格偏执,各种自私自利、贪欲现象比较普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说,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已经严重地缺乏了道德教育。人们都忙于金钱,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私心和贪欲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人们分不出来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到道德对人生、对健康、对性格的矫正性。当然,这些内容用中医的观点和西医的生理学观点结合起来讲,会有好多的课程,在这里只是简要地提一下。
“忍耐心”,需要具备足够的道德能量,才能够遏制得住。否则,就会很快地走向极端,为不仅伤害自己,同时伤害别人。
第十,“勇猛心”。作为一个医生,勇猛心是必须要具备的。凡是见危者,应该立定自己的主见,见义勇为,不能等待观望。要甘于吃苦,要善于吃苦,要能够吃苦。比如说,一个外科医生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就是你要有耐力!我当年从学校出来进入手术室,在那一排同学当中,可以说我是最博得赏识的。为什么呢?我那个主任他像个金刚一样,早上八点钟进入手术室,他总是下午三点钟才能离开,连着几台手术,其它人都没有这个耐力,陪不起,饿不起。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具备一种信念和信心,培养自己的毅力,具有勇猛心,对待各种各样不利的环境,你都能够走在前面,坚持下来。
应用这十种善行、善心来规范自己的人生,修持自己的品格,把这个品格调整到能够接受道德能量的频率当中。这个“德”字,这样解析它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也就是说,任何能量在空间分布的时候,它都有流向的速率、振动的频率。我们人如果频率跟它相同,是同一个频道,那么就很容易接受到这个能量。如果我们的频率跟它错开了,就像电视接收一样,你不看它那个频道,它那个频道的信号你绝对难以接收到。所以,这个“德”字就提出了十善行、十善心,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利于人们博得这个能量。
中间这个“四”是什么意思呢?“德”字中间的这个“四”,是指的四项行为准则。就是要求不符合道德的你不要说,不符合道德的你不能听,不符合道德的不要看,不符合道德的不要去做,这才是行为的准则;并且要一心一意得去做到,去行动。这个双人旁,主要是指的行动。二方面,也是指为其他人去做,而不仅仅是为自己一个人去做,要为众生去做,为大众去服务,去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可能将自己生命的频率、道德的品格,调整到这样一个符合德性能量的振荡频率之中,从而获得能量。
这,是从“德”字的本身来解析的。
(三)传统道德观是滋养现代医德的源泉
在掌握了这个“德”字以后,再来看我们是否需要真实不虚地去修养道德,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建立自己的道德品格,从而获得丰富的道德能量呢?我觉得对每个人而言,道德都是须臾不能离开的。虽然,近代科学还没有揭示出这种道德能量,把她呈现在我们眼前,展现在实验室当中。但是我们古代的大圣者,他们通过自己身体内 “修之身”的实践,已经得出了完整的结论,连世界上许许多多优秀的科学家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他们发现近代科学的许多结论,都是在验证我们的祖先早在2500年之前就已经得出的结论。
像英国的李约瑟教授,他总结了16世纪之前,他提出了中国是世界科技发明的摇篮。在科学发展生产力相同的条件下,中国诞生了大量的科学发明成果,有24项对整个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那就是说,我们的祖先对道德能量的认识,并主动地修养这个道德,是看得清、分得明、讲得透,也能够进行实践的。只是由于汉代初期的汉武帝,他当时为了从他奶奶的管教之下摆脱出来,否定了黄老学说,而采用了董仲舒的儒学——汉儒之学,来提升自己的皇权地位,加强自己的独裁统治,而否定了道学思想,用儒学取代了轩辕黄帝的治国理念——修身治国和老子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思想。
我们翻阅历史可以看到,在汉朝运用黄老之学进行国家治理的时候,曾经创造过“文景之治”的历史辉煌。唐代也是同样,也创造过“贞观之治”的辉煌。而在那以后,我们中国就开始丢失了道德文化的本意,只是用儒家的四书来教育全国的子民,结果科学创造力也丢失了,从此八股文桎梏了我们民族的科学发明创造,人的精神文明也逐步地出现了下滑。在外族入侵中华民族的时候,曾沦为奴性的民族,被其它民族所统治,使道德文化更加严重地丢失。
所以在当前,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提出复兴道德文化,继承传统文化,以德治国等等理念,这可以说是在新世纪中迎来了一个道德复兴的时期。
我们要正确地跨过历史的误区 ,辨清历史的根源。正像德国一位科学家所讲的:人类要想获得新的发展,必须回到自己文化的源头活水之处,在那个地方去摄取营养再前进作为一个从医者,我们也必须要进入到医学的道德根文化之中,吸取道德的丰富营养,这样才可能使我们的学业达到一个良好的境界,并且终生受用于道德对我们精神的滋养,使我们既有道德的人格,也有道德的人生,也能使我们的事业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在中国的古代,仅从传统中医的发展和西方的医学发展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都离不开道德。
虽然,整个西方医学教育中没有中国的“道德”这两个专有字的深刻内涵,但是他们是通过宗教来维持他们的品格和这些能量的获得。例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开始和结尾,都使用了这些语言,但其中的内容都是强调如何在自己心身中建立道德的观念。只有自己本身明德知道,明白这个德,你才可能具备有医德。如果做人都做不好,不知道如何为人,什么是做人的基本人格和道德,那就根本无法深入地去探讨行医、从医、执医当中的医德。这两者之间,我们既可以借鉴希波克拉底誓言当中的一些例子,去发现和高度地重视我们体内的修正、修养。正像老子所讲的:“修之身,其德乃真”。要在自己身体内去实践道德,而不要光是停留在口头上。这样才能使道德真正进入我们的身国,进入我们的五脏,滋养我们的心身,帮助我们的事业。并且,在我们现在的学医阶段,在今后行医的阶段,都能够不离道德,真正地去尊道贵德。
希波克拉底誓言当中,所强调的都是医患关系。医患关系的建立需要道德,需要伦理思想。西方主要是用伦理思想来阐释中国最根本的道德观,它的前提和基础,还是从医者本身的道德状态。作为中国而言,在中国古代与之相似的医生职业道德早就形成了,最著名的那就是唐代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等等。我们古代的医学界,像这种医德可以说早就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几乎每一个著名的医生都要谈到这一点,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三、明德实践持医德
(一)中西方医德人文对比
当我们明了德以后,就要实践,要使自己进入到如何去实践这个德,修持这个医德。从而利已利人,使我们的事业更加顺利。
另一个方面,我们顺便介绍一下西方的医德状态。我在德国,我的学生当中有很多的西医医生,跟他们相处我觉得非常祥和。德国的医学全部都是保险公司承担,其它的就是私人承担。你要是想找特殊的医生,就需要私人承担,需要私人掏荷包。但是,他们医生的医德、护士的品德都是高尚的,大家都自觉地去关爱病人。像我的翻译,兼我的护士,她是从事护士工作二十多年的一位老师。退休下来了,是因为有病找到了我,给她治好了以后,她就愿意跟随着我,给我做翻译,她是一位印尼的华裔,乔居荷兰三十多年。从她身上,我也体会到了西方医学界从医的医者,他们的道德情操、情怀是比较高尚的。包括我在一些医院的讲学,去参加他们会诊的体会,不像我们有些中国医生。中国的医生对病人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但是他们的医生态度非常和蔼,而且他们的医患关系非常地融洽。我的治病手段比较特殊,效果也特别好,但是我要想轻易地从某一个医生那里挖他的一个病人过来,那是休想,挖不动!那怕你手一动把他的病减轻了一半,他都不会干。——为什么?因为他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一种道德理念上。相反,我的病人都是来自于这些医生给我介绍的,这些医生都非常谦虚地说:“这位doctor熊比我强,你的病在我这里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好,我介绍您到他那儿去治疗。”然后,他才会打个电话给我预约。当然我也是工作忙,预约的病人极少,不太多。我现在一个星期一般只能看一次,看一次都是预约在哪一天,其它时间都要干自己的事。从这个现象当中说明,他们的医患关系为什么这样融洽?这从我在他们那儿学到的医德中,发现的情况的确是一样的,我都受到感染。现在有的病人来了,我坐在那里,他进到我的诊所,我必定会主动地起立去跟他握手。我们中国医生能够这样做吗?!在中国,我看没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在西方都是这样的,他们都很热情地握着病人的手,把病人引到他的坐位上,然后引导讲病情。
作为我来说,按照我在国内看病、诊断非常迅速,根本不会唠唠叨叨地跟病人说上半个小时以上。这在国内很少见,除非我是在住院部里询问住院病史的时候才会超过45分钟。但是在西方的门诊病人,每一个病人我要花一个小时去跟他交谈,那是什么呢?是感情的交流,是相互的倾诉,病人把他心里的郁闷、心里压抑的因素、病症的因素,都一股脑儿地告诉给你,你逐条逐项地跟他指明这个该怎么做,那个该怎么做,如何才达到新的心灵健康的和谐和身体健康的和谐。也是个笑话,西方的心理医生特别多,我的病人当中,心理医生反而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给人家解决心理疾病,却又跑到我这里来,要求我给他们解决心理上疾病。
但是这个关系非常融洽,而且他们的医生不受贿。即使病人感激留下的钱款和礼品,都是医生转给护士,护士用来买咖啡,买水果,大家一块吃了,医生是绝对不会揣在自己口袋里,因为他们有严格的法律。十个欧元以上的受贿,将会受到严厉的惩处,甚至吊销行医执照。而且,德国的医和药是分开管理。你看我们中国的医药店,可以说民众是怨声载道,为什么说是怨声载道?因为医生为了拿回扣。我记得我当年在国内当院长的时候,回扣也出现过,那些推销药的人真的是追到家里,往你口袋里塞钱,没有办法抗拒他。在西方有办法,建立一个基金,你不能受贿,这类钱你丢在社会的救助基金里面去,保持你心灵的纯洁,保持你的道德不受污染。当然,西方绝没有这种送红包的现象。都是送一些小礼品,十个欧元以内的,大夫也不是轻易收受,这样就保持了医生的圣洁、神圣、医者、仁者之心。医生是治人生命的,是强健人生命的,是治疗疾病的,是给人类解除痛苦。不应该被私心和贪欲所玷污,它应该是非常清高、非常纯洁、非常具有道德禀性的一个文化圈,要形成一种文化,保护这种文化的纯洁。
当然,我们国内是受到社会经济大潮的影响,“有之以为利”,只要拥有就有了一切。需要向西方借鉴一些他们的办法,使我们的医德建设能够走向正轨,这样我们的医德教育可能会加强。 关于这一方面,在我国古代是用象数理气来评价一个内容的科学性的。
(二)经典诵读是迅速补充德能、提升医德的最佳途径
时间不太多了,最后我强调一下:现在同学们已经是大学生了,已经度过了女子14岁、男性15岁这个年龄段,就进入了人体生命道德能量仓库六分之一消耗的阶段,开始在调用体内仓库的先天能量了。大家要修养道德,获得道德能量的不断补充,营养自已的心身。那么,有没有最快的开源节流获取道德能量的方法呢?是有的。关于这—点,我在全国已经办了从高中到小学、到幼儿园、到胎教的教育,运用老子在2500年前留给我们的办法,使大家从小就能够及时获得大量的道德能量来补充我们的精神,使我们的能量仓库达到一种充沛的状态。先天用先天补,后天也用先天补。我们现在的身心已经进入了纯粹的后天,我们后天的知识已经完全展开了,在活动了,在学习掌握大量的逻辑知识、经验之类的知识,这些知识展开以后,大脑皮层的细胞全部都开始活动了,这就封闭了一个重要的慧性通道,大脑质层和核心层的通道被关闭了。
有什么方法能够打开,使他获得这些德的能量呢?那就是老子告诉我们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你只要去诵读具有道德能量的经典,你就可以获得这种能量,这就是经典诵读的奥妙!经典诵读通过台湾的王财贵教授和香港以及新加坡的一些教授在国内的推介,已经掀起了一定的社会热潮,但是没有认真正去揭示其中的理论奥秘与能量秘密,是因为没办法解读老子这一章(道篇第一章)的深刻内涵,以及潜藏在文字后面的方法。
这个“可”字,实际上就是方法,就是要诵读、诵念。但不是诵读普通的书,而是要诵读能够整体把握阴阳、通达显隐、能够摄入道德能量、阐释道德能量这样一些著名的经典,那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最简单的方法,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把这一段、这两章(道篇第—章、德篇第—章)的内容,连续早晚各抽出15分钟时间来朗诵一下。半个月到四个月,你就可以发现自己的记忆力、分析能力、情绪自我控制的能力,就会明显地提高。
我的网上有一百多万听众和点击来访者,其中包括了很多的大学生。其中有的有些心理障碍,甚至一些疾病。比如说,有些是青春期陷在情欲网中,使自己的身体体质迅速下滑,没有办法遏制,就提出疑问,希望能帮助他。于是我就告诉他,将这两章(老子《德道经》德篇第—章和道篇第—章)反复地背诵。他本身是大学生,就能很快地把自己低迷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调整到了健康状态,能够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不至于中途辍学。
实际上,这两段是很简单的,只要我们放松去背诵。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能量力呢?因为她本身就含有德的能量。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舌头一动,就能使心窍打开。就像那个“德”字一样,只要你用了心,调制了心,心是一身之司令官,是一身之大载,把它的心窍打开了、展开了,用德的能量制约住了,人与自然的结合就会连通,使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道德能量。
这两章,我们仅仅用几分钟就可以把她读完,秘密全部都藏在这个“可”字里面。这个“可”字,其中“丁”,就是一个茶几、神案;“口”,那就是开口诵读,所以称之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很多学者、考古学家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可”字的本意,而是用“可”字的衍生意来解析老子的《德道经》,所以不知道里面还藏着方法论而已。
时间来不及了,“名可名”的内容我不再去谈它了。这个“噭”字,也就是一种回应,是心灵的回应、声音的回应,它也是有道理的。中国在形容声音的时候,是用了声和音来表述的。就像中国的钟一样,敲击外壁的时候产生的是声;而钟的内部、钟腔里面产生的是音,称之为“音声相和”。在国外,教堂顶上挂着的钟都是敲击的内壁,它那种声音是混杂在一起产生的,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而不像中国的钟敲击后产生的是声和音相和,充分地体现出了《德道经》所告诉我们的 “中气以为和”。在诵读经典的时候,通过口诵声来产生心灵之音,使我们能够获得道德的能量,并且产生能量的回应,振荡在我们的体内。
在诵读经典过程当中,的确有很多的妙用。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加入到医德观念的确立、加入到医德思想的确立当中,我相信会有比较理想的效果,也必定会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帮助。
我今天简要地从这个比较局限的领域,给大家介绍了这么一点点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和研究。
最后,祝大家身心健康,并且获得充分的道德能量!
谢谢大家!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