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http://www。cntcm。org/cgi-bin/topic.cgi?forum=73&topic=553
我最近了解到一个情况,一家药品连锁门店新开张需要GSP达标,当然就需要准备很多资料,各种记录,这一般都是找专人填写以应付检查达标为目的(中国国情这也无可厚非),但中药有的记录表格却严重脱离实际,如《中药饮片药斗复核记录》列有:日期、品名、规格、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单位、装斗数量、操作人、合格证、质量状况、复核人、备注等项。《中药饮片销售记录》列有:销售日期、品名、规格、单位、数量、生产企业、批号、审方员、销售员、备注等项。要知道零售药店中药一般都是进货有每个品种的验收,复核记录,而销售均是以金额管理,中药的装斗均是在药斗内药物要完时进行,至于装多少则与药斗的大小、药物质地的轻重有关,一般把药斗基本装满为止,谁还要去称并记录呢。而中药的销售绝大多数都是以配方的形式售出,每味药每次售出几克至几十克不等,谁还去每售出一付药就把每味药品都填表呢,或下班时把所有处方的每味统计起来填表,那不要累死几个人。所以这些GSP的达标项目是不切实际,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应当予以纠正。
/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都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而GSP、GMP、GAP等为什么不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呢?
-----------如此中药零售GSP只能是把
豆腐搞成肉价钱。
-----------GSP是零售医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制度,虽然很烂,国家还是坚持执行到了现在。
一个熟知官僚主义,一个巨大的贪污犯,前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郑筱菊一手酝酿的破烂把戏。
此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繁琐,都知道在造假,还是要做。中国历来就是一级骗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