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2010年1月25日,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在海南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今年在农业部的支持帮助下,拟投资7400万元在三亚建设国家南繁种子检验检疫中心,共同把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建设成为服务中国的“南繁硅谷”。罗保铭表示,国务院今年1月4日正式颁布的《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就是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这一定位给海南农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海南将在人力、财力方面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创新管理,争取早日将南繁基地打造成“中国农业硅谷”。
■ 将新闻进行到底
刘振明(化名)是某农业大学研究生物育种的专家。和同行一样,他在海南这块被誉为种业硅谷的地方已经工作5年了。但是,令他预料不到的是,他却遭遇了这样一件事:虽然手里握着科研试验用地的合同还未到期,但是当地的相关部门却以开发用地为由,强行单方面终止合同,研究组的实验设备、科研资料、办公用品甚至多年培育的新品种都遭到了破坏,严重影响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据记者调查,和刘教授有类似遭遇的不在少数。今年“两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表示,“繁育用地”随着海南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已日趋紧张,仅去年就有34家育种单位没有找到合适的科研用地。而每年到海南从事“南繁”的550多家育种科研单位,多数因为实力不够,无法长期租地。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拥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是农业育种的“天然温室”,业内简称为“南繁”。但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快,海南的房价地价也不断攀升,“南繁”育种基地在海南未来建设中的地位究竟如何?高房价会不会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冲击?南繁基地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记者对有关专家进行了访谈。
—— 南繁作用 ——
这里培育出了7000多个新品种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李新海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是我国农作物育种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南繁育种对于缩短育种年限、加速农作物育种及应用进程等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海南省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劲松告诉记者,通过“南繁”,我国已培育出了7000多个新品种。50多年来,我国大面积推广的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品种中,有80%是通过“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他告诉记者,目前超过550家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推广及种业机构近4000名科技人员,从事南繁工作。南繁机构主要分散在三亚市以及陵水县和乐东县部分地区乡镇和农场,每年南繁科研试验用地约2万亩,种子质量鉴定与繁制种生产用地约10万亩。
这里带动了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保障国家育种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同时,南繁对海南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李劲松表示,仅每年冬季,南繁试验区租用土地就超过30万亩,南繁育种在海南的直接经济总值超过3亿元,为农民增收、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李劲松还透露,每年约有成千上万名科技人员驻点南繁,已经形成了南繁特有的“候鸟文化”。在他看来,这种文化影响不亚于“北飘”。“大量的高素质南繁人员在当地的科研、生产等活动,极大地推动海南的文化教育乃至卫生事业的发展。”
—— 存在问题 ——
南繁试验用地日益紧张
李劲松透露,目前南繁用地高达10多万亩,但用地长期稳定的不足1万亩,绝大部分用地是临时租用,用地分散而且不稳定。特别是地方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南繁试验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南繁用地日益紧张。“隔离区纠纷、合同纠纷以及南繁用电、用水纠纷等时有发生。”
和许多到育种科研人员一样,李新海每年也要到海南开展南繁育种工作。相对其他临时租地的科研工作者,李新海表示,自己所在的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在海南有着一块相对稳定的育种基地,但面积仅为200亩,现已无法保证科研需要。
不断抬高的地价影响科研稳定性
李新海坦言,由于南繁育种用地的需求十分旺盛,租地价格也在不断上涨,发生纠纷和找不到地的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从农民手里租地,农民肯定会考虑到租金高低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是不用多说的。另外,由于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国内的种业企业的大规模加入,竞争不断加剧,不少科研单位用地都是一年一租,这无形中也抬高了地价。这些都对科研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由于资金缺乏,农村、农场无法提供合法的建设用地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等限制,多数单位尚未建立起固定的工作场所,南繁效果差,也难以管理。”李劲松说。
基础设施、实验设备等支撑条件无法满足需求
随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的兴起,南繁对现代实验手段和技术的依赖也逐渐增强。但多数南繁机构分散在当地的农场、农村,缺乏建设实验室的外部基本条件。据了解,南繁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等远远无法满足育种发展的需要。
李新海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多数试验基地
尚无法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等支撑条件,一些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工作还不能在当地开展,而在农田的水利设施、物流运输、道路建设等多方面都还需要完善。
生态与生物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单位无检疫进入南繁,南繁材料物流监管漏洞大,无检疫流出严重。李劲松坦言:“由于全国各地的各类材料集中在海南南繁,外来生物(含外源转基因和有害生物)在南繁中扩散的风险较大;同时,这些材料又流向全国各地,将可能导致全国各地大规模扩散,其风险之大是任何局部地区都无法比拟的。监管不当,南繁可能成为‘生物大染缸’,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可能成为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 专家建议 ——
加强对南繁基地的组织管理
李劲松(海南省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南繁应该被国家列入农业的总体规划之中,将南繁提升为国家种业的核心。需要强化国家对南繁事业统筹调控的能力,理顺国家与各省份及南繁区各级地方政府在南繁管理上的关系,特别是要提高各省份南繁管理部门对本省份南繁工作的管理支持能力,更好地解决管理脱节和信息有效传递等问题。
规范现有的科研用地,扩大新的南繁用地
李新海(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地源紧张是我最担心的问题。规范现有的科研用地,扩大新的南繁用地对于稳定南繁农业科研用地和保证农业科学研究十分重要。在南繁用地方面,一方面要加强规划,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要稳步扩大用地面积,比如将南滨农场的面积再扩大一倍,增加5000—10000亩,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科研用地的环境。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刘兆普(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要尽快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业科研用地的保护力度。这在完善南繁基地的管理上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摊上官司的科研用地等问题,要加大赔偿力度,来弥补由于耽误育种研究进程带来的巨大损失。
薛二勇(长期关注农业科研政策、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其中明确规定:“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属于严格管理范畴”。对于国家征用农业科研用地等事项,《土地管理法》没有具体细则,对如何严格管理科研用地也没有做出富有操作性的规定。因此,必须尽快健全市场法律法规体系。
打造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李劲松:要积极依托国家南繁科技优势,利用科技特派员、农业110等国家和海南的多元化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加速海南热带农业现代化进程。国家已明确把南繁制育种基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把海南建成为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组建中国南繁科学院或海南省南繁科学院来负责建设国家南繁科研支撑与服务平台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
作者: 韩士德
来源: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