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质疑中医,但不要否定中医
    

中医讨论:质疑中医,但不要否定中医

作者:袁钟


在部分坚信中医的人看来,中医临床的确能治病,这就是科学,尽管有些理论未被科学实验证明、治疗原理尚不能阐明。

在部分半信中医的人看来,中医的确有些地方不科学,但中医能满足相当多患者的需求,也有临床效果,不能轻易否定。

而部分坚决否定中医的人认为,任何经验必须通过实验才能成为科学理论,而中医理论并未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而近几十年许多人做的相关实验并未证实中医理论。

还有人认为,中医与现代自然科学比较虽有明显差异,但不能简单将中医与自然科学相比。中医更多体现为一种传统文化,她是一种需要保留的文化遗产。

更有人认为,医学本身就是不纯自然科学。目前的西医偏离了医学的发展方向,而中医依然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思想,但她的发展阶段却仍处于初级。中医的存在能给西医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

在古代,医学都是地方性的,如古印度医学、古巴比伦医学、古希腊医学、古埃及医学、古中医学等。它们都有许多共同特征。如古希腊罗马医学以“四元素”哲学派生出人体“四体液”,主张整体观念、自然疗法,认为“心主神志”,动脉是“气管”,而以脉诊病也盛行了一千多年。同样,中医学以“五行”哲学派生人体“五脏”,以“阴阳”哲学推演人体“阴阳”,也主张整体观念、自然疗法,也认为“心主神志”,动脉是“气管”。至王清任《医林改错》还说:“头面四肢按之跳动者,皆是气管。”当然,中医至今仍以脉诊病。古代医学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她们都是借助当时盛行的自然哲学理论来解释医学实践及经验,从而自成体系,其优点是没有把医学聚焦到生物层面,而是从社会、心理、哲学、宗教、文化等多视角看待医学,临床中能多层面、多方位捕捉疾病信息,有利于整体来诊疗疾病。其缺点是以自然哲学思想代替对医学特殊规律的认识,医学发展难以突破经验层次,经验的个体化难以重复,也阻碍量化和标准化,形成“心中明了,纸上难明”,从而使临床治疗实际依靠长期的个人经验积累,而非清晰的医学理论指导。

医学理论的模糊激发了人类的探索。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人抛弃了过去的观念和方法,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重新认识人体及疾病。如弗朗西斯?培根强调,应该放弃一切普遍观点(指自然哲学观点),而向大自然,以实验方法给科学以确实性。正是如此,达?芬奇、卡纳诺、维萨里等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创立了人体解剖学,而哈维在人体解剖的基础上发现血液循环,创立了生理学。世界古代医学从此迈向现代自然科学,医学越来越深入细致地看到人体的细微结构,不断在微观层次还原人体生命过程。同时也在不断割裂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非生物因素。在人类认识人体生命过程及防治疾病的过程中,现代医学在生物层次取得了惊人进步,但却越来越只见病而不见人。

然而,人体生命及疾病远不是单纯的生物活动。几百年过去,现代医学工作者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上个世纪70年代,以美国科学家恩格尔为首提出了医学应从生物模式转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当然,这个转变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不是医学的倒退或复古,而是分析后的综合,是医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中国没有产生类似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思想革命,中医也没有经历古希腊罗马医学那样的变革。古中医一直沿袭至今。尽管有所变化,但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并没变。的确,中医是中国文化遗产,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然而,医学也不是纯自然科学,医学实际上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早在150多年前,细胞病理学的创始人魏尔啸就说:“医学本质上是社会科学。”其实,中医正是处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处。不同的只是古代自然科学和古代社会科学的交叉处。那么,当现代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时,中医有何作用?中医可为这种转变提供思想和方法的借鉴。

如今,西医已由古希腊罗马医学发展为世界性医学。中医仍为地方性医学。西医与中医不是两种地方性医学的关系,而是世界性医学与地方性医学的关系。根据医学发展的规律,地方性医学最终将能融入世界性医学之中。所谓融入,就是中医的思想方法影响世界性医学的变革,中医的临床经验通过实验逐步成为世界性医学的新内容。同样,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世界性医学(西医)还有许多问题不能解决时,人们就要求助中医;当中医也不能解决时,人们甚至还可能求助于巫医。作为补充和借鉴,中医还会长期存在,并发挥她应有的作用。完全否定她,不切合实际;过分夸大她,缺乏充分理由。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如此。只有相对真理,没有绝对真理。有关中医的争论会继续,但中医仍会在它适宜的层面和时间内保持存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会给科学探索者以不同的启发,但作为实用科学,它又会在不断的规范和法制建设中受到制约。中医的实用领域也许会越来越缩小,但中医的思想方法也许会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作者简介:

袁钟

1955年出生于重庆市,1990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主攻的专业为中国医学史(医学与哲学研究方向)。1991年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任编辑工作,历任编辑、副编审、编审、副社长、社长等职务。同时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音像出版社社长,《医学与哲学》杂志副主编等职。2002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院校长助理。同年,被评为全国科普先进个人。

袁钟长期从事医学与哲学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大量医学人文方面的学术论文,强调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医务工作者,推动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SARS猖獗期间,袁钟参加多种媒体的咨询活动,并在《求是》杂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北京晚报》和《京华时报》发表多篇文章,向广大群众普及科学知识。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