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文图/本报记者刘蔚丹 见习记者宋锐 实习生王丽 通讯员夏静 王欢
提 要
湖北中医学院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接受留学生的院校之一。目前,在该院海外教育学院,已有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洋学生”,他们用不同的语言,解读着对他们来说极其神秘的中华文明。
当“洋学生”遭遇我们最传统的“国粹”——中医,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
“中医治好了我的
头痛”
在海外教育学院,记者见到了一群来自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留学生。出人意料的是,刚来中国3年的他们不仅有自己的中国名字,还会说几句武汉话。
“我叫李奇,李小龙的李。”刚一见面,一名来自印度的男生竟操着武汉话热情地和记者打招呼:“我们国家的人说起李小龙没有不晓得的,中国功夫很了不起!”
采访刚一开始,这群留学生就争先恐后地聊起了他们眼中神奇的中医。“在我们那里,会中医的医生很厉害,一家医院都没几个。”来自孟加拉国的任英告诉记者,在他们国家,人们碰到不好治的病都会去找中医。“我的一个朋友就是中医治好的。”任英对记者说,大一的时候他们班有名印度来的同学,脊椎疼了很多年都没治好。来中国学医后,学校里的一位老中医用推拿的方法为他治疗了一个月,脊椎再也没疼过了。“中医很神奇,我现在生病了就喝中药。”李奇告诉记者,因为对武汉的天气不适应,他经常会生病。有一次头疼吃了很久的西药都没好,听一个朋友的推荐去药店买了几种中药,在额头上抹了几天后就好了。
“等我学好了,要自己煮中药。”李奇笑着说。
随身携带“
豆腐块”练针灸
在这些留学生中,来自印度的马瑞是“大师兄”,因为他是唯一的大五学生,之前四年,他都是打基础,到了最后一年——五年级,才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于是,马瑞无疑成了他们中最“抢手”的人——同学中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不去看医生了,直接来问他。“你知道吗,我的脖子疼就是马瑞‘推’好的。”李奇迫不及待地告诉记者,每次他因为坐久了脖子难受时都会去找马瑞,马瑞帮他推拿15分钟就好了。“就像李小龙在电影里用功夫给人疗伤一样,太有效了。”
能用现学的中医知识为朋友们看病,马瑞也颇下了一番功夫。他告诉记者,仅熟悉耳朵上的穴位他就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有时为了练习得更精确点,还会说服朋友当我的‘模型’。”马瑞笑着说,那段时间只要一看见他拿针,同伴们就纷纷挥起了拳头。
说起第一次用针灸治疗病人,马瑞仍然记忆犹新:“当时很紧张,害怕一针扎下去就会出血。”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精准地扎到了穴位,发现不仅没有见血,而且病人的病痛也减轻了,顿时信心大增。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每当有一点空闲,马瑞就会掏出一个用棉布做的厚厚的“豆腐块”,不停地往上扎针。他告诉记者,这是他学中医以来养成的习惯:随时练习扎针灸的手法和力度。“要当好医生就要认真学习和复习,不然会很容易忘记。”马瑞对记者说,除了在学校学习,每次回国他都会和朋友们去本地的医院实习。
立志回国开“中医院”
据李奇介绍,他们每年的学杂费加在一起是3200美元左右,对于这些家庭不是特别富裕的留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我们很敬仰中国的医学。”来自印度的李国伟告诉记者,他们国家也有中医院,但都没有中国的专业,也没有专门学习中医的大学,从小立志从医的李国伟很早就有了来中国学医的愿望。几年前,他的一个朋友到中国苏州学医后,放假回家时跟他描述自己的见闻和所学的知识,更让李国伟坚定了信念。在家人的鼎力支持下,2006年他和哥哥李奇来到了中国。
“就像热干面只在湖北吃的到,想学中医只有来中国才能学到最正宗的。”李国伟笑着说。“我想回国开一家医院。”马瑞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当初来中国学医是为了毕业时好找工作。但现在他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就想和来中国留学的朋友们一起,回国开一家专业的中医院。“虽然我们国家的人很相信中医,但还是有顾虑,我回国后要说服他们。”李国伟告诉记者,因为对一些血液传染病的害怕,他们国家很多人对中医里的针灸比较抗拒,担心会像打针一样扎出血。“我要用学到的知识纠正他们对中医的误解,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李国伟自信地说。
来源: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