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药之后,会出现三种情况:
1、症状减轻,这说明药已对证,通常效不
更方,可继续服用。
2、症状既没减轻,也没加重,变化不大;这可能是因为病重药轻,治疗时间尚短,可调整处方或剂量。
3、症状加剧。症状加剧包括原有症状加剧及增加新的症状。
第三种情况最易引起患者的疑虑及医生的困惑,因为在临床上确实有症状暂时加剧而事后病情减轻的情况.那么,服药后症状加剧究竟的“排病反应”反应,还是治疗不当导致病情加重呢?
个人以为,“排病反应”反应有如下特点:
a、暂时性:症状加剧的时间短则1--2个小时,长则不超过24小时,停药后加剧的症状即趋于缓和,不会继续加剧。
b、排病的路径有三:病邪从上窍出则
咳嗽呕吐口舌生疮(包括五官症状),从下窍出则大小便增多(尿频
腹泻下黯血),从体表出则出汗、生疮、皮肤起斑疹,瘙痒,麻痛,浮肿等。
c、或原有症状加剧而饮食、睡眠、二便、精力变好,或原有症状减轻而新增咳嗽、呕吐、尿频、腹泻及体表症状。
痛证患者服药后,较多可能出现暂时性疼痛加剧。其它的病种原有症状加剧则多为诊治不当。
总之,排病反应是短暂的;在某个症状加剧的同时,饮食、睡眠、二便、精力、情绪等方面或多或少会感到舒适;排病的反应多出现在上窍,下窍、体表,除此之外,当慎言排病反应!
“排病反应”与“病情加剧”的辨别是一个新的课题,教材上无此论述,医家无专门论著,因此,还有待于诸多同道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其规律及特点。
-----------最近,一直在拜读老师的文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之概括总结,我能看懂的文章均已收藏。
-----------之所以发此贴,是怕一些人被误导!
症状减轻了,是治疗有效;症状加重了,是排病反应。如此一来,医生左右逢源,患者容易上当。有一段时间,排病反应一说盛行,如此,容易成为医生掩饰的借口。
-----------老师,3月13日我写了我关于阴虚阳虚的理解,不知对否?
(四圣心源)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爰生金水。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
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
个人拙见:
阳虚:肾水中的阳气生发动力不足,肾气澌亡,形成下寒。如同一堆薪柴在燃烧。有下面几种情况:
1. 薪柴量足,燃烧不好:
附子,
肉桂等助燃
2. 薪柴量足,有一部分湿柴:
泽泻、
猪苓等抽湿
3. 薪柴不足:
熟地、首乌等搜罗薪柴资源
4. 薪柴量足,容易丢失:
补骨脂、
枸杞等增加收藏能力
阴虚:火中的阴液不足,沉降力量减弱,心液消耗,形成上热。
-----------呵呵,四圣心源我没看过,不便评论。
倒是你比喻得比较有意思!第二个比喻很独特,也很贴切;第四个也不错。
3、薪柴不足:熟地、首乌等搜罗薪柴资源------若将薪柴比喻为阳气,而熟地等滋阴,似不准确。
-----------
回复 杏林箫客 的帖子我觉得第三项用
当归、
黄芪似乎合适,但是要身体无瘀滞的时候用,如果中土不运还是要先以运中土带动一气周流后再用才有效
-----------对排病反应愚以为“郑钦安医书阐释”和王正龙的排病反应说中的相关论述讲的比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