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习脉感悟
作者:韦万龙
笔者在习脉的路上独自摸索已有数载,但却不得其法,后来在因缘际会之下,得以跟师学习,终于在老师手把手的带习之下,我被领入了脉学这个大门。其中感触良多,今不揣己陋,归纳总结为三大点,纯属抛砖引玉。
一、
持之以恒,手熟为贵
我觉得初期习脉可分为两个阶段:无条件跟师时、有条件跟师时。
㈠无条件跟师学习时:
首先当然要掌握最基本的脉象,正如教科书所言,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每个人指下的感觉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同。但不管怎么变化多端,只要按教科书里概括总结的:脉位、至数、脉长、脉力、脉宽、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这个八个方面去划分,就能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举个例子,指下脉感是快是慢,这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分辨出来的,这就是至数;指下脉感搏动是否能抗得住指压,这也是绝大多数人能轻松分辨的,这就是脉力……
其次,习脉需要大胆、大量实践。就我的感受而言,我觉得习脉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技能,需要水滴石穿的功夫,若是只落在纸上,终究还是一场空。这也有点像学习外语,要想学得快、学得好,初学者就要大胆地把蹩脚的语言反复与人沟通。习脉也是一个道理,也需要大胆地伸出手去摸病人的脉,虽说开始都是指下难明,但反复地体会脉感,能使脉感在脑海中留下印象,久而久之便可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较好地结合在一起。甚至有一些敏睿者,便可从中比较分析出种种特异性变化,就像我的脉学老师王光宇先生,他就是自学成才,他通过对《濒湖脉学》中字句的反复推敲与咀嚼,把常人泛泛带过的地方牢牢把握住,同时在反复的脉诊实践中,并将仪器检查的结果加以对照,日积月累,终于练成了一身惊人的技艺----只要一搭脉,基本上患者病变在哪个脏器、赘生物的大小,都能说个八九不离十。脉学专家许跃远先生对他的评价是:湖北的王光宇对局灶性涩脉、弦脉等研究已经细化到毫米的水平,甚至对肿瘤病可以未病先知。说神还真是神乎其神,说不神也一点不神,关键是能不能想到这些细节的突破口,以及能否进行长年累月的观察与校验。
“无他,唯手熟尔”,这句话说来容易,但是真正做到的又能有几人?
㈡有条件跟师时:
常听到一句话形容习脉之难,那就是:“胸中了了,指下难明。”
就我的体会,“胸中了了”,说的是理论学习时,初学者对单个脉象的辨认难度不大,浮就是浮,数就是数,只要按图索骥即可;“指下难明”,说的是临证时,是多个脉象的组合与叠加,什么“浮数”“浮滑”“弦滑”,极易令初学者头晕眼花,难辨其寒热虚实。这就需要手把手的跟师学习。跟师是中医的重要成才方式之一,许多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东西,只有通过跟师,使自己处于一种独特的学习氛围中,在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之下,这才比较容易领悟中医的本质内涵和奥妙。跟师学习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故能较大地缩短成才的周期。因此在王光宇老师手把手的带习之下,我没费太大的功夫便能将常脉、病脉一一对号入座。当自己也能通过脉诊,把病人的大致情况也说个十之七八,此时的那种捅破窗户纸的狂喜感,真令人兴奋之极,我才体会到所谓的“苦练三年,不如明师一点”原来如此的有道理,更明白了“明师一点”的效果,更多地是建立在“苦练三年”的基础之上的。
二、“持脉有道,虚静为宝”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持脉有道,虚静为宝”,起初我对它的理解,仅是从字面意思,无非是患者诊前休息片刻、医者精神专注之类。
但经过系统跟师学习后,我对此句中“虚静”二字的体会,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初习脉法时,我心中常思绪万千,难以静得下心来体察指下的诸般变化,脉把着把着我就走神到九霄云外了。后来我的另一位老师马中龙先生,他告诉我,若要心无所想是不可能的,但专注于一件事情而沉浸其中,却是能办得到的,于是授我“一念代万念”的入静法门。
这方法说来非常之简单,也就是采取坐位、卧位、站位,无论哪一种姿势均可,只要能让身体充分地放松就行。然后闭眼调匀呼吸,默想着(或默念着):头发放松、额头放松、眉毛放松、眼睛放松、鼻子放松、耳朵放松……如此从上到下地想着自己的体表器官,越细微越好。默想完之后,还可以继续下去,再从头到脚地默想着(或默念着):头发呼吸、额头呼吸、眉毛呼吸、眼睛呼吸、鼻子呼吸、耳朵呼吸……
初时肯定是难以静下心来默想的,我常常练着练着,过不多时双眼便沉重之极,忍不住就会睡着。更有甚者,开头那几天,我发现自己总是疲惫不堪。但本身我读过炼气方面的书,知道练习静功,若不能有毅力坚持,就通不过第一关,而且我本身也没带着太大的目的性去习练,只是坚持每天挤一点时间出来,不拘长短。或是晚睡前习练,反正权当催眠,卧位又不累人;或是在单位午休的时候,靠在椅子上、趴在桌面上小憩的时候;或是趁着早晨站着交班,领导滔滔不绝进行演说的时候……
所幸这般从头到脚的默想,倒也不算太乏味。经过大约半年的锻炼之后,渐渐地,我默念头发、额头呼吸时,似乎头发、额头真的像在呼吸一般(这种感觉确实难以描述,只有亲历者方能理解),与此同时,我惊奇地发现身体的敏锐度大增,经常会发现飞过眼前的蚊子,然后手一伸便可一抓即中。更令我惊喜的是,指下较从前能察觉更多细微的脉象变化,记得如“轻刀刮竹”的涩脉,就是在锻炼半年后,突然捕捉到脉感的,以至于后来去王光宇老师处学脉之时,常人需一月时间才能掌握的涩脉,我三天内就已经能稳定地掌握了,这真令我大吃一惊。其实我并非一个很聪明的人,尤其是在掌握操作性技能这方面,我尤为笨拙。为此我甚为不解,事后请教马中龙老师,他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入静虽是最基础的东西,但是也是修炼静功贯穿始终的一个关键因素。一旦能稳定掌握,那么全身的各种感觉,包括触觉、听觉、视觉都会敏锐起来。对你的脉诊、闻诊、望诊,以及针灸技艺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我也从此感受到了 “大道至简”到底有多“简”,就这么简单的默想,竟有如此大的功效。同时,我也庆幸自己能将这种奇特的锻炼坚持下来。
后来我阅读近代针灸名家承淡庵先生的著作时,他也在书中提到了相类似的“不拘形式”的静功修习方法,他认为修习静功对于学好中医大有裨益,对此他还对这“至简”的东西作了一番评论:
“古人炼气的方式各有宗派,并不像我所说的‘不拘形式’那么随便。一般跟师修道后,必须经过相当的考验和很多的磨折,一有忽视,就有可能被摒诸门外,使你感到学道入门之不易,须抱坚强学习的决心,苦心勤练,所以成就也能十得其九。如此故高其说,择人而授的作法,固然显示着神秘与自私,但为提高学者珍视学习的程度,倒是值得赞许的不过我以为医道是有利于大众的,不应有自私,更不应故示神秘,所以决定予以公开。虽然知道公开之后,违反了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定律,使学者可能不珍视,不肯勤学苦练而收不到效果。但是知而不为,等于固步自封,热望学者不要忽视这看似极易,而实际艰巨的练习方法。”读罢前贤之语,深感字字珠玑。
除此之外,我读《医学衷中参西录》,也看到近代中医第一人的张锡纯先生,他也提倡医家力行静坐气功,认为医家通晓气功养生学有以下裨益:(1)易于领悟脏腑经络之功能和人体内之气化作用。如通过练习静坐气功,对医家理解心之君火、肾之相火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脑的作用、命门学说、奇经八脉循行路线及其功能,均大有裨益;(2)能使医家增智益神,即能开发人脑的潜在智能,他说:“若是,则研究医学者顾可不留心哲学(气功养生学),借以清我性灵,益我神智乎哉!”(3)由于上述裨益,能使医家“临证审机,触处洞然,用药调方,随手奏效。既能寿身,又能寿世”,“可济医药之穷也”,即一些医药难愈之证,可藉气功而愈。
就我自己尝到的甜头而言,感想只有一句话:“古人诚不余欺!”
三、“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禅宗《六祖坛经》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
“五祖弘忍亲自送惠能到九江驿,令上船,把自摇。惠能曰:「请和尚坐,弟子合摇 」。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我对此也颇有感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虽然我火候尚浅,但也算是被老师领入了脉学这个大门。一切都还只是个开始,或者称之为初窥门径。我告诉自己,这意味着自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甚至可以不依靠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传授知识。只要有书籍,你随时可以自度。一旦拥有了足够的基础,你甚至可以开始另一种更高层次的自度:你开始自己设想问题,自己推敲解答,自己设计验证的方法,并自己判断逻辑有没有破绽。一位老师曾这样告诉我:“再高明的老师,也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悟力灌入学生心中;唯有学生自己动念思考,再由老师协助解开关键环节,学生自己才能开悟。”
我在王光宇老师处所学习的脉法,在学界被划归微观脉诊的范畴。它是以全息论、神经论、反应论、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等现代科学理论为依据,结合古代中医脉诊方法,通过准确的判断病位和病性,从而准确的辨别病性和病名。这种方法对于减少患者治疗环节,节约患者不必要的开支,以及准确诊断患者疾病,减少诊疗的盲目性等等具有重大意义。
王光宇老师也常教导我,任何一种学派的方法,都会有其优点,也有其不足,有必要纳入宏观脉法的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作用。
上述几点浅见、管见,为我习脉数年来所感,或可供初学者参考,其中必有狭隘处、稚嫩处,不当处、不足处,恳请各位师长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此文已发表在"中医思考者"一书中]王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