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刚七天的时候,有点儿温烧,有汗,上网查了查,西医说这是正常的,一般的小孩都要烧三天。烧了一天,晚上就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发烧,肯定是要消耗人体的能量和正气。温烧、有汗、不咳,那不是桂枝汤证嘛。于是就煮了桂枝汤给宝宝喝。西医说那么小的宝宝,味觉还没有建立,不会知道啥味,一喂就乖乖地喝了好几口。后来出的汗都有桂枝汤味儿了。结果第二天温烧就好了。可是我家宝宝从此对桂枝汤这个味儿就记住了。有生姜、有桂枝的味儿就特别难喂。嘿嘿,群方之首啊,我家宝宝第七天就尝上了。
宝宝九个月大的时候,在外婆家过夏天,又是高温又是空调的,发起高烧来了。当时我在家里考驾照,不在宝宝身边。据描述,高烧达40度、无汗、喉咙干、呼吸急促、无法入睡、小腹不凉,打了两天的抗生素,不见好转。只好发了一个方子过去。麻黄5克,杏仁9克,炙甘草5克,生石膏20克。煮好后连哄带骗喝了5、6小口。喝药半小时后前心、后背开始微汗出,然后逐渐全身都小汗出。体温逐渐降低,沉沉睡了三个小时,凌晨2点多又喂了一次药,一直睡到9点多。然后就好了。又过了一天体能才慢慢恢复。
宝宝一岁大的时候,有一天早晨舌尖上起了白色的泡泡,当时没有注意。可是到了下午就变严重了,泡泡变成了黄色,有小米粒一样大。而且疼得厉害,一直哭闹。可是又不发烧,这是心火大造成的。可是黄连,宝宝是怎么哄也吃不下。没有办法,到卫生室看了看,拿了一小瓶“牛黄解毒丸”和另外两种小包的冲剂。回来上网一查,这两种冲剂都是抗生素。抗生素,是坚决不能给宝宝吃的。后来想想,心火上冲,把它拉下来不就是了。就把大蒜拍成泥,涂在脚心涌泉穴上,用布包住。半个小时后,取下来看看,脚心红红的。已经能安睡了。第二天早晨看看舌头,水泡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前两天,立秋前后,天气有所变化,有两天温度比较低。宝宝坐在地上玩了比较久,玩水衣服又湿了几回。然后就开始温烧。下眼皮红红的,我知道我家宝宝命里阴土不足。后背上也没有汗出。吃了半包小柴胡颗粒,出了点儿汗,不一会儿又烧上来了。不过运动之后,浑身除了额头外,其他地方都有小汗出。汗出烧退,汗止烧起。遂又煮了一副药:党参10克,生白勺10克,桂枝5克,炙甘草5克,生姜5片,红枣3颗。怕宝宝不吃红枣专门挑了肥大的,切成薄片。煮好后,哄着喝了几口,直说好喝。喝了两遍,浑身出点小汗,烧就退了。
古代文化人都要学点中医,上以孝顺父母,下以照顾妻儿。现代人都在学养生,养生和治病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