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胸,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
请问:尺外尺里,是以尺部之脉的两边为里外吗?还是尺部脉的上下(上则包含了关)
同样,左外……右外……
尤其是那句”中附上,上附上“究竟是何意思?
而且疑问一:
假如尺外尺里即是尺脉之左右两边,常人一指下去即已覆盖,要再分辨其左右两边之不同,岂不是极难?
还有,你们临床上可确实如此把过,有什么感受经验?
-----------此尺肤诊内容。尺肤与尺脉不同,指小臂
手掌侧皮肤部位。各部位名称,按上下分,将小臂大约分为三段,靠近曲泽穴端三分之一名“尺”,靠近大陵端三分之一名“上附上”,中间三分之一名“中附上”,上附上再向上叫“上竟上”,尺以下叫“下竟下”;按左右分,大指侧称为“外”,小指侧称为“内”,中间称为“里”。例:“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可译作:“左小臂中段拇指侧皮肤可侯肝部及肝经所属病变”。其余类推。
尺肤诊资料古来甚缺,不知其详。
[
本帖最后由 柳之心 于 2009/8/28 12:13 编辑 www.lindalemus.com/kuaiji/]
-----------那可有今人的研究资料?
-----------有时间,我学内经再来讨教!现在不懂,有点深奥
-----------
本帖最后由 jindong1962 于 2011/4/8 22:14 编辑 www.med126.com《脉要精微论》“尺肤诊” 非寸口脉“寸关尺”诊法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1 经文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尺内两旁(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1]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上述经文,历代注家所释不一,而且对于“中”[1]者,句读不一,请看历代注家解释。
2 历代注家诠释2.1 《素问》注家解释:⑴杨上善《太素•卷十五•五脏脉诊》注:“尺内两旁,从关至尺泽为尺也。”
⑵王冰次注:“【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内,谓尺泽之内也。两旁,各谓尺之外侧也。季胁近肾,尺主之,故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尺外,谓尺之外侧。尺里,谓尺之内侧也。次尺外下两旁则季胁之分,季胁之上肾之分,季胁之内则腹之分也。【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肝主贲,贲,膈也。【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脾居中,故以内候之。胃为市,故以外候之。【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肺叶垂外,故以外候之。胸中主气管,故以内候之。【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心,主膈中也。膻中,则气海也,嗌也。《新校正》云:“详王氏以膻中为嗌也,疑误。”【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前,谓左寸口;下前,谓胸之前膺及气海也。上后,谓右寸口;下后,谓胸之后背及气管也。【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上竟上,至鱼际也;下竟下,谓尽尺之动脉处也。小腹、胞、气海在膀胱,腰股膝胫足中之气动静,皆分其远近及连接处所名目以候之,知其善恶也。”
⑶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此言脏腑之脉,见之于各部者如此。尺内者,左右尺部也。尺内与季胁相近,季胁者,肋骨尽处也,其穴名章门。尺之外侧所以候肾,尺之内侧所以候腹中。腹中者,小腹中也。附而上者,乃关脉也。左关之外所以候肝,左关之内所以候膈;右关之外所以候胃,右关之内所以候脾。又附而上之,即寸部也。右寸之外所以候肺,右寸之内所以候胸中;左寸之外所以候心,左寸之内所以候膻中。大抵人身之脉,左手为春为夏,为东为南,为前为外;右手为秋为冬,为西为北,为后为内。左之寸口,即人迎也,名曰前,前之所候,皆胸之前膺及膻中之事;右之寸口,即气口也,名曰后,后之所候,皆胸之后背及气管之事。凡脉推而升之,谓自尺而寸,乃上竟上也,所以候胸与喉中之事;凡脉推而下之,谓自寸而尺,乃下竟下也,所以候小腹、腰、股、膝、胫、足中之事。其左右上下之脉各有所属者如此,后世王叔和之脉,其分部与此大同也欤!”
⑷吴昆《素问吴注》:“附上,谓关也。……上附上,谓寸也。……上竟上,寸之尽也。下竟下,尺之尽也。”
⑸
张介宾《类经五卷•脉色类二》:“尺内者,关前曰寸,关后曰尺,故曰尺内。……尺者,对寸而言。人身动脉虽多,惟此气口三部,独长一寸九分,故总曰寸口。……”
⑹张志聪《素问集注》:“盖以左右三部之脉,兼候形身之上下四旁,是关部之两旁,即形身之两胁;寸部之两旁,即形身之两腋。……中附上者,附左尺而上,左手之关脉也。……右外者,附右尺而上,右手之关脉也。……上附上右者,从右关而上,右寸口也。……左外,左寸口也。”
⑺高士宗《素问直解》:“尺内犹言尺中,两旁犹言左右,谓尺中左右两手之脉,则主人身之季胁也。……中附上者,自左右两尺中,而至于关上也。……上附上者,自左右两关上,而至于寸上也。”
⑻黄元御《素问悬解》:“中附上,两关脉也。……上附上,两寸部也。”
⑼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 简按:王注:‘尺内,谓尺泽之内也。’此即诊尺肤之部位。……尺,即谓臂内一尺之部分,而决非寸关尺之尺也。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于《难经》,马、张诸家,以寸关尺之尺释之,与经旨差矣。”
⑽顾观光《素问校勘记》:“中字应下属。”
2.2 脉学注家解释:
⑴宋•施发(桂堂)《察病指南•卷上•左右三部六候》:“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其穴在两乳间)。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膈中。左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中(腹属下焦,右手尺中亦可候也)。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三焦之所主也)。右关外以候脾,内以候胃脘。右尺外以候心主,内以候腰。”
⑵明•李中梓《诊家正眼•内经分配脏腑定位》:“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乎中,即关脉也。……上附上者,言上而又上,则寸脉也。……按:五脏所居之位,皆五行一定之理。火旺于南,故心居左寸;木旺于东,故肝居左关;金旺于西,故肺居右寸;土旺于中,而寄位西南,故脾胃居右关。此皆河图五行之次序也。”
⑶清•周学霆《三指禅•六部脉解》:“六部之脉,候之寸、关、尺,出于《脉要精微篇》。左寸以候心,左关以候肝,左尺以候肾;右寸以候肺,右关以候脾,右尺以候命门,以明六部各有所属。”
⑷清•张璐《诊宗三味•脉位》:“《内经》所指脏腑部位,乃是因五行之气而推。火旺于南,故心居左寸;木旺于东,故肝居左关;金旺于西,故肺居右寸;土旺于中,而寄位西南,故脾胃居于右关;水旺于北,故居两尺。
……首言‘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腹者,大小二肠在其中矣,膀胱亦在其中矣,以经气言之。
‘尺外’者,尺脉之前半部也;‘尺里’者,尺脉之后半部也。
前以候阳,后以候阴,人身背为阳,肾附于背,故外以候肾;腹为阴,故里以候腹也。
东方生木,木应肝而藏于左,故借左关以候肝胆之气;土居中位而旺于四季,独以长夏湿土气蒸之时,为之正令,故经以之分隶右关。
所谓‘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膈者,膈膜之谓,中焦所主,胆在中矣。’
‘中附上’者,附尺之上而居于中,即关脉也。
肝为阴中之阳脏,亦附近于背,故借左关之外以候肝。
‘内以候膈’,右关之前以候胃,后以候脾。脾胃皆中州之官,以脏腑言,则胃为阳、脾为阴,故‘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也。
火生于木而应乎心,合乎脉,谓之牡脏,牡者阳也,左为阳,寸为阳中之阳,故宜候之左寸。
金生于土而应乎肺,与胃一气贯通,而主西方金气,故经以之候于右寸。
所云‘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膻中者,心主之宫城,胞络之别名。胸中者,膈膜之上皆是也。
‘上附上’者,言上而又上,则寸口也。
五脏之位,惟肺最高,故右寸之前以候肺,后以候胸中。心为虚灵之脏,而为君主之火,性喜上炎,又喜附木而燔,然其行令,皆属胞络,故左寸之前以候心,后以候膻中之气也。”
3 小识金栋按:《说文解字》云:“尺,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王冰次注:“尺内,谓尺泽之内也。”《素问识》云:“ 简按:王注:‘尺内,谓尺泽之内也。’此即诊尺肤之部位。……尺,即谓臂内一尺之部分,而决非寸关尺之尺也。寸口分寸关尺三部于《难经》,马、张诸家,以寸关尺之尺释之,与经旨差矣。”
《素问•脉要精微论》这一段是尺肤诊,是《内经》中关于尺肤分布较为完整的论述。此外,如《平人气象论》有“尺热”、“尺不热”、“尺涩”、“尺寒”之论;尺肤诊法在其他篇章里还有,如《灵枢•论疾诊尺》篇,专题讨论尺肤诊病;而且《内经》不见有寸口脉寸关尺三部的记载,故以上马、吴、张、志、高等诸家之说与《内经》原意不合,杨上善、王冰、丹波元简之注为是,即此乃尺肤诊法,非寸口脉的寸关尺之说。
“尺肤”就是前臂内侧,从腕横纹到肘横纹这样一段皮肤。因为这一段是以尺记,所以这段皮肤就叫“尺肤”。这一段不是讨论寸关尺,而是讨论尺肤切诊问题。根据尺肤分布所主的脏腑胸腹,通过触诊了解尺肤的寒热滑涩,也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虽然后世临床诊病应用较少,乃不失为中医诊道之瑰宝,宇宙全息思想之体现。
3.1 注释:
“尺内①两傍则季胁②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③,左外以候肝,内④以候鬲;右外⑤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⑥,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⑦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⑧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
①【尺内】尺,人的手臂寸口后至尺泽穴部分。《说文解字》:“尺,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内,内部,即下部。指靠近肘侧的部分。内为阴,外为阳;下为阴,上为阳。此以掌侧为上,肘侧为下。
②【季胁】胸胁的下部。前为腹,后为肾;腹为阴,背为阳。所以下文有“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
③【中附上】中:尺中(中,此处句读各说不一,顾观光《素问校勘记》:“中字应下属。”为是)。附:附着,接着。上,向上。此指逐渐向上诊察。
④【内】内侧,靠近身体一侧。内外两侧反应不同。以手指向外、向内按压可测知内、外所属的不同。
⑤【外】外侧,与内相对的另一侧。
⑥【上附上】上,尺上。余同“中附上”。
⑦【上竟上】上,尺上。竟,境,界。上,以上。
⑧【下竟下】下,尺下。竟,境,界。下,以下。
3.2 示意图非常抱歉,传不上来。
3.3 语译尺内两旁是季胁相应的部位,尺内的外侧用来诊察肾,尺内的里侧用来诊察腹。尺的中部逐渐向上,左臂外侧用来诊察肝,左臂内侧用来诊察膈;右臂外侧用来诊察胃,右臂内侧用来诊察脾。尺的上部逐渐向上,右臂外侧用来诊察肺,右臂内侧用来诊察胸中;左臂外侧用来诊察心,左臂内侧用来诊察膻中(
心包络)。前部用来诊察身之前半部,后部用来诊察身之后半部。上界以上的部位,可诊察胸喉中的情况。下界以下的部位,可诊察少腹、腰、股、膝、胫、足中的情况。
-----------转帖:《
黄帝内经》是针经、神针或叫气功针外治法的宝典
印定(www。wjkfhg。com http://blog.sina。com。cn/u/1593222580)
2010年6月18日
《黄帝内经》是针经专著。博大精深,中医界数千年来都难以窥其精妙。当今中医掌握的药物治病法,针刺治病术,只是中医的一部分。如称为亚圣的《
伤寒杂病论》作者,首创药物治病为主的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感叹道:“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且能探其理致哉”!的确如此,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不同于西医的看得见,模得着,一看就明白的医学。它的理论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若视浮云,若视深渊。至今中医界在中医诸多理论体系中,经络实质至今未能完全找到,因为经络,人在活着之时,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如电刺激等方法可以发现经络传感现象。但在人的生命终止之后这种现象即消失。而且,实行人体解剖也不能发现经络的踪影。因为,经络是人体气的通道,人活气在,经络也在,人死气散,经络也自然消失。没有高才妙识,难窥《黄帝内经》全貌。长期以来,《黄帝内经》乃是针经、神气针或叫气功针的专著,但中医界也少有人明白此奥密。
一. 《黄帝内经》是一部高级的《针经》、神针或叫气功针外治法的宝典
《黄帝内经》是一部以针灸为主治病的针灸专著,全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合称《黄帝内经》。共有论文162篇。《素问》有针,刺命名论文11篇,除大部论述中医基本理论外,所有论著疾病都以针刺治疗为主要手段。《灵枢》除27篇论文是涉及中医医学原理外,其余54篇论文都以针刺治病为主。
《黄帝内经》中的《上古天真论》、《八正神明论》、《本神论》、《四气调神大论》、《灵兰秘典论》、《六节藏家论》、等都是强调人的精神意识的作用。《黄帝内经》中说:“脉舍神”,“针法之术,必本于神”。书中以经脉命名论文12篇,以针刺命名的有18篇,总计有33篇。
所以,《黄帝内经》实为一部高级的《针经》。在这里的针,既有常规意义上的银针,又更含有高级的神针或叫气功针、气功外气发放治疗法的内容。
《黄帝内经》只有一篇药物治病专论,名《汤液醪醴论》。药物只有简易十三方。以药物治病评介不高。也不是该经典主要阐述的内容。
《黄帝内经》是中医药学的奠基经典,但用药治病不是该书主要和重点阐述的内容。该经典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中医经络的外治法。其中,更主要隐含神针或叫气功针、气功外气发放治疗法的内容。因为书中文字言简意深,它的理论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若视浮云,若视深渊。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黄帝内经》把古老的针灸与道等同评价。如《素问·汤液醪醴论》:“针石道也”。意思是说:治病之法,必需针石,是针器与道共存也。
何谓道呢?《素问·疏五过论篇》说:“黄帝曰,鸣呼远哉,闵闵乎若视深渊,若迎浮云,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际”。大意说:深远啊!道之远大幽深,好像视探深渊,又好像迎看浮云,但深渊虽深,尚可以测量,迎看浮云,却摸不到其边际。
再看《黄帝内经》对针灸的高度评价三篇短文,便深刻了解针石道也的道理了。《灵枢·玉版》:“黄帝曰:余以小针为细物也,夫子乃言上合之于天,下合之于地,中合之于人,余以为过针之意矣,愿闻其故。歧伯曰;何物大于针者乎?夫大于针者,惟五兵者焉。五兵者,死之备也,非生之具,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其可不参乎!夫治民者,亦惟针焉。夫针之与五兵,其孰小乎?
语释:黄帝说:我以为小针是一种极细小的东西,你却说它的作用,上能合于天,下能合于地,中能合于人。我认为这是夸大了小针的本意。愿听你讲讲其中的缘故,歧伯说:有什么物体比针还大呢?大于针的,只有刀、剑、矛、矢、戟等五种兵器。但这些兵器是备作杀人用的,不象针那样,具有治病人的作用。在天地间,人是最重要的。针虽小,但能疗疾保民,保全人的生命。所以它的作用。可以与天地相比。这样对比起来,针和兵器的作用,那个大,那个小,不是很清楚了吗?
《灵枢·外揣》:“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四时之变也。语释:关于九针的理论,其精微的程度,小到不能再小;其博大的程度,大到不能在大;至其深,再没有比它更深的,至其高,再没有比它更高的了。针道奥妙恍惚迷离,无穷无尽的,又象水流的泛溢,漫无边际。我虽然知道它符合于天道,人事以及于四时的变化。”
《灵枢·刺节真邪篇》:“歧伯曰:妙乎哉问也。此刺之大约,针之极也,神明之类也,口说书卷,犹不能及也”。语释:歧伯说:问得妙极了,这是针刺的大法,与神明之类相同,很难用口说清,或用文章阐明。
当代从医者,无不将用药治病视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内容。对于外治法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自古以来,古老中医的高级上医大师的中医秘法,历来一定是以跟师,师带徒,师父进行言传口授的方式传授。而且,弟子一定是德才兼备,且善良、慈悲、懂得尊师重道,进道修德者。这种上医的传承方式由于受到历史现实的原因,加之以前的信息闭塞,所以,只有很少的有缘人才能得到传授。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隐含在《黄帝内经》,《针经》中的高级神针、气功针等高级的治疗法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根本好多医生都倍感陌生。因为,我们的医科大学里的教授就没有机缘得到秘法的传授,所以,就算是当代学习针灸等外治法的教授、专家、医生,他们能实际应用的针灸也失去古代上医神针治病的风采。“其效也,若风之吹云”《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现代医院里的针灸除采用电针治疗器的电刺激,来代替古代上医的内功调气,来治疗一般的各种疼症之外,其治疗的病种范围已很窄。
就其原因是他们很少有机遇,遇到真正的神针高师,或得道高师------道医。神针高师他们能用针灸或不用针就可发功调动经络里的气,由气调神,由气通髓、通经、补气补血、通经活络、驱魔除病,强身健体的目的。在《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则亡。”《灵枢·天年篇》强调:“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