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开云app安装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见闻浅思杂录十七:通脉四逆汤解
    

伤寒杂病:见闻浅思杂录十七:通脉四逆汤解

见闻浅思杂录十七:通脉四逆汤
             作者:黎小裕    邮箱:lichongyu103@163。com[关键字]伤寒论;甘草;象数;  
      《伤寒论》将甘草在通脉四逆汤中排在首位,部分医家因甘草在此方中的排列位置,坚持以甘草为君。如成无己云:“却阴扶阳,必甘草为君。”《医宗今鉴》亦云:“君以炙草之甘温,温养阳气,臣以附之辛温,助阳胜寒。”而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方剂学》第六版却认为通脉四逆汤中生附子为君药,干姜为臣药,炙甘草为佐使药。
      炙甘草究竟是佐使药还是君药呢?我的看法是炙甘草、干姜共为臣药,生附子为君药。见附表1。先来说为什么附子为君药?《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曰:“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玄武者,温胜之方,以附子为主;补寒之方,以人参为主、、、、、、此八方者,为六合,八正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通脉四逆汤是怎样一个方?是一个温渗之方,回阳救逆之方,当然以附子为主,以附子为君。通脉四逆汤正是阴盛格阳,手足厥逆,脉微欲绝;《内经》曰:寒yin于内,治于甘热;又曰:寒yin所胜,平以辛热。而附子的性味为辛甘大热,内经所需的条件附子都具备,再者《本草汇言》:“附子,回阳气。散阴寒、、、、、、诸病真阳不足、、、、、、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窟穴而招之,引火归源,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回生之殊功。”“阳虚阴极之候”不就是通脉四逆汤证吗,“附子服之有起死回生之殊功”君药不是附子还能有谁,而且“诸病真阴不足”“附子乃命门主药”更说明附子乃君药。“附子无干姜不热”干姜是臣药这一点无所争议,这里不作探讨。
       问题是对甘草的归属问题众多医家分歧较大,第六版的《方剂学》认为甘草为佐使之药。让我们看一下甘草是不是佐使药,先说使药,使药有二种涵义:一是引经药,能引导方中药物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指能调和方中诸药的性能,协调诸药的相互作用或起到矫味作用的药物。甘草有没有起到引经药的作用呢,我看没有,因为附子通达十二经脉,不用甘草引经,况且甘草也不是少阴经的引经药。至于调和药,“附子无干姜不热”这句话说明附子与干姜之间的性能已经有很好的协调,又何需用甘草来调和呢?由此可见甘草并不是使药;再来说甘草是不是佐药,佐药有三种涵义:一是佐助药,即配合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用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于消除或减弱君、臣药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病重邪胜以及拒药不受的情况,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防止药物格拒。明眼人一看便知甘草并不是反佐药,甘草不是佐助药这一点放在后面讨论,现在就剩下甘草是不是佐制药这一点,甘草在方中的作用看起来很像是制约姜附的峻烈之性,可是反过来想想,“附子无干姜不热”如果怕姜附的峻烈之性那完全可以不用干姜,用干姜再加甘草来制约姜附的峻烈之性,岂不是多此一举。那甘草在方中作用究竟是什么呢?我为什么说甘草在此方中是臣药?这里举刘力红博士在《思考中医》说的一个例子:“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放牛或打柴,中午饭不能回家吃,怎么办呢?就带几个红薯或芋头。等把牛赶到目的地,就先挖一些土块起一个小窑,再拾一些干柴放在小土窑里点起来。等烧到小土窑快发红的时候,就把柴都掏出来,然后将带来的红薯或芋头塞到土窑里,一脚把土窑踏平。到了中午肚子饿的时候,就将踏平的小土窑挖开,等待你的将是香喷喷、热乎乎的一顿美餐。这样烧出的红薯或芋头熟的又透,可是一点也不焦,比烤出来的还要香甜可口.孩时的往事虽已过去几十年,可至今想起来还直流口水。孩提时候的这件事对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会很有帮助,我们直接用这个火来来烤红薯,很可能红薯的表皮已成炭,可里面还没熟。而换成上面的方法,先将土烧‘熟’,然后再用烧熟的土去煨红薯,那煨出来的红薯不但熟得很透,而且表皮一点也不焦。着就是土的妙用。土的藏性可以将火的烧炎灼烈之性变成持续的温煦作用,所以,火经土的作用后,则既能温物、熟物,却不焦物、炎物。言至于此,明眼人就应该知道,四逆汤中为什么要用甘草呢?起的就是这个土的作用。土虽非火,可是却能使火的作用真正落实到实处,使火熟物而不焦物,使火温物而不炎物。”刘力红博士在这里认为甘草是君药;的确,有了这个土能使红薯熟透而不焦,可如果没有火,有再多的土又有何用呢?我有火而没有土虽然不能把红薯烤的很好,可再怎么说也能把红薯烤熟。所以说甘草在通脉似逆汤中只是臣药,而不是君药或佐使药。有了甘草,姜附才能发挥的温煦煦养作用,有了甘草起到土的作用的这味药,使阳虚的病人不会一碰到姜附就上火,就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甘草起的就是这个补助作用即臣药。《内经》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通脉四逆汤用药不过三味,一看就是小处方,不正是“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吗?
       再从象数的角度来看通脉四逆汤,方中用量为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甘姜三两。河图云: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一、二、三加起来恰好是六,不正是主药附子的“天一生水”,而用众药的总数为六来成之吗,再者,“一、六”为什么数?为坎水之数,为北方之数,通脉四逆汤证:身热、不恶寒、面色赤,为外热,外热何以清之,以寒水清之,以北方清之;通脉四逆汤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里寒何以解之,以姜附解之,以热解之。《易·系辞》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姜附的用量分别为三、一,都为阳数,温热药用阳数威力便增加不少;而甘草用量为二两,二是什么?二是南方火数,更助解里寒。一、二、三使人想起什么,想起“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一到二,右、由二到三,再由三就可以生化无穷,阳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化生,里寒就可以得解。再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顺序能不能倒过来?不能,绝对不能,就想生命不能通过合成来产生一样。由二生三来看,甘草在方中的位置比干姜重要,这就从反面证明甘草不是佐使药而是臣药,而且甘草在方中的作用比干姜还重要。当然通脉四逆汤中的干姜可增至四两,而一、二 、四是什么,《易·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顺序还是不能变,阳还是可以源源不断地生化。还是证明甘草不是佐使药。而四又是什么数,是西方金数,金具有收敛之性,使被阴格于外的阳收敛。外阳亦收敛,外热亦解;况且外阳收敛,内阳生发,内外之阳一相通,通脉四逆汤证自解。
   
    附录:我把这篇文章给中药学老师看时,她说这个通脉四逆汤是由四逆汤转变而来的,所以一切还是以四逆汤为准,我不信,把这篇文章投给《中国现代医生》杂志,结果被录用稿号为:D070860,呵呵,同样因为版面费问题最终没有发表,其实这篇文章只是《思考中医》的读后感,很多同学都说看过很多书,但是就是不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其实我写读后感的形式是多样的,如《小郎中实习手记十一:关于松花粉》这个是看王光宇先生主编的《322种中药及其微量元素》后写的,《小郎中实习手记三十四:2008疾病小预测》这个是阅读彭子益先生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后写的,《小郎中实习手记三十七:切脉的技巧在哪里? 》这个是读《步入中医之门——道少斋中医讲稿》有感。《小郎中实习手记四十八:我与胡万林有个约会》这个是看柯云路著的《发现黄帝内经》 后有话说,《小郎中实习手记六十一:《华佗考》指疑》 这个是阅读尚启东撰辑,尚煦整理,顾植山审订的《华佗考》后有感而发的,《《认识中医————医者意也》读书小结》这个是看廖育群先生的《认识中医————医者意也》后而写的。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