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御的六气辨证学说 摘要
仲景
伤寒以六经立法。从六气也。六气之性情形状,明白昭揭,医必知此,而后知六经之症,六经之变化虽多,总不外乎六气。此义魏晋而后,绝无解者。先圣之法,一线莫传,凌夷至于今日,不堪问矣!
太阳寒水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阴降而下交坎位而化水水降于火,是以丙火化气于壬水。火化而为水,则热从寒化。故太阳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也。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而下行,水得此火,应当不寒。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盖水以蛰藏为性,火秘于内,水敛于外,是谓平人。木火主里,自内而生长之,故里气常温。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之,故表气常清。血生于木火,故血温而内发。气化于金水,故气清而外敛。人之经脉,厥阴在里,春气之内生也。次则少阴,夏气之内长也,次则阳明,秋气之外收也,太阳在表,冬气之外藏也。阳藏则外清而内温,阳泄则内寒而外热,外易寒水而为热火,内易
温泉而为寒冰。外愈热而内愈寒,生气绝根,是以死也。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癸水病则必寒,壬水病则多热。以丁火化于癸水,故少阴之脏,最易病寒,壬水化于丙火,故太阳之腑,最易病热。是以病寒者,独责癸水,病热者,独责壬水。
少阳相火
暑者,少阳相火之所化也。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缘火生于木,相火既旺,母气传子,而木令已衰也。三焦之火随太阳之经下行以温水脏,出委中,贯腓肠而入外踝。君火升于足而降于手,相火升于手而降于足。少阳之火降,水得此火而后通调。故三焦独主水道。盖水性闭蛰而火性疏泄,闭蛰则善藏,疏泄则善出,相火下蛰,水脏温暖而水府清利,则出不至于遗溺,藏不至于闭癃,而水道调矣。水之所以善藏者,三焦之火秘于肾脏也。此火一泄,陷于膀胱,实则下热而闭癃,虚则下寒而遗溺耳。手之阳清,足之阳浊。清则升而浊则降。手少阳病则不升,足少阳病则不降。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于三焦无关。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逆升者,由于戊土之不降。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所以下潜也。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足少阳虽从三焦火化,而原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相火逆行则克庚金,甲木上侵则贼戊土,手足阳明,其性本燥,木火双刑则燥热郁发。故少阳之病,多传阳明。然少阳之气阴方长而阳方消,其火虽盛而亦易衰。阴消阳长则壮,阴长阳消则病。病于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
少阴君火
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水火异气,而以君火统之。缘火位于上而生于下。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火升于水,是以癸水发气于丁火,水化而为火则寒从热化。故少阴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君火名也。君火虽降于手而实升于足,阳盛则手少阴主令于上,而癸水亦成温泉。阴盛则足少阴司气于下,而丁火遂为寒灰。以丁火虽司气化,而制胜之权终在癸水。所恃者,生土以镇之。但土虽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湿。湿则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土能克水者,惟阳明承气一症。其余则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土溃则火败,故少阴一病,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其势然也。至于上热者,此相火之逆也。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灾及宫城。心液消亡,是以热作。凡少阴病热,乃受累于相火。实非心家之过。而方其上热,必有下寒,以水火分离而不交也。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盖水火本交,彼此相交,则为一家,不交则离析分崩,逆为冰炭。究之火不胜水则上热不敌下寒之剧,不问可知也。血根于心而藏于肝,气根于肾而藏于肺。心火上热则清心家之血,肾水下寒则暖肾家之气。故补肝之血则宜清,补肺之气则宜凉,补肾之气则宜暖,此定法也。
阳明燥金
燥者。阳明金气之所化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阳明以燥金主令,胃
土从令而化燥。太阴以湿土主令,肺金从令而化湿。胃土之燥,子气而非本气。子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阴盛之家,胃土恒湿。肺金之湿,母气而非本气,母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阳盛之家,肺金恒燥。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调停,在乎中气。旺则辛金化气于湿土而肺不伤燥,戊土化气于燥金而胃不伤湿。中气衰则阴阳不交,其燥湿偏见。湿胜其燥则饮少而食减,溺涩而便滑。燥胜其湿则疾饥而善渴,水利而便坚。阴易进而阳易退,湿盛者常多,燥盛者常少。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阳明虽燥,病则太阴每盛而阳明每负。土燥而水亏者,除承气症外,绝无仅有。是以仲景垂法,以少阴负趺阳者为顺,缘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燥则克水,湿则反为水侮。水负则生,土负则死。故少阴宜负而趺阳宜胜。以土能胜水则中气不败。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燥为寒热之中气。上燥则化火而为热,下燥则化水而为寒。反胃
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则湿而肠则燥。湿为阴邪,阴性亲下,故根起于脾土而标见于膝踝。燥为阳邪,阳性亲上,故根起于大肠而标见于肘腕。所谓阳邪居上,清邪居下,一定之位也。然上之燥亦因下之湿,中风之家,血枯筋缩,其膝踝是湿,而肘腕未尝非燥。使己土不湿则木荣血畅,骨弱筋柔,风自何来。医家识燥湿之消长,则仲景堂奥可阶而升矣。
厥阴风木
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主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缘木实生火,风木方生,火气初胎,而火令未旺也。冬水闭藏,一得春风鼓动,阳从地起,生意乃萌。然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木以发达为性,己土湿陷,抑遏乙木发达之气,生意不遂,故郁怒而克脾土,风动而生疏泄。凡
腹痛下利,亡汗失血之症,皆风木之疏泄也。肝藏血而华色,主筋而荣爪。风动则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凡眦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皆风木之枯燥也。及其传化乘除,千变不穷。故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气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气抑郁而不生,是以病也。木为水火之中气,病则土木郁迫,水火不交。外燥而内湿,下寒而上热。手厥阴火也。木气畅遂,则厥阴心主从令而化风。木气抑郁,则厥阴心主自现其本气。是以厥阴之病,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其气然也。
太阴湿土
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土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木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yin,火盛者梗涩而为
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便赤者,木气之下陷。缘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浸yin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其势然也。阴易盛而阳易衰也。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泄火伐阳,病家无不夭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
請教各位先進:
太陽寒水-->腎
厥陰風木-->肝
少陰君火-->心
少陽相火-->膽
陽明燥金-->肺
太陰濕土-->脾
六氣對應人身五臟如上述
可是足六經則不太一樣
足太陽-->膀胱經
足厥陰-->肝經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陽-->膽經
足陽明-->胃經
足太陰-->脾經
六氣與六經對應不合者分別為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
六氣與六經,黃元御大師是否混淆了?能否請先進們指點!
-----------好像是楼主把六气与六经的概念混淆了,黄元御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建议多读几遍。
-----------懇請根尘不偶版主更進一步指導:
大師也許未搞錯,但我還是搞不懂
1.為何黃師要說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
而不說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腎"?
2.或更進一步:足太陽經為何要配膀胱,而不是腎?
-----------你的问题,实际上是六气之主气与从化的问题。黄元御都已经做了清楚的阐释。请再读《四圣心源》相关章节。
-----------《四圣心源》首四章是必须要烂熟于心的!
-----------话说无中生有老师6.1儿童节突然想验证一下全身经脉到底有多少条,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内到外、从小到大、数来数去、量来量去、算来算去,摆石子/集木棒/划粉笔/用算盘/点计算器,忙活了大半天终于算清楚:全身不多不少刚好有十二经(真准啊!)才知古人诚不欺他。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见国民党的党旗) 无中生有到此感悟:根是六根,境是六尘。根尘不二,二为偶数(遂改名:根尘不偶--- 今用数字来解)
原来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是不多不少有十二经(手经6+足经6):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
心包经,足厥阴肝经。---见《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经脉起止。
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仲景伤寒中说的六经全部是指足经,没有一个是说手经的,为嘛呀?因为足经比手经要长/要大/且行遍周身,古时皇帝立储君一定要立长子。手经只行于两手,相比之下太短太小,所谓“举主略次”)
从六气(风、热、暑、湿、燥、寒)
也。六气
(风、热、暑、湿、燥、寒)从化是从12经来的:
少阴(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经司气,就是少阴君火->
热)
少阳(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经司气,就是少阳相火->
暑)
阳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经司气,就是阳明燥金->
燥)
少阴、少阳、阳明是手经司气,足经从化。厥阴(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足经司气,就是厥阴风木->
风 )
太阴(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经司气,就是太阴湿土->
湿)
太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经司气,就是太阳寒水->
寒)
厥阴、太阴、太阳是足经司气,手经从化。請教各位先進:
太陽寒水-->腎(对膀胱)/寒
厥陰風木-->肝 /风
少陰君火-->心 /热
少陽相火-->膽(对三焦)/暑
陽明燥金-->肺(对大肠)/燥
太陰濕土-->脾 /湿
六氣
(风、热、暑、湿、燥、寒)對應人身五(六)臟如上述
可是足六經則不太一樣 (
六经从六气,有何不一致?)
足太陽膀胱經----太阳寒水/(寒)
足厥陰肝經-------厥阴风木/(风)
足少陰腎經-------少阴君火/(热)
足少陽膽經-------少阳相火/(暑)
足陽明胃經-------阳明燥金/(燥)
足太陰脾經-------太阴湿土/(湿)
六经从六气,六气于12经从化(哪有按公式一样那么听话的),
说是六气,实则一气。-----------非常感謝風馬牛魚的指教
但仍有不明白:
1.內經中明明說到天之六氣,對應地之五行,對應人身之五臟
太陽寒水-->腎 /寒
厥陰風木-->肝 /风
少陰君火-->心 /热
少陽相火-->膽 /暑
陽明燥金-->肺 /燥
太陰濕土-->脾 /湿
為何內經在說到12經時,不將太陽寒水對應給五臟的腎,卻對應了膀胱府:不稱之為足太陽腎經,而稱之為足太陽膀胱經?其餘少陰如是、陽明亦如是。
因此,閣下雖說的很有到理,卻未解除小弟的疑問:六氣對應五臟之結果,為何到了12經,太陽、少陰、陽明卻有不同的對應?
2."六气(风、热、暑、湿、燥、寒)从化是从12经来的:
少阴(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经司气,就是少阴君火->热)
少阳(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经司气,就是少阳相火->暑)
阳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经司气,就是阳明燥金->燥)
少阴、少阳、阳明是手经司气,足经从化。"
不好意思,請教风马牛鱼先生,"六气(风、热、暑、湿、燥、寒)从化是从12经来的"、"手经司气"與"少阴、少阳、阳明是手经司气,足经从化"等,這幾句話小弟實在不了解,能否請風馬牛魚先生再解釋的"更白話"一些。尤其是"從化"二字,謝謝!
3.小弟遵從根塵不偶與sheshou1兩位先生的教誨,這幾天仔細研讀了四聖心源前四篇,甚至下載了行者先生"六氣解"、"勞傷解"的演講內容加以參考。小弟只能說,還是不懂!好像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所以根本不需要解釋。內經直接說12經為足太陽膀胱經...,但六氣又對應的是腎...,why !?
4.小弟猜想,大部分人一定懂,小弟則因為某根筋沒通,所以還不懂,快悶死了! 懇請根塵不偶、sheshou1與風馬牛魚三位老師能更進一步指點,感激不盡!
-----------厥阴风木 足厥阴肝 乙木
手厥阴心主 相火
少阴君火 手少阴心 丁火
足少阴肾 癸水
少阳相火 手少阳三焦 相火
足少阳胆 甲木
太阴湿土 足太阴脾 己土
手太阴肺 辛金
阳明燥金 手阳明大肠 庚金
足阳明胃 戊土
太阳寒水 足太阳膀胱 壬水
手太阳小肠 丙火
六气生十二经,一阴一阳配之.故为十二经.其中阴为脏,阳为腑.
从化.举个例子,厥阴风木.足厥阴肝 乙木,手厥阴心主 相火.厥阴为春之季,风木主令,乙木生相火,为母生子.此时母气强,子气弱,故称母强子弱.子从母气.
-----------此 六经气化学 代表人物 张隐俺 陈修园 语出
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篇
-----------相表里: 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为表里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为表里 手太阳(小肠经)与手少阴(心经)为表里 ......
上文中:太阳(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经司气,就是太阳寒水->寒)厥阴、太阴、太阳是足经司气,手经从化。------你就理解成合并同类项或是PK: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都是70KG级的,只有捉对撕杀,火在上边水在下边,结果是水胜火负,最后挂上了胜方的旗帜太阳寒水.就是六气中的“寒”.在太阳这对选手中,足太阳(膀胱)是司令,手太阳(小肠)只有服从的份.
物生谓之化,物极为之变,变化之为用。以下就通俗些,
司:你就理解为司令,上级,BOSS,权威,从林法则,卤水点
豆腐,一物降一物,就像下军棋,军长可以吃师长,师长可以吃旅长,再向下团营连排长可通吃(反过来就不能实现)现实也是这样,叫做:违抗命令,马上撤你的职,《亮剑》前几集李云龙就是因为不按上级命令办事,去当被服厂厂长。486刚刚不是签署命令升了3个上将吗,BOSS正管着这件事呢,如果是郭小四签的,谁鸟啊.你理解成“发改委”也可以,只要说有听证不用去想结果,理由是与国际接轨,肯定涨价,人家正管着涨价这种事呢,这个类似书中所说的“XX司气”或“XX当权”
从:顺从,听从,理解为听话,执行,乖孩子,好学生。小学生在下课时,班主任老师布置任务:为了灾区的孩子能读上书,我们要献一点爱心,每个学生明天捐款50元,无论家庭实际情况如何,第二天每个小学生都带足数的钱去捐款。同样的事情:风马牛鱼和太太非常不喜欢吃KFC,可是小孩喜欢啊,晚上出街吃饭时,这就遇到难题了,总不能3个人去3个地方吧,最后的结果是去KFC来一桶全家福,这个应当类似“母从子化”。
清朝后期慈禧太和光绪皇帝,六君子被斩菜市口,那时就类似“母气用事,子弱未能司权,子从母化......”
窦太后崩了以后,汉武帝刚开始时还是听他老妈王娡的,随着实权进一步巩固,慢慢地连他舅舅田蚡都不尿了.类似“子气用事,母虚不能当令.”
=====我的感觉 黄师的“六气解”是针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