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患者通过网络(QQ、E-mail等)向我咨询痤疮的治疗。为避免网络会诊的诸多弊端,我均未系统的回复。患者大都发来许多病况的图片。看着这些长期被痤疮困扰的患者,我觉得很有必要站出来谈一谈关于此病的治疗的一些心得和意见。一方面,希望这些患者看了此文,对痤疮的了解更加深刻一些,不要再盲目的服用一些不该用的药物,而加重病情;另一方面,也希望同行间相互交流经验,抛砖引玉罢!
经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这里面提到了“痤”的形成诱因:“汗出见湿”、“劳汗当风”,“寒薄”加“郁”。
“痤”的外因为“湿”、“风”、“寒”,最后加上“郁”!
发病的另一个条件为“汗出”,汗出意味着毛孔开,中医称为鬼门开了,外邪才能入,入之后如不能出,郁塞日久便形成“痤”!但“痤”与“痤疮”还是有差异的!
“痤”当为初期,其外邪郁积时间不常,用针挑破,当为白色米粒状物质,如果此阶段治疗不当,病程反复迁延,并形成了“痤疮”。“痤疮”者,“痤”加上“疮”也。
如果只是“痤”,治疗时相对容易些,《外科大成》定为“肺风粉刺”,采用枇杷清肺饮,组成为:枇杷叶、黄柏、黄连、人参、甘草、桑白皮、连翘、白芷、当归。
此方效果不错,但是只是针对“痤”。
因为此病风、寒、湿郁结而成,虽然已经郁结化火,但寒邪、湿邪仍在,所以《医宗金鉴》上采用颠倒散外用。
颠倒散组成:大黄、硫黄各等份,两药共为细末,凉水调敷患处。本方为主治肺风粉刺及酒渣鼻的经典方剂之一,在临床中较为常用。一味寒药加上一味温药,寒热搭配,这样郁热得泄,沉寒得散,“痤”自然就好了。
但因方用大苦大寒的大黄与大辛大热的硫黄同用,药力激荡,使用时必须注意,只涂抹在“痤”的表面,不适宜在脸上大面积的涂抹。
内外兼修,“痤”很容易好。
但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发展到“痤疮”的程度,脸上出现了很多包块,有的颜色紫暗,淤血明显,有的甚至感染化脓,就非单纯的“痤”那么简单了!因为涉及到“疮”,治疗时要考虑到疮科的问题了。
那么疮又如何来治疗呢?
再看看内经的原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也就是说“痤疮”之“疮”要从“心”来治疗!
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这个层面上来!看到疮就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这些思路就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没有看到“心”这个层面,如果相通了,则天下就无治疗不好的痤疮了!
我们再看看心之所主:“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也就是说心是面部的老板,脸上长痤疮了,为什么就不想想他的老板呢?
我经常给病人解释:面部的血液循环依靠心脏,心脏的功能不强大,面部血液循环就差,面部气色就不好,就容易长东西。就好比一个城市,交通不顺畅,城市的垃圾运送不出去,就会堆积在城市的各个地方。
“痤疮”就是面部的垃圾,用现代语言来说,是毛囊阻塞,皮脂腺的分泌不畅、细菌繁殖…….
看到这里,痤疮的病机就算明白得差不多了:鬼门开,风、寒、湿自外而入,未能及时发散,郁积而久,形成痤。痤没能及时治疗,郁积化热化毒,再加上心脏气血不足,不能及时疏通面部气血,郁毒外发,而成疮!
有人会问:为什么患者会便秘?
便秘是因为肺气的敛降功能较差所致,便秘不是痤疮的形成原因!但鬼门开,风、寒、湿自外而入,未能及时发散,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出现异常是有关系的。
有人会问:为什么吃辛辣之物会加重病情?
五行之无味,酸、苦、甘、辛、咸,其辛为归肺经,辛味具有发散的作用,食辛辣之物后病情加重,是辛味入肺,肺之宣发的作用加强,将郁积在皮肤下的外邪向外发散的结果。
前面讲了“痤”的治疗,那么“痤疮”该如果治疗?
1、针对心脏,可以运用丹参、生地来补心血,同时稍稍运用桂枝温心脉,石菖蒲引药入心,这样心脏能量充足,才有可能将面部的垃圾清运走。
2、运用敛肺的药物,使人体内的浊气向下运行,通过大便排出体外,此类药物有:枇杷叶、苦杏仁等
3、运用消肿散结的药物,可以加快治疗效果:如连翘、白芷等。
4、痤疮颜色偏白者,考虑为湿郁化痰,佐以浙贝母。
5、病情反复迁延者,需要扶正,按照疮科论治,采用黄芪托毒。病情严重同时要考虑加适量疮科解毒药物如金银花、玄参、紫草。
治疗原则:本病发展到“疮”,已经是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用药须要寒热搭配、攻补兼施。用药切忌一派寒凉,否则病邪暂时压制,日久爆发更加厉害,如此用药,则永无可愈之日。
-----------有用
附子薏仁败
酱散,效果不错。
-----------求治疗方法 医生联系方式痤疮困扰了我很多年
-----------
天使白白 发表于 2013/9/9 09:47
求治疗方法 医生联系方式痤疮困扰了我很多年
地 址:中国湖北十堰市茅箭区二堰小学综合楼一楼
电 话:0719-8886408
联系人:余浩
-----------医生 有联系方式吗 QQ或者电话 急需咨询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