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台里要拍关于中医的节目,当时我们在吃饭,我在吃饭时比较有灵感,就建议如果分集的话不要用1,2,要用天干地支来分集,古时候人们管理文书档案就是用天干法,比如天字第x号之类,她听了觉的有道理,让我写写看。于是我就写了,竟然发现中医的历史和地支之间有着某种契合的关系。一年过去了,估计片子是不拍了(改成百家讲坛了?),这些文字也没什么用了,但让他沉睡在硬盘上又于心不忍,不如发出来充作博文,毕竟从这个角度谈中医史的我还没有看到过,既然我没看到过,就说明很多人都没看到,那就看看吧。
中医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完整的医学体系,它不仅是人们医治疾病的方法,也有着一套完整的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哲学。现今社会,中医在民间热潮高涨,而在医疗体系和教学领域的地位不断受到西医的挑战,影响力日渐下降。这种反差也造成了对中医批判和对中医迷信的两种态度。不信任中医的人自然可以选择西医的治疗,而迷信中医的人往往会不止一次的被一个个“神奇的故事”所打动,而一次次的上了所谓“神医”的当。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它既是科学的,也是人文的,它既神秘莫测,又简易自然。就像中医中最基础的理论阴-阳那样,它本身就处处充满了矛盾,人们总是从一个方面去观察它,或阴或阳,或褒或贬。以中医观点看人体阴阳失衡,就会生病。今天人们研究中医,批判中医,崇拜中医的视点多是阴阳失衡的,所以说这个时代的中医“病了”。
今天不乏养生保健的书籍和电视节目,而缺少从历史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中西医交流,甚至交锋的角度,全面展示中医发展的作品。本文以中医的历史发展为脉络,融合其理论与哲学思想,把握中医的“阴阳”不去神话和妖魔化中医,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十二在中医、中国文化中是个很重要的数字,人身有十二正经,岁时有十二生肖,历法分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时辰和经络学说又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同时十二集的叙事长度也比较恰当,不遗漏中医发展的重要时代,同时也不用过长的篇幅,去详述中医的方方面面,因为中医的博大是难以尽述的。故本片以天干地支中的十二地支为名,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同样十二地支的顺序也蕴含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也暗含了中医的发展过程。
下面分集概述:
子集:
远古洪荒。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滋生,初始原初的状态。
本集讲述中医的远古时代,中医的起源,考古学的发现,文献的记载,神话传说。
丑集:
春秋战国。
丑:是纽,有捆绑的含义,意指中医还处于一个蓄势待发的阶段。
重点介绍《黄帝内经》,因为他是中医学最基础的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共十八卷,分《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与《黄帝内经灵枢》(简称灵枢)两部作品,阴阳,五行,脏腑,气,这些概念的出现,奠定了中医发展的基石。
人物:黄帝。
寅集:
大秦一统。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秦帝国的统一,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时中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秦越人著《难经》,全书共有八十一难。对脉法、经络流注、营卫三焦、气血盛衰、脏腑诸病、经穴等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解释,丰富了《黄帝内经》的学术理论。因其阐述《黄帝内经》的有关疑难问题,故名《难经》。并对三焦、命门学说、奇经八脉理论等多有创见。,本集可以看作和上集是一个整体,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进一步阐述。
人物:秦越人
卯集:
两汉
卯:是茂,指万物繁茂。
汉代是中华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时代,不仅仅是中华文化成就璀璨耀眼,也是汉民族基本形成时期。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此时可以说已经体系初备。《汉书·艺文志》中,将医家分为“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大流派。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后检整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四部书被称为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华佗开创了中医外科。
人物:张仲景,华佗。
辰集:
魏晋南北朝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全国近400年间,是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最纷乱的时期之一。医学在动荡中发展着,晋·王叔和的《脉经》,魏晋间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的代表著作;南北朝时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雷敩所撰《雷公炮炙论》都是药物学重要的著作;在玄学思想影响下,服石之风大盛,并使炼丹术迅速发展,由此既引起许多新的疾病的产生,也推动了药物学的发展,可以说这个时期的重点介绍是药物学。
人物:王叔和 皇甫谧 陶弘景
巳集:
隋唐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隋唐是继秦汉之后,中华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帝国时代。此时中国文化通过和世界的交流共鸣而辉煌灿烂。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为中医学第一部病理学专著,全书专论病源、证候、但不载方药。对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的病源和证候、诊断,都有详细叙述。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等。
人物:巢元方,药王孙思邈,王焘
午集:
宋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极盛之时,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意味着盛极而衰的开始。
宋代的文明是历史学家公认的中华文明发展的顶峰时期。宋代的医学较唐代有所发展,其针灸技术达到了最高峰,北宋制成了第一具用于教学的针灸铜人;宋慈撰写的《洗冤集录》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
人物:宋慈 钱乙
未集:
金元
未:是昧的意思, 指阴气已长. 万物稍衰。
金元时期,女真人,蒙古人先后统治中原。汉人仕途受阻,许多文人转而研究医学,重点介绍金元四大家。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流派。即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朱震亨的养阴说。刘主寒凉,张主攻下(汗、吐、下三法),李主补土(补脾),朱主养阴,大大丰富了中医理论。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点,其论点后由张介宾所发挥。
人物:金元四大家
申集:
明代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明清之际,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帝国时期,也是封建制度逐渐衰亡的时期,出现了《本草纲目》这样的巨著,传统的医学到了这个时期,可以说已经非常完备,而从此之后就不再有大的发展,开始走向了衰落。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一书。另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行世。张介宾(1563?—1640)著有《景岳全书》。
人物:李时珍 张介宾
酉集:
清代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清王朝在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一筹莫展,而西方文化也随着列强的枪炮一起进入了中国。这个时期的传统医学中开始了疑古,反思之风,甚至出现了废除中医的主张。王清任(1768-1831)曾亲见瘟疫灾区儿童尸体三十多例,又数次前往刑场,观察死刑犯的尸体内脏位置,将其所见绘制成《亲见改正脏腑图》。著成《医林改错》二卷。俞樾在发表《废医论》最早、最明确地提出了废除中医的主张。
人物: 王清任 俞樾
戌集:
民国时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民国时期西医西药大量进入中国,尤其是抗生素的应用,使人们看到了西医的优势,加之五四运动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使中医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本集重点介绍当年中西医之争,1913年,教育总长汪大燮公开提出废除中医中药。 1929年,余云岫提出《废止旧医案》,视中医为巫祝,要求取缔中医,引起全国中医药界反抗。同年3月17日各省代表青年名医陈存仁主持反对废除中医的大会,在陈果夫、陈立夫等人的接见并转陈蒋介石,始收回成命。中西医理论冲突
人物:余云岫 陈存仁
亥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亥:是核的意思,有种子的含义,意味着新的生长。
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医有过一段国家大力支持下的发展,然而历经文革等运动,加之西方医学的迅速发展,传统医学传承,思维的模式在逐渐的西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医面临着失去自我的危险,同时也有着借助科技发展而实现理论突破的希望。随着滥用抗生素,医疗价格昂贵等现代医学的弊端的出现。中医的顺应自然,预防重于治疗等特点,又得到了人们的青睐。中医热在世界范围兴起。纵观整个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中医的发展是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的,文化的步伐影响到了中医的兴衰。今日,中华民族又迎来了一次伟大的复兴,中医是否能再次复兴。如同一粒蓄满生命力的种子一样,进入下一个萌芽、生长。
等待即将来临的爆发点!
来源:是我不是我(新浪博客)
--------------------------------------------------------------------
楼主也是个中医爱好者,在学习中医的道路上发现了很多中医好文,于是想分享给更多的中医爱好者。所以楼主创建了“shangyiapp”公众微信账号,在这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分享好文章,帮助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中医。
-----------有意思,学习了.
-----------收藏下来,学习一下
-----------有意思!十二地支确实符合中医的发展史。现在是亥时意味着新的生长,事物的发展都是这样离不开孕育、养、长生、沐浴。。。。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的生长发展规律,也符合阴阳的转化规律。中医现在处于亥时,可以肯定接下来的又是子时滋润着新生到生长壮大,中医在国内仍然处于低谷阶段但是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处于燎原之势,中医的根基未尽,转化发展壮大是必然。
-----------汉室江山待重兴!看来我当初理解那签文是对的.应在中医上
-----------可惜一些真正的大医在民间,或距离庶民太远。还有一些假中医,败坏了中医的名声
-----------这种编法活了。
-----------好喜欢,楼主在多写一些
-----------奥?经楼主如此一说,觉得还真是----。
-----------这个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