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花(《开宝本草》)
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多系栽培。主产于河南、河北、四川、浙江等地。原植物多为栽培。喜温暖高燥气候,耐旱、耐寒、耐盐碱、耐贫瘠,以向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中等肥力、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喜。味辛,性温。入心、肝经。功效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临床用名有红花、酒红花。
【本草汇言】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
珍珠囊》:苦,阴中微阳,入心养血。
《药类法象》:治产后口噤、血晕,腹内恶血不足,绞痛,破留血神验。
《药性赋》:味辛,性温,无毒。阳也。其用有四:逐腹中恶血而补血虚之虚,除产后败血而止血晕之晕。
《本草衍义补遗》: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本草》云:
产后血晕口噤,腹内恶血,胎死腹中,并酒煮服。又其子吞数颗主天行疮不出。又其胭脂治小儿耳,滴耳中妙。
《本草发挥》:洁古云:破留血,神验。入心养血,谓其苦温,为阴中之阳,故入心。
《本草纲目》:血生于
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养疴漫笔》:新昌徐氏,病产运已死,但胸膈微热。有名医陆氏曰:血闷也。得红花数十斤,乃可活。遂亟购得,以大锅煮汤,盛三桶于窗格之下,舁妇寝其上熏之,汤冷再加。有顷指动,半日乃苏。按此亦得唐许允宗以
黄芪汤熏柳太后风病之法也。
活血润燥,
止痛散肿,通经。
《本草经疏》:红花禀地与火之气,洁古、海藏皆兼甘苦温。
阴中之阳,故入心。海藏以为肝经血分药也。入酒良,乃行血之要药。其主产后血晕口噤者,缘恶血不下,逆上冲心,故
神昏而晕及口噤。入心,入肝,使恶血下行,则晕与口噤自止。腹内绞痛由于恶血不尽,胎死腹中,非行血活血则不下,瘀行则血活,故能止绞痛,下死胎也。凡蛊药之毒必伤血分,此药能行血,血活则毒可解。子主天行疮子者,痘疮因血分有毒,血行则毒散,故主之也。小儿聤耳亦血凝也,血散则耳肿自消矣。
简误:红花本行血药也,血晕解,留滞行,即止。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世人所不知者。
《药性解》:红花,味辛,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逐腹中恶血而补血虚,除产后败血而止血晕,疗跌扑损伤,疮毒肿胀,老人血少便结,女子经闭不行,催生下
胎衣及死胎。其苗生捣敷肿毒。其子吞服数粒,主天行痘疮不出。
按:红花下行血海,宜入足厥阴而逐血。洁古去苦温为阴中之阳,故又入手少阴而补血。然长于行血,欲其补血须少用,或佐补剂。
《药鉴》:气温味辛,可升可降,阳也。惟入血分,专治女科。下胎死腹中,为未生圣药。疗口噤血晕,诚已产佳品。多用破血,小用养血。大都辛温则能和血,故少用养血。若过于辛温,则血又走散,故多用破血。此通经药中宜用之,必须酒煮。东垣以为补血虚者,为其兼血药用之,斯能行血养血,而有补血之功也。苗捣敷游毒殊功,胭脂滴耳立效。
《景岳全书》:味甘微苦微辛,气微凉,阴中微阳,惟入血脉,多用女科。少用可活血引经,多用能破血通瘀。可下死胎,亦疗血晕。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润燥活血,止痛通经,亦消肿毒。
《本草备要》:古名红蓝花。通,行血润燥。辛苦甘温。入肺经而破瘀血,活血瘀行则血活。有热结于中,暴吐紫黑血者,吐出为好,吐未尽,加
桃仁、红花行之。大抵鲜血宜止,瘀血宜行。润燥,消肿止痛。凡血热、血瘀则作肿作痛。治经闭便难,血运口噤,胎死腹中,非活血行血不能下。痘疮血热,《本草》不言治痘。
喉痹不通。又能入心经,生新血。须兼补益药为佐使。俗用染红,并作胭脂。胭脂活血解毒。痘疔挑破,以油胭脂敷之良。少用养血,多则行血,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而毙。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相类,故治血病。有产妇血闷而死,名医陆氏以红花数十斤煮汤,寝妇于上而熏之,汤冷再加,半日而苏。《金匮》有红蓝花酒,云治妇人六十二种风。
《本经逢原》: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通妇人经水,活血解痘毒,散赤肿,产后血晕,及胎死腹中,并宜和
童便服之。少则养血,多则行血,过用使人血行不止,且性兼上行,不可不知。亦主蛊毒下血,堪作胭脂。治小儿聤耳,解痘疔毒肿。产后血闷,以红花十斤,煮汤盛桶,置于横格之下,舁妇寝上熏之,汤冷再加,半日乃苏。
《本草求真》:[批]活血通瘀。红花专入心包、肝。辛苦而温,色红入血,为通瘀活血要剂。血之下而清者,营虚有热;血之下而浊者,热与湿蒸。血色鲜者属火发,血色黑者属血燥极。血与泄物并下者,属有积,或因脉络受伤;血从尿出者,属阴虚火动,或因房劳过度,营血妄行。血色黑黯,面色枯白,尺脉沉迟者,属下元虚寒,阳虚阴走;
呕吐而见血色紫凝者,属热甚销铄,故见稠浊。热甚水化,故血见黑而紫。血从汗者属火。喜伤心,喜则气散,故血随气以行。血在粪前者为近血,其血由于大肠;血在粪后者为远血,其血自于肺胃,由气虚肠薄,故自渗入而下出也。血自口鼻上出,为阳盛阴衰,有升无降。盖血生于心包,藏于肝,属于冲任,一有外邪内侵,则血滞而不行。红花汁与血类,故凡血燥而见喉痹不通,痘疮不起,肌肤肿痛,因血热血瘀,作肿作痛。经闭便难,经闭本有血滞、血枯之分,但此止就血滞论。血晕口噤,子死腹中,治当用此通活。时珍曰:红花汁与之同类,故能行男子血脉,女子经水。多则行血,少则养血。按《养疴漫笔》云:新昌徐氏,病产晕已死,但胸膈微热。有名医陆氏曰:血闷也。得红花数十斤乃可活。遂亟购得,以大锅煮汤,盛三桶于窗格之下,舁妇寝其上熏之,汤冷再加。少倾指动,半日乃苏。但用不宜过多,少用则合
当归能生,多用则血能行,过用则能使血下行不止而毙。胭脂系红花染出,[批]胭脂红。可治小儿聤耳。红蓝花三钱半,
枯矾五钱,为末,以绵杖缴净吹之。无花则用枝叶。一方去矾。并解痘疮毒肿。胭脂即红花染出,有痘疮挑破,以油胭脂敷之良。
《得配本草》:得酒良。
辛、甘、苦,温。入手少阴、足厥阴经血分。破瘀血,行新血,散肿止痛。血行痛自止。
配当归,活血;配
肉桂,散瘀。
破血,多用,酒煮;养血,少用,水煮。
产后勿宜过用,使血行不止而死。《本经疏证》:红蓝花,初捣出水色黄,黄水去尽,方有红色,以染布帛,其红甚鲜泽,而味辛性温,其有力于行血固宜。开宝所胪产后血运口噤,正与仲景六十二种风合。盖口噤非风不能成也。腹内恶血不尽绞痛,又与腹中血气刺痛合。盖但瘀作痛定而不移,曰绞曰刺,仍是气为之也。治血者因其始黄终赤,德协火土,故能彻上彻下;治气者因其味辛性温,辛则能散,温则能通。因是而思,则其有异于他物之通瘀矣。
《本草分经》:辛、甘、苦,温。入肝经。破瘀活血,润燥消肿。过用能使血行不止。
【现代药理研究】
1.
红花黄色素II、III和醌甙母液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红花油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
2.红花黄色素能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
3.红花煎剂小剂量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大剂量时对心脏又产生抑制作用。
4.红花煎剂对
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能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抗
心肌梗死。
5.红花黄色素对
乌头碱所致
心律失常有一定对抗作用。
6.
红花注射液能减轻脑缺血、脑
水肿的程度,明显保护
脑梗塞动物的脑组织。
7.红花还能扩张外周血管;红花黄色素具有降压作用。
8.红花黄色素、红花醇提液能明显延长常压和减压缺氧小鼠的生存时间。
9.红花对脑缺血缺氧脑病及缺血心肌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0.红花黄色素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
11.红花黄色素、红花水提液与5%甲醇提取物均有消炎作用。
12.红花黄色素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红花多糖对免疫功能有既抑制又促进的双重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