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九旬老中医朱良春领衔的9位中医名家日前做客新浪网的《网上大讲堂》栏目,谈中医价值和出路时建言,因中医大夫明医理的同时,必须懂得中药的炮制配比,以便对症下方抓药,因此,“对中医来说,中医药不宜分家。”
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的朱良春老先生认为,“医药分家”的呼声或许有助于综合医院的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医药费用,扭转目前部分医院“以药养医”的现状,“但对于中医来说,中医药不能分开。”
朱老先生将中西医对比介绍说,西医多采用成药,医生检查之外只管开药便是,下医嘱多是用药时间、频次等方面,医生处方和药房拿药相对独立;而中医大夫则必须在明医理的同时,兼晓药性和药材,“中医不但要懂医,还要懂药。”因为中医涉及中药炮制的问题,离开老药工和中医的指导,如何保证药效就成了问题。朱老先生以“煎药”举例说,草本生的中草药含有不易溶于水的生物碱,因此醋和酒就成了比水更好的溶媒,“止痛的悬胡索宜用醋溶,
白芍应注意炒的火候,哪些药材要先煎,哪些药后下,还有中药里的‘君臣佐使’之剂,离开大夫的指导,药效便会大大降低。”
据了解,中医大夫诊断疾病、开方治疗都要因病、因人、因季节、因地域而进行方剂调整;而药师拿到药方,不但应审核每张处方的药物,还要识别“十八反”、“十九畏”,甚至还要判断有毒药物的适量与否,更为重要的是严把药品质量关和剂量关。有些街头药店的药物在品种、产地、等级以及炮制加工等方面与医院的药物区别甚大,在疗效上也是大相径庭。“人为割断中医药之间的距离,医药互补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难以发现医生诊疗和药师抓药中的问题。”
朱老先生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几位中医名家的赞同。中国中医科学院80岁的资深研究员陆广莘表示,与西医“努力找病,除恶务尽”的二元对立的治病理念不同,中医更注重养生保健,提倡“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肌体的愈病能力”;西医重复验证的是“病”,而中医重复验证的是“症”,因此并不宜用管理西医的方法来要求中医。